教育质量提升工作会上的讲话
教育质量提升工作会上的讲话(精选3篇)
教育质量提升工作会上的讲话 篇1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自治区双语教育质量提升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年动员大会和自治区党委南疆教育质量提升工作推进会精神,认真总结自治区推进双语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与经验,研究和分析当前我区双语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围绕提升双语教育质量这一核心任务,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双语教育管理工作,努力推动双语教育质量建设再上新台阶。刚才,伊犁、喀什等七个地州教育局的同志分别作了双语教育质量报告,各地的报告既对本地区双语教育质量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客观分析,也实事求是地反映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思路和办法;会议还对自治区20xx年双语教育质量监测情况进行了通报,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充分肯定“ ” 时期自治区双语教育的历史性成就
(一)双语教育实现历史性突破。 “ ” 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把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作为加强民生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抓手,高度重视、高位推动,长远谋划、真抓实干,使双语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截止20xx年,全区学前和中小学少数民族接受双语教育和民考汉的学生已达到224.93 万人,占少数民族在校生数的77.38% ;比20xx 年(99.43 万人)增长了126.22% ;双语教育幼小衔接率达到88.8% ,小初衔接率达到91.86% 。在我区已经形成了基层群众热心支持、各级党政高度重视、职能部门合力推进、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的推进双语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基本普及学前两年双语教育。 “ ” 时期,我区双语教育的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学前双语教育的发展。免费上幼儿园的优惠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各族群众送孩子接受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的热情,双语教育“ 从娃娃抓起” 成为各级党政和社会各界的共识。中央和自治区通过实施各类农村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在农村布点建设了2523 所双语幼儿园,使全区农村幼儿园总量达到3239 所,全区少数民族在园幼儿数由20xx 年的34 万增长到20xx年的52 万,净增53% 。20xx 年,自治区基本普及了少数民族学前两年双语教育,填补了我区一个学段的空白,为双语教育的整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20xx 年起,中央财政支持新疆建立农村学前教育经费保障长效机制,确保农村双语幼儿园正常运转,为农村幼儿入园提供免除学费、读本费和伙食费补助,使我区免费教育向下延伸两年,各族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双语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截止20xx年,全区学前两年少数民族接受双语教育幼儿数比20xx 年增长了100%,学前两年双语教育普及率达到78.67% 。
(三)双语教育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健全。 新疆双语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些典型经验和做法对于全国都具有示范作用,许多政策措施和管理经验引起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并推荐其他兄弟省区进行学习和借鉴。近年来,自治区先后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和幼儿园双语教育质量的意见,制订了各学段双语教育的指导纲要、课程设置方案、课程标准等政策性文件,编写修订了系列双语教材,逐步构建起具有新疆特色的双语教育体系。进一步规范双语教育办学行为,加强常规管理,开展教学指导,推进教育科研,定期开展督导检查,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对双语教育的管理职责。建立和完善双语教育招生考试制度,单列双语班招生计划,实现了双语教育与考试改革的有序衔接。从20xx 年起全面实施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 ),参加考试人数规模逐年扩大,调动了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全社会学习双语的热情。在推进双语教育进程中,自治区始终重视加强双语班母语文学科、民语授课学科教学工作,并高度关注民语授课普通班的教学质量,坚持民汉双语教学并举并重、质量建设同步同调。在教育部的指导下,自治区从20xx 年起开展了双语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刚才,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的专家已经通报了我区20xx年双语教育的质量监测情况,质量监测报告也已经发给与会代表了,各地一定充分利用好质量监测的结果,用以指导教学管理和质量提升工作。
(四)双语教师队伍活力不断增强。 “ ” 时期,我区双语教师队伍的建设成效显著,基本支撑起了自治区的双语教育体系。一是抓好源头培养。采取“ 免费、定向” 的方式为农村学校培养双语师资,20xx 年至20xx年,共招收培养师范生1.71 万人(含部属师范院校免费师范生),已定向就业5300 余人。二是实行按需补充。实行公办中小学、幼儿园统一招聘和突破编制按需补充双语教师的政策,20xx 年至20xx年,共补充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师6.12 万人,同时,通过援疆省市支教、城镇教师支教和大学生实习支教等方式,选派了一大批城镇教师赴农村学校支教,并主要安排在双语教育岗位工作。三是加强在岗培训。20xx 年起,通过实施《国家支援新疆汉语教师工作方案》和《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培训双语教师1.38 万人。四是改善教师待遇。在全区乡村教师享受每月200 元“ 乡镇干部基层补贴” 的基础上,南疆四地州乡村教师每月再增加200 元“ 乡村教师生活补助” 。自治区财政投入9600 万元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班主任津贴予以补助。中央和自治区共投入14.4 亿元,新建2.5 万套教师周转房,解决了近5 万名教师的住宿困难。截止20xx年,全区共有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岗位教师11.99 万人,比20xx 年增加了8.33 万人。
(五)双语现代远程教育发挥重要作用。 20xx 年以来,中央和自治区投资7 亿元,实施了854 个计算机教室和4.07 万个班的“ 班班通” 建设项目,使全区85% 以上的中小学双语班具有“ 班班通” 设备,能够实施远程课堂教学,初步形成具有新疆特色、适应双语教育需要的双语远程教育网络框架。同时投入0.6 亿元丰富完善自治区中小学双语教学资源,加大新疆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管理体系建设,为双语教育提供了“ 辅助教学、开展教研、组织培训” 的资源和平台服务。
(六)全社会形成支持双语教育的良好氛围。 自治区组织编写了《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解读》,并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广泛解读新疆双语教育政策,宣传双语教育成就。同时连续组织大学生双语能力大赛、中小学学生“ 双语” 擂台赛、少儿双语口语大赛等赛事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学双语、用双语、宣传双语的浓厚氛围。各族群众对双语教育真心拥护、热烈欢迎,争相送子女接受双语教育。
