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技巧
医患沟通技巧(通用15篇)
医患沟通技巧 篇1投诉,道歉与解释,一切都没那么难
患者和家属会因所接受的或未接受的医疗措施产生失望或愤怒情绪,通过有效的沟通技巧,这种情况可以得到控制。有效的沟通技巧包括对情况作出详细的解释,真诚地道歉,保证将采取措施确保同样的事情不会再次发生,等等。如果这些沟通技巧都没有产生效果,患者可能就会采取正式投诉的手段。投诉经常是针对不良事件,但是并非所有的投诉都是源于不良事件。同样,也并非所有的不良事件都会引起投诉。
在英国,患者或家属可以通过国民健保制度的申诉程序进行投诉。如果是想要投诉某个特定的医生,则可以向医学总会进行投诉。很少有投诉医学生的情况,但是如果患者需要投诉参与患者医疗护理的医学生,投诉程序同上。一般情况下,医学生不需要直接回应投诉问题,但可能需要向其导师或顾问医生提供信息,帮助医院解决问题。
在遇到患者投诉或要求查看病历的情况下,医院或是医疗服务提供者常会选择终止沟通,因为他们担心作出的任何回答可能会使自己在诉讼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而这通常会使患者或家属更加失望、愤怒,而且开始产生这样的想法(有可能事实确实如此)——医院的沉默背后一定有阴谋,是想掩饰什么。双方矛盾不断升级,最终导致局面完全无法控制。阻碍医生和医院其他人员道歉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担心自己的道歉行为将来在法庭上会被视为承认负有责任的证据。有关部门在这个方面有明确的规定:
“我们认为,无论出于任何原因,不良事件的参与者都应该同情患者和家属,并且表达自己的悔意和歉意。然而这不应该成为其承认自己负有部分或全部法律责任的证据。在任何体制下,我们的政策都不应该阻碍这种行为,也不应该单凭这种举动就对其免以惩罚。”
当患者要求对所发生的事情做出解释或者要求查看他们的病历时,要记住——你想掩饰的信息在随后的诉讼中迟早会被揭露。这强调了本书前面部分中曾提到的有关书面材料的一点——无论在纸版或电子版的病历或是写给其他医疗专家的信件中,都不要记录任何你不想让患者或家属看到的信息。
医患沟通技巧 篇2安全第一。注意患者及其家属与门的位置关系,确保在他们有暴力倾向的情况下,自己能够很快离开,防止被困在房间里。
与患者保持一定距离。这一安全措施也可防止患者产生不舒服或受威胁的感觉。
如果条件允许,离开公共场所,与患者或家属在安静的地方进行交流。同时,为了确保安全,告知其他同事自己的去向。
尽量给患者提供座位。人坐着时,更容易控制愤怒的情绪。
让患者尽可能地发泄怒气,不要打断他们。大声吵闹发泄够了,他们自然会停下来。
意使用恰当的语调、语速和音量来平复患者的情绪。
对患者的痛苦情绪作出回应。“我能够理解你的感受。”
表达歉意。“对于发生在您身上的事情,我表示十分抱歉。”
使用共情。包括使用口头语言(如:“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和肢体语言(点头,眼神交流,表现出忧虑)。
切合实际地说明发生的情况以及你将会努力去解决问题。
不要采取防守姿态或使用尖刻的话语。
不要受对方语调、语速或肢体语言的影响。
告诉一个情绪激动或生气的人“镇静下来”,而不是“不要担心”,后者往往会适得其反。
不要与患者或家属勾结串通,不要非难你的同事。可以这样回应对方:“因为我不清楚其他医生做过怎样的治疗,所以我不能草率地对医疗细节做出任何评价。但是我会尽力查明情况。”
不要因受患者恼怒情绪的影响而同样生气或恼怒。如果你感觉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可以暂且离开,并且在离开前告知患者:“对不起,我有些事情要忙。咱们一会再聊。”
当患者或家属很生气时,他们常威胁说要进行投诉。发生这种情况时,不要产生戒备心理,也不应结束谈话,而是应当尽量敞开心扉,真诚地与患者或家属进行交谈。首先,冷静地告诉患者他们的确有投诉的权利;如果他们坚持投诉,自己愿意告知他们具体的步骤。其次,向患者说明最重要的事情是弄清楚具体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要强调自己为患者的健康付出的努力,主动向患者说明来自其他医生的第二医疗意见,然后再次强调每个人都希望给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并且建议患者与大家一起,共同努力达成该目的。
医患沟通技巧 篇3一、沟通态度
态度是心灵的表白,极易受个人感情、思想和行为倾向的影响,服务态度的好坏充分体现了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尽管患者因疾病的折磨而造成形体的扭曲、情绪的低落甚至精神的恍惚或是神志的丧失,但医患双方的人格仍然是平等的。体现良好沟通态度的关键之一是医务人员情感适时恰当的“输出”。情感是有回报的,同样,态度也是有回报的。真诚、和蔼、关切的态度,回报的是对医者的信任。因此,医务人员的沟通愿望和沟通态度往往是决定医患沟通成败或效果的关键。
