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范文大全>其他范文>读后感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1000字

更新时间: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1000字(通用12篇)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1000字 篇1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这句出自李白《少年行》的诗句,很好的诠释了少年的意气风发,壮志凌云。少年像春天一样朝气勃勃,充满生机。

  《恰同学少年》这本书描述的是毛泽东等少年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的学习和生活。它给我感触很深,书中的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最佩服少年时代的毛泽东,他与很多那个时代的少年一样,拥有远大的梦想,他有一颗渴望实现梦想的心,他有壮志凌云的气魄。他乐于助人乐善好施。他知道革命需要强健的体魄,所以锻炼身体。他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知道怎么样去实现它,即使遇到千难万险,也一往无前。

  本书中还有一个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就是刘俊卿,他的父亲是一个贫农,为了能让儿子上学,把自己女儿卖了去做丫鬟。当刘俊卿考上第一师范,他父亲到处借钱,为了给他买一身好的衣服,挑着行李送他去上学,路上不厌其烦地交代一件一件的事情,到了学校门口,刘俊卿竟然和别人说这是他雇用的挑夫。短短的一句话,让他父亲心都碎了。更过分的是,他又去将他妹妹辛苦赚的一点钱拿来供自己挥霍。刘俊卿不仅没有感恩之心,也没有羞愧之心,一次次做错也不去反思,外表华丽内心空虚,这样的人难成大事。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少年,我们积极向上,那国家就有希望,如果我们是垮掉的一代,那祖国就没有未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珍惜现在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自己的梦想,从而继续祖国的富强文明之路。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1000字 篇2

  《恰同学少年》是著名作家黄晖写的一本巨作。这学期,张老师让我们班里同学共读此书。

  黄晖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了青年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萧子升等人在湖南第一师范度过的五年半读书经历。其中让我深受启发的是"感国家之多难,誓九死以不移"这个故事。

  故事主要写了叛国贼刘俊卿为了获得官位出卖校长和同学们,把《明月上篇》交给了汤芗铭,大批军队把学校包围了,要处罚孔校长,可是在同学们和刘三爹的帮助下,成功脱险。

  这个故事中,让我极为赞叹的是孔校长和刘三爹。孔校长虽然是一个文人,可是却有着坚强不屈的气概,虽然国民党的实力如此强大,虽然士兵的枪口如此可怕,可是这些完全压不倒孔校长舍身取义的信念,他愿意与国民党永战到底,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肯投降与国民党,他临危不惧,舍身取义的精神,值得我们世人赞叹和学习。

  刘三爹虽然只是一个卖臭豆腐的小贩,也没有上过学,更不懂得什么大道理,可是我认为他是一个英雄。他和孔校长没有什么关系,他却不顾自己的生命去救孔校长,他舍身为人,不怕牺牲的精神,让我十分赞叹。

  在我们中国历史中,还有许许多多的英雄好汉,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的安全,为了正义,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比如说:狼牙山上的五位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安全撤退,他们和日本鬼子抗战,他们在弹尽粮绝的时候,也不肯向敌人屈服,不投降于敌人,最后他们跳下了悬崖,壮烈牺牲了。

  "感国家之多难,誓九死一不移。"这12个字,象征着什么?象征着中华民族无数英雄,为了让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生活,为了让祖国变得越来越富强,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坚定不移,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才换来了我们今日的太平生活。

  "感国家之多难,誓九死一不移。"我们21世纪的中国还算太平,可是还有许多国家朝我们中国虎视眈眈,美国、韩国、印度等国家。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好好上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长大为祖国做贡献,让我们中国科技、军事、经济等方面排在世界的第一,不能让历史重蹈覆辙。"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牢记血的教训。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1000字 篇3

  怀着对领袖的无比敬佩,怀着对时代风雨的好奇,我满腔热血地读完了《恰同学少年》。

  这本书是一本红色经典青春励志小说,它讲述在二十世纪旧社会时,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优秀青年为国家、为民族,为了理想,为了志向而所做的一切。这本书字句间有抑制不住的胆识、豪气、智慧越看越觉得全身上下仿佛都洋溢着青春活力。

