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必修二《说“木叶”》创新教案
部编版高中必修二《说“木叶”》创新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高中必修二《说“木叶”》创新教案 篇1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做为一个例子。本课教材的淡化体现为课外的内容将要占到课时的一半。
依据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习古诗词语言暗示的表现技巧和归纳的方法,积累古诗词名句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及从相关资料中抽象出一般规律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奋发向上。
学生学过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要本文用的是归纳法,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文暗示性这一特质,所以在拓展时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知识点的积累和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因为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能够兼顾二者,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还显得薄弱,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
导语:我设计的导语是:请同学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这个导语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第二个环节是提出问题。采取布鲁纳的发现问题式,课前由学生做预习,学生可能会提出宏观和微观,我想先引导为宏观问题,就是:作者发现了一个文学现象,是什么。经过四个到六个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这样处理教材因为本课是自读课文,练习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因为只想通过课文让学生能够理解文学词语的暗示性。这个环节的设置想检验学生读书的高度,有的学生注意微观的句子或字词,有的注意宏观的内容、思路或手法。我想本课的学习可以从宏观入手,让学生能够高屋建瓴地来把握文章,提纲挈领,切中肯綮。
第三个环节是分析品味:和学生一起就文中涉及的例句进行精到的理解。如第一处“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句诗写屈原看到秋风中飘零的树叶感伤自己的;“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这个意象是一棵美好的树,自然而然让人想到一棵形态美好、仪态万千的树,这是屈原对自己高洁品格的暗示。这时教师尽量少数或不说,让学生自己品味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分析意象,准确把握意象表达的情意,这个环节意在通过练习咬文嚼字使学生感悟诗歌语言精妙的表达效果,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鼓励学生谈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达到共鸣。
第四个环节是课外拓展。
只要一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绪。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稳定的感情色彩,这时引入梅和柳两个意象。比如说梅的意象,让学生说出它代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品质和情绪。并让学生看四首咏梅的诗歌,对梅的意象进行分析讨论。第二个意象是柳,三首诗,每个组任选一首。让学生任选主要考虑学生可能愿意选简单熟悉的那一首诗,这时鼓励学生知难而上,也是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最后布置作业。在课件中展示松、竹、月等意象,让学生任选一个意象,课下搜集几首诗写成一篇小文章,谈这个意象的艺术特征。这个环节想对本课知识进行强化,也是对本课知识的检验。最后这两个环节是在运用斯金纳的强化律,对学习行为进行及时强化。
本课的板书设计为
意象 艺术特征
木-------空阔 黄色
树-------饱满 绿色
梅-------高洁 坚贞
柳-------柔美 依恋
本课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首页就有树叶的闪动,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能够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想到枯黄叶子表达什么情意。中间部分用了《登高》这首诗的配乐朗读,声音是课件中最灵动的东西,一个优质课件必备的要素,课件没有声音,也就没有了生命。因为朗读能够渲染气氛,能够以情动人。从《登高》的朗读中感受沦落他乡年老多病杜甫仰望茫无边、萧萧而下的木叶产生的忧国伤时的无穷无尽的愁思,油然产生对杜甫这位现实主义大诗人人生遭际的同情和景仰,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在拓展部分,用梅、柳、松、云等图象,达到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诗歌意象所表达的情意。
部编版高中必修二《说“木叶”》创新教案 篇2教学目标:
Ⅰ、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Ⅱ、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㈠、导入:
各位同学,有个成语叫“一字千金”。对我而言,第一次领略到一个字的分量,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次作文评析课上。当时我对自己的文章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赞赏。记得老师进来后的第一句话是“有一篇文章,我就冲它用了一个字,我给它打95分。打这样的高分,对我来说,是极为难得的。”同学都充满了好奇,老师接着说“这个字就是一个‘悟’字。我们的同学都说我学到了,我明白了,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而这位同学却用了一个‘悟’字,难能可贵。”这篇文章不是我的,在羡慕的同时,一个字在文章中的分量就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上。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㈡、分析文章,引出诗歌语言特质:
⒈时至暮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谓恰逢其会。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
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有同学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
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象一位圆润,丰满,婀娜的少女
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象一位铮铮铁汉,象鲁迅
(象姑娘还是象小伙子,象怎样的姑娘小伙子?)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 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 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在文章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齐读这一段)
总结: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