“ ” 期间,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自治区各级党政的不懈努力下,我区的双语教育工作改革创新、迎难而上,不断取得新成绩、新进步,得到了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充分肯定。但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高度重视当前双语教育工作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一是基层对双语教育政策的理解与执行有偏差。一些地方对自治区双语教育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学习、理解不到位,不能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推进双语教育,只讲数量,不讲质量。二是教学常规理不落实。一些县乡基层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不严格,双语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教学行为不规范,教学要求不达标,缺乏对教育质量的监控措施,规范化、系统性的督导开展得不够。三是双语教师短缺、教学能力不足。教师队伍存在数量与结构性短缺,仅南疆地区就短缺双语教师8.38 万人,在岗教师素质能力不足,双语教师汉语教学能力较低,一些基层教师工作责任心亟待加强。四是对双语教育衔接统筹规划不科学。一些地方由于小学阶段大面积推行模式2 教学,而初、高中阶段因师资、教学条件所限,无法相应开足模式2 教学班,导致部分学生无法连续按照同样的教学模式接受双语教育;个别地方仍然存在学生在同一学段中途转换教学模式的情况,这些都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造成了影响。应该认识到,这些问题和困难有些是客观条件造成的,但更多的还是我们的意识不到位、管理不到位造成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地加以研究和解决。
二、明确任务,多措并举,高质量推进双语教育
加强双语教育,既是国家战略,也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筑基工程。在今年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年动员大会上,张春贤书记专门在27 项举措中,提出了“ 因地制宜推进双语教育” 的要求,并特别强调“ 要尊重现实实际,尊重发展阶段,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实际效果,重在提高质量。” 为我们坚定不移依法推进双语教育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艾尔肯· 吐尼亚孜在自治区党委南疆教育质量提升工作推进会上明确要求:“ 一定要把质量提升作为‘ 十三五’ 期间的一个工作主题,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用在内涵建设上。” 提高教育质量已经关系到双语教育政策能不能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要求贯彻好、落实好,关系到双语教育能不能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已经成为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推动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 关键一招”。自治区党委的要求就是我们的任务,同志们一定要增强工作信心,扭住关键环节,加大管理力度,确保中央和自治区有关双语教育的各项政策措施在基层教学一线落实到位、执行到位,全面提升双语教育教学质量。
(一)坚持双语教育十年规划和“ 四个毫不动摇” 总方针。 《自治区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xx—20xx 年)》以及张春贤书记提出的推进双语教育“ 四个毫不动摇” 的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双语教育工作总方针、总遵循。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坚持积极、稳妥、有效原则,推进双语教育改革发展。要通过调研检查、教学督导、成效评估、会议培训等多种方式,指导和督促基层和学校按照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原则,把握好推进双语教育的节奏和规模,从各民族情况不同、区域情况不同和使用语言情况不同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双语教育模式,处理好各种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要充分认识“ 四个毫不动摇” 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务必把这一要求转化为具体的目标、任务、措施和行动。
(二)更高质量普及学前双语教育。 “ 十三五” 开局之初,中央就提出了新疆要基本普及学前三年双语教育的规划目标。学前双语教育向下延伸1 年,我们面临的形势任务异常艰巨,尤其是南疆地区,幼儿园要满足学前三年需要还存在不小的缺口,在园舍建设、师资队伍、运行保障等方面还存在很多困难。目前,教育厅已研究制定了《自治区农村学前三年双语教育发展规划》,并积极与国家有关部委进行了对接。国家发改委已明确表示将在“ 十三五” 期间,以新疆专项的形式投入资金支持我区双语幼儿园建设,并于20xx年先行投入10 亿元建设资金,新建、改扩建552 所双语幼儿园。目前,项目规划已报国家发改委,可在年内完成开工建设任务。自治区财政也表示将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将我区现有的农村学前双语教育保障机制由学前两年延伸至学前三年。这是“ 十三五” 期间我区双语教育工作的一件大事,前期,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已经会同教育厅共同建立了“ 十三五” 期间各地双语幼儿园项目建设储备库,将拟建的所有项目全部入库管理,并改革管理方式,简政放权,将幼儿园规划布点工作交由地州发改、教育部门管理,原则上所有国家项目幼儿园必须从项目储备库中遴选建设。各地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区分轻重缓急,科学规划和布局幼儿园建设,同时,要在附属设施建设和师资补充方面谋早谋细,加大投入,为学前双语教育由2 年向3年延伸夯实基础,努力实现学前双语教育更大范围和更高质量的普及。
在这里还需要强调一点,农村幼儿园建设工程是民生项目、民心工程,各地县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幼儿园建设项目。一是要力保工程按时开工,争取年内完成建设任务。自治区已推荐了项目平面图供各地参考,各地一定要将可研、地勘、环评等项目前置实施。教育行政部门要担负起本地区项目幼儿园建设的督查任务,凡未按规定要求开工建设的,自治区将严格追查责任,并核减20xx 年项目规模。二是要严格项目管理,杜绝违规违纪行为。教育厅将协同自治区发改委开展专项督查,各地也要有责任意识,确保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 十三五” 第一批国家项目的民生效益和质量。