  我觉得毛泽东的智慧、胆识可与诸葛亮相比。因为在长沙城马上面临一场军乱时,他能临危不乱并去侦察敌情。并组织同学,大摆“空城计”。他与蔡、萧三人假装是桂军与敌人进行谈,再用鞭炮丢进洋铁皮桶里,炸出的声音像是枪打的以此虚张声势,吓唬对方。当马疤三从城里逃回敌窝汇报真实情况时,毛泽东以他稳坐泰山之势,使对方对马疤三的话半信半疑。最后警察郭亮放的一枪救了他三人的命。

  在现在的生活,没有打仗,可是我想问一句,毛泽东的胆识、军事才能又有谁能比呢?他为国担忧的思想又是多么难得可贵呀!现在有的人不是为金钱就为名利绞尽脑汁、不择手段,反正都是为了自己。

  当然,毛泽东的才能如果不是被良师杨昌济与昭绶等众多老师的呵护他也不能成万夫雄。老师再怎么好,如学生不愿学习,也等零。当一个好学生要学毛泽东,他既肯动脑,又肯动笔墨,所以他看过的书总是批注很多,写满了心得。写批注可以提高写作水平,又可以帮助消化书上的知识。毛泽东不懂就问,每一个问题他会先去查资料,再去问他人。所以他又成了“时事通”。如果学生都像他一样,每个都成材。我想我今后也如此的学习。

  看完《恰同学少年》,我立志要做一有胆识、智慧的活力女生!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1000字 篇4

  梁启超先生曾说过:“今日之责任,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非常喜欢这句话,将这句名言定作了我的座右铭。而这句话是我从《恰同学少年》这本名副其实的好书中得知的。

  每每看《恰同学少年》,心中便总会热血沸腾、心潮澎湃。这本书朦朦胧胧地激起了我的理想与斗志。在这本书中,我才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师生情谊,什么是真正的胸怀天下,什么是真正的豪情壮志,什么是真正的同学情深……

  有许许多多的人物在书中出现,而这些人物都是为寻求理想而奋发向上的青年。像喜欢刨根问底的毛泽东,遇事往往深思熟虑的蔡和森,常常一鸣惊人的萧子升……但深受我喜欢的便是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了!一提起他,我的脑海中便浮现出毛泽东在遇上困难时那左比右算、绞尽脑汁、冥思苦想的模样,眼前仿佛掠过毛泽东在球场上那百战百胜的英姿,心中徘徊着毛泽东对易永畦同学卧床不起时无微不至照顾的身影……一次次想起,便不由自主地佩服起来。

  俗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毛泽东也不例外,他的缺点便是太性急、太冲动了。但是这并不会影响到他驶向成功的彼岸。

  “趁着这满山夜色归你我所享,烈风骤雨中,凌其绝顶,一览众山,岂不快哉!”就是这句话吸引了我的心与毛泽东和蔡和森一起在雨中奔跑着。他们在淅淅沥沥的雨中是如此豪情,是如此快活。他们两人仿佛两个狂野的战士,完全融入了雨中的自然。使我也情不自禁地想融入进去,尝尝那妙不可言的感觉,想必那感觉一定如蔡和森说的那样——“风,浴我之体!雨,浴我之身!烈风骤雨,浴我之魂!”顿时,青年们在高山之上那充满自由力量的长啸狂呼声使我震撼不已。

  毛泽东是个非常勤奋的人,他的老师——黎锦熙曾说过毛泽东是师院中睡得最晚起得最早的人。由此可见他是多么勤奋,一分一秒都不放过。他曾说过:“觉可以一日不睡,饭可以一日不吃,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那优异的成绩是他的无数滴汗水换来的——他只要一有不会的问题,便立刻向同学与老师请教。就连睡觉之时,他手中还抱着一本书呢!在他书上那密密麻麻的笔记见证了他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书上的评语与心得,字字刻出了他对学习的孜孜不倦。他不仅热衷于学习,也十分酷爱运动。一年四季,不管是狂风暴雨,还是烈日炎炎,甚至是寒风呼啸,他都始终锻炼着自己。我想,就是因为如此,毛泽东才会既富有丰富的知识也有强健的体魄,为革命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从古人的“程门立雪”到“袁门立雨”,用自己的诚心感动了老师,也感动了我。他,天天坚持洗冷水澡,以此来锻炼身体,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

