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小吃导游词
武汉小吃导游词(通用3篇)
武汉小吃导游词 篇1武汉地处华中九省通衢地利之便,南来北往商贾云集,不仅商业繁荣,同时给武汉餐饮业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武汉不仅有当地特色的鄂菜馆,川,鲁,粤,浙各菜系餐厅也遍布全城,素有“不届武汉城,尝遍天下菜“的佳话 。
这里的鱼席颇为著名,以团头鲂、鮰、 鳜、鳡、鲫、青鱼、鳝、乌鳢、春鱼、甲鱼等10大名贵淡水鱼为原料的各种鱼宴享誉天下,清蒸武昌鱼是这里的名菜,鱼肉细嫩肥美,汤汁鲜浓,清香可口。八卦汤是武汉人新创的名菜,此汤鲜肉烂,呈乳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有鸡泥桃花鱼、红烧野鸭等名肴都是不可不尝的佳品。
武汉著名的小吃老通城--三鲜豆皮、四季美--汤包、蔡林记--热干面、顺香居--烧梅、福庆和--牛肉米粉、五芳斋--汤圆、小桃园--煨汤、谈炎记--水饺。
1、老通城--三鲜豆皮
“老通城”是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大智路1号)的一家大型酒楼的名字,以经营著名小吃三鲜豆皮驰名,有“豆皮大王”之称。这家酒楼创办于1931年,原在古汉口城堡大智门外,为城乡通道,故名通城甜食店,抗日胜利后复业,改你老通城甜食店。该店仿照湖北民间的传统小吃豆皮,锐意改进,配合甜食应市,颇受欢迎。制法是将绿豆、大米混合磨浆,在锅里摊成薄皮,内包煮熟的糯米、肉丁等馅料,用油煎好。特级厨师高金安精益求精,以鲜肉、鲜蛋、鲜虾仁为主制作馅料,创制出三鲜豆皮,皮包金黄发亮,入口酥松嫩香,更加烩炙人口。毛品尝四次,次次赞赏。外地人和外宾到武汉来都以能吃到老通城豆皮为快。
2、四季美--汤包
“四季美”是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992号(江汉路口附近)的一家小吃店的店名,意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应,如春炸春卷,夏卖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饼等,1920xx年开业,生意兴隆;后有特级厨师钟生楚等在该店制作江苏风味武汉化的小笼汤包应市,受到顾客的好评,被誉为"汤包大王",使该店变为主要供应小笼汤包的汤包馆。他们制馅讲究,选料严格,先将鲜猪腿肉剁成肉泥,然后拌上肉冻和其他佐料,包在薄薄的面皮里,上笼蒸熟,肉冻成汤,肉泥鲜嫩,七个一笼,佐以姜丝酱醋,异常鲜美。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的需要,除鲜肉汤包外,他们还应时制作蟹黄汤包、虾仁汤包、香菇汤包、鸡茸汤包和什锦汤包等。
武汉小吃导游词 篇2鸭脖子
武汉的汉口有条精武路,别看这条路有点破旧,有点脏乱,这里可是闻名全国!若问为啥出名呢?原来这里是全国闻名的精武鸭脖子的发源地!武汉精武鸭脖子,最早就起源于这精武路。据说这鸭脖子的卤制方法非常讲究,经过精选料、细处理、控火候的处理,尤其是二十八味卤料加老汤的卤制,使得精武鸭脖子麻辣鲜香、咸中带甜、红艳夺目,也正因为它的色香味俱全而誉满全国!说道武汉的鸭脖子一定要提一下武汉的精武路,这里是销售辣鸭脖最早也是目前最集中的地方。
