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局年终总结范文
商务局年终总结范文(精选14篇)
商务局年终总结范文 篇1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市商务局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引领,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突出“惠民安商”主题,推动商务工作实现新发展。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20xx年1-6月份,全市商务运行总体平稳。外贸出口增幅高于全国全省水平,“走出去”、“引进来”双向投资快速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稳定增长。上半年,完成出口212.4亿美元、增长1.7%,是计划单列市中保持增长的两个城市之一;实际到账外资41.7亿美元、增长10.2%,超额完成“双过半”任务目标进度;对外投资项目92个,中方投资额19.3亿美元、增长122%,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27.6亿美元、增长149%。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00亿元、增长10.5%左右。
(一)努力“稳增长”,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有亮点。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前5个月,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7.9%,拉动全市出口增长5.8个百分点。新型贸易业态快速发展,“青岛市小微企业外贸供应链服务平台”出口增长8.6%。外贸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前5个月,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增长6.7%、占比达59.4%。落实国际市场开拓“百展”工程,组织我市近千家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27个,积极培育出口过亿美元品牌小镇。培育扩进口和促消费搭建对接平台,内外贸融合扩大一般消费品进口。实施“服务贸易振兴工程”和“服务外包竞争力提升工程”。跨境贸易电商服务试点成效显著,已有15家企业完成“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口公共服务平台”建设,58家企业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业务。
(二)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外资结构持续优化有实效。推动引资方式向股权并购、参股合作方式转变,推进高端产业跨境并购运作机制。扩大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等方面对外开放,前5个月,服务业到账外资18亿美元,占到账外资总额的43.1%。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11国家的22个城市(省州)缔结经济合作伙伴。深化中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城市建设,釜山青岛工商中心完成注册登记,中韩创新园区建设进展顺利。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提升三级联动服务水平,实现外商投资企业网格化服务无缝隙、全覆盖。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水平有提升。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做大做强海尔-鲁巴经济区,推进恒顺电器东南亚工业园、太平洋印尼橡胶工业园、海信北非工业园、瑞昌棉业赞比亚农产品加工园区等申报国家级境外合作园区,支持企业“抱团”到境外经贸合作区和产业集聚区发展。
加快推进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全面整合商协会、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信息资源,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境外投资促进机构、我驻外使领馆和外国驻华使馆建立联系机制。建立健全“走出去”的风险评估和防控机制,定期发布重大国别风险评估报告,及时妥善解决和处置各类安全问题。主动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举办8场“丝路对话”系列活动。
(四)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园区转型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印发实施《青岛市复制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实施方案》,确定42条改革事项,已基本完成的26项,正在深入推进16项。研究拟定《关于加快全市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各经济开发区推行外商投资审批许可便利化改革,实现“三证联办”,办理时限缩短至2个工作日。即墨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的请示已由国务院批转至商务部。
(五)启动“调稳抓”活动,商务发展惠及民生取得明显成效。制定实施《外贸及商贸流通业经济运行服务办公室“调稳抓”工作方案 》,推动内外贸融合发展,“扩进口”与“促消费”结合,提升商贸流通业现代化和标准化水平。深入开展“三个一千”活动,推进“千万平米”总部商务区55个重点项目和商贸区47个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探索推进农贸市场公益性改革和标准化建设,合理配置农贸市场资源,方便人民群众生活,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制定出台《青岛市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实施农村电商“4215工程”,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二、存在问题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存在问题。
1.外贸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方面受国际市场价格、国内市场需求、国家政策三方面因素影响,大宗商品进口下滑较大。另一方面受贸易融资、外贸统计体制两方面因素影响,外贸企业进口“融资难”制约进口数量,部分企业进口业绩未体现在青岛市。
2.扩大消费压力较大。受大环境影响和居民消费节约意识的增强,中高端餐饮进入转型发展期,虽大众餐饮稳定增长,但未纳入限上企业统计。网购消费增长较快,对实体店销售带来分流影响。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1.加快实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一是组织开展以“通商青岛新丝路、经济合作新伙伴”为主题的“丝路对话”系列活动,配合高层出访策划组织双向投资贸易活动。二是推进青岛港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港口合作,举办海上合作12国驻华商务参赞对接说明会。三是推进“一带一路”多式联运互联互通综合贸易枢纽建设。
2.全面启动国家实施自贸区战略地方经贸合作推进工作机制。一是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试验成果,在“全市辖区、省级以上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三个层级分类加快实施,争取年底基本完成。二是争取在抢抓FTA战略机遇扩大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方面走在前列,研究制定《青岛市落实国家FTA战略地方经贸合作推进工作机制试点城市工作方案》,积极推动落实自贸协定地方合作试点政策,拓展我市与自贸区国家地区的双向投资贸易和高端产业合作。
3.争取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和发展综合试点及商贸流通地方立法试点早见实效。进一步修改完善《青岛市商品流通条例》,按照法定程序积极推进,争取年内报省人大批准实施。先行启动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和发展综合试点工作,努力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4.全力抓好外贸“稳增长”。研究制定我市《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实施意见》。一是研究探讨采取定向封闭贷款运作模式为有市场、有订单、有信誉的重点进口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二是举办融资保险政策对接活动,促进境外投资、承包工程带动机电设备及零部件和大型成套设备出口。三是培育过亿美元出口品牌小镇,带动纺织服装、农产品扩大出口规模。四是实施服务贸易振兴工程,制定出台我市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贯彻实施意见。五是落实国际市场开拓“百展”工程,组织企业参加自贸区市场和“一带一路”沿线市场重点展会。