  毛泽东为了自己的理想所奋斗,并且他成功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谁知道今后就不是你我之辈呢?所以就要从小开始奋斗,因为我们知道——少年强则国强!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1000字 篇5

  每当我看见毛泽东,他总是高高在上,身后的万丈光芒十分耀眼,这让我觉得他遥不可及。但当我看了《恰同学少年》后,却让我觉得近得能触摸到他。觉得他再也不是我眼中那个高高在上的毛泽东了,而是一个在我心里可以让我们领略和学习的毛泽东同学!

  意气风发,豪气冲天,一个学生毛泽东。

  那是一个爱国思想和白色恐怖并存的岁月,一个民主新文化和封建旧习惯斗争的年代,毛泽东和他的同学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激扬文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怎样救国,怎样救民,这一切都在少年毛泽东的脑海里回荡:“我现在还找不到,但将来一定会找到!”于是,勤奋学习,积极交流,关注国事,直至在学生中演变成了如火如荼的最初的革命实践活动,徒步游湖南、组建学生军、开办工人夜校.....,一个个比我们的研究性课题更能提高自己能力的活动都发生了。那,为什么我们自己却不曾尝试过?为什么毛泽东同学行,我们却不行?并不是我们不可以,而是因为我们自身缺乏很多很多的勇气.坚持和青春的热血。毛泽东同学在学生时代已经给我们立了个楷模,相信学习,服务人民,实现自我价值,奋斗的激情也会从我们向远方和未来无限的延展。当成功的你回过头来,看者那条你曾经走过的道路,看者那一滴滴的泪痕和血迹,你耻笑当日那个胸无大志的你。因为当年的你差点被懦弱夺取今天的成功!

  喜欢文字,强身健体,一个能诗会武的毛泽东。

  是书生还是武将,还是两者具备?少年毛泽东博览群书,才气过人。虽不是稳重的乖学生,却是众人眼中不可多得的人才。同时,毛泽东为了磨练意志,每天都做冷水浴,野外露宿,还喜欢长途步行。游泳更是他经常进行的活动方式,“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是当时他在江河中搏击的写照。他认为日本人之所以称我们为“东亚病夫”,那是因为我们中国人的身体的确很差。为了粉碎这个可恶“东亚病夫”称号,毛泽东同学在学校自发性组织起学生志愿军。因为他相信: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再放眼到当今社会,身体羸弱者比比皆是,虽然现在的学校都已经把体育列入中考范围,并要求学生每天跑1500米,但又有多少同学重视过体育锻炼,又有多少同学考试不及格?同学们,健康才是一个人.一个国家的最基本。正如《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少年为一国之希望,身健方能气雄!

  一心教书,却成了革命烈士,一个领袖毛泽东。

  毛泽东认为少年为一国之本,所以一心希望投身于教育事业中,培养祖国的花朵,破旧立新。但从“男儿蔚为万夫雄”这节中就已经看出毛泽东必将成为非凡大器。所以,当革命在呼唤他时,当人民需要他时,毛泽东义无返顾的站了出来,为革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最终他与人民一起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再看看现在,不少人不看好劳动委员这一职务。也不会有多少人希望去担当这一职务。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吃苦不讨好的职务。可我却认为这是光荣的职务,只要你融入在班集体中,融入这份工作中,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才能找到属于自己内心的快乐!即使你仍然默默无闻,但你却早已获得了最大的成功。而这份成功就叫做----奉献。

  恰同学少年,我们拥有的是一段才刚刚拉开序幕的热血青春,也是最摇摆不定之时。时间流转至今,我们所面临的社会更加纷杂,诱惑更加繁多,然而所拥有的机会也是不少。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志向?是停留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幻想浪漫和安定,还是修身储能,博采众长,为整个世界做出贡献?