二、倾听艺术
医务人员要善于倾听,这是获取患者相关信息的主要来源。倾听时应该注意:一是要主动倾听,需要倾注感情,充分运用目光、语调、姿势、手势等方式融洽和影响患者,同时注意寻找患者语言文字和情感上的含义;二是不要随意打断患者的叙说,只是在必要时进行适当的引导,因为患者一般都迫切希望在第一时间段内被医生理解、同情;三是在与患者沟通时应集中注意力,避免分心,以免被患者误认为医生对自己的疾病漠不关心;四是注意患者家属等相关人员的表述,“兼听则明”;五是跟踪和观察患者的“视线”所在,了解患者的感受、需求和“额外”的服务需要,寻找真实含义;六是适时、恰当地给予患者反馈信息,鼓励和引导。
三、 谈话艺术
由于医学知识所限,以及对医疗活动的不可知性和对医疗结果的难预测性,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心理往往处于弱势,情感处于低潮。因而医务人员与患者交谈应充分运用谈话艺术,讲究方式和技巧。交谈时医务人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善解人意,尊重和关爱患者的生命,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二是要同情患者的处境,理解他(她)的内心感受,关注情感差异,个性化的处理谈话方式和交谈内容结构;三是关注患者的生存状态,用平易亲切的语言、呵护的情态“探讨”医疗问题,内容明确,表达准确,并始终流露和充满对患者生命的关爱和体恤;四是在谈话中尽可能不用或是少用医学术语,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疾病治疗中的相关问题,对文化层次较低的患者,应反复讲解,充分应用生活中丰富、生动的各种形象的例子或是比喻,以提高交流的质量,达到沟通的目的。
四、体态语言和表情艺术
沟通时,医务人员的体态语言是配合言谈进行的,体态语言包含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和外表等,这些体态表现都含有特定的涵义。微小的体态变化,都会对患者产生微妙的心理和情绪影响。把握好沟通时的体态语言分寸,自然而不失庄重、严谨又充满温情、愉悦但不夸张,恰到好处地传达医务人员的交谈信息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同时注意患者的接受心理和审美感受,使交谈更富有生气和感染力,使医患沟通更富有成效。
医患沟通技巧 篇4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心灵沟通共建和谐医患关系》。在普遍感觉看病难,看病贵的今天,在我们国家进行医疗改革的艰巨时刻,我有一串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服务,我们的人民不会在疾病面前彷徨无助,所有的患者都能得到及时合理的救治;
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我们的医患关系不再紧张,再也看不到病人把医生告上法庭的事情见诸报端;
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医者父母心”不再成为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每个医务工作者的行为准则;
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我们的医务人员能心无顾虑的全心治病,医疗依然是这个国家最受人尊敬的职业;
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健康的鲜花四处开放,再没有病魔的踪影。我仿佛看到一滴滴如我一般的小小水珠,在祖国的山川大地上,汇成泉,汇成溪,汇成川,汇成江河,汇成奔腾不息的神川血脉。我仿佛听到凛冽的空气中传来雏鹰的阵阵哮声。大地上一列列白衣的战士在新的征程上不断出发!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们热爱生命,呵护生命,对于生命的珍视无以伦比。正因为生命绚丽,我们说迎接生命者是春的使节。
正因为生命宝贵,我们说拯救生命者是健康的守护神,正因为生命无价,人们才给那些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一个响亮的名字——生命卫士。我为我们拥有这样的称号而感到光荣和自豪!
然而在我们高唱构建和谐社会主旋律的今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利忘义悄悄玷污了医疗这片神圣的净土,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崇高形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害。医患关系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医患的矛盾尖锐?