5.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一是重点抓好86个过千万美元在谈项目落地,57个过千万美元待建项目开工,22个已投产项目到账。二是研究推进外商投资企业股权出资和跨境换股,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的高效结合。三是充分利用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试点政策优势,重点引进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四是做好配合高层出访活动,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6.加快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推进青岛两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支持出口加工区向综合保税区转型,推动即墨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胶南经济开发区与董家口循环经济区优化整合,办好中德生态园、中韩创新产业园等重点合作园区。创新园区招商工作体制机制,按照大项目-产业链-园区集群的发展模式,吸引外资项目在省级以上开发区集聚发展,培育建设各具产业特色的主导产业集聚园区,实现差异化发展、绿色集约发展。
7.加快推进实施国际化城市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是筹备召开青岛市国际化城市战略推进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二是研究制定青岛市国际化城市战略实施纲要、指标体系等指导性文件。三是组建青岛市国际化城市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四是探讨建立青岛市国际化城市战略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
商务局年终总结范文 篇2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市商务局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引领,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突出“惠民安商”主题,推动商务工作实现新发展。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20xx年1-6月份,全市商务运行总体平稳。外贸出口增幅高于全国全省水平,“走出去”、“引进来”双向投资快速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稳定增长。上半年,完成出口212.4亿美元、增长1.7%,是计划单列市中保持增长的两个城市之一;实际到账外资41.7亿美元、增长10.2%,超额完成“双过半”任务目标进度;对外投资项目92个,中方投资额19.3亿美元、增长122%,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27.6亿美元、增长149%。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00亿元、增长10.5%左右。
(一)努力“稳增长”,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有亮点。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前5个月,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7.9%,拉动全市出口增长5.8个百分点。新型贸易业态快速发展,“青岛市小微企业外贸供应链服务平台”出口增长8.6%。外贸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前5个月,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增长6.7%、占比达59.4%。落实国际市场开拓“百展”工程,组织我市近千家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27个,积极培育出口过亿美元品牌小镇。培育扩进口和促消费搭建对接平台,内外贸融合扩大一般消费品进口。实施“服务贸易振兴工程”和“服务外包竞争力提升工程”。跨境贸易电商服务试点成效显著,已有15家企业完成“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口公共服务平台”建设,58家企业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业务。
(二)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外资结构持续优化有实效。推动引资方式向股权并购、参股合作方式转变,推进高端产业跨境并购运作机制。扩大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等方面对外开放,前5个月,服务业到账外资18亿美元,占到账外资总额的43.1%。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11国家的22个城市(省州)缔结经济合作伙伴。深化中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城市建设,釜山青岛工商中心完成注册登记,中韩创新园区建设进展顺利。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提升三级联动服务水平,实现外商投资企业网格化服务无缝隙、全覆盖。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水平有提升。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做大做强海尔-鲁巴经济区,推进恒顺电器东南亚工业园、太平洋印尼橡胶工业园、海信北非工业园、瑞昌棉业赞比亚农产品加工园区等申报境外合作园区,支持企业“抱团”到境外经贸合作区和产业集聚区发展。
加快推进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全面整合商协会、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信息资源,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境外投资促进机构、我驻外使领馆和外国驻华使馆建立联系机制。建立健全“走出去”的风险评估和防控机制,定期发布重大国别风险评估报告,及时妥善解决和处置各类安全问题。主动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举办8场“丝路对话”系列活动。
(四)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园区转型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印发实施《青岛市复制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实施方案》,确定42条改革事项,已基本完成的26项,正在深入推进16项。研究拟定《关于加快全市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各经济开发区推行外商投资审批许可便利化改革,实现“三证联办”,办理时限缩短至2个工作日。即墨开发区升级为开发区的请示已由国务院批转至商务部。
(五)启动“调稳抓”活动,商务发展惠及民生取得明显成效。制定实施《外贸及商贸流通业经济运行服务办公室“调稳抓”工作方案》,推动内外贸融合发展,“扩进口”与“促消费”结合,提升商贸流通业现代化和标准化水平。深入开展“三个一千”活动,推进“千万平米”总部商务区55个重点项目和商贸区47个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探索推进农贸市场公益性改革和标准化建设,合理配置农贸市场资源,方便人民群众生活,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制定出台《青岛市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实施农村电商“4215工程”,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二、存在问题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存在问题。
1.外贸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方面受国际市场价格、国内市场需求、国家政策三方面因素影响,大宗商品进口下滑较大。另一方面受贸易融资、外贸统计体制两方面因素影响,外贸企业进口“融资难”制约进口数量,部分企业进口业绩未体现在青岛市。