  上一辈革命烈士恰与我们同为学生,同为少年。而我们也将与国家一同进步,一同成功,令下一辈的少年与我们恰同学少年!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1000字 篇6

  记得《恰同学少年》中有这样的一幕:毛泽东、萧子升和蔡和森在宽阔的湖南一师操场上,声情并茂地朗读梁启超写的《少年中国说》,那朗朗读书声引起了其他同学的注意,人越聚越多,所有的人都在激昂地诵读那令人振奋的诗篇。其中有一段高潮令人难忘: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是啊,就是梁启超,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这种奋斗的精神和永不屈服的意志,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也表明了只有奋斗和革命才能有永远的进步。

  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关系着祖国的今后和未来,担负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前途和亲人寄予的厚望,还有祖国的利益和发展。很多领导人都说过,凡事要从娃娃抓起,更说明教育对祖国的重要。今日之责任,祖国之责任,都是我们肩负的重担与上进的激励。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也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努力与上进紧紧地关乎着祖国的命运,少年永远是祖国的脊梁。

  站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我们庄重严肃,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奋发图强。在新时代,我们要保持良好的状态迎接各种挑战,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遥想当年,毛、蔡二人是何等的节约,至今仍值得我们效仿。

  过去和现在却也不乏刘俊卿这种虚荣的人。一师范开学,父亲为他挑担,他却说父亲是他雇的挑夫。父亲含辛茹苦、省吃俭用得把兄妹二人拉扯大,自己辛苦地卖着臭豆腐供刘读书,为了那所谓的面子竟管父亲要很多钱去买一双皮鞋。他一学期花的钱竟比王家少爷还多!他视功名利禄为人生制高点。他为了面子,宁可牺牲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

  他却何曾想到亲人的心寒?

  他原本也有不错的学习成绩,也可以效力祖国,却自毁前程,这不正是刘为自己在历史上留下的一道败笔么?

  处于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有无穷无尽的学习资源,但是,正因为条件的改善,促使了我们更加的奢侈,更会享受。我们怎样像毛泽东、蔡和森那样胸怀大志,不慕虚荣,脚踏实地,懂得感恩呢?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1000字 篇7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这是我国革命领导人毛泽东爷爷对自己上学时经历的往事的回忆。《恰同学少年》这本书讲述了毛泽东年轻时在湖南第一师范大学读书、生活的经历。

  在《恰同学少年》这本书中作者用生动的笔法刻画了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勤奋刻苦的优秀学生,以及孔昭绶、袁吉六等诲人不倦的好老师、优秀校领导等形象。我最喜爱的人无疑是本书的主角:毛泽东。他机智勇敢,乐于助人,少年时期了他和我们一样,虽然经历过风雨、见过世面,但仍然懵懵懂懂,还不懂得一些道理和规矩,因此经常会碰壁摔跤,或者办出糗事。

  毛泽东的领导力和胆量是无人能及的。虽然是少年,但他已经萌发了极强的领袖意识。在他的校园中,曾来过一个名叫张干的新校长。他虽然诲人不倦,但过度地补课同学们疲惫不堪,甚至累死了一个负了伤的同学。毛泽东对校长的教育方法不满,于是他联合数百号同学,齐心协力,竟把校长赶了出去。毛泽东虽然勇敢,但因年少往往控制不住情绪,经常与老师因为意见不同而争论。

  而毛泽东的机智勇敢也曾立过大功。他在第一师范大学读书的最后几年,长沙城外曾来过一支溃兵,有几千人之多。但因为怕遭遇埋伏而不敢进城。毛泽东带领学生军,以油桶鞭炮来代替重武器。他还扮成军官,进入敌军营中劝降。他面无惧色,举止镇定,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不费一兵一卒就让敌军缴械投降,保卫了长沙城。

  在书中也有两个无恶不作的混世魔王,马疤子和刘俊卿。马疤子是当地的匪首,残忍、狡诈,又卑鄙。而刘俊卿和毛泽东原来是同学,但后来当上了土匪。他们“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一心想对师范大学复仇。但邪恶之心总会遭到报应。两人最终在猴子石战役中被消灭。

  读完这本书,我收获颇丰。我对毛泽东机智勇敢,无所畏惧的品格十分钦佩崇拜。更加明白了,要抵制邪恶,发扬正义。这本书还原了领袖的朝气与美好品质。我认为我们应该以毛泽东及他的同学们为榜样,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奋斗!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1000字 篇8