我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医患之间缺乏理解和信任,不能进行换位思考。作为医务工作者,将心比心,应积极主动地去加强医患沟通,要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多站在病人的角度上去思考和改进我们的工作,凡事多进行一下换位思考。
人们常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当生病让患者及其家人心力憔悴的时候,如果医生或护士真心倾听他们的疾苦,热心回答他们的问题,那么患者一定会觉得如沐春风,如释重负,感觉病情轻了许多。如果这时得到的是冷言相对,那患者的身心就会受到挫伤,不满就会膨胀。
假如你是遭受病魔缠身的患者,你需要的是医护人员给你一个温馨的笑容还是漠不关心的表情呢?当你躺在病房无助的时候,医护人员给你一个关切的问候:“先生,感觉怎么样?我能帮你做点什么吗?”你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当医护人员每天只给你治疗的药物,却对你的心理身心不闻不问的时候,你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古人云:“医者,父母心。”这是古人对医者道德修养的精辟之谈。
我们的队伍中没有谁不曾感受到父母的仁爱,甚至很多人已经为人父母,因此对于“父母心”这三个字的理解和感受是最深刻的。精湛的医术绝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而是一种“仁和术的结合”。我们诚挚的期盼,在医患之间搭起一座心灵互动的平台;我们真心的渴望,医患之间心与心的交流能够成为现实,让我们一起用爱心去包容每一位患者,用我们的真情去对待每一位病人。
在我们身边,用心为病人的事例不胜枚举,善意为病人的举措不断涌现:(举身边的例子)辛勤的耕耘带来的是丰硕的成果,我院医护人员多次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并且受到了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表扬。在我们医院这个大家庭里,感人的事迹举不胜举,数不胜数。我亲身经历过医护工作者职业生涯中那些苦与乐。他们处处为病人着想,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为己任,忘我工作,不辞劳苦,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去沟通维护,医院的进步发展需要我们全体职工的团结努力!人民医院是大家的,我们每个人都应用心去播种,用爱去灌溉,营造医院和谐的医患关系,树立医院完美的形象。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此刻努力,众志成城。让我们用勤劳的双手,亲切的话语、诚挚的心架起心与心的桥梁。让我们为我院的建设发展、为人民的健康幸福全心投入!
医患沟通技巧 篇51、 患者和家属,你为什么总是恼怒?
当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或治疗有所不满时,他们会变得愤怒、焦虑、心烦。甚至在医疗或护理过程一切顺利时,他们也可能产生同样的情绪。这往往反映了他们面对自己或亲人的疾病时所感到的无助和失去亲人或害怕失去亲人的悲伤。同时,愤怒也可能是内疚的表现,例如,长期疏远的亲属赶来要求医生用尽所有手段救治患者时可能会表现得非常愤怒。有时,强烈的内疚或悲痛的外在表现就可能是愤怒。患者或家属很可能会将这些情绪发泄在医务人员身上,即便他们并没有犯错。
2、医生,你要稳定局面!
当人们产生愤怒情绪时,说话往往会提高音量、加快速度。他们似乎在以威胁的方式侵犯着你的个人空间。这时要运用沟通艺术来予应对,而很自然的反应就是跟上他们的语速和音量。 但是当你讲话速度相当快时声音必然会尖厉刺耳也容易让人感觉你很心烦并且觉得你控制不住局面。然而,如果...你说话...慢下来...,声音...听起来...会很镇定...,让人感觉...你能...掌控...整个局势。另外,当你降低语速时,声音会变得低沉,显得庄重。快的语速尖厉的声音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所以,试着保持镇静,做个深呼吸,下意识“降低声音、放慢语速”进行交流。
3 医生,要记住这些实用小技巧!
安全第一。注意患者及其家属与门的位置关系,确保在他们有暴力倾向的情况下,自己能够很快离开,防止被困在房间里。 与患者保持一定距离。这一安全措施也可防止患者产生不舒服或受威胁的感觉。 如果条件允许,离开公共场所,与患者或家属在安静的地方进行交流。同时,为了确保安全,告知其他同事自己的去向。
4投诉,道歉与解释,一切都没那么难
患者和家属会因所接受的或未接受的医疗措施产生失望或愤怒情绪,通过有效的沟通技巧,这种情况可以得到控制。有效的沟通技巧包括对情况作出详细的解释,真诚地道歉,保证将采取措施确保同样的事情不会再次发生,等等。如果这些沟通技巧都没有产生效果,患者可能就会采取正式投诉的手段。投诉经常是针对不良事件,但是并非所有的投诉都是源于不良事件。同样,也并非所有的不良事件都会引起投诉。