木叶:疏朗微黄(微黄干燥的叶子正在飘零,越来越少)
树叶:繁润青翠(就象窗外,偶尔飘落一两片)
⒌好这些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
空阔 黄色—— 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饱满 绿色——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疏朗 微黄——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繁润 绿色——树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字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⒍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
㈢、迁移
⒈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
⒉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等。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的不同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⒊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爱慕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爱怜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湘云——钦佩
⒋倘有时间,师生有感情地朗读三诗,力求通过语言声音来表达情感,
展示形象。
总结全文: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学习了诗歌的语言特点,然而这对于优美的古典诗歌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古典诗歌那蒙娜丽沙般的神秘的美,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对我们如何领略诗歌的微妙之处有所启发。
㈣、作业布置
部编版高中必修二《说“木叶”》创新教案 篇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自主阅读、交流,理清全文思路;对比“木叶”与“树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分析“木”在 形象上的艺术特征,理解诗歌语言暗示性特征。
能力目标 把握社科类文章的阅读模式;提升古典诗歌鉴赏的能力。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领悟中国古典诗词的暗示性之美,点燃学生热爱诗歌的激情。
教学重难点 把握社科类文章的阅读模式;引导学生领悟中国古典诗词的暗示性之美;讨论诗歌意象中的引申义和象征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互动法。
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
1、播放张学友歌曲——《秋意浓》。
问: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离别相思之情。
问:为什么题目是“秋意浓”,抒发的却是离别相思之情?秋天和离别相思之情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要涉及意象的特点。今天我们通过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来初步探讨。
2、作者简介。
林庚(1910— 20__),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后人评价他:建安风骨、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布衣情怀。
他的“少年精神”:林庚先生是一个唐诗研究者,而少年精神是他对唐诗总体风格的概述。他认为唐朝有一种勃发的气象在,反映到唐诗上,便是一种昂扬向上的极富青春生命力的能够以天下为己任的少年精神。如李白一生怀才不遇,仍然高歌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一声穷困潦倒,依旧高喊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大情怀的诗句。说林庚先生有少年精神,是说他具有勃发向上的生命态度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想了解更多,同学们可以阅读张伟的《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 阅读全文,逐段概括意思,理清思路。提示;阅读社科类文章时,应该尽量速读,随时勾画、抓住要义。
2. 字音词义:齐读。
袅袅 照浦 褒扬 灼灼 亭皋
寒砧 涔阳 万能锭 言筌 窸窣
不落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褒义词。筌:捕鱼的竹器。
3、清理思路。
明确:第1段: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第2段:“木叶”即树叶,但古诗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后又发展到用“落木”。
第3段:“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字在于“木”字。由此可见,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差别。
第4段:“木”的第一个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第5段:“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
第6段:“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清秋气息。正因此特征,《九歌》中的“木叶”才如此生动。
第7段:“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全文思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全文。
发现:“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鲜明形象,关键在“木”字。
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总结:“木叶”与“树叶”一字之差,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三、细读文本,思考探究
1、文中一共引用了21处诗文。一篇文章中引用了这么多诗句,意义何在?按照每段出现的诗句具体分析一下。
⑴第一段有4处引用,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①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战国屈原《九歌·湘夫人》
②洞庭波兮,木叶微脱。(南朝宋谢庄《月赋》)
③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南朝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④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北朝王褒《渡河北》)
意图:指出“木叶”是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⑵第二段有9处引用,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⑤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战国屈原《橘颂》)
⑥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汉代淮南小山《招隐士》)
⑦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无名氏)
⑧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南朝萧纲《折杨柳》)