  记得《恰同学少年》中有这样的一幕:毛泽东、萧子升和蔡和森在宽阔的湖南一师操场上,声情并茂地朗读梁启超写的《少年中国说》,那朗朗读书声引起了其他同学的注意,人越聚越多,所有的人都在激昂地诵读那令人振奋的诗篇。其中有一段高潮令人难忘: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是啊,就是梁启超,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这种奋斗的精神和永不屈服的意志,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也表明了只有奋斗和革命才能有永远的进步。

  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关系着祖国的今后和未来,担负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前途和亲人寄予的厚望,还有祖国的利益和发展。很多领导人都说过,凡事要从娃娃抓起,更说明教育对祖国的重要。今日之责任,祖国之责任,都是我们肩负的重担与上进的激励。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也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努力与上进紧紧地关乎着祖国的命运,少年永远是祖国的脊梁。

  站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我们庄重严肃,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奋发图强。在新时代,我们要保持良好的状态迎接各种挑战,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遥想当年,毛、蔡二人是何等的节约,至今仍值得我们效仿。

  过去和现在却也不乏刘俊卿这种虚荣的人。一师范开学,父亲为他挑担,他却说父亲是他雇的挑夫。父亲含辛茹苦、省吃俭用得把兄妹二人拉扯大,自己辛苦地卖着臭豆腐供刘读书,为了那所谓的面子竟管父亲要很多钱去买一双皮鞋。他一学期花的钱竟比王家少爷还多!他视功名利禄为人生制高点。他为了面子,宁可牺牲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

  他却何曾想到亲人的心寒?

  他原本也有不错的学习成绩,也可以效力祖国,却自毁前程,这不正是刘为自己在历史上留下的一道败笔么?

  处于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有无穷无尽的学习资源,但是,正因为条件的改善,促使了我们更加的奢侈,更会享受。我们怎样像毛泽东、蔡和森那样胸怀大志,不慕虚荣,脚踏实地,懂得感恩呢?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1000字 篇9

  梁启超先生曾说过:“今日之责任,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非常喜欢这句话,将这句名言定作了我的座右铭。而这句话是我从《恰同学少年》这本名副其实的好书中得知的。

  每每看《恰同学少年》,心中便总会热血沸腾、心潮澎湃。这本书朦朦胧胧地激起了我的理想与斗志。在这本书中,我才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师生情谊,什么是真正的胸怀天下,什么是真正的豪情壮志,什么是真正的同学情深……

  有许许多多的人物在书中出现,而这些人物都是为寻求理想而奋发向上的青年。像喜欢刨根问底的毛泽东,遇事往往深思熟虑的蔡和森,常常一鸣惊人的萧子升……但深受我喜欢的便是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了!一提起他,我的脑海中便浮现出毛泽东在遇上困难时那左比右算、绞尽脑汁、冥思苦想的模样,眼前仿佛掠过毛泽东在球场上那百战百胜的英姿,心中徘徊着毛泽东对易永畦同学卧床不起时无微不至照顾的身影……一次次想起,便不由自主地佩服起来。

  俗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毛泽东也不例外,他的缺点便是太性急、太冲动了。但是这并不会影响到他驶向成功的彼岸。

  “趁着这满山夜色归你我所享,烈风骤雨中,凌其绝顶,一览众山,岂不快哉!”就是这句话吸引了我的心与毛泽东和蔡和森一起在雨中奔跑着。他们在淅淅沥沥的雨中是如此豪情,是如此快活。他们两人仿佛两个狂野的战士,完全融入了雨中的自然。使我也情不自禁地想融入进去,尝尝那妙不可言的感觉,想必那感觉一定如蔡和森说的那样——“风,浴我之体!雨,浴我之身!烈风骤雨,浴我之魂!”顿时,青年们在高山之上那充满自由力量的长啸狂呼声使我震撼不已。