医患沟通技巧 篇6我是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医学生,工作一年多来,深感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从良好沟通开始的。
医患之间的沟通不仅为诊断所必需,也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但现实做到还有一段距离。在门诊的这段时间,葛建平主任就常教导我:医患之间的沟通带有专业性与艺术性,说沟通能力是医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并不为过。因此,医生应该起主导作用,不应该拙于表达,过度埋怨病人。
医患沟通最重要的是医生的态度。医生必须诚恳、平易近人,帮助患者树立减轻痛苦、战胜病魔和早日康复的信心。葛主任常说:没有哪个人会没事儿往医院跑的,都是为自己或家人的健康,他才会到医院来寻求帮助的。这时候,他的情绪难免会有些焦躁、害怕。此时医生的态度就决定了他接下来的心理变化,甚至疾病的转归。
在门诊,每天都要接待很多病人,碰到患者问相同的问题,不能懒得解释,更不能说“自己回去百度”这样的话,因为对患者而言“一些和病情有关的知识虽然自己也能了解到,但还是希望从大夫的嘴里说出来印证一下”。而且,很多的叔叔、阿姨辈的人根本不知道“百度”是什么,更别提怎么用了。
当面对病人时我们应该学会倾听,我们必须尽可能耐心、专心和关心地倾听病人的诉述,可以说,倾听是发展医患间良好关系最重要的一步。如果病人有些急躁,我们就更加要心平气和与冷静。就算有的病人的想法是不当的,也不可采取完全否定态度,更不要与病人争论。我们需要做的是向他确认了他的情况后,把我们的观点告诉他,并提相对的建议,至于接受与否我们不能强求。
医患沟通技巧 篇71.对患者人格的高度尊重:医者应用口头语言及身体语言(面部表情、眼光及体态姿势等)表达对患者的欢迎,以及对患者光临本院和选择本医师的感谢。
2.建立医患之间的互信感:通过对患者的观察、判断与主动询问,估计病人对疾病已知信息的程度,以及需要了解的信息,给予耐心解答,语言表达一定要简洁、清晰、准确、强调重点,语言要通俗化,要注意避免措辞不当、用词过专、思维混乱等情况。医生运用称赞以及鼓励性的语言往往能帮助患者树立起信心,恰当的幽默感表达可以有效的消除患者开始就诊时常有的紧张感。用善意友爱的语言指导患者熟悉诊室环境,如个人物品的放置、在牙科椅上的恰当就位等,可以大大帮助患者对你的信任感的提升。
3.在病人心中建立医者的职业权威:医者自信的表情及语言介绍让患者接受你是一名专业品质优秀的医生。不要诋毁同行,即使患者在其它医疗单位接受过非理想的诊疗过程,只要你判断出原来的医师没有主观不良的职业行为,你可以适当解释上一位医师努力的相对合理性和有限的医疗条件,以宽解患者可能的不满情绪,进而在其内心接受你本人的职业权威性。
4.对患者知情权与诊疗权的理解与尊重:研究表明,当医生鼓励病人提问并参与决策时,病人的焦虑就明显降低。切记不要随意夸大预期治疗效果,以免患者对疗效产生非现实的期待,从而埋下医患冲突的隐患。对诊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风险要尽可能对患者事前说明,一旦出现并发症且无法挽回,应酌情向患者或家属通报,并写出完整的病历记录,同时要向患者表示医者本人应承担的责任。一个很重要的提示是:你将是对病人该并发症作出专业解释的第一位业者,所以你一定要消除患者对并发症非理性的恐惧感,以根管治疗中发生的器械分离为例,合理并且恰当的专业解释将使患者释然,从而消除可能的医患冲突。
5.患者就医时间的问题:在我国现有的医疗资源状况下,口腔医生用在每个患者身上的时间过于有限,而医患沟通不仅依靠语言和技巧,还必须要有时间的保障。但我院临床医生每天要看大量的病人,如按一天满负荷工作七个小时计算,如果该医生能看12个病人的话,那么每个病人平均只能得到35分钟。医生要完成询问、专科检查、口腔治疗、处方及医嘱等一系列临床程序明显会受到时间上的限制。所以,医生在与患者交流时不应给病人以匆忙感,而是可以采取一些技巧,比如在沟通中适当停顿,有意识地间断性放慢节奏,以使患者有被充分重视的感觉。
6.牙科畏惧症患者的沟通问题:牙科畏惧症是口腔患者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引起牙科畏惧的因素很多,其中对牙科治疗中可能疼痛的预感是主要原因。其次,传统牙科工具如涡轮机钻磨产生的震动、噪音,也是引起畏惧的重要原因。此外,不良的牙科诊疗经历等也是牙科畏惧产生的源泉。因此,在口腔治疗前对患者讲解治疗过程以消除患者的畏惧心理,以及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安慰性语言消除患者的紧张感,对于有牙科畏惧症倾向的患者非常有必要。
医患沟通技巧 篇8儿科医患沟通技巧之答问技巧
1. asterism 问:明明病情很严重,家长说问过朋友和周围人,或者上网查过说没什么大不了,怎么沟通?
