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蒙古的导游词
关于内蒙古的导游词(精选12篇)
关于内蒙古的导游词 篇1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昭君岛旅游区位于包头市九原区全巴图乡政府西南约4公里处。在您进入旅游区之前,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昭君与包头的历史渊源。大家知道,早在汉朝的时候,汉朝和匈奴等少数民族进行了多次的和亲,而与我们包头地区有着紧密联系的当数“昭君出塞、胡汉和亲”这段千古佳话。昭君出塞是一次民族融合的盛大举措,为中原民族同游牧民族的和睦友好,奠定了坚实基础。昭君出塞时携带的大量中原器物、服饰和典籍以及宫女和工匠,使得中原文明更大规模地向北方传播。
昭君出塞是在公元前33年。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汉朝的友好关系,匈奴呼韩邪单于亲自前往汉朝廷,请求和亲,愿为汉家婿,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欣然应允。王昭君挺身而出,自愿和亲。汉元帝为纪念这次和亲,改元为“竟宁”,意为边境安宁。据考证,汉朝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从西安启程后,极有可能是走秦直道经榆林、东胜至包头九原,与呼韩邪单于迎亲的队伍在黄河渡口会合。迎娶礼仪规格之高声势之大实为空前。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考古工作者从麻池古城周边的召湾汉墓中,清理出大量秦汉时期的陶器、铜器、漆器、金银玉器和秦汉货币。最为难得是在一墓穴中发现了“单于和亲”、“单于天降”、“四夷尽服”瓦当。其直径分别为17厘米和15厘米,圆形篆书,属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些瓦当在麻池古城周边发现,证实了“昭君出塞”与包头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也证实了在五原郡治九原城附近建有按汉制汉俗的“和亲行宫”。王昭君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单于庭,受到呼韩邪单于的喜爱和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
呼韩邪单于死后,昭君“从胡俗”,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儿子复株累单于,并与之生下二女,母女几代人为民族团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昭君出塞后的40余年,这里出现了“牛马布野,人民炽盛”的繁荣景象。饱经战乱之苦后享受了40多年和平生活的汉匈各族人民,深深地爱戴着王昭君。据统计,古往今来,反映王昭君的著名诗歌有700余首,与之有关的小说、民间故事有近40种,写过昭君事迹的著名的文人有500多人,古代有蔡邕、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王安石、耶律楚材等,近现代的有郭沫若、曹禺、田汉、翦伯赞、费孝通、老舍等。昭君文化作为中国先进的历史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最主要的一点是反映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以亲为荣”的民族凝聚力。
所以作为民族友好使者角色的王昭君,不仅受到中华各族人民的极大敬仰,而且也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各族人民的重视和欢迎。昭君文化的研究和弘扬,其意义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昭君岛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昭君坟隔岸相望,其余三面被黄河支流所环绕,“昭君岛”因此而得名。岛内有月牙湾、龙门湾、无源溪等自然水道和面积为8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原,一年四季均有候鸟在岛上栖息和繁殖,并且有赤狐、蒙古兔、麝鼠和国家二类保护珍禽白天鹅。