⑨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东晋陶渊明《拟古·日暮天无云》)
⑩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南朝柳恽《捣衣诗》)
⑪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唐沈佺期《古意》)
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⑬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南北朝庾信《哀江南赋》)
意图:指出在诗歌中“树”“叶”“木叶”“落木”常见,“树叶”却少见。
⑶第四段有4处引用,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⑭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南朝吴均《答柳恽》)
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三国曹植《野田黄雀行》)
⑯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北宋黄庭坚《登快阁》)
⑰枯桑知天风。(汉代诗人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意图:“木”有落叶因素的艺术特征。
⑷第五段有1处引用,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⑱午阴嘉树清圆。(北宋周邦彦《满庭芳》)
意图: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⑸第六段有3处引用,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⑲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三国曹植《美女篇》)
⑳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㉑日暮风吹,叶落依枝。(南朝吴均《青溪小姑歌》)
意图:“木”有黄色和干燥的艺术特征。
2、请从以上诗句中筛选出描述“木叶”与“树叶”“落木”与“落叶”的相关语句,并对比他们的意味的不同。
明确:树叶:“树”饱满;“树”具有繁茂的枝叶,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树”与“叶”的形象十分一致,“树叶”可以简化为“叶”;一般是褐绿色。
木叶:“木”空阔,比树更单纯,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木头的影子,更多的想到了树干,排斥“叶”;暗示了颜色,透着黄色,干燥,有落叶的微黄和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窸窣飘零;疏朗与绵密交织。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
落叶:春夏之交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如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
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3、指出“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并说说作者是如何分析“木”的这两个特征的。
明确:含有落叶的因素;有落叶的微黄和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4、作者通过说“木叶”告诉我们诗歌中的什么现象?请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语句,思考并举例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第5段)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5、请大家回想一下,学过的哪些诗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你产生联想,请举例并加以阐释。
双关: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象征: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他们都有固定的暗示意。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哲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深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四、延伸拓展,总结提升
1、阅读下面的诗句,说说“落花”这一意象的使用有什么含义。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
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宋•秦观《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
门掩日斜人静,落花愁点青苔。——宋•欧阳修《清平乐•小庭春老》
春残已是风和雨,更著游人撼落花。——宋•黄庭坚《同元明过洪福寺戏题》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唐•李白《少年行》
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南唐•李煜《阮郎归》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北宋•张先《天仙子》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北宋•苏轼《水龙吟》
谁把青钱衬落红,满地无人扫。——北宋•舒亶《卜算子•分题得苔》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南宋•辛弃疾《摸鱼儿》
落红满路无人惜,踏作花泥透脚香。——南宋•杨万里《小溪至新田四首》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宋•欧阳修《蝶恋花》
睡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宋•叶梦得《贺新郎》
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北宋•柳永《昼夜乐》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北宋•王安石《清平乐》
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袅晴空。——宋•叶梦得《虞美人》
奈猛风过后,纵有残红,飞向谁家。——北宋•司马光《锦堂春》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宋•叶梦得《虞美人》
明确:通过以上诗句,我们发现“落花”是古代诗人钟爱的形象。“落花”的使用,有用其本意的,也有引申义和象征义的。“落花”在运用出,又出现了“落红”“乱花”“残红”“乱红”等意象,它们的使用,各有区别。
2、课堂总结:同学们,我们由“说‘木叶’”说到“说‘落花’”,由从课文中提取的诗句分析文章,又由诗句试着去评论文章,这看上去相反的两个环节,实质上却围绕了一个相同的中心,这就是林庚先生指出的“诗歌的语言具有暗示性”。诗歌语言的这种暗示性,成为了我们彼此心心相通的暗号或密码,使我们情感的表达更深沉,更隽永,更意味深长!
我可以对你说“我愿送你一轮明月,我愿送你山间清风”,我可以对你说“你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我可以对你说“你是我的人间四月天”,而不至于你会抱怨地说,“你骗谁呢,还送我明月,你有能耐,把月亮摘下来呀?”“说我像水莲花,能不能说点名贵的,你咋不说我像君子兰呢?”“还说我是你的四月天,那剩下的八个月谁是你的天?”
由于诗歌语言具有的暗示性,使得我懂你,你懂我,甚至懂得千年前的古人。 课短文长,望在未来的读书之路上,大家不断求索,学有所获!
部编版高中必修二《说“木叶”》创新教案相关文章:
部编版高中必修二《说“木叶”》创新教案
上一篇:有关于语文教学的目标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