薛主任答:如果病情很严重,医生应明确交代病情,讲清疾病的严重性,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真实、准确地进行表述,告知家长孩子疾病治疗的效果或风险,解除家长的疑虑和侥幸心理,使其面对现实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2. 医学男问:疗效不好怎么沟通?
薛主任答 :有些家长认为医生应该「包治百病」,希望「医到病除」,而对现代医疗技术达不到的地方有的家长会认为是医生的医术不高,「花钱未治好病」,从而与医方产生分歧,影响医患沟通。因此,在医患沟通时要针对患方开展医学与健康教育,告知患方治疗中的风险,给予患方治疗方案知情选择,引导患儿和家长配合治疗。
3. youlandayuan 问:研究生毕业后在基层医院,输液因为装修的缘故受限,也缺少儿科药,缺少轮状病毒及支原体检测等必要检测项目,小儿外科和皮肤科也跟不上节奏,只能看最简单的病。作为一名年轻大夫,怎么获得病人的信任呢?
薛主任答:作为基层医院的年轻大夫,在临床工作中态度真诚,尊重患儿和家长,认真倾听,耐心倾听,鼓励他们有充分时间诉说病情,多解释,多观察家长的反应,让患儿和家长看到你的微笑,感受到你的热情。如果病情复杂需要到上级医院诊治,在沟通时及时告知,相信会获得家长的信任和理解的。
4. yixia0612 问:您好,我是一名即将进入儿童神经内科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以前一直在成人科室实习,没有儿科的经验。想问您一下,有什么方法即能不伤害小朋友(比如不会让他觉得医生很凶是坏人),又能让家长尊重医生呢。
薛主任答:微笑,真诚。
5. englele 问:遇到发热的小孩家长问病程时间怎么回答好?
薛主任答: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根据病情实事求是回答。如果病情复杂,应及时向家长解释病情,告知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告知相关检查治疗的必要性,取得家长对疾病的理解和对诊疗的配合。
6. a549788273 问:小孩子又吵又闹,怎么样才能让他安静下来?
薛主任答:接诊患儿时,声音要柔和亲切,叫孩子的名字或乳名,在患儿哭闹不能主动配合查体时,要尽量缩短查体时间,并可通过观察患儿的表情来判断其感受。医务人员还应注意满足孩子「皮肤饥饿」的需要,如搂抱婴幼儿,抚摸患儿的头部,轻拍他们的上肢和背部,使之获得亲切、友好的满足,增强患儿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帮助患儿克服恐惧心理。
7. 蠱丫头问:年轻女医生在基层医院不受病人信任,每次当着我的面都会说,没有人么?没有医生么?听着挺郁闷的,早晨去查房会被当成记录留置针的护士。
薛主任答 :自信地告诉对方:「我就是医生!」
8. 严为民问:怎么与蛮横无礼的病人沟通而取得信任?
薛主任答:由于患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文化素养各不相同。应针对患方的特点,找到沟通的切入点,详细解释病情,取得患方的信任,引导患方正确对待疾病。
9. 荆棘鸟 0417 问:沟通最怕几种人:熟人、同行不同专业、过度细心的家长,用简单粗暴的问题让你回答复杂的病情!这些人怎么应对?
薛主任答:现代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务人员沟通时应充分体谅患儿父母及亲属的心情,多倾听多解释多沟通,帮助家长重复表达说过的事实,确保表述问题的准确性,提高有效沟通率。
10. lieben 小妖问:薛老师, 您好,我想请问一下,作为一名儿科大夫,您觉得相较于其他成人科室儿科医生需要具备哪种特质呢?包括与患者或者其亲属的沟通,还有日常的工作中?谢谢薛老师~
薛主任答:儿科被称为「哑」科,医务人员在接诊时,有时要以看和听的方式为主,解读患儿的肢体语言。而且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心理发育不一,因此在患病时的反应也不一样,医务人员要有童心,培养爱患意识,依据各年龄段的特点,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沟通,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给予孩子关爱和尊重,赢得患儿和家长的信任。
11. 明教小毅问:许多家长来院以后,交代完病情,直接来一句,你有把握吗?没有就转院,请教一下怎么样解决这样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沟通技巧?谢谢!