岛上自然环境优美,登上观景楼,南望是广阔浩渺的黄河,北面是茂密的芦苇荡,游人泛舟其间,可领略水乡风光。岛上建有怀抱琵琶的昭君雕像,长有奇特的“三叶树”(一种长有三种不同树叶的树),供游人观赏。为了方便旅游者在岛上观光、度假,旅游区内设有摩托艇、游艇、渡船、蒙古包以及民族风味餐厅等服务设施,游人在饱览大自然的旖旎风光后,还可以进行游泳、骑马、钓鱼等娱乐活动。
关于内蒙古的导游词 篇2昭君岛位于包头市区以南约30公里处,南临黄河,与伊盟昭君坟隔岸相望,其余三面被黄河支流所环绕,故名“昭君岛”。东西长4公里,南北宽2.5公里,有旱生植物和沙漠等植物25种,鸟类约25种。
岛上自然环境优美,登上观景楼,南望是广阔浩渺的黄河,北面是茂密的芦苇荡,游人泛舟其间,可领略水乡风光。岛上建有怀抱琵琶的昭君雕像,长有奇特的“三叶树”,供游人观赏。岛上蒙古包餐厅除提供民族风味食品外,还提供新鲜的黄河鲤鱼。[1]
昭君岛旅游区位于包头市郊区全巴图乡政府西南约4公里处,是全巴图乡政府筹资兴建的新旅游景点。岛内有月牙湾、龙门湾、无源溪等自然水道和面积为8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原,一年四季均有冬候鸟、夏候鸟在岛上栖息和繁殖,亦有赤狐、蒙古兔、麝鼠和国家二类保护珍禽白天鹅。
为了方便旅游者在岛上观光、度假,旅游区内设有摩托艇、游艇、渡船、蒙古包、以及民族风味餐厅等服务设施,游人在饱览大自然的旖旎风光后,还可以进行游泳、骑马、钓鱼等娱乐活动。
2景点美食编辑
包头的餐饮特点仍带有浓郁的西北风味,即以牛、羊肉和各种面食为主,在城市西部有“塞外第一街”之称的钢铁大街上集中了数十家各种风味的餐馆。另外,在环城路和南门外大街的交叉处,有可以品尝到当地各种风味小吃的夜市大排档,而且价钱十分便宜,在夏季的夜晚,来这里一饱口福的人络绎不绝。包头的风味小吃有马奶酒、燕麦片、熏鸡、素锅盔等。
奶豆腐 内蒙古牧民家中的常见奶点。奶豆腐色泽乳白,酸香浓郁。可冷冻存放,亦可晾干久存食用。
奶茶蒙古民族传统热饮料。由砖茶、鲜奶煮制而成。喝时通常加少许盐,可以终日饮用,还可以加黄油、泡炒米和奶食品食用。有暖胃、解渴、充饥、助消化的功用。随着牧区与城镇的交往,奶茶逐渐引进餐馆经营。
奶酪俗称酪蛋子。将分离出白酥油的酸奶,经微火煮熬后,装入布袋,挤出酸水,成碎块状晾干即为酪蛋子。酪蛋子质硬味酸,是奶制品中最普通的食品,为蒙古民族所喜爱。
德兴源稍美该食品历史悠久。选用锡林郭勒草原鲜羊肉做馅,优质河套面粉做皮精制而成,上屉蒸熟即可。成品呈石榴状,可做宴席中的点心,又是民间美餐。德兴源稍美以皮薄、馅嫩、味香、形美著称,在呼和浩特市稍美经营中独占鳌头。
哈达饼内蒙古传统名点。相传匈奴东胡人活跃于现在的赤峰市西拉木伦河一带时即用此食品,至今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广泛流传,一般饭馆普遍经营。是选用富强粉、奶油、白糖、桂花、桃仁等烹制而成。此饼层次分明,奶香浓郁,酥松甜美。
刀切酥内蒙古风味点心。以面粉、饴糖、糖粉制作而成。成品色褐红、味香甜、质酥脆,宜做高、中档宴席的点心,一般多在大、中型酒店经营,民间也有烤制食用的。
王小二大饼 内蒙古传统名食品。相传兴安盟回族已故王小二师傅自幼学徒,经过名师指点制成王小二吊炉饼。因其外焦里嫩,香酥可口,食用方便,经济实惠而美名流传奶皮子把羊、牛鲜乳倒入锅中慢火微煮,俟其表面凝结一层腊脂肪,用筷子挑起挂通风处晾干即为奶皮子。制作方法与制作腐竹相似。属鲜奶中的精华。味纯香,营养丰富。加上奶茶、奶果子、炒米食用,为招待贵宾的佳品。
烤整羊著名传统内蒙古菜。用去毛带皮整羊烤制而成。此菜羊形完整,色泽金红,羊皮酥脆,羊肉嫩香,是内蒙古饮膳食俗的代表作。也有用剥皮整羊烤制的,效果亦佳。
成吉思汗铁板烧一种烤肉方法。相传元太祖成吉思汗善食此品,在率兵驰骋天下时传至中亚、南俄,风靡世界。在日本等国家民间迄今仍很流行。所以,称之为成吉思汗铁板烧。铁板烤肉制作独特食法别致,烤具方便携带,很适应饭店经营和旅行、野游外餐。选料以羊肉为佳,其次可用牛、猪、鸡、鱼、虾肉,切成适度薄片调制后由食者在铁板上烤熟,蘸已备芝麻酱辣椒、芥菜、葱、姜末、蒜泥、卤虾油等调配的佐料汁食用。肉味鲜香可口,别具一格。