2.扩大消费压力较大。受大环境影响和居民消费节约意识的增强,中高端餐饮进入转型发展期,虽大众餐饮稳定增长,但未纳入限上企业统计。网购消费增长较快,对实体店销售带来分流影响。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1.加快实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一是组织开展以“通商青岛新丝路、经济合作新伙伴”为主题的“丝路对话”系列活动,配合高层出访策划组织双向投资贸易活动。二是推进青岛港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港口合作,举办海上合作12国驻华商务参赞对接说明会。三是推进“一带一路”多式联运互联互通综合贸易枢纽建设。
2.全面启动国家实施自贸区战略地方经贸合作推进工作机制。一是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试验成果,在“全市辖区、省级以上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三个层级分类加快实施,争取年底基本完成。二是争取在抢抓FTA战略机遇扩大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方面走在前列,研究制定《青岛市落实国家FTA战略地方经贸合作推进工作机制试点城市工作方案》,积极推动落实自贸协定地方合作试点政策,拓展我市与自贸区国家地区的双向投资贸易和高端产业合作。
3.争取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和发展综合试点及商贸流通地方立法试点早见实效。进一步修改完善《青岛市商品流通条例》,按照法定程序积极推进,争取年内报省人大批准实施。先行启动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和发展综合试点工作,努力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4.全力抓好外贸“稳增长”。研究制定我市《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实施意见》。一是研究探讨采取定向封闭贷款运作模式为有市场、有订单、有信誉的重点进口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二是举办融资保险政策对接活动,促进境外投资、承包工程带动机电设备及零部件和大型成套设备出口。三是培育过亿美元出口品牌小镇,带动纺织服装、农产品扩大出口规模。四是实施服务贸易振兴工程,制定出台我市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贯彻实施意见。五是落实国际市场开拓“百展”工程,组织企业参加自贸区市场和“一带一路”沿线市场重点展会。
5.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一是重点抓好86个过千万美元在谈项目落地,57个过千万美元待建项目开工,22个已投产项目到账。二是研究推进外商投资企业股权出资和跨境换股,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的高效结合。三是充分利用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试点政策优势,重点引进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四是做好配合高层出访活动,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6.加快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推进青岛两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支持出口加工区向综合保税区转型,推动即墨开发区升级为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胶南经济开发区与董家口循环经济区优化整合,办好中德生态园、中韩创新产业园等重点合作园区。创新园区招商工作体制机制,按照大项目-产业链-园区集群的发展模式,吸引外资项目在省级以上开发区集聚发展,培育建设各具产业特色的主导产业集聚园区,实现差异化发展、绿色集约发展。
7.加快推进实施国际化城市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是筹备召开青岛市国际化城市战略推进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二是研究制定青岛市国际化城市战略实施纲要、指标体系等指导性文件。三是组建青岛市国际化城市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四是探讨建立青岛市国际化城市战略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
商务局年终总结范文 篇3今年以来,区商务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三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和省市商务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挖掘开放型经济的潜力,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和监管,积极搭建招商平台,不断深化服务意识,扎实推进相城“后发崛起”。全区商务经济发展各项指标保持稳步发展态势。
一、20xx年全区商务指标完成情况
1、对外贸易稳中趋缓。今年我区预计可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2.80亿美元,出口预计完成29.86亿美元,与去年持平。但企业对未来的出口形势普遍抱谨慎的态度,企业在手订单、预计出口数量、盈利能力等都没有明显增幅,后期外贸稳增长的压力依旧非常大。
2、利用外资难度日益加大。预计到年底将完成注册外资1.2亿美元、到帐外资2亿美元,同比分别为-48%、8.7%。新引入项目中大中项目见少,企业增资扩股意愿减弱,项目资金到账速度明显放缓,到账不确定性增大。
3、境外投资发展稳定。今年累计新批境外投资企业12家,投资总额16146.67万美元,中方协议投资额8935.69万美元,同比增长近2倍,完成年计划的149%。涉及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土耳其、韩国、柬埔寨、老挝等9个国家地区。
4、消费市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今年我区社零总额197亿元,增长在10%左右。受宏观因素影响,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可能呈现“前高后低”的缓慢下降态势。全区电子商务交易额预计完成300亿元,同比增长20%,新增3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1家市级电商示范基地和2家市级电商企业。
5、招商氛围逐渐浓厚。1-10月全区在谈重点意向项目150个,签约注册落户项目255个。尚牙电子、泰连连接器等47个在建工业项目进展顺利,福沃克汽车、申达汽配、楼氏电子、美的春花等48个项目竣工投产。西交大漕湖科技园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引进科技人才型企业27个。
二、20xx年商务工作主要举措
(一)深化企业服务,保持外贸稳定增长
1、加大国际市场开拓。按照“巩固传统市场、扩大周边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培育潜在市场”的思路,积极组织外贸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电博会、昆交会等重点外贸展会,鼓励企业参加国内外专业展会,广泛结交客户,抢抓订单,多渠道、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对参展企业的监管,力避违规行为的发生,维护展会秩序。先后组织64家企业参加了117、118届广交会;组织9家企业参加第25届华交会;组织4家企业参加了20xx年昆交会。
2、着力提升一般贸易。强化海关、国检、商务的综合协调能力,进一步优化在相城区关联企业的进出口通道,做到应进全进。充分利用上海自贸区的溢出和带动作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发挥好“苏满欧国际货运班列”的集散优势,鼓励企业加大货物贸易进出口。着力加大对中东、东欧等国际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鼓励埃莫克等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带动和辐射我区精密制造技术水平。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自主品牌。
3、推进外贸转型升级。着力推进品牌建设、科技创新、市场开拓三位一体的一般贸易发展新格局。重点打造一批规模型对外贸易企业和集团,由此形成合力,规模化拓展海外市场。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发展,鼓励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春菊电器有限公司等企业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将单纯加工贸易装配方式向生产、仓储、转运并重的方式,鼓励苏州市易德龙电器有限公司、禾邦电子(苏州)有限公司等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延长加工贸易的国内产业链。注重发展文化、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服务贸易,重点扶持米粒影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出口企业。