薛主任答 :随着独生子女和二孩政策的实施,家长对儿科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孩子生病,不但牵动着年轻父母的心,而且也牵动着祖辈的心,家长常常因为孩子生病而出现焦虑担忧、无助等不良情绪,对于住院患儿的家长更是如此。医务人员要从患儿和家长的具体情况出发,在医疗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患方的愿望和实际经济状况,找到切实有效的切人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认真、积极的沟通,给患方更多的决定权,取得家长的理解和信任。
12. 小浣 i 问:要是遇到比较蛮横,一来到就是问,这是什么问题?你能不能治好的? 我该咋回应好呢?/(ㄒoㄒ)/~~
薛主任答:医务人员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家长的焦虑心情,充分考虑到家长的诉求,有针对性地解释沟通,给家长更多的决定权,取得家长的理解和信任。
13. ghh6 问:回归正题,基层医院留守儿童就诊,爷爷奶奶文盲或蒙圈,父母无法到场签字或委托,甚至有只生不养的。万一出事,仅凭病程中的告知监护人病情记录,法律认可吗?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吗?
薛主任答: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到医患沟通,而且涉及到法律层面。知情同意是必须的,祖辈签字时可以录像证明。
14.yzhspliu 问:针对特殊人群比如福利院的儿童,告知病情,是福利院法人签字才获法律认可吗?
薛主任答:针对特殊人群,比如福利院的儿童,告知病情时如果福利院法人不能亲自到场,应有委托人代表。
15. lidengfeng1989 问:遇到流氓小太妹父母咋办?态度差,素质也不好~实在是没法交流~
薛主任答:毕竟家长是为孩子好,明确告诉家长我们医护人员也是为了孩子好,大家的出发点和目标是共同的,是一致的。如果家长实在无法沟通,请你的上级医生一起来沟通。
医患沟通技巧 篇9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志们:
我是来自××的××,我演讲的题目是《加强医患沟通,创造和谐医院》!
当今社会,人们离不开医院,医院也离不开人民,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化和我国卫生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们的维权意识不断加强增强,患者想要得到的医疗信息越来越多,医疗纠纷也随之越来越多。因此,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既能提高患者对疾病诊疗全过程及其风险性的认识,减少医患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同时,又能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使患者及其近亲属学习到更多的健康卫生知识,增进医患互信、科学的战胜疾病。
医患沟通是什么?让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医患关系,医患关系就是医生与患者的合作关系,共同面对的是疾病这一敌人。医患沟通就是缓和这一关系的良药,试想一下,如果医患之间不能良好沟通,就无以发现善于伪装的疾病真相。如果没有良好的沟通,就无从建立信任。没有信任,一切矛盾由此而产生,病也就无从可治。医患沟通需要多看,多问,多关心,态度和蔼,语气温柔。在医疗服务中,“看一看”确实是重要的,因为当医师注视着病人时,你的眼神就会向病人传递着你的同情、温馨和关爱。医师对病人的同情和关爱,根本不用喋喋不休的唠叨,一个微笑、一个眼神,爱意就被传递,沟通得以完成。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很轻易的就了解了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有无既往史、用药否及用何种药物,检测前患者状态、检验目的等。从而确信检验结果与临床症状是否吻合,用以了解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钟南山院士说,在中华医学会处理的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中,半数以上是因为医患之间缺乏沟通引起的。没有沟通、不会沟通、沟通不恰当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紧张对立情绪。他认为,一名优秀的医生除了有责任感、具有对病人的关爱之心外,更重要的是学会与人沟通。善待病人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要站在病人的角度来考虑,那你就会赢得病人的爱戴。