羊背子蒙古族人民最喜欢、最名贵的佳肴。只有在祭祀、婚嫁喜事、老人过寿或欢迎亲朋贵宾宴席上才能见到。所谓羊背子,是把全羊卸成七大件(除去胸叉),带尾入锅,加盐煮熟。用大铜盘先摆四肢、羊背颈胛、羊头放羊背上,似羊的爬卧姿势上桌。吃时每人先用蒙古刀从羊尾巴上拉下一条先吃掉,而后就可各取所需。席间还有配菜、奶食品和马奶酒等。
关于内蒙古的导游词 篇3欢迎大家来到!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简称“青城”,因召庙云集,又称“召城”,是祖国北疆的历史文化名城。
呼和浩特是一座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众多名胜古迹的塞外名城。独特美妙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历史积淀深厚的古迹名胜,绚丽多姿的蒙古歌舞,精彩纷呈的蒙古式摔跤,这里的一切都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城内有大小庙宇50多座,东南部有华贵雍容的五塔寺、金碧辉煌的席力图召、气势轩昂的“银佛寺”大召、规模宏伟的北门外清真大寺、珍品云集的新华街东口博物馆、博大精深的“广化寺”喇嘛洞召……此外,在市郊还有昭君墓、乌素图召、万部华严经塔(白塔)等雄伟庄严的庙宇。
呼和浩特的自然景致尤为迷人,“寒冷高原”辉腾锡勒草原、“夏日营盘”格根塔拉草原、“召河”希拉穆仁草原,绿草如茵,湖泊点缀,“天苍苍,野茫茫”的大草原是久居闹市的人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参观的时间,我们大概在30分钟后在门口集合,希望这次参观能给大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预祝大家能玩的开心,谢谢!
关于内蒙古的导游词 篇4美岱召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灵觉寺,后改寿灵寺。在呼和浩特至包头公路的北侧,东距包头市东河区约50公里的土默特右旗美岱召村。明隆庆年间(1567—1572),土默特蒙古部主阿勒坦汗受封顺义王,在土默川上始建城寺。万历三年(1575年)建成的第一座城寺,朝廷赐名福化城。西藏迈达里胡图克图于万历三十四年来此传教,所以又叫做迈达里庙、迈大力庙或美岱召。寺周围筑有围墙,土筑石块包砌,平面呈长方形,周长681米,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四角筑有外伸约11米的墩台,上有角楼。进入泰和门,迎面就是“大雄宝殿”,佛殿的墙壁上,有色彩斑斓的壁画,生动逼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南墙正中开设城门,并建有城楼,城门上嵌有明代扩建寺庙时刻的石匾额,上题“泰和门”。城内有顺义王家族世代居住的楼院,还有供奉传为储藏三娘子骨灰的太后殿,骨灰储藏在殿内的檀香木塔中。殿内有明代绘制的壁画,画面上蒙古服饰的人物像中,有传为阿勒坦汗及夫人三娘子的画像,为内蒙古召庙壁画中独有的一处。
“玻璃殿”为3层楼房,是阿拉坦汗和三娘子接受朝拜的地方。在东北方,有座重歇山顶式建筑,这就是“太后庙”,亦称“三娘子庙”。
关于内蒙古的导游词 篇5纳林湖距磴口县城40公里,距乌海市机场120公里,距巴彦淖尔市区95公里。她是巴彦淖尔农垦继乌梁素海之后又一个极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内蒙古西部第二大淡水湖和重要的湿地,湖泊呈不规则半月形,总面积2万亩,净水面积60%,平均水深3.5米,最深处可达6米。
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的巴彦淖尔农垦纳林套海农场,有一处原始形成的处女湖,这里烟波浩淼,欧鸟盘旋,快艇飞驰,翠苇摆荡,青山绿水,交相辉映,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美仑美奂之境,这便是素有大漠明珠之称的纳林湖。
纳林湖距磴口县城40公里,距乌海市机场120公里,距巴彦淖尔市区95公里。她是巴彦淖尔农垦继乌梁素海之后又一个极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内蒙古西部第二大淡水湖和重要的湿地,湖泊呈不规则半月形,总面积2万亩,净水面积60%,平均水深3.5米,最深处可达6米。是主要的鸟类繁殖地和迁徙地。