  毛泽东是个非常勤奋的人,他的老师——黎锦熙曾说过毛泽东是师院中睡得最晚起得最早的人。由此可见他是多么勤奋,一分一秒都不放过。他曾说过:“觉可以一日不睡,饭可以一日不吃,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那优异的成绩是他的无数滴汗水换来的——他只要一有不会的问题,便立刻向同学与老师请教。就连睡觉之时,他手中还抱着一本书呢!在他书上那密密麻麻的笔记见证了他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书上的评语与心得,字字刻出了他对学习的孜孜不倦。他不仅热衷于学习,也十分酷爱运动。一年四季,不管是狂风暴雨,还是烈日炎炎,甚至是寒风呼啸,他都始终锻炼着自己。我想,就是因为如此,毛泽东才会既富有丰富的知识也有强健的体魄,为革命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从古人的“程门立雪”到“袁门立雨”,用自己的诚心感动了老师,也感动了我。他,天天坚持洗冷水澡,以此来锻炼身体,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

  毛泽东为了自己的理想所奋斗,并且他成功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谁知道今后就不是你我之辈呢?所以就要从小开始奋斗,因为我们知道——少年强则国强!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1000字 篇10

  随着“八一”节的到来,各种历史回顾的影片又拉开了帷幕。而在众多的影片中,《恰同学少年》深深的吸引了我的眼球,更震撼了我的心灵,给予我无限的斗志……

  它是一部摧人向上的健康作品。让我看到的是阳光和青春活力,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胸怀祖国的气魄,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有志青年的意气风发,看得人眼前一亮。

  《恰同学少年》吸引我的另一点是跟大多青春剧一样,这部戏充满了俊男美女,但跟韩剧和其它偶像剧所不同的是,剧中人物个个清新自然,造型朴实干净,行为大方坦然,没有矫揉造作“装酷耍帅”的桥段,整部电视剧给人以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感觉。看后给了我无限的憧憬。

  这部电视剧也使我想起即将离开的大学校园,正在工作岗位上实习的我这才明白大学的光阴是最珍贵的。好怀念大一的生活,好想念我的母校,好想念我的老师、同学,一点点,一幕幕,大一的点滴在脑海中闪现。还会想起那条熟悉的街道,那熟悉的计算机楼,那熟悉的教室,春天里的绿草坪,夏天里的花海,秋天里的落叶,冬天里的皑皑白雪……那是充满烂漫幻想的时候啊,有我们太多的憧憬,我们也曾有过那样的雄心壮志,也曾有以天下为已任的伟大抱负和崇高理想,但缺少了那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英雄气概。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梦里无数徜徉,却不能回头。这就是人生的无奈罢。如果时光再重来,大一的生活又会是什么样呢?我想《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剧给了我们更多的诠释,那种久违的青春活力,那种久违的理想主义,那种不容阴暗的堂堂正气,那种对教育、对中国的未来深深的反思和忧患,那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想不光是我,每一个收看的观众,都会为之震撼。 日记

  可喜的是我们还会同母校走过半年的光阴,《恰同学少年》为我今后的道路指点了迷津。我们不会再混混谔谔,同时《恰同学少年》告诉我们:我们要在人生之路上乘胜前进,我们要选择最能激发我们内心深处潜能的环境,我们要多和那些志趣高雅、胸襟开阔、抱负远大的朋友交往,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深受他们的感染,养成主动积极奋发的精神,这样的人生,肯定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因虚度年华而悔恨的。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1000字 篇11

  《恰同学少年》是著名作家黄晖写的一本巨作。这学期,张老师让我们班里同学共读此书。

  黄晖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了青年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萧子升等人在湖南第一师范度过的五年半读书经历。其中让我深受启发的是"感国家之多难,誓九死以不移"这个故事。

  故事主要写了叛国贼刘俊卿为了获得官位出卖校长和同学们,把《明月上篇》交给了汤芗铭,大批把学校包围了,要处罚孔校长,可是在同学们和刘三爹的帮助下,成功脱险。

  这个故事中,让我极为赞叹的是孔校长和刘三爹。孔校长虽然是一个文人,可是却有着坚强不屈的气概,虽然国民党的实力如此强大,虽然士兵的口如此可怕,可是这些完全压不倒孔校长舍身取义的信念,他愿意与国民党永战到底,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肯投降与国民党,他临危不惧,舍身取义的精神,值得我们世人赞叹和学习。