4、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加强政策宣传,通过局领导联系挂钩制度与海关检查联合走访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定期召开外商企业座谈会,帮助企业解决了员工子女的教育、消防安全、交通、对政府给予企业的有关产业引导或其他方面的奖励政策等问题。通过网站宣传、企业培训等活动,指导企业用好用好各项扶持政策。不折不扣执行国家和省、市、区已经出台的稳定外贸增长的有关政策,确保各项扶持资金及早落实到企业。1-10月,有310家外贸企业,向上申报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苏州市商务发展专项资金、进口贴息扶持资金、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等436项,共涉及扶持1800余万元。
(二)引导促进,加快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步伐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发挥苏相合作区和高铁新城引领作用,突破传统招商模式,改变招商思路和形式,充分发挥各区域产业特色,加强与各板块互动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围绕高端装备、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电网与物联网、汽车零部件和生物医药等六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尝试与专业机构深度合作,与高力国际、东方龙等中介机构合作,充分利用他们的企业资源、信息资源,开展“菜单式”招商,增强招商有效性。
2、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根据《苏州市推进外资项目快速审批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20xx年5月20日施行开展了外资项目快速审批推进工作,进一步优化外资审批管理服务工作,加强服务我区重点项目建设。根据市商务局《关于明确吴江区、吴中区、相城区外商投资审批管理权限的通知》,审批权限在原有“一产、二产新设及单次增加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下鼓励类及允许类非商业类外资项目”等快速审批事项的基础上,新增了“一产、二产新设及单次增加投资总额1亿美元以下鼓励类及允许类商业及非商业外资项目”。从20xx年7月24日起施行。新设外资项目审批从原来的16项材料精简到了9项材料。对项目变更等其他审批事项均相应精简申报材料,
3、加强与“走出去”企业宣传和对接。先后组织我区有意“走出去”企业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及省、市商务部门组织的“走出去”推介对接会,对引导我区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推动了我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帮助企业抢抓机遇,以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境外投资风险意识、加强部门联动为重点,广泛宣传企业境外投资和劳务输出的重要意义。深入有意向“走出去”的企业进行调研,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企业用好用足“走出去”扶持政策。
(三)提升商贸发展水平,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1、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全年新开工总投资20亿元8个商业项目,高铁新城圆融广场、元和街道天虹商业综合体、永金商业广场、海亮香榭里、浩远弘天大厦、渭塘东方时代广场、黄埭金埭时尚商业中心和阅湖生活广场,至3季度末实际完成15.8亿,占年计划79%,从目前工程进度看,预计可以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城区商业布局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商业网点,优化商业用地,控制商业业态,通过“一主一副、三轴三片、多心多点”的商业空间布局,对现有的商贸业态进行提档升级。按照《苏州市活禽交易管理办法》要求,确定18个临时定点活禽交易市场。大力发展社区商业,阳澄湖镇湘苑社区被选为20xx年度苏州市级社区商业示范社区的培育对象。
3、加强商务执法。积极落实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开展肉食品安全检查,按照机构改革方案要求,顺利移交生猪定点屠宰监管职责。开展商贸领域安全生产经营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建立挂钩制度安全生产检查,主要领导每年检查基层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不少于6次,分管负责人不少于8次。对企业在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限期整改。抓好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强化监督检查,落实各项制度。进一步加强酒类流通和再生资源的管理。
4、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全区电子上交易额预计完成300亿元,同比增长20%。基本形成以家具、大闸蟹、婚纱、农产品、珠宝五大特色鲜明专业市场为基础的垂直电商,以文创园为载体发展的综合类电商的生态产业链。相城区获评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新增3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4个市级电子商务示范村、1个市级电商产业基地;京东蠡口家具馆和1号店阳澄湖馆业已开业运营,京东、苏宁分别在相城设立社区服务站,布局农村电商。
(四)创新招商模式,积极搭建平台
1、加强招商业务培训。全年组织了6次的商务培训,围绕招商引资工作实务、转型升级、大数据时代和互联网经济、自贸区政策解读、税收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全区招商人员的培训,通过学习了解新兴产业的知识,掌握国内乃至全球的产业的发展方向,加强对招商人员的产业政策、财税等方面的综合知识的培训,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到有的放矢去招商。
2、加大招商择资力度。今年以来分别赴上海、深圳等地举办了6场专题招商活动,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业、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全面推介高铁新城、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各特色产业园的投资环境。与先进制造业网,高力国际,东方龙商务咨询公司、土拍网等签订了合作协议。全年共累计通过专业中介渠道进入信息60余条,涉及行业包括精密机械、汽车零部件制造、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多个产业。10月份召开了20xx相城经贸恳谈会,35个总投资高达145.2亿元的产业项目现场签约,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22个,总投资99.3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共13个,总投资45.86亿元,涉及航空、装备制造、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科技研发等多个产业。本次恳谈会还有在谈意向项目共44个,总投资141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意向项目共23个,总投资66.86亿元;现代服务业意向项目共21个,总投资74.2亿元。
3、强化项目信息跟踪。强化对项目的跟踪和对接力度,局建立了按产业的挂钩联系制度。充分利用好区招商资源信息平台,不断完善招商资源信息库的建设,实时发布和更新空置厂房和楼宇等招商资源信息。按照“未开工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的总基调,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项目跟踪和各板块的联系制度,每月对“开工开业项目”、“拍而未开工项目”、“全区闲置厂房和土地资源的情况”、“市重点、区重点项目”、“经贸恳谈会的签约和意向项目”的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及时了解和掌握项目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帮助协调和解决在项目报建、开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的加快了项目的进展速度,促进了项目的开工和推进力度。
(五)优化提升商务发展环境