在疾病面前,生命无贵贱之分,更没有身份的区别,神圣而崇高的白衣天使,永远把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只有无条件的爱,才是真正的善待。从善待病人中给予医务人员自身心灵的回报。对待病人,不管他是谁,熟悉与不熟悉,是官是民,都要秉持同样的礼节和敬意,就像你期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尊重一样。善意地帮助病人,正确处理医患双方关系,从而分享病人治愈康复后的快乐,在事业中求得发展,在工作寻找到乐趣,慷慨付出,不求回报,必然会得到病人的爱戴。
同志们,你快乐,我也快乐,大家都快乐;你安康,我安康,大家都安康,让我们医患双方以积极的心态、平和的心情,共同构建无限美好的和谐社会。
医患沟通技巧 篇10常言道,“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为了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我院从从10月18日至11月30日开展了“沟通月”活动,并提出了活动主题口号——“沟通无处不在,沟通从心开始”,把对病人的尊重、理解和人文关怀体现在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医疗服务全过程中。
一、基本概况
一个月来,全院除了悬挂主题口号的横幅外,营造出浓厚的活动气氛;开办讲座,进行医患沟通培训;各科室结合各自的具体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自的沟通口号。全院共有24名员工结合工作实际,撰写并提交了沟通心得;各科主任、护士长、科室负责人与所属员工进行面对面沟通100余人次;住院两天以上的病人对所在科室科主任、护士长、管床医师、责任护士知晓率达80%以上;外科护士长更是身先士卒,员工踊跃参与。他们对病人的沟通不是搞形式,走过场,而是切切实实地倾听他们的心声,扎扎实实地解决他们的困苦,所以每次检查病人对科室科主任、护士长、管床医师、责任护士知晓率不仅达90%以上,更有赞不绝口的褒奖。通过“沟通月”活动的开展,达到了科室与科室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医护与患者之间建立相互尊重、理解、信任的新型伙伴关系、医患关系,维护了患者切身利益,增强了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确保了医疗安全,涌现出了外科为主的明星沟通团队,王丽亚、张梅贞、邹建国、吴美亚、陈杏珍等一批“沟通明星”。
医患沟通技巧 篇11沟通的艺术——说话的技巧善于发现问题,总结问题
(1)患者来医院究竟想获得怎样的服务?(2)为什么当医护人员自认为在充满同情心、尽心竭力地为病人诊治时,病人却满腹抱怨?(3)问题何在?怎么解决这些问题?(4)如何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风险?影响沟通效果的要素
(1)知识水平医务人员的专业术语让病人云里雾里解决方案:尽可能以浅显易懂的话语明确告知病人病情及救治办法
(2)声音、态度众多的病人让医务人员产生不耐,对病人甚至大声呵斥解决方案:不负责任的诊治十个病人,不如认真救治一个病人。热忱、耐心的对待自己的病人是对自己职业的敬重。
(3)沟通技巧
1、明确医患想知道什么
2、巧妙对患者提问
3、耐心倾听患者的病情
4、对患者的病情告知应巧妙处理
如何面对患者的不满、抱怨和投诉1、认真分析患者情绪产生的原因2、衡量患者投诉的影响并认真解决问题3、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医患沟通技巧 篇12一、直呼其名式:
此法有两种变式,第一种是叫全名,叫全名适用于公立医院,在民营诊所中,资历较高,年龄大的医生也可以直接称呼全名,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即可,不要有命令的感觉;第二种是叫名不叫姓,适合同龄的或者年纪大的医护人员称呼年龄相当,或者年龄较小的客户。第二种叫法较第一种会显得亲切。
二、关系式:
家庭关系式:可以叫哥哥姐姐、妹妹弟弟或者叔叔阿姨,这种叫法会很快拉近双方距离,减少疏离感,其中,幼儿园的的可以叫宝宝或昵称,幼儿园大班或者小学的可以直接叫小朋友或者小名,再大些可以用第一种方式;对待30-50岁左右的女性,无论自身年龄再小,都要注意不能够叫“大姐”,其原因不言而喻,这样叫,已经让对方心里不愉快了。
老小关系式:对待老人家可以颠倒姓氏,比如老李换成李老,含义就会多些尊重,而叫老李会显得很亲切和随意,注意,不要随便称呼老李,老张,同样叫小李小张也要注意,长幼字辈的称呼不能够随便用,关系不到位不要随便叫,换了场所,称呼便需要改变,否则同样会让人心里有疙瘩。
三、职位职称式
适用于公立医院特诊科或民营口腔,需预先知道客户职业职位等情况,如果了解某工程师姓吴,需换种称呼,不能够简称,如果姓氏难叫,同样需要注意。
四、行业式
如果了解客户的行业,可以直接用行业称呼,比如:李律师,张老师,黄医生等等。
五、地域习惯式
分为两种,一种和关系式相近,区别只是地域习惯而已,比如:东北人习惯称呼“姐哥”,四川人习惯把有技术的人叫做“师傅”,后来演化为“师傅”和“老师”;陕西人喜欢叫“师”,例如宋师,张师;第二种类似于寒暄,见人问好可以问:“吃了没”,其意并不是真正去了解对方有没有吃饭,而是一种客套用语,有时会略过称呼,直接进入地域寒暄式,地域习惯式为优先称呼方式(入乡随俗)。
问询与确定: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称呼,可以直接问对方如何称呼更为合适:“请问我应该如何称呼您呢?”探索式:那我叫你可以吗?”