(三)加强和改进双语教学常规管理。 各地要把提高质量作为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以强化书记、校长的质量意识和管理能力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各项管理措施,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一是要把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作为提升双语教育质量的重要突破口。督促和引导广大教师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履行教师职责的核心任务,树立质量意识,坚持课程标准,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不断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和实效。二是要从规范教学行为入手,加强学校双语教学常规管理,提升双语教育教学质量。要加大教学研究与指导力度,重点加强各级教研员队伍建设,充实教研人员,提高教研水平,发挥教研工作辅助教学、指导教学、促进教学的基础作用。要把双语教育教学评估作为学校目标考核和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建立和完善问题反馈和整改落实责任制,确保评估发现的问题及时有效解决。要建立健全双语教育质量报告制度,从今年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每年要向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交双语教育质量分析报告,对当年双语教育质量建设情况进行认真地总结、分析,找准问题,设定目标,提出措施。质量分析报告要同时报送本级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条件成熟的地方可以考虑在合适的范围内予以公布。教育厅将对质量报告的结构和内容提出更加详细、规范的要求,并将报告汇编呈报自治区和地州领导,同时以适当方式面向社会公布,希望各地对这项工作重视起来。今年,教育厅还将继续强化中小学双语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全年计划开展2 次双语教学课堂指导活动、2 次双语教材“ 集中加远程” 培训活动,目前上半年的工作任务已完成。三是强化对双语教育的督导工作。今年我们下半年将适时开展20xx年双语教育规范化办学专项督导工作,以南疆地区为重点,以乡、村学校为主要督导对象,针对学校常规管理工作开展全方位检查,进一步促进双语教育规范化办学。各县也要在9 月至11 月间,自行组织开展专项督导活动,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推进双语教育科学化管理。四是强化双语教育质量监测和考核评价。要建立健全国家、自治区、地( 州) 、县( 市) 四级双语教育质量监测机制,加强双语教育质量的效果评价。在四级质量监测体系中,教育部主要负责制定双语教育质量监测标准并组织抽检工作,自治区负责制定双语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和办法,地州根据国家标准和自治区的评估指标定期组织开展质量监测和评估,县市负责配合国家、自治区和地州组织学校实施质量监测和评估工作。在国家层面,今年6 月底前,由教育部主导、教育厅协同,要完成覆盖全区的国家级双语教育质量监测任务,监测范围包括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同时,启动维吾尔母语文学科监测的试点工作。在自治区层面,将分别在这个学期末和下个学期末,由教育厅主导、各地县配合,先行完成覆盖南疆四地州的自治区级分学段、学科、不同教学模式的学业水平测试工作,今后将逐步扩大监测范围,更全面地反映全区的教育质量建设情况,以“ 评测结合、四级同步” 的方式,向各地县、学校传导提升双语教育质量的工作压力,切实达到以评促建的目标。今年起,自治区还要启动南疆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质量监测年度报告制度,由教育部每学年发布双语教育质量监测报告,自治区教育厅将双语教育成绩监测数据分学科通报给南疆四地州及县( 市) 、学校,作为推动当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质量监测工作今后将会制度化、常态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用好这个工具,使之成为改进教育教学管理、提升双语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四)提高双语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加强双语教育信息化应用可以有效弥补双语师资“ 一缺两低” 的不足,是现阶段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各地、各学校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提高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能力为核心,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主战场,加强引导和监管,切实发挥信息技术助力双语教育的重要作用。要强化对双语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的检查和指导,提高“ 班班通” 设备和计算机教室接入互联网的比例,提高设备使用率,加快建立规范的“ 班班通” 和计算机教室应用管理制度,督促、鼓励教师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双语教育资源,开展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下一阶段,自治区将重点加强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工作,制定自治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督导检查评估标准,对全区教育信息化设备管理、教师培训、教学应用进行专项督查。要完成全区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层递式培训,推进60% 的中小学双语教师参加“ 晒优课,推名师” 活动。评选30 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应用示范学校,发挥典型示范效应,激励广大教师运用 “ 班班通” 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开展课堂教学,提升双语教学质量。
(五)办好自治区青少年双语大赛。 为了深入推进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贯彻落实好自治区党委的部署和要求,大力推动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一步加大双语大赛的参与度和影响力,今年自治区将改革赛制,扩大范围,在全区幼儿园、中小学校和高等院校组织开展双语大赛活动,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形成“ 月月有比赛、人人都参与” 的局面,充分展示双语教育成果,营造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今年的大赛活动,以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年为契机,以营造“ 学双语、比双语、用双语” 、“ 讲团结、赞团结、促团结” 的热烈氛围为目标,分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5 个学段组织赛事,每个学段实行双语班、民考民、民考汉和汉考民分类赛制,并单列内初班和区内高中班组别,全面调动和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投入大赛活动。根据赛事安排, 5 月中旬将启动大赛,5 月底到7 月初完成基层县(市、区)、地(州、市)初、复赛;从9月份开始,自治区级决赛将按照高校组、初高中组、学前和小学组依次举行;11 月底之前举行颁奖典礼。这次大赛活动的参赛规模是空前的,预计会有200 万名大中小学生和学前幼儿参加比赛,组织活动的难度大、要求高、责任重。各地教育行政部要高度重视、认真筹划,周密安排、合理分工,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明确专人负责,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共同做好大赛各项赛事的组织实施,确保大赛活动平稳有序开展。近期,自治区将印发大赛活动通知,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各阶段的工作重点、目标任务、时间要求和保障措施,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具体人员。要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各民族青少年学生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力争在活动中取得好成绩。
同志们,提升质量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双语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也是我们肩负的沉甸甸的政治责任。我相信,只要同志们瞄准目标、坚定信念,脚踏实地、持续奋斗,就一定会使自治区的双语教育工作大见成效,就一定会推动双语教育质量建设再上新的台阶。
谢谢大家!
