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最经典的中秋古诗,一个名句惊艳了千年!
唐诗中最经典的中秋古诗,一个名句惊艳了千年!(精选3篇)
唐诗中最经典的中秋古诗,一个名句惊艳了千年! 篇1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人王建,看起来比较陌生,但有一首大家一定很熟悉:“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这首诗便是王建的代表作之一,可谓脍炙人口。而上面这首描写中秋望月怀远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同样堪称绝唱。
诗中前两句写景,“中庭地白树栖鸦”描写赏月环境:中庭月色如积水空明,清冷素洁,树上鸦鹊也由聒闹慢慢寂静无声,一派萧瑟清美的赏月之景。
紧接着一句“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秋正是桂花飘香之时,这一句啊看似写人间桂花,但又仿佛暗指月中桂花!此时的诗人在这冷气袭人、桂香怡人的环境中赏月,而那广寒深处,想必也是露珠清冷,沾湿桂花,意境耐人寻味!
前两句描绘出了中秋之夜赏月之景,而后两句却宕开一笔,从一人望月联想到天下人望月,从赏月之事深化到相思怀远之情,意境由清冷之美专为阔大深远。一句“不知秋思落谁家”写出了人间所共有的秋思之情,似虚而实、含蓄隽永,蕴藉深沉!
王建的这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意境美极,中秋怀远之情更是表现地思深情长,感染力极强,这一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也堪称千古名句,千百年来一直感动着中秋佳节漂泊在外的游子离人!
唐诗中最经典的中秋古诗,一个名句惊艳了千年! 篇2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代: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节,游仙,抒怀
译文
平时在红尘中见到月亮,心都能清静下来,何况是在这清秋时节的神仙洞府间?凝聚起来的光芒悠悠地象寒露坠落下来,而我此刻站在桃源的处。碧空之中没有一丝云彩,风也不见一缕,可以看见山上高高的松树和山下的流水。那些行动的物体全在视野之中,天那么高,地那么平,仿佛可以看见千万里之外:“少君”把我带到了玉坛之上,远远地施礼请仙人相见。云彩聚集,星斗挪动,仙乐奏响,让人肌骨寒肃。金色的霞光从东面渐渐升起,月轮西斜,仙影远去,我还在频频回望。只因为良辰美景难以再回来,以后到了中秋这天应该很惆怅吧!
诗里面的“少君”是指能和神仙沟通的人。西汉武帝时有一个方士叫李少君,他自言见过神仙,能得长生不老之法,骗取了汉武帝的信任。以后人们就以“少君”代指游仙的向导
唐诗中最经典的中秋古诗,一个名句惊艳了千年! 篇3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唐代: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中秋节,月亮,思乡
译文
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乱割!
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
归去吧!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样洁白,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
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白毛。
圆月慢慢落下巫山深峡,犹自被白帝城衔挂着。
江上雾气沉沉,江浦昏暗,但是车轮一样倾斜的圆月依然把半座楼照得通明。
兵营里士兵的刁斗敲响了催晓的声音,月宫的蟾蜍也自然倾斜。
圆月如同张满的弓,苍白的魂魄不仅仅照耀汉家营盘。
唐诗中最经典的中秋古诗,一个名句惊艳了千年!相关文章:
唐诗中最经典的中秋古诗,一个名句惊艳了千年!
上一篇: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及译文注释
下一篇:中秋节的来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