禁忌:不能够用美女或者帅哥,某些与时俱进的词汇需要看场所使用,例如“同志”对于老干部是合适的,对于年轻人就显然不合适;小姐的称呼不如女士,如果要称呼小姐,需要加上姓氏,对于年轻女士,这一点尤其要注意,实在不好叫,用第一种称呼是最保险的。
无论哪一种称呼,都不是固定的,因地因人因关系远近而定,称呼得当会加强两者链接,不得当,则会加大双方的距离感,增加不和谐因素,影响双方沟通效率。
在服务的全程中,医护团队如果能够上下合力在服务中打动客户,会让对方对你的团队好感大大增加,更有利于个人品牌及医院/诊所品牌的建设。
医患沟通技巧 篇13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主动发现可能出现问题的苗头,把这类家属作为沟通的重点对象,与家属预约后根据其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沟通,例如在晨间交班中,除交接医疗工作外,还要把当天值班中发现的家属不满意的苗头作为常规内容进行交班,使下一班医护人员有的放矢地做好沟通工作。
交换对象沟通:在医生与患者家属沟通困难时,另换一位医生或主任与患方沟通;当医生不能与某位患者家属沟通时,换一位知识层面高一点的患者家属沟通,让这位家属去说服其他家属。
集体沟通:对患有同种疾病较多的患者,医院可召集家属,以举办培训班的形式进行沟通,讲解疾病的起因、治疗及预防知识。这种沟通,不但节约时间,还可促进患者间的相互理解,使患者成为义务宣传员,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
书面沟通:为了弥补语言沟通的不足,医院实行了书面沟通,把一些常规问题印到书面上,便于患者家属翻阅。例如,新生儿病区因无人陪伴,家属完全不了解病儿的治疗、生活情况,除有限的探视外,医务人员还将宝宝在病区一天的喂养、洗换、护理、治疗等共性情况以及出院随访,喂养护理知识等编成小手册,发给每位入院婴儿的家属,达到沟通的目的。
协调统一沟通 :当下级医生对某疾病的解释拿不准时,先请示上级医师,然后按照统一的意见进行沟通;对诊断尚不明确或疾病恶化时,在沟通前,医护人员要进行内部讨论,统一认识后再由上级医师与家属沟通。
实物对照沟通:某些疾病,口头和书面沟通都困难,可辅之以实物或影视资料沟通。比如对先无性心脏病患儿的家属,医生可用心脏模型结合画图进行讲解,家属就会形象地了解疾病到底出现在哪个部位,如何进行手术修补等;再如骨科患者,患者家属不知道骨病在什么位置,骨科医生便拿出人体骨架,用通俗的语言给患者讲解。
医患沟通技巧 篇14一个根本:诚信、尊重、同情、耐心;
两个技巧:倾听,就是多听患者或家属说几句话;介绍,就是多对患者或家属说几句话;
三个掌握:掌握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和检查结果;掌握患者医疗费用的使用情况;掌握患者社会心理状况。
四个留意:留意患者的情绪状态;留意受教育程度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身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
五个避免:避免强求患者及时接受事实;避免使用易刺激患者情绪的词语和语气;避免过多使用患者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刻意改变患者的观点;避免压抑患者的情绪。
六种方式:即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交换对方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协调统一沟通和实物对照沟通。
医患沟通技巧 篇151、倾听:医生必须尽可能耐心、专心和关心地倾听病人的诉述,并有所反应,如变换表情和眼神,点头作 “ 嗯、嗯 ” 声,或简单地插一句 “我听清楚了 ” 等等。总之,医生不要干扰病人对身体症状和内心痛苦的诉说,尤其不可唐突地打断病人的谈话。
2、接纳:医生要无条件的接受病人,不能有任何拒绝、厌恶、嫌弃和不耐烦的表现。也就是说,医生要努力营造一种气氛,使病人感到自在和安全,享有充分的发言权。
3、肯定:医生要肯定病人感受的真实性,切不可妄加否定。医生必须承认,时至今日,医学对病人的多种奇异的感受仍然不能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和说明。至于病人的想法,即使明显地是病态的,也不可采取否定态度,更不要与病人争论。
4、异议:异议处理就是弄清楚事情的实际情况,以及整个过程中病人的情绪变化。尤其是病人感到心里不舒服的事,异议处理十分必要,否则,就很难有真正的沟通。
5、提问:要善于用“开放式”和“封闭式”的提问方式。
“封闭式”提问只允许病人回答“是”或“否”,或者在两三个答案中选一个。这样的提问容易使病人陷入“受审”地位而感到不自在。
“开放式”提问使病人有主动、自由表达自己的病情、感受,这既体现了医生对病人的尊重,也为全面了解病人的病情情绪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
6、复述:把病人说的话用不同的措辞和句子加以复述,但不改变病人表达的意图和目的。
7、代述:有些想法和感受病人不方便说出来,为了更好的治疗,对此,医生可以代述。这当然要求医生有足够的敏感(所谓善解人意),揣摩出弦外之音。
8、对焦:这是一种多少带有心理治疗专门性的技术。病人的心里可能有多个问题,医生一般应该选择一个作为“焦点”.选择什么问题作焦点,要求医生对病人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也许要进行一番思考。
医患沟通技巧相关文章:
医患沟通技巧
上一篇:军训部队领导发言
下一篇:少儿主持人口才训练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