教育质量提升工作会上的讲话 篇2刚才,大会对抓教育教学质量取得突出成效的县(市)进行了表彰,对市政府教育督导团新聘任的首届督学顾问和市级督学代表颁发了聘书,一会儿,司部长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就进一步狠抓教育质量、全面落实教育投入等各项政策以及加强教育督导、强化学校安全等工作讲两点意见。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紧紧抓住提高教育质量工作不放松。
今年,在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提高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工作再创佳绩。全市参加普通高考学生8.05万人,本科一批上线6762人,较去年增加785人;本科二批以上上线16294人,较去年增加1577人,本科二批以上上线总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继续保持了高考本科二批以上上线总人数全省第一的位次,实现了“四连冠”。在成绩面前,希望同志们要认真总结经验,再接再厉,继续做好工作,同时,务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到,巩固高考成绩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即退。目前,其他市正在迎头赶上,我们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急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今年高考本二以上上线人数尽管总量有所上升,但总的看,我市本一以上上线人数相对增幅不大,而且已经失去了全省第一的位次,后移到全省第三位,落在了衡水、石家庄之后。此外,全市的高考上线人数万分人口比仍然偏低。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我市普通高中教育整体规模偏小。二是全市县域之间、校际之间教育质量存在不均衡现象。三是高中教师特别是优秀骨干教师严重短缺,部分学校依然存在优秀教师外流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及其原因,各县(市、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各有关学校,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快高中学校建设,强化学校管理,努力实现继续保持我市高考成绩在全省领先位次的奋斗目标,使全市的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今年6月9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教育工作要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争创职业教育名市作为工作重点来抓,但这不是说今后抓教育质量工作就不再是工作重点了。今天下午把大家留下来继续开会,目的就一个,就是要让同志们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始终坚持“职业学校狠抓就业率、普通高中狠抓升学率”这一工作指导思想,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继续进一步抓好基础教育,突出抓好教育教学质量,下大力继续狠抓普通高中升学率不动摇。重点要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提高认识,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推进素质教育,促进质量提高,正确处理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关于这一点,过去曾讲过多次,我想在这里再重申一下。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教育事业发展成果的迫切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要全面、科学地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充分认识到普通高中的主要任务就是为高一级学府培养输送优质生源。各相关学校要始终把教育教学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线,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实实在在的实施素质教育,旗帜鲜明的强调“质量第一”和“质量兴校”,大胆抓质量,鲜明抓升学。我们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因为为提高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体育、美育的培养,而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并使之成为素质全面的优秀人才。如果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很低,没有较好的升学率,这样的学校起码不是真正的实施素质教育,更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抓升学率,抓普通高中的升学率就是抓素质教育,抓素质教育必须抓教育教学质量。全市各相关学校要正确处理好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立足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振奋精神,做到大张旗鼓的抓教育教学质量,理直气壮的抓升学率。
狠抓基础,统筹发展,正确处理好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与高中阶段教育质量的关系。刚才说了,在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职业高中教育抓就业率、普通高中教育抓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升学率也好,就业率也好,关键还是学生素质的提高。高中阶段学生的素质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是分不开的。义务教育阶段是为整个教育事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打基础的一个关键环节。据世界经济组织统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个百分点,它的GDP可以增加3个百分点。目前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是7到8年左右,保质保量的普及和发展义务阶段教育,对提高国民文化水平和人口素质至关重要。同时,抓教育教学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一流的小学教育,就没有一流的初中教育质量;没有一流的初中教育,就办不好一流教育质量的高中。因此,要抓高中阶段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要从基础抓起,从义务教育阶段抓起,大面积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义务教育阶段搞得不好,高中阶段教育也就失去了基础,提高普通高中升学率和职业高中就业率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要下大力抓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努力为高中阶段教育输送优秀生源。只有这样,我们也才能逐步改观现在每年参加中考的学生分高的上普高、分低的上职高的局面,努力通过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既要增加总量,又要提高质量,正确处理好高考上线人数总量与质量的关系。今年,我市本科二批以上上线人数增长幅度是历年来增长最多的一年。但大家同时也要看到,本科一批上线总人数和去年比,虽也有增加,但增幅相对较少。据统计,今年我市全市范围内升入北大、清华的考生总共才有24名,而衡水市仅衡水中学一所学校就有37名考生升入北大、清华。对此,希望大家要深刻反思和查找我们的工作中到底存在哪些薄弱环节,清醒认识成绩背后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和隐患。大家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有忧患意识,要通过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正确处理好高考上线人数总量和质量的关系,采取措施,对症下药,普通高中抓质量、抓升学,工作目标既要瞄准高考上线人数总量,更要注重上线人数的质量。要通过努力,不仅能让更多的孩子上大学,还要让更多的孩子上好大学,上名牌大学。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学校既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整体发展,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因材施教,使全市的高考成绩不仅获得总量的扩张,还要实现质量的提升;既要追求本二以上上线总人数的增加,更要追求本一上线人数,特别是上名牌大学总人数的增加。
(二)进一步强化措施,坚定树立起三种意识。要牢牢抓住夯实基础不放松,树立均衡发展的意识。普通高中的教育质量和高考升学率是基础教育各学段所有学校和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铸就的,不单是高中学校工作的结果。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坚持基础教育各阶段质量的均衡发展。同时,抓义务教育各阶段教育质量的唯一出路,也是要坚持各学校的均衡发展。要想大幅度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特别是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就要坚决反对只抓几个重点学校、几个重点班的做法,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是一时一日就可以立竿见影的,也不是某一学段、某一学科能够独立完成的。因此,全市各相关学校要牢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与全面的质量观,切实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千方百计的办好每一所学校,千方百计的提高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当前,我市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化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学校布局分散,规模偏小,教育资源配置难以实现最优化。因此,要进一步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力度,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积极改善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要通过合理布局、优化师资、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努力使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实现学校规模的标准化、教师配置的标准化、学校设施的标准化、学校文化建设的标准化,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力争把每一所学校都办成群众满意的学校。