还有一个典故讲给朋友们:战国时期,楚王率众征伐,途径汉中,人困马乏。某日,路经一野湖,见群鸭云集飞渡,景象壮观。楚王大喜,令军士捕而食之。不日,余鸭脖无数,恰军中一人,擅于膳食。教众人用秘方酿制,遂成鸭脖美味,楚王尝之,赞不绝口。而军中士卒尤为喜爱。得此美食后,楚军越显神勇,攻城略地成“七雄伟业”。而偶有伤寒不适,食之亦无一不好,众皆称绝。精武鸭脖之名由此而得。众商家云集精武路,纷纷开起了鸭脖店,有不断开发创新,鸭肠、鸭掌、鸭头、鸭翅品种繁多。
棒棒鸡
棒棒鸡,又名“乐山棒棒鸡”、“嘉定棒棒鸡”。此菜原始于乐山汉阳坝,取用良种汉阳鸡,经煮熟后,用木棒将鸡肉捶松后食用。在中国烹饪史上,曾有用木棒敲打的名馔“白脯”,见于贾思勰《齐民要术》。
成都棒棒鸡[2]乃四川百年名菜,风味独特、做工精细、选料考究,是由原汁鸡汤加祖传配方精制而成,与世面上的所谓白斩鸡是有本质区别的。棒棒鸡根据传统制作工序加以现代的餐饮元素,使得做出的产品独具风格:麻、辣、鲜、香、甜一应俱全,口感好,真正色、香、味皆具,看之勾欲,食之回味,久品不厌。
原料:嫩鸡一只,葱白丝适量。调料:芝麻酱、红油辣椒、糖、麻酱油、花椒粉等各适量。制法:①将净鸡以绳缠住腿翅,肉厚处以竹扦打眼,下汤锅中煮熟,捞起晾凉。②用特制的小木棒将鸡脯肉、鸡腿肉轻轻拍松,撕成丝入盘,外围以葱白丝。③将调料和匀调成味汁,浇在鸡丝上即成。
热干面
武汉热干面与山西刀削面、两广伊府面、四川担担面、北方炸酱面并称为我国五大名面,是颇具武汉特色的过早(即吃早餐)小吃。关于热干面的起源有一个典故:20世纪30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有个名叫李包的食贩,在关帝庙一带靠卖凉粉和汤面为生。有一天,天气异常炎热,不少剩面未卖完,他怕面条发馊变质,便将剩面煮熟沥干,晾在案板上。
一不小心,碰倒案上的油壶,麻油泼在面条上。李包见状,无可奈何,只好将面条用油拌匀重新晾放。第二天早上,李包将拌油的熟面条放在沸水里稍烫,捞起沥干入碗,然后加上卖凉粉用的调料,弄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人们争相购买,吃得津津有味。有人问他卖的是什么面,他脱口而出,说是“热干面”。从此他就专卖这种面,不仅人们竞相品尝,还有不少人向他拜师学艺。过了几年,有位姓蔡的在中山大道满春路口开设了一家热干面面馆,取财源茂盛之意,叫做“蔡林记”,成为武汉市经营热干面的名店。后迁至汉口水塔对面的中山大道上,改名武汉热干面。
武汉小吃导游词 篇3武汉曾经的名小吃“四季美的汤包”“蔡琳记的热干面”“老通城的豆皮”“五方斋的汤圆”至今还存在,可是,还是当年的那个味吗?
先谈,“四季美”,记得儿时那一句句吃汤包俗语“先开窗,后喝汤”,那股姜味、汤味、肉味以至于涌入嘴中时变化的感觉也牢记于心。现在呢?名存实亡,味已经变了,一听四季美这个词,就开始怀念童年时,爸妈带我来的时候,想啊!每当那时,都有种悲伤之感。
对于“蔡林记的热干面”我不太熟悉,所以在这就不说了。再说说“老通城的豆皮”。这个名家,相信大家已经听说其倒闭的消息,小时,我也去过那里,是爸爸带我去的,每次去吃,都吃不完,只能让爸爸帮我吃完,可是,豆皮中那大量的肉丁却是我最喜欢的,分量足,味道好。糯米有一股清香甘冽的味道,皮薄,撒上香葱味不可挡,现在也不见了,只能回忆。
“五芳斋”的汤圆是唯一名存实存的,那汤圆、糕点的味是唯一没变的,还是当年的那样。不仅如此,“五芳斋”的豆皮、馄饨也味美,令人无法抗拒,豆皮糯米正宗,馄饨皮薄馅大汁多,算是对其它名吃的弥补。
这座城市科技在进步,而进步却是有代价的,这就是例子。在这我想引用麦克阿瑟将军的一句话:“老兵永远不死,只是慢慢消逝。”小吃不也一样吗?
武汉小吃导游词相关文章:
武汉小吃导游词
上一篇:有关湖北三峡人家的导游词范文
下一篇:湖北大九湖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