1、改革创新加快。为了更好的对自贸区政策进行学习,邀请了苏州市商务局副局长王志明作《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析及苏州的应对》专题讲座,从自贸区的演变、设立上海自贸区的背景、上海自贸区重点政策突破和苏州应对自贸区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重点介绍了苏州可复制上海自贸区政策,包括货物状态分类监管、选择性征税、外汇资金集中运行和人民币双向资金池等系列政策。我局依据国务院35项可复制的政策联合海关、商检等部门做好企业服务,认真政策宣传和推广,对全区重点企业进行走访,了解企业所需,解决企业发展困境;整理相关政策,对目前还未推广的政策要加紧研究,争取在相城区有所突破。
2、服务效能提升。深入开展“走进外企服务月”“重点外资项目推进月”“调研服务月”等活动,深入不同类型企业开展专门调研,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3、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深入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做到党风廉政建设与商务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组织召开9次党组会议、11次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进一步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上报党风廉政建设宣传信息8篇。立足于建立“提前防范、主动防范”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建立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10项,规范机关工作流程。
20xx年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一是外贸总量偏小,没有龙头性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不强,受国际国内的影响波动大。二是招商引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对先进制造业方面的招商。导致后劲不足。三是全区商业布局零散。城区以店面房经营为主,没有形成打得响的商业片区。电子商务没有形成很好的集聚效应。四是全局工作人员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存在拖、推、散,工作不在状态的现象。
三、20xx年的商务工作思路
20xx年我局将深入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理念,更加注重创新引领,更加注重产业优化,更加注重服务提升。20xx年,预计外贸进出口和出口均增长2 %;到帐外资2.2亿美元左右,增长10%左右,对外投资中方协议额在7000万美元;社零增长预计在8%左右,电子商务交易额360亿元,增长20%。
1、保总量,确保外贸进出口争先进位。加强外贸进出口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和出口风险预测工作,主动深入了解外贸企业的困难与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鼓励有出口意向的企业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做大出口主体。通过鼓励企业进行内部资源重组,助推企业增资扩产,推进生产企业自营进出口等多种方式,培育更多的新增长点。加大开拓市场力度,在深耕传统市场的同时,发展新兴市场。
宣传鼓励政策,发挥中信保平台作用,帮助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规避风险。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参加市出口名牌的认定。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继续推进关检合作“三个一”通关模式工作机制,加快通关无纸化工作进程。积极建立进出口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机制,优化通关模式,提升通关效率,加快退税速度。加快推进高铁新城综合保税区的申报工作。
2、抓进度,实现利用外资增效提质。梳理“新常态”下招商政策。加强与外商协会、境外投资机构、企业商会的联系对接,充分项目信息共享平台的作用,定期发布项目投资、技术引进信息。做好经贸恳谈会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争取项目早日落地。抓重点项目督查和协调,对全区已批未到资项目进行重点跟踪督促,加快项目资金到位进度。做好服务和指导,协调解决问题,采取多种措施督促外资引进工作,力求明年有较大的进展。学习先进地区招商引资工作经验,继续组织开展招商人员的培训和政策的宣讲,提高招商人员的业务水平。
3、促消费,保持社零额良好增长势头。充分发挥规划、政策引领作用,以《相城区商贸业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为引领,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商贸业的发展。打造以企业为主体的各类促销活动,形成区域商贸特色,打造商贸品牌。组团参加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展会,提升企业知名度和形象。推进全区“一综合三垂直”的电子商务发展思路,鼓励和指导创建省、市电商示范基地、扎实推进省电商县6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市场监测信息平台建设,加强行业协会沟通,做好特殊行业监管。进一步完善肉菜追溯体系和生活必需品储备体系,增强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能力。贯彻落实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加强商务信用建设。
4、强基础,实现“走出去”快速发展。加大企业“走出去”政策和境外投资产业目录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走出去”的信心。完善企业“走出去”服务平台建设,为促进境外投资打好基础。组织企业参加各类投资促进活动、境外投资说明会,完善企业境外投资创业风险管理机制,不断增强我区“走出去”企业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走出去”工作的良好发展势头。
5、搭平台,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引才的良好氛围。做好全区性的各项招商活动,参与协调各板块的招商活动;强化招商人员的业务知识学习,定期组织招商人员的培训活动;完善项目信息平台,做好项目的跟踪服务,抓好重大项目的签约落户,
6、优服务,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学习,提升工作效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已有制度进行完善,对需制定制度加以健全。始终坚持把学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贯穿始终,把开门搞活动,让群众参与贯穿始终,把解决问题、建立健全制度贯穿始终。
商务局年终总结范文 篇4今年以来,区商务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三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和省市商务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挖掘开放型经济的潜力,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和监管,积极搭建招商平台,不断深化服务意识,扎实推进相城“后发崛起”。全区商务经济发展各项指标保持稳步发展态势。
一、20xx年全区商务指标完成情况
1、对外贸易稳中趋缓。今年我区预计可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2.80亿美元,出口预计完成29.86亿美元,与去年持平。但企业对未来的出口形势普遍抱谨慎的态度,企业在手订单、预计出口数量、盈利能力等都没有明显增幅,后期外贸稳增长的压力依旧非常大。
2、利用外资难度日益加大。预计到年底将完成注册外资1.2亿美元、到帐外资2亿美元,同比分别为-48%、8.7%。新引入项目中大中项目见少,企业增资扩股意愿减弱,项目资金到账速度明显放缓,到账不确定性增大。
3、境外投资发展稳定。今年累计新批境外投资企业12家,投资总额16146.67万美元,中方协议投资额8935.69万美元,同比增长近2倍,完成年计划的149%。涉及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土耳其、韩国、柬埔寨、老挝等9个国家地区。
4、消费市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今年我区社零总额197亿元,增长在10%左右。受宏观因素影响,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可能呈现“前高后低”的缓慢下降态势。全区电子商务交易额预计完成300亿元,同比增长20%,新增3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1家市级电商示范基地和2家市级电商企业。