要牢牢抓住扩大规模不放松,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质量是高中教育的生命,规模是高中教育的基础。高中教育如果没有规模作支撑,就谈不上教育质量的大发展,还会直接影响义务教育的巩固和提高。这里面体现了一种教育规律的存在,也是一个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的问题。去年,我市参加高考的学生人数比石家庄少13000人,今年参加高考学生人数与石家庄相比,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增加到了少14000多人。目前,高中教育规模偏小,已经成为制约我市高中教育发展的瓶颈。要想实现我市万人均高考上线人数位次前移,就必须要进一步加快高中建设步伐,扩大高中办学规模。总得看,我市现有普通高中在校生22.6万人,万人均在校生为207,位居全省第五位。石家庄、唐山分别达到267、227,均远远高于我市。就各县(市)情况看,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县(市)有易县(324)、徐水(312)、安国(290)、涿州(255)、涞水(254)、定州(241)、望都(226)和高阳(212),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县(市)有清苑(193)、顺平(186)、定兴(185)、蠡县(184)、高碑店(183)、博野(171)、曲阳(154)、雄县(151)、涞源(150)、满城(146)、唐县(145)、阜平(138)、安新(130)、容城县(119)。由此不难看出,全市加强高中建设、增加学生规模的任务依然很重。
回顾近五年来,我市仅新建了4所国办高中。今后如果再不加大加快高中学校建设的力度和速度,这些吃老本的学校已经没有什么潜力可挖了。长此下去,全市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将会很难达到,全市的高考成绩也将会因为没有规模的支撑而下降,甚至落后于其他市。去年10月,市政府在易县召开了全市高中建设调度会,会后,大部分县(市)认真落实会议精神,积极采取措施,加快了高中建设的步伐。如顺平、阜平两个山区贫困县,由政府统一组织新征土地,统一规划建设,整体将县一中搬迁,现在顺平中学新校区已经投入使用。安新县结合县域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新建一所占地80亩的民办公助普通高中,工程主体将于今年10月份完工。定州市也做出规划,计划新征土地360亩将定州二中整体搬迁。唐县计划采用引资的办法,征地300亩建设一所新高中。但是,有的县(市)高中建设至今没有任何进展,而且由于学校容量有限和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出现了初中毕业生“上学难”和学生外流到其他县(市)的现象。希望这些县的同志认真反思一下自身的工作,充分认识到加快高中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象阜平、顺平这样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县能够做到的事情,其他条件较好县没有理由不把高中建设工作做好。因此,各县(市、区)要按照市政府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统一规划要求,尽快行动起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度,已经启动的要保质保量的尽快完成,没有启动的要立即动手尽快启动,力争按要求全面完成高中建设任务。
要牢牢抓住强化管理不放松,树立无私奉献的意识。学校硬件规模上去了,但如果没有一流水平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仍将是无从谈起。对此,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校长队伍的管理。校长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管理和办学水平有着根本性、方向性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学校硬件设施对学校发展的影响。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一方面要为校长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校长队伍保持相对的稳定;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加大对校长的培训和管理力度,提高校长的工作水平,建立一种“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管理机制,对那些确实不能胜任、误人子弟的校长,要坚决果断地从校长的位置上拿下来。在工作中,各位校长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政绩观,真正做到以教书育人为荣,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坚定不移地狠抓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用务实的工作作风带动和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二是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各县(市、区)政府在这一点上要舍得多花一点钱,从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大局出发,采取措施,留住优秀教师,引进一流人才。要积极谋划制定必要的人才引进政策,支持和鼓励各高中学校引进优秀教师和大学毕业生,按需合理确定学校的编制和经费,确保优秀师资的及时补充。要培养一支相对稳定的骨干教师队伍,努力提高教师待遇,想方设法为教师提供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让教师安心教学。要进一步搞好各个层次的教师调研考试工作,建立和完善教师定期继续教育的培训提高制度,注重培训的质量和实际效果,使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学能力、敬业精神得到全面提升。广大教师也要树立无私奉献和勤奋敬业的意识,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高尚情操、丰富学识和人格力量引导和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努力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三是加强教育科研队伍管理。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生产力。要充分发挥广大教研人员的作用,深入开展教科研工作。要认真指导各高中学校教师创新教育理念,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要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要通过教科研活动,凝聚广大优秀教师的集体智慧,增强工作竞争力,实现轻负担,高质量。当前,各级教育科研机构与人员,要特别针对如何全面提高我市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深入的研究,力争提出一套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科学办法,真正做到指导学校开展工作。
二、进一步强化政府行为,加大财政投入,努力为教育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一口号我们已经喊了多年,但时至今日,教育投入不足、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依然是制约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希望各县(市、区)政府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新的《义务教育法》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大兴“务实、求实、落实”之风,切实担负起发展本地教育的职责,真正把各项教育投入政策落到实处。
(一)要全面落实财政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新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财政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转的基本费用,省规定农村小学每生每年15―60元,初中每生每年25―90元,县城所在地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参照本县应执行档次的高标准执行。对此,各县(市、区)政府要责成财政部门明确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的执行标准和年增加幅度,真正做到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在预算内单列,不得用学校预算外收入或其他教育经费抵顶。同时,各县(市、区)在安排财政预算时,要将中小学教师每人每年30元培训费纳进去。20*年没安排的,回去后要协调有关部门马上调整预算,按中小学在校生人数拨到教育部门。教育部门不准把财政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挪作他用,一定要按月如数拨到各个学校。