湖中有大小岛屿十余处,其中最大的面积约150亩;八个游乐湾风光亮丽,景色诱人,百余种侯鸟在这里生长繁殖,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鸟有:白天鹅、黑天鹅、灰鹤、白鹭、灰鹭、鸿雁、雉鸡、野鸭等数十种。黄河鲤鱼、草鱼、鲫鱼、鲢鱼、鲶鱼、武昌鱼及河蟹、河虾等水产品在周边地区享有盛名。湖里长有茂密的芦苇,年产量可达20_吨。
关于内蒙古的导游词 篇6位于翁牛特旗朝格温都苏木布日墩嘎查境内。距赤峰108公里,有国道直通。是一个以沙湖自然景观和蒙古族风情为主要特色的旅游区,闻名中外的“中华第一龙”就在这里出土。旅游区有内有草原5万亩。草原与茫茫无边的科尔沁沙地相连。沙漠中,有一面积达1.4万亩的湖泊。湖中又有十多座沙岛。形成沙中有湖、湖中有岛、岛上有草、草中有鸟的奇特沙湖景观。每年6--10月份,这里蓝天丽日,沙白水碧,草绿林翠,游人如织。年接待中外游客20万人。
主要接待设施:大蒙古包多功能厅2座,传统蒙古包15顶,淋浴、水洗厕所、歌舞表演厅等。
主要活动项目:游泳、划船、快艇、自驾摩托艇、水上观鸟、蒙古族歌舞表演、骑马、射箭、蒙古族风味餐、沙浴、滑沙等。
关于内蒙古的导游词 篇7召庙风景区位于巴林左旗人民政府所在地——林东镇南15公里。305国道穿山而过,集通铁路和省际大通道横贯东西,旅游专线柏油路三线交叉直通景区,铁路、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召庙风景区方圆六十平方公里,景区内景点众多,自然景观奇特,人文古迹丰富。这里有大量的四季冰川遗迹,冰川压融水把花岗岩石雕琢的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多年来这里一直是人们游玩观光的圣地,召庙风景区由此而远近闻名。景区内耸立着灵岩、慈航、圣水、别楞、宝顶、七锅山等险峰,山间有朝拜圣地“真寂之寺”,真实反应了辽代佛教文化的盛行和辽代中晚期石雕艺术的发展过程。庙有“北五台山”之称,相传到召庙三拜,能得到去五台山一拜之圆满功德。
关于内蒙古的导游词 篇8汉代麻池古城遗址位于包头郊区麻池乡西北,是包头地区保存较好、规模最大的古城郭遗迹。清初三湖湾一带盛产青麻,其时在此有13个沤麻池,村庄园称之为麻池村。
古城城垣6米,底宽10米,顶宽3-4米,分南北两城,呈双菱形,相互连接。北城东西800米,南北500米,南城东西660米,南北675米,比北城向东突出360米,其余与北城相连。古城总面积约90万余平方米。1954年在麻池召湾16号公墓曾挖掘出金、银质的虎、豹、骆驼形镂空饰片,出土了有狩猎图案的简形器等,具有鲜明的匈奴文化特色。此外还出土了汉代铸的“单于和亲”、“单于天降”的瓦当,据推测,这些瓦当很可能是当时为纪念王昭君出塞和亲而烧制,供建筑使用。麻池遗址已被确定为内蒙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内蒙古的导游词 篇9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内蒙古自治区游览。我叫任美静,愿您在内蒙古度过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幸与大家相识,接下来将由我陪同大家,游览草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走进大草原,了解大草原。
大家快来看,在这个绿草如茵的原野,鲜花似锦的世界里,那些悠哉悠哉、憨态可鞠、成堆成群的小牛犊,那些珍珠般洁白的羊群,那些出没于林间草丛的珍稀野生动物,那婉转吟唱欢快的鸟儿,还有那些翱翔苍穹的雄鹰,再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色。这里有着国家野生动物,闻名天下。
大家知道,内蒙古草原辽阔、富饶而美丽,尤其在凉爽宜人的夏秋季节,塞外草原更添风采神韵,蓝天白云,天涯的芳草,蒙古包点点,牧歌 声声,羊群好像白云在茫茫绿海中 轻飘慢移,内蒙古是个绚丽多姿、极富传奇色彩的地方,草原六大奇观构成了独特的旅游胜景,别具北国风采,塞外情韵。
好了,我们今天游览的内蒙古草原结束了,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做你们的导游。谢谢!