5、招商氛围逐渐浓厚。1-10月全区在谈重点意向项目150个,签约注册落户项目255个。尚牙电子、泰连连接器等47个在建工业项目进展顺利,福沃克汽车、申达汽配、楼氏电子、美的春花等48个项目竣工投产。西交大漕湖科技园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引进科技人才型企业27个。
二、20xx年商务工作主要举措
(一)深化企业服务,保持外贸稳定增长
1、加大国际市场开拓。按照“巩固传统市场、扩大周边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培育潜在市场”的思路,积极组织外贸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电博会、昆交会等重点外贸展会,鼓励企业参加国内外专业展会,广泛结交客户,抢抓订单,多渠道、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对参展企业的监管,力避违规行为的发生,维护展会秩序。先后组织64家企业参加了117、118届广交会;组织9家企业参加第25届华交会;组织4家企业参加了20xx年昆交会。
2、着力提升一般贸易。强化海关、国检、商务的综合协调能力,进一步优化在相城区关联企业的进出口通道,做到应进全进。充分利用上海自贸区的溢出和带动作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发挥好“苏满欧国际货运班列”的集散优势,鼓励企业加大货物贸易进出口。着力加大对中东、东欧等国际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鼓励埃莫克等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带动和辐射我区精密制造技术水平。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自主品牌。
3、推进外贸转型升级。着力推进品牌建设、科技创新、市场开拓三位一体的一般贸易发展新格局。重点打造一批规模型对外贸易企业和集团,由此形成合力,规模化拓展海外市场。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发展,鼓励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春菊电器有限公司等企业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将单纯加工贸易装配方式向生产、仓储、转运并重的方式,鼓励苏州市易德龙电器有限公司、禾邦电子(苏州)有限公司等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延长加工贸易的国内产业链。注重发展文化、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服务贸易,重点扶持米粒影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出口企业。
4、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加强政策宣传,通过局领导联系挂钩制度与海关检查联合走访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定期召开外商企业座谈会,帮助企业解决了员工子女的教育、消防安全、交通、对政府给予企业的有关产业引导或其他方面的奖励政策等问题。通过网站宣传、企业培训等活动,指导企业用好用好各项扶持政策。不折不扣执行国家和省、市、区已经出台的稳定外贸增长的有关政策,确保各项扶持资金及早落实到企业。1-10月,有310家外贸企业,向上申报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苏州市商务发展专项资金、进口贴息扶持资金、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等436项,共涉及扶持1800余万元。
(二)引导促进,加快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步伐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发挥苏相合作区和高铁新城引领作用,突破传统招商模式,改变招商思路和形式,充分发挥各区域产业特色,加强与各板块互动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围绕高端装备、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电网与物联网、汽车零部件和生物医药等六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尝试与专业机构深度合作,与高力国际、东方龙等中介机构合作,充分利用他们的企业资源、信息资源,开展“菜单式”招商,增强招商有效性。
2、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根据《苏州市推进外资项目快速审批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20xx年5月20日施行开展了外资项目快速审批推进工作,进一步优化外资审批管理服务工作,加强服务我区重点项目建设。根据市商务局《关于明确吴江区、吴中区、相城区外商投资审批管理权限的通知》,审批权限在原有“一产、二产新设及单次增加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下鼓励类及允许类非商业类外资项目”等快速审批事项的基础上,新增了“一产、二产新设及单次增加投资总额1亿美元以下鼓励类及允许类商业及非商业外资项目”。从20xx年7月24日起施行。新设外资项目审批从原来的16项材料精简到了9项材料。对项目变更等其他审批事项均相应精简申报材料,
3、加强与“走出去”企业宣传和对接。先后组织我区有意“走出去”企业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及省、市商务部门组织的“走出去”推介对接会,对引导我区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推动了我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帮助企业抢抓机遇,以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境外投资风险意识、加强部门联动为重点,广泛宣传企业境外投资和劳务输出的重要意义。深入有意向“走出去”的企业进行调研,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企业用好用足“走出去”扶持政策。
(三)提升商贸发展水平,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1、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全年新开工总投资20亿元8个商业项目,高铁新城圆融广场、元和街道天虹商业综合体、永金商业广场、海亮香榭里、浩远弘天大厦、渭塘东方时代广场、黄埭金埭时尚商业中心和阅湖生活广场,至3季度末实际完成15.8亿,占年计划79%,从目前工程进度看,预计可以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城区商业布局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商业网点,优化商业用地,控制商业业态,通过“一主一副、三轴三片、多心多点”的商业空间布局,对现有的商贸业态进行提档升级。按照《苏州市活禽交易管理办法》要求,确定18个临时定点活禽交易市场。大力发展社区商业,阳澄湖镇湘苑社区被选为20xx年度苏州市级社区商业示范社区的培育对象。
3、加强商务执法。积极落实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开展肉食品安全检查,按照机构改革方案要求,顺利移交生猪定点屠宰监管职责。开展商贸领域安全生产经营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建立挂钩制度安全生产检查,主要领导每年检查基层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不少于6次,分管负责人不少于8次。对企业在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限期整改。抓好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强化监督检查,落实各项制度。进一步加强酒类流通和再生资源的管理。
4、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全区电子上交易额预计完成300亿元,同比增长20%。基本形成以家具、大闸蟹、婚纱、农产品、珠宝五大特色鲜明专业市场为基础的垂直电商,以文创园为载体发展的综合类电商的生态产业链。相城区获评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新增3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4个市级电子商务示范村、1个市级电商产业基地;京东蠡口家具馆和1号店阳澄湖馆业已开业运营,京东、苏宁分别在相城设立社区服务站,布局农村电商。
(四)创新招商模式,积极搭建平台
1、加强招商业务培训。全年组织了6次的商务培训,围绕招商引资工作实务、转型升级、大数据时代和互联网经济、自贸区政策解读、税收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全区招商人员的培训,通过学习了解新兴产业的知识,掌握国内乃至全球的产业的发展方向,加强对招商人员的产业政策、财税等方面的综合知识的培训,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到有的放矢去招商。