(二)要尽快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中规定的各项税费政策,确保投入到位。就资金投入问题,在今年8月24日收听收看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时,我对全市截至7月底以前财政投入落实情况进行了通报。大部分县(市、区)采取了有效措施,落实教育资金投入情况进一步取得成效,但个别地方还是行动迟缓、没有完全落实到位,甚至有的县上次通报情况后仍然没有行动。希望大家会后把今天通报的情况尽快向一把手汇报,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增加教育投入,务必按照于群市长在6月9日会议上提出的要求,年底前全部落实到位,而且决不能再形成新的拖欠。
(三)进一步加强督导检查,切实加大对各项工作的推动力度。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从今年起,每三年一轮的“普九”复查不搞了,代之以四年一轮的对县域教育的综合督导评估。对此,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教育督导工作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努力实现四个转变:一是从数量督导向质量督导转变。从过去以监督检查教育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张为主,逐渐转移到检查评估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方面上来。二是从督导基本普及向督导发展提高转变。在我市已实现“普九”。且绝大部分县(市、区)已接受了两轮以上“普九”复查的情况下,教育督导工作要在继续关注普及的同时,重点放在督促各级政府切实采取措施,依法保证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缩小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三是从督政为主向督政、督学并重转变。在强化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的同时,教育督导要更多地转移到关注学校管理、关注弱势群体、关注教育公平上来。要努力监督和指导学校依法办学,规范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四是从义务教育单项督导向多种教育全面督导转变。督导内容由义务教育扩大到学前教育、特殊教育、高中段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等,并增加了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的评估。
市政府教育督导团及其办公室是代表市政府行使教育督导工作职责的专门机构。在今后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其工作职能,切实搞好县域教育综合督导评估。同时,也希望各位督学顾问、各位督学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当前,要突出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督导检查。重点是督导检查各级各类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指导解决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食品卫生、校舍、交通、消防、安全保卫、周边环境等安全隐患问题的学校,要及时调度并限期改正。要建立和重大事件报告制度。一旦学校发生重大安全事件,学校及其主管部门要尽快处置并及时按程序上报。对故意迟报、瞒报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严肃查处。
此外,刚才讲的有关落实各项教育投入政策的要求,是根据新的《义务教育法》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的,各县(市、区)有责任必须落实,没有理由不落实。尤其是今年要通过省政府综合性督导评估的南市区、清苑、满城、安国、望都、涞水、易县,更要引起高度重视,确保各项教育投入政策落实到位,顺利通过省政府综合性督导评估。省督查组已经明确表态,财政投入是今后评估县级政府的核心指标,教育投入政策有一项不落实,今年的综合评估就一票否决。对此,有关县(市、区)要尽快整改,并加强督导,定期检查,及时通报情况,确保各项教育投入政策落实到位。
全市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全面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各项工作任重而道远。希望大家以建设教育强市为目标,真正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切实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和谐*、实力*、魅力*而奋斗!
教育质量提升工作会上的讲话 篇3同志们、老师们、同学们:
下午好!在学校高度重视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20xx年提升本科教育质量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就要闭幕了,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向所有参会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向大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
这次会议为全校进一步统一认识、转变观念、总结交流、推动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形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进实施,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作出新的部署,并持续增加了投入和支持,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毛入学率不断提高,在短短十几年就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了名符其实的人力资源大国。但同时也面临很多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导致了人力资源需求变化。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源的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使得知识更新和成果转化周期不断缩短,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正在改变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对大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和学习方式形成了强烈冲击。另一方面,社会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从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变到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本科教育工作中既存在共性问题,各个学校也有一些各自的不足,这些李建东副校长已经在开幕式上讲过了,在讨论与发言中大家也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与交流,郑校长在开幕式上也就办学理念作了很好的发言,我这里就不重述了。
没有哪个教师不想把自己的学生教好,也没有哪个学生不想把自己的学习搞好,更没有哪个高校不想让自己的学生成人成才成功、让自己的教职员工幸福快乐,这是我们的共同基点。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全社会乃至全球范围的普遍共识,但其实现过程却并不容易。因为它不是单个事件,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同时也不仅仅是理念认识问题,也还存在一个大环境和实践操作问题,只有全社会各界人士及全体教职工、学生,家长等各方真正重视,共同努力,人才培养质量才可能得以真正提高。为更好地完成这次大会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推进本科培养质量提升,我再强调几点意见,与大家共商:
一、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我们所有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本科教学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衡量一所大学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就是看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要认真贯彻高教30条“高校领导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校管理工作中,把工作重点集中到提高教育质量上”的要求,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学院党政联席会等要经常研究本科教育质量问题,学校职能部门也要形成专题研究和完善保障本科教育教学服务等制度,每年要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着力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把本科教学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自觉强化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全校都要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提升办学水平最主要指标来抓。
关于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国家已有明确要求,我们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道德和诚信教育,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的社会责任感,努力培养爱国进取、创新思辨,厚基础、宽口径、精术业、强实践,具有国际视野的行业骨干和引领者。具体而言,立德树人,如何立,如何树?