关于内蒙古的导游词 篇10万部华严经塔是古代劳动人民辛苦和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一处很具科研价值的实物。是各民族人民团结友好的签名簿,塔内墙壁上写满了从金代起,来自祖国各地的各族人民用汉、藏、契丹、女真、蒙古、维吾尔等文字书写的题记。素白的身影,几里开外便可入目。在庄稼翻滚的绿浪中,与山光水色银粼映辉。形成了呼和浩特的胜景之一“白塔耸光”,巨塔笔挺,虽经千年沧桑,辽代风格犹存,雄姿不减,敦实威武的形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正是北方民族的写照。1982年,白塔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塔的建筑年代目前尚未见到可靠的文字记载。相传建于辽圣宗年间(公元983-1031年)。辽代兴建了丰洲城,在城内又建了大明寺。作为大明寺的一部分,为了存放众多“华严经卷”,修筑了这座“万部华严经塔”。
历史变迁,丰洲城倾圯了。村民把丰洲城的残垣断壁当作神秘之地。相传城里有一窝小白鸡,由一只黑母鸡带领,日近黄昏便出来打食。但是可见不可近。有人说塔上有只日日啼晨的金公鸡,飞到谁家地里,谁家就会有好收成。周村人在耕作中得到陶瓷器 、铜钱或金银玉器,就认为是塔上的菩萨、天王所恩赐,要跑到塔下祭拜。如今随着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白塔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原丰洲城成为重点文物保护区,这里完好的古迹和件件文物都从不同角度昭示着丰洲城昔日的风采。
游览白塔,走近塔身,铁马叮当,铜镜闪烁,一座华丽精美的庞大艺术品扑入眼帘,令人惊叹,引人遐思。
举目上眺,一二层,直棂窗,一洞一门,盘龙柱相隔,各成画面,菩萨护窗,天王护门,形态逼真,气势宏大。计32尊辽代雕塑,件件都是绝代佳作,艺术珍品。抽身远眺,七层斗拱,七层出沿,七层平台,好像天空上的七道彩虹,虽然失却了平台的钩栏,昔日登临者凭栏注眺的情景,还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平台叠涩出沿,塔顶叠涩铺墁,方砖不同于瓦,形态凝重端庄。
整个塔体分为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塔体逐层微有回收,造型敦实、宏伟、稳健,融建筑艺术与雕塑艺术 为一体。
塔基座三层,为须弥座、莲花台,上为仰莲瓣,中为束带,下为俯莲瓣。莲瓣由下而上渐次伸出,逐层增大,由人工砍磨成型砌筑而成;花瓣曲线变化,自然流畅,手法细腻,优美逼真;辅以花托,莲蓬构成怒放盛开的出水莲瓣,颇为壮观。
塔身七级,平面布局由外壁、内部塔心壁及二者之间的回廊组成,塔心设“壁内折上式”梯道、通行上下。一二级为单路梯道,二级以上均为双路通道。塔身门窗设置独具匠心,凡单数层正南北开券砖拱门,正东西砌出磨砖直棂假门;双数层则相反,上下错落,交替设置;其余方向内设磨砖直棂假窗,用以通风采光。回廊正面内侧塔心壁均设龛室,为供奉佛像存放经卷之地。
塔的第七层无塔心壁,塔室中空如庭,与北方游牧民族 帐式穹庐顶的造型相似。塔檐采取“叠涩出檐式”,层层回收;每层均在八面檐下嵌以铜镜,共计224面;每层转角和第七层椽下系风铃,风吹铃响,增加了古朴典雅的风韵。
塔刹自上而上,用刹杆将覆钵、相轮、宝珠、宝盖 和宝瓶串联而成,犹有一种灵光宝气 ,如登极乐境地之感。
关于内蒙古的导游词 篇11巴丹吉林沙漠(BadainJaranDesert),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北部,雅布赖山以西、北大山以北、弱水以东、拐子湖以南。位于北纬39°30’~42°,东经98°30’~104°,面积4.4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大沙漠,其中西北部还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至今没有人类的足迹。主要属内蒙古额济纳旗和阿拉善右旗,东部小范围属阿拉善左旗。巴丹吉林系蒙古语,沙漠以一居民点而得名。沙漠海拔高度在1200-1700米之间,沙山相对高度可达500多米,必鲁图峰海拔1617米,垂直高度约435米,堪称”沙漠珠穆朗玛峰”。处于阿拉善沙漠中心,气候干旱,流动沙丘占沙漠面积的83%,移动速度较小。中部有密集的高大沙山,一般高200~300米,最高的达500米。以复合型沙山为主,为北30°~40°东方向排列,系西北风的强大影响所致。