2、加大招商择资力度。今年以来分别赴上海、深圳等地举办了6场专题招商活动,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业、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全面推介高铁新城、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各特色产业园的投资环境。与先进制造业网,高力国际,东方龙商务咨询公司、土拍网等签订了合作协议。全年共累计通过专业中介渠道进入信息60余条,涉及行业包括精密机械、汽车零部件制造、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多个产业。10月份召开了20xx相城经贸恳谈会,35个总投资高达145.2亿元的产业项目现场签约,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22个,总投资99.3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共13个,总投资45.86亿元,涉及航空、装备制造、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科技研发等多个产业。本次恳谈会还有在谈意向项目共44个,总投资141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意向项目共23个,总投资66.86亿元;现代服务业意向项目共21个,总投资74.2亿元。
3、强化项目信息跟踪。强化对项目的跟踪和对接力度,局建立了按产业的挂钩联系制度。充分利用好区招商资源信息平台,不断完善招商资源信息库的建设,实时发布和更新空置厂房和楼宇等招商资源信息。按照“未开工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的总基调,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项目跟踪和各板块的联系制度,每月对“开工开业项目”、“拍而未开工项目”、“全区闲置厂房和土地资源的情况”、“市重点、区重点项目”、“经贸恳谈会的签约和意向项目”的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及时了解和掌握项目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帮助协调和解决在项目报建、开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的加快了项目的进展速度,促进了项目的开工和推进力度。
(五)优化提升商务发展环境
1、改革创新加快。为了更好的对自贸区政策进行学习,邀请了苏州市商务局副局长王志明作《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析及苏州的应对》专题讲座,从自贸区的演变、设立上海自贸区的背景、上海自贸区重点政策突破和苏州应对自贸区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重点介绍了苏州可复制上海自贸区政策,包括货物状态分类监管、选择性征税、外汇资金集中运行和人民币双向资金池等系列政策。我局依据国务院35项可复制的政策联合海关、商检等部门做好企业服务,认真政策宣传和推广,对全区重点企业进行走访,了解企业所需,解决企业发展困境;整理相关政策,对目前还未推广的政策要加紧研究,争取在相城区有所突破。
2、服务效能提升。深入开展“走进外企服务月”“重点外资项目推进月”“调研服务月”等活动,深入不同类型企业开展专门调研,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3、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深入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做到党风廉政建设与商务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组织召开9次党组会议、11次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进一步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上报党风廉政建设宣传信息8篇。立足于建立“提前防范、主动防范”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建立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10项,规范机关工作流程。
20xx年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一是外贸总量偏小,没有龙头性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不强,受国际国内的影响波动大。二是招商引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对先进制造业方面的招商。导致后劲不足。三是全区商业布局零散。城区以店面房经营为主,没有形成打得响的商业片区。电子商务没有形成很好的集聚效应。四是全局工作人员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存在拖、推、散,工作不在状态的现象。
三、20xx年的商务工作思路
20xx年我局将深入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理念,更加注重创新引领,更加注重产业优化,更加注重服务提升。20xx年,预计外贸进出口和出口均增长2%;到帐外资2.2亿美元左右,增长10%左右,对外投资中方协议额在7000万美元;社零增长预计在8%左右,电子商务交易额360亿元,增长20%。
1、保总量,确保外贸进出口争先进位。加强外贸进出口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和出口风险预测工作,主动深入了解外贸企业的困难与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鼓励有出口意向的企业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做大出口主体。通过鼓励企业进行内部资源重组,助推企业增资扩产,推进生产企业自营进出口等多种方式,培育更多的新增长点。加大开拓市场力度,在深耕传统市场的同时,发展新兴市场。
宣传鼓励政策,发挥中信保平台作用,帮助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规避风险。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参加市出口的认定。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继续推进关检合作“三个一”模式工作机制,加快无纸化工作进程。积极建立进出口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机制,优化模式,提升效率,加快退税速度。加快推进高铁新城综合保税区的申报工作。
2、抓进度,实现利用外资增效提质。梳理“新常态”下招商政策。加强与外商协会、境外投资机构、企业商会的联系对接,充分项目信息共享平台的作用,定期发布项目投资、技术引进信息。做好经贸恳谈会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争取项目早日落地。抓重点项目督查和协调,对全区已批未到资项目进行重点跟踪督促,加快项目资金到位进度。做好服务和指导,协调解决问题,采取多种措施督促外资引进工作,力求明年有较大的进展。学习先进地区招商引资工作经验,继续组织开展招商人员的培训和政策的宣讲,提高招商人员的业务水平。
3、促消费,保持社零额良好增长势头。充分发挥规划、政策引领作用,以《相城区商贸业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为引领,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商贸业的发展。打造以企业为主体的各类促销活动,形成区域商贸特色,打造商贸品牌。组团参加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展会,提升企业知名度和形象。推进全区“一综合三垂直”的电子商务发展思路,鼓励和指导创建省、市电商示范基地、扎实推进省电商县6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市场监测信息平台建设,加强行业协会沟通,做好特殊行业监管。进一步完善肉菜追溯体系和生活必需品储备体系,增强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能力。贯彻落实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加强商务信用建设。
4、强基础,实现“走出去”快速发展。加大企业“走出去”政策和境外投资产业目录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走出去”的信心。完善企业“走出去”服务平台建设,为促进境外投资打好基础。组织企业参加各类投资促进活动、境外投资说明会,完善企业境外投资创业风险管理机制,不断增强我区“走出去”企业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走出去”工作的良好发展势头。
5、搭平台,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引才的良好氛围。做好全区性的各项招商活动,参与协调各板块的招商活动;强化招商人员的业务知识学习,定期组织招商人员的培训活动;完善项目信息平台,做好项目的跟踪服务,抓好重大项目的签约落户,