一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感。良好的道德品质决定着一个人发展的方向,影响和左右着一个人的行为。美国教育家德怀特·艾伦讲过,“如果我们使学生变得聪明而未使他们具有道德性的话,那么我们就在为社会创造危害。”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提到未来一千年的科学时指出,人类所面临的挑战不是来自科学,而是来自道德。道德决定我们是创造奇迹还是创造怪物,是让人类更加幸福还是毁灭人类。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以德为先。无数的事例说明,做人、做事、做学问,首先是做人。5月12日,华商报报道了我校机电工程学院20xx级学生下井营救落井3岁男孩的事迹,新闻转到我校网站上很多人都给予了正面评价,这就是正能量,培养一个有道德感的人比纯粹培养一个有才的人对社会贡献更大,德就是一个人成才的木桶短板,德的高下,决定了一个人一生成就的最大值。司马光在《资治通鉴》提出了四类区分人才的观点,“才德双全者为圣人,才德俱无者为愚人,德胜才者为君子,才胜德者为小人。”古人的“德乃做人之本”的思想,至今仍然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甚至更加需要。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是传统道德最浓缩的精华所在,也是现代社会最需要的道德品质。我们学校每年毕业七八千人,这些学生走向社会之后呈现一个什么样的面貌,向周围的人传递一个什么样的信号,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们在学校里受到了什么样的教育。在现代社会,一个有道德教养的人,必然得到社会的肯定,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喜爱,我们要把育人作为首要目标,让他们有担当、明是非、懂善恶、知美丑、讲诚信,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成为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才,这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二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探索制定实施有利于学生成才的个性化培养方案,而不应该是只把精力集中在名目繁多的“实验班”,我认为,人才培养比选拔更重要,大众化教育是“推”、是“塑造”,而不是“拔”、不是“模铸”,它更应该关注“后进生”的成长成才,有别于精英教育的培养模式与方法,要探求“水涨船高”的整体人才效应;在自然界,那种孤零零立在田野中的树,会长得歪歪扭扭,枝蔓旁生;相反,树林中的树由于有临近树木的阻碍,就会长得高耸挺拔,以求获得其上方的空气和阳光。要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升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创新与创业”“关爱与引导”四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完善转专业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选择,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成才通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尊重学生个人选择,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育人环境,使学生在校期间养成终身受用的良好习惯和获得未来发展的多种准备。
三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育人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要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学时学分,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拓展以“星火杯”为代表的科技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社会实践,推动学生广泛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活动,探索建立学生实习实践的相关制度,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继续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特色实验室,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企联合实习基地建设,建立专业-学科-科研一体化、高水平的实验平台,完善实验室开放运行管理机制和校外实习保障制度,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人以为本,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
一要强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把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所有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对人才培养工作投入感情,把培养学生作为事业来做,把关爱学生作为本能来要求。学校领导更要关注学生需求,善待学生,舍得在学生身上下功夫、花本钱。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应该是大学永恒的精神追求,要把高校对学生的管理转化为对学生的服务。
二是要厘清教学、学科与科研的关系。在高校,人才培养是原点、根本和核心;学科建设保障人才培养,助推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提升人才培养,带动学科建设。三者内在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教学应是高校科研的主要目标与延伸,应是学科建设的内在动因。我们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量的比例,通过教学、科研管理体制以及政策制度等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激励教师投身教学的积极性,在有关考核、奖励、晋升制度上,保障认真从教且教学效果好的教师能够获得较好的待遇,使我们的政策措施真正起到既保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又有利于促进开展科学研究的作用,实现教学与科研和谐发展,使两者良性互动、共同提高。
三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师要首先传授给学生对待知识、对待学术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教给学生专业知识,让学生自觉养成问题意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毫无疑问,教学工作是重要的。一位成功的教师应该受到尊重,但是,如果他没有引导学生向最高方向努力,难道他不该受到谴责吗?