  刘三爹虽然只是一个卖臭豆腐的小贩,也没有上过学,更不懂得什么大道理,可是我认为他是一个英雄。他和孔校长没有什么关系,他却不顾自己的生命去救孔校长,他舍身为人,不怕牺牲的精神,让我十分赞叹。

  在我们中国历史中,还有许许多多的英雄好汉,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的安全,为了正义,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比如说:狼牙山上的五位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安全撤退,他们和日本鬼子抗战,他们在弹尽粮绝的时候,也不肯向敌人屈服,不投降于敌人,最后他们跳下了悬崖,壮烈牺牲了。

  "感国家之多难,誓九死一不移。"这12个字,象征着什么?象征着中华民族无数英雄,为了让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生活,为了让祖国变得越来越富强,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坚定不移,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才换来了我们今日的太平生活。

  "感国家之多难,誓九死一不移。"我们21世纪的中国还算太平,可是还有许多国家朝我们中国虎视眈眈,美国、韩国、印度等国家。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好好上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长大为祖国做贡献,让我们中国科技、军事、经济等方面排在世界的第一,不能让历史重蹈覆辙。"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牢记血的教训。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1000字 篇12

  怀着对领袖的无比敬佩,怀着对时代风雨的好奇,我满腔热血地读完了《恰同学少年》。

  这本书是一本红色经典青春励志小说,它讲述在二十世纪旧社会时,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优秀青年为国家、为民族,为了理想,为了志向而所做的一切。这本书字句间有抑制不住的胆识、豪气、智慧越看越觉得全身上下仿佛都洋溢着青春活力。

  我觉得毛泽东的智慧、胆识可与诸葛亮相比。因为在长沙城马上面临一场军乱时,他能临危不乱并去侦察敌情。并组织同学,大摆“空城计”。他与蔡、萧三人假装署军与敌人进行谈,再用鞭炮丢进洋铁皮桶里,炸出的声音像是打的以此虚张声势,吓唬对方。当马疤三从城里逃回敌窝汇报真实情况时,毛泽东以他稳坐泰山之势,使对方对马疤三的话半信半疑。最后警察郭亮放的一救了他三人的命。

  在现在的生活,没有打仗,可是我想问一句,毛泽东的胆识、军事才能又有谁能比呢?他为国担忧的思想又是多么难得可贵呀!现在有的人不是为金钱就为名利绞尽脑汁、不择手段,反正都是为了自己。

  当然,毛泽东的才能如果不是被良师杨昌济与昭绶等众多老师的呵护他也不能成万夫雄。老师再怎么好,如学生不愿学习,也等零。当一个好学生要学毛泽东,他既肯动脑,又肯动笔墨,所以他看过的书总是批注很多,写满了心得。写批注可以提高写作水平,又可以帮助消化书上的知识。毛泽东不懂就问,每一个问题他会先去查资料,再去问他人。所以他又成了“时事通”。如果学生都像他一样,每个都成材。我想我今后也如此的学习。

  看完《恰同学少年》,我立志要做一有胆识、智慧的活力女生!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1000字相关文章: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1000字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1000字(通用12篇)恰同学少年读后感1000字篇1“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这句出自李白《少年行》的诗句,很好的诠释了少年的意气风发,壮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散文诗集读书笔记心得读后感
    散文诗集读书笔记心得读后感

    散文诗集读书笔记心得读后感(精选8篇)你知道散文诗集读书笔记心得读后感怎么写吗?看看吧。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可用写心得体会...

  •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读书笔记心得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读书笔记心得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读书笔记心得(优秀7篇)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读书笔记心得怎么写?看看吧。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

  • 中外名著读书心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书心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书心得读后感8篇对于中外名著读书心得读后感,你会写吗?来看看吧。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

  • 《菜根谭》读书笔记个人心得感受
    《菜根谭》读书笔记个人心得感受

    《菜根谭》读书笔记个人心得感受7篇如何准备《菜根谭》读书笔记个人心得感受?快来看看吧。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