6、优服务,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学习,提升工作效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已有制度进行完善,对需制定制度加以健全。始终坚持把学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贯穿始终,把开门搞活动,让群众参与贯穿始终,把解决问题、建立健全制度贯穿始终。
商务局年终总结范文 篇5(一)内贸流通稳步发展
1、“家电下乡回头看”效果明显。我局认真做好
“家电下乡回头看”,严厉打击骗补行为。我局对家电下乡销售网点进行数次检查回访,没有发现骗补行为。家电下乡开展以来,我县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335737台,销售额累计达84795万元。其中补贴用户销售333574台、84202万元,非补贴用户销售2163台、593万元。
2、商务执法工作步入常态。组织力量对全县生猪屠宰、酒类流通市场、成品油市场、再生资源回收和报废汽车市场,集中开展检查工作。共联合执法检查组共出动检查车辆120辆次,检查人员247人次,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20余次,内贸流通市场得到有效整治。
3、油气回收改造工作有序进行。强化与环保、消防等部门沟通联系和工作配合,做到方案细化,责任到人,有条不紊地按计划推进改造工作,确保在6月底前,将全县所有需要改造的加油站点实现全部改造。同时上报**年度5家加油站(点)发展计划和相关材料。
4、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效。目前我局已完成招商引资任务亿元签约项目1个,准备申报亿元开工项目1个,推动预备竣工项目1个,同时掌握正在跟踪重要信息2条。
(二)开放型经济稳中有进
1、外资实现任务“双过半”。目前我县实现外资到账5355万美元,同比增长428.12%,完成全年任务的59.5%。全县新批外资企业10家,完成全年任务的66.7%。
2、对外贸易加快。1-5月份,全县预计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1.4亿美元,任务完成率35%。
3、外经任务超前完成。截至目前,我县出境劳务培训率100%,组织15家次企业参加各类展会,新认定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1家,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4亿元。
(三)粮食流通产业现代化稳步推进
1、重点培育,搞活粮食流通。按照市局“3430工程”要求,我局重点打造石集粮食物流产业园项目。目前该项目已进入招投标阶段。同时我局还帮助城东国家粮食储备库申请为仓储示范企业,培育苏北粮油有限公司、江苏天然园米面实业有限公司为粮油加工示范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流通中的中转调节作用。
2、市场导向,做好粮食购销工作。截至目前粮食收购30078吨。其中小麦9吨,稻谷27075吨、其它2994吨。粮食销售229890吨。其中小麦199337吨(托市188876吨)、稻谷28000吨、其它2553吨。
3、产销合作,促进总量平衡。我局利用南北挂勾产销衔接交流平台,积极推荐我县原粮和成品粮优质产品,与苏州、常州等粮食经营企业,签订了**年度粮食产销衔接协议10万吨,其中小麦6万吨、稻谷4万吨,粮食生产基地32万亩。在确保产区粮源有销路、销区粮源有保证、促进我县粮食平衡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四)平安、法治建设效果明显
今年以来,我局高度平安、法治建设工作,重点开展节假日的安全生产检查,积极开展“打非治违”、“清剿火患”等专项行动,努力营造“安全发展,预防为主”的舆论氛围。今年上半年共出动检查86人次,开展各类检查24项,检查120单位,排查整治7处隐患,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办理县转交信件5件,全部得到落实,问题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没有发生重大上访事件。
下半年我局将立足当前,继续推进内贸组织流通和粮食流通产业现代化工作。同时加强对有效投资信息的搜集、储备和分析,形成招商引资的强劲势头,对照全年进出口目标任务,倒排计划,寻找差距,补长短板,深挖外贸发展潜力,力争实现外贸平稳增长。
1、内贸工作常抓不懈。下半年我局在已开展的工作基础上,启动农超对接活动,逐步建立农产品溯源体系,加大“放心肉”和“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我县商务综合执法大队的建设,初步实现商务执法的常态化。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年内实现3000万元竣工项目1个,亿元竣工项目1个。
2、外资工作实现赶超。1-5月份我县外资工作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泗阳等兄弟县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为进一步实现赶超计划,今后主要采取的工作做法是:
——加大招引力度,扩张外资总量。坚持项目为抓手,招商引资为手段,实行领导招商,专题招商,动员各责任单位力量,通力协作,形成合力,突出苏州、东莞等重点区域、重点对象、重点产业,紧盯台资密集区,巩固和扩大县系列招商活动以及频繁出击的招商成果,加快外资项目引进。下半年计划安排2—3批人员到中国台湾实地学习,力争签约重大项目2—3个,落地开工项目3-4个,达成意向项目20个。
——加紧外资到账,督促项目落实。在原有的引资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奖惩力度,强化督查考核。着力推进注册项目及早到账,督促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的创富纺织项目在6月中旬到账;着力推动企业增资扩股,督促长兴凯达、视卓医疗、新顺威等3家企业在6月中旬增资到位。
——做好乡镇利用外资指导和服务工作。认真指导、督促和服务乡镇外资业务工作的开展,为各乡镇单位提供外资项目审批手续、结汇、项目成本分析等业务咨询服务,为乡镇利用外资工作的发展打好基础。
3、夯实外贸工作基础。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6055万美元,任务完成率14.77%,不论是任务完成数还是任务完成率在全市排名中都比较靠后。如何在下半年实现奋起直追,保持较快的外贸增长速度,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做好备案工作,努力增加外贸经营主体。进一步加大对外贸备案登记工作的宣传,做好对新增外贸企业的业务指导,扩大外贸经营主体数量。同时继续深入走访企业,宣传外经贸促进政策,动员企业实行异地进出口,着力推动佳时制衣、荣建制衣、亿申玩具、明天纺织等企业启动进出口业务,提前介入首义薄膜的-20xx年度从德国进口设备计划,适时引进外贸代理公司,督促艾格森、富尔达、巨展阀门、永润包装等新获自营进出口经营权企业尽早启动外贸进出口。
——围绕特色产业园做大出口规模,培育龙头骨干企业。重点培育楠景水产、斯迪克、贝甜宠物、庆邦电子、建一机床等骨干企业,支持外贸企业结合产业梯度转移,扩大生产规模,进口先进设备,做好外贸转型升级的排头兵。
——政策扶持,做大外经贸企业。3月份,县委县政府及时兑现全县外经贸政策资金,全县共52家外经贸企业受惠,这一政策的兑现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发展对外贸易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鼓舞了外贸企业扩大规模的信心。下一步我局将根据各企业外贸完成效果,进一步完善外贸奖励政策,指导企业申报各类外经贸资金发展扶持项目。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境内外展,帮助企业宣介自己、抢抓订单,开拓国际市场。
4、粮食工作做出特色。紧扣市粮食局“3430工程”,深化改革,重点培育,做大、做强、做优粮食产业,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保障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我县粮食流通产业跨越发展。
下一阶段,我局将积极做好夏粮收购工作,一是针对阴雨天气和高温天气,做好安全生产、科学保粮、储粮工作。二是开展规范夏粮市场流通秩序专项整顿工作,严厉打击操纵粮食价格、欺行霸市,损害农民利益等扰乱正常粮食经营秩序的行为。三是建立粮食经营台账,规范收购票据,杜绝
“打白条”和违反规定代扣、代缴税、费和其他款项的情况。确保粮食收购在“服务三农、提高农民收入”中扮演重要角色。
同时以“建设**县粮食产业园粮食储备库”和“提升道德水平,建设粮安工程”为我局粮食创新工作第一抓手。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我局工程基建制度、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在项目的落实情况中体现我局在深化改革、财务审计、粮食流通监管、粮油储备等常规工作求突破的能力。
商务局年终总结范文 篇6(一)内贸流通稳步发展
1、“家电下乡回头看”效果明显。我局
商务局年终总结范文相关文章:
商务局年终总结范文
上一篇:实习生电子商务实训总结报告
下一篇:电子商务个人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