四是要树立“给学生创造更多的选择机会才是最好的服务”的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人生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要让学生真正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选择课程、选择参与各种活动等。我们的义务和责任应该是给学生创造更多的选择机会,激发学生更多的发展潜力,变“学一行”“爱一行”为“爱一行”“学一行”,避免从选材到培养的割裂局面、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和而不同,提升和优化学校治理能力
立德树人谁是关键?教育部20xx年工作要点提出,要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学校如何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优势,如何提高资源、资产利用效率,加强精细化管理,都对学校提升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领导班子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毋庸置疑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所在,责任重大,要提高和力、合力和向心力,各负其责,和而不同,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胆识体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把功夫下在干成事上,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校管理和学生培养上,把时间用在治校上,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质量上。
四、深化改革,优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
一个鸡蛋,从外面打开是食物,从里面打开就是生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通过改革体制机制增添动力、释放活力,形成内在驱动力。
一是要改革教学模式。在教学手段使用、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方面要积极改革探索,鼓励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和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交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增强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要把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任的基本条件,让最优秀的教师为本科生上课。
二是要建立人才培养目标动态调整机制。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层次结构,坚持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导向,优化专业结构,制定各专业质量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建立专业设置预警、退出和动态调整机制,继续提高优势和特色专业的集中度优势,做到动态与静态相结合。
三是要完善协同育人机制。要构建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实务部门与人才培养结合,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巩固完善学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战略联盟,扩大资源共享、合作办学、协同育人和共赢发展。
四是要推动建立教学内容更新机制。要推进课程改革,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探索模块化课程设置:如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活动课等,平衡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基础教学与职业技能训练之间的关系,兼顾系统性、前瞻性和实用性,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材质量,为跨专业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搭建平台。要进一步拓展视野,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重视培养国际化人才或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吸引更多的外国学生到中国留学。
五是要完善职称评审制度。要探索建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双轨制职称评审制,把教学效果的好坏作为重要指标,鼓励教师将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思考融入课堂教学,使广大教师从内心里乐于教学,安心教学,让教师能够全身心回归课堂,静心于自己的教书事业。只有当教授职位的工作和能力有明确要求时,当教授被要求要跟上所在领域的发展并要尽全力促进领域的发展时,特别是当他因这些原因而被选出时,那么教授就是一个值得为之努力争取的职位,成功的竞争者就会得到相应的尊重。
五、多措并举,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立德树人从谁立起?财富不能成就大学,大楼也不能,大学是由教授和跟随他们学习的学生们构成的。大学是少数学生能够踏入的最后和最高一步,之后,他走向世界,他在大学里有意或无意感受到的理想会影响他今后所能达到的高度。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实施者和主导者,不仅在传授知识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以其“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对学生发挥着巨大的精神影响。教师的教风及人格、水准及态度都将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要拓宽教师来源,形成恰当的师生比。要积极引进人才,国外著名大学每年都有年轻学者进入,很大一部分是从外面引进的,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不允许自己学校的学生直接留校。作为行业特色型高校,我们要探索从行业企业引进一些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同时,保持一定的教师“保有量”,形成恰当的师生比,也是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基础和前提。
二要抓师德。师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标杆,教师教育学生,一是知识、二是方法、三是品格,其中品格是最高层次。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大学是君子培养君子的地方,君子不一定培养的就是君子,但小人肯定是培养不出君子的。教师要将爱国精神、事业心、责任感、团队意识、认真刻苦等品格,融入课堂、融入课题、融入文章,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一般而言,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会经历三种基本的关系。第一种是子女与父母的关系,第二种是学生与老师的关系,第三种是下属与上司的关系。我理解人生就是在这三种基本关系中交替,围绕这三种关系,我们有很多要学的知识,理论上而言,除了父母你没办法选择,其余的都有可能选择。你以前当学生的时候希望有什么样的老师,你就要努力做你所希望的那个老师,并告诉你的学生:什么是你期望的学生,这样我们的教师就能做一个让自己快乐、让家庭快乐、让朋友快乐、让学生快乐、让社会快乐的人,你就是一个自身非常和谐的人。我们现在回想一下以前的老师,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老师,往往是有人格魅力和德行的老师,虽然可能他教什么内容你已经记不清了。
三要提升教学能力。我校青年教师是教师的主体,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成为教学质量中的关键因素。学校将逐步建立教学准入制、助教制、教学质量评价办法等制度,形成制度化、层次化的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机制,着力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定期选拔优秀骨干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进行教学研修,建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健全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机制。还要实施青年教师助教制度、本科教学准入制度和新开课、上新课试讲制度、“两课”教师和辅导员能力提升计划,还要探索建立中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制度,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学习考察、志愿服务等活动,促进中青年教师进一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兼职或挂职,参与产学研结合项目,促进其专业特长、职业发展与服务社会相结合,推进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其在教学科研的实践中锻炼成长。
六、从严施教,规训和塑造合格的毕业生
当前我们个别老师缺乏责任心,照本宣科,我讲我的,你爱听不听,只要不影响我讲课,学生干什么都无所谓,有的学生经常不到课。这种态度是不合适的。有些学生进入大学后缺乏新的人生发展目标,自我约束能力、心理调试能力欠缺,极易产生挫败感和逃避心理,经常不到课,那还能学到什么东西?考试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考风是对学风的最终检验,考风不正会败坏学风,会损害踏实学习的学生,也很不公平,任其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必然会严重下降。考风是学风建设的晴雨表,关系到公平公正和诚信,也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的声誉,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正学风必先正考风,抓考风促学风,把严肃考风考纪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对待,要形成诚实守信光荣、违纪作弊可耻的氛围,要让学生感受到考试违纪作弊是高压线,一旦触碰将会付出高昂代价。各学院、各职能部门要严格执行对学生违规违纪处理和淘汰等制度,不能放水,不给考试违纪作弊行为留下生存空间。
中国有句古话叫“棍棒出孝子,严师出高徒”。总的来说,我们要从严治学、从严施教,敢管敢要求,一些老师为了学生评教得到好分数,一位偏袒放任学生、甚至讨好学生,这是非常不合适的,也是不负责任的。教育育人,不但要教书,重要的还要育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努力当一名严师,做学生的好榜样。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正因为这样,所以一个教师必须好好地检点自己,他应该
教育质量提升工作会上的讲话相关文章:
教育质量提升工作会上的讲话
上一篇:2023聚会发言稿
下一篇:项目推进工作会议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