高大沙山的周围为沙丘链,一般高20~50米。沙丘和沙山上长有稀疏植物,西部以沙拐枣、籽蒿、麻黄为主;东部主要为籽蒿和沙竹,沙拐枣、麻黄等逐渐减少。边缘生长芦苇、芨芨草等,为主要牧场。有些湖盆边缘有淡水泉出露,为治理沙漠提供了条件。巴丹吉林沙漠平均每10平方公里不到1人。在整个沙漠内部,仅有巴丹吉林庙和库乃头庙两大居民点。基本无种植业。全部经营牧业,骆驼为该地主要家畜,数量居中国各旗县之冠;次为山绵羊。沙漠内部无固定道路,横穿腹部异常困难,中部及东北部基本为无水区。东南部的雅布赖盐湖盛产食盐,西部的古鲁乃湖及巴丹吉林庙附近的一些湖泊内有碳酸钠的沉积。沙漠内部无固定道路,横穿腹地异常困难,中部及东北部基本为无水区。东南部的雅布赖盐湖盛产食盐,西部的古鲁乃湖巴丹吉林庙附近的一些湖泊内有碳酸钠的沉积。
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寺庙堪称巴丹吉林“五绝”。受风力作用,沙丘呈现沧海巨浪、巍巍古塔之奇观。巴丹吉林沙漠占阿拉善右旗总面积的39%,相对高度200~500米,是中国乃至世界最高沙丘所在地。宝日陶勒盖的鸣沙山,高达200多米,峰峦陡峭,沙脊如刃,高低错落,沙子下滑的轰鸣声响彻数公里,有“世界鸣沙王国”之美称。沙漠中的湖泊星罗棋布,有113个之多,其中,常年有水的湖泊达74个,淡水湖12个,总水面4.9万亩,湖泊芦苇丛生,水鸟嬉戏,鱼翔浅底,享有“漠北江南”之美誉。沙漠东部和西南边沿,生动记录狩猎和畜牧生活的曼德拉山岩画,被称为“美术世界的活化石”。
在阿拉善右旗7.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栖息着2.4万各族儿女,而在境内的2.8万多平方公里的巴丹吉林沙漠中,生活着24户100多个牧民,他们世世代代善待沙漠,沙漠也给他们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创造了人与自然相安如初的大漠生态文化。一个湖泊、一个沙窝就是一个生物圈,就是一个创造生命奇迹的故事。自1984年以来,先后有法、日、美、奥地利、新加坡等国家及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前来考察。1993年,中德联合考察队对巴丹吉林沙漠进行了综合考察,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发现了鸵鸟蛋和恐龙化石,在沙漠腹地的湖泊周围还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和旧石器,经考古分析,这里在3000~5020_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1996年德国探险旅行家包曼出版了《巴丹吉林沙漠》一书,轰动了欧洲探险界。
沙漠因为缺少水而生成,因为缺水而被称为生命的禁区,但在极度干旱的巴丹吉林沙漠却有着沙山和湖泊共存的奇观,这让全世界的人都为之费解。高大沙山间的低地有144个内陆小湖,主要分布在沙漠的东南部。由于蒸发强烈,湖泊积聚大量盐分,湖水大多不能饮用或灌溉。东南部一些湖泊的边缘生长芦苇、芨芨草等,可供牧业利用。某些湖盆边缘仍有淡水泉出露,可饮用,为今后治理沙漠提供了有利条件。
关于内蒙古的导游词 篇12万部华严经塔俗称白塔。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西南方、丰州故城西北角,距市区17公里。约建于辽圣宗时(983一1031年在位),历代都曾维修。近年又经修缮,恢复了塔刹,清理出淤埋地下的基座。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八角七层,通高55.6米。基座为束腰须弥座,上部砌作仰莲瓣。塔身第一、二层外壁嵌有砖雕佛、菩萨、天王、力士像,转角倚柱为砖雕蟠龙柱,造型优美生动,线条极为流畅,有很高的艺术造诣。第一层南面券门上嵌有石额,汉字篆书“万部华严经塔”六字。
每层设腰檐和平座,腰檐下砌出斗拱承托。塔内有旋转式阶梯走道,游人可攀登至第七层远眺山川景色。塔内第一层墙上嵌有金代石碑6通,各层都有历代游人题记,除大量使用汉文外,还有契丹小字、女真字、畏吾体蒙古字、八思巴字、古叙利亚字及古波斯字等各种文字题记,其中以金大定二年(1162年)汉文题记的时代最早,金、元、明各代题记作者来自祖国四面八方,反映了当时各民族间的关系及社会状况,是研究北方民族史和地方史的重要史料。
关于内蒙古的导游词相关文章:
关于内蒙古的导游词
上一篇:关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导游词
下一篇:魅力内蒙古的景点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