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发展大会上的领导讲话
工业发展大会上的领导讲话(精选5篇)
工业发展大会上的领导讲话 篇1同志们:
刚才,战书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时期发展工业的总体思路,明确了今后五到十年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加强领导提出了明确要求。战书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深远、高屋建瓴,重点突出、要求明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贯彻战书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抓好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讲三点意见。
一、全面落实省委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省战略
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走出一条就业容量大、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具有贵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是省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统筹谋划""发展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工业持续增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一是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初步形成了具有贵州特色的产业体系,尤其是以煤炭、电力为主的能源工业迅速成长为第一支柱产业,优势原材料工业不断发展壮大,烟酒工业的支柱地位进一步巩固,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6.8%、14.6%和19.2%;民族制药和特色食品加快发展。二是国有企业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巩固,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2.6%,创造的利税占规模以上工业利税的比重达到69.6%。三是通过扩大开放,越来越多的省外企业到我省安家落户,""前四年引进省外到位资金年均增长36.3%,来黔投资企业不仅带来了投资,也带来了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我省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四是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进一步加大。据省统计局统计,20xx年我省工业创造税收占全省税收收入的53.4%。这些成绩,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以实施""规划为起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新的形势下,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内涵极其丰富,结合我省实际,可以概括为"四个必须":必须加速发展、做大总量,切实增强工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和带动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的能力,使之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必须着力解决影响我省工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突出产业特色,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本地产业配套能力,实现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必须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升生产力水平、做大工业规模,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加快工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对照上述要求,我省工业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是速度慢、总量小、链条短、能耗高、附加值低,这是造成我省经济发展与全国乃至西部省区市的差距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20xx年我省GDP占全国总量的1.16%,而工业增加值只占全国总量的0.93%,这说明与农业和第三产业相比,我省工业发展与全国的差距更大;20xx年我省工业投资增长14.9%,而全国平均速度为25%,在周边省份中,四川为46.4%、湖南为36.8%、重庆为31.7%、广西为30%、云南为18.8%,均高于我省。""前四年,我省主要经济指标中,增长速度较"十五"期间有所下降的有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和城镇居民收入,其中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7%,比"十五"下降0.8个百分点,是西部十二个省份中增速下降的两个省份之一。我省工业经济发展滞后,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认识问题和工作问题。省委决定""期间我省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这次工业发展大会的核心任务是要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进行动员部署,统一认识、明确任务、制定措施,开启我省工业发展新的历史征程。全省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干部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锐意进取、奋力推进,在工业强省中拓展新空间、增添新动力、增创新优势。
贯彻落实省委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策部署,总的要坚持"一个统领"、突出"两个重点"、加快"三个转变"。坚持"一个统领",就是要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统领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全过程,推动工业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突出"两个重点",就是要突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重点,全面提高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三个转变",就是要加快工业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转变,膨胀总量,做优产品、做强企业、做大产业;加快从原材料粗加工向精深加工、配套加工转变,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加快工业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推进产业集群、企业集聚、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经过努力,到20xx年全省工业发展要确保实现"四个目标":经济总量明显扩大,工业总产值达到1万亿元以上,比20xx年增加1.5倍,年均增速20%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升到40%以上;""期间工业投资累计达到1.5万亿元以上。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电力、煤炭、冶金、有色、化工、装备制造、烟酒、以食品药品及旅游商品为主的特色产业产值分别超过1000亿元,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20户以上。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达到200家以上。节能环保水平明显提升,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考核目标任务。
二、努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是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着力点。提交这次会议讨论的《决定》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包含了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工业发展的重点任务,请大家充分讨论。对于省委、省政府明确的十大振兴产业,会后要分别制定专项规划,明确每个产业延长产业链的具体内容、需要实施的重大项目和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等。
这里,我重点强调一下如何落实战书书记关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要求。我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路径是,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总体思路是坚持在增加投资、扩大总量中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基本要求是:做大做强支柱产业,进一步增强电力、烟酒、装备制造、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等产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支撑能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切实提高建材、煤炭、化工、冶金等产业的竞争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产业;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尽快提升物流、金融、科技、商务、设计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围绕上述路径、总体思路和基本要求,我们在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中,要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第一,扩大有效投资,膨胀工业总量。扩大投资规模,必须坚持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民生项目一起推进,国有投资、民营投资和外商投资一起扩大。要把扩大产业投资作为膨胀工业总量的有效前提,加快工业项目库特别是重点项目库建设,深入细致地做好前期工作,在此基础上,各有关地方和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抓好落实。从现在开始就要立说立行,坚持既要抓长远又要抓眼前,着眼于实现明年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抓紧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抓紧审批和开工建设一批工业项目,尤其是要结合农业产业化、加工配套、资源深加工和园区建设,有选择地抓紧实施一批能够尽快见到成效的"短、平、快"项目。要把政策聚焦在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上,比如贵定县的"益肝草"凉茶,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虽然目前规模还很小,但只要政府在关键时候帮上一把,就有可能造就一个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企业,形成当地工业的增长点。这次会后,有关部门要对今年工业项目上报、核准、落地等方面情况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对工作滞后的要分析原因、拿出措施、加快推进,计划年内开工建设的项目要确保按时开工。要拓宽投资渠道,积极加强向国家各有关部门的汇报沟通,争取国家各类支持工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给予我省更大倾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管好用好省级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切实加大各级财政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要鼓励、引导和争取金融机构对我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给予更大支持。
第二,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要通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使产业链沿着"微笑曲线"向两端延伸,切实提高产品附加值。一是要着力打造重点产业链。从当前我省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来看,要努力打造10条重点产业链,即围绕原材料精深加工,着力打造煤及煤化工、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3条产业链;围绕生物资源和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着力打造卷烟、白酒、特色食品、民族医药、旅游商品5条产业链;围绕现有机械制造业基础,大力发展能矿产业装备和汽车及零部件2条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同时,要充分发挥我省能矿资源组合良好的优势,大力发展载能产业,新增电力主要满足省内企业需求,使资源优势更好地就地转化为经济优势。二是切实解决制约发展深加工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发展路径。央企和省属国有企业是我省资源性产业的主要投资者,他们拥有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在矿产资源开发等方面比民营企业更具有优势。但在原材料精深加工方面,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市场反应灵敏,竞争力更强。要把发挥央企在资源开发方面的优势与民营企业在资源精深加工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围绕央企的资源开发企业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民营企业到园区发展精深加工,在园区内实现产业链的延伸。三是大力提高加工配套能力。产业配套能力弱是制约我省发展深加工的一个重要因素,既影响了产业聚集,也增加了招商引资难度。要把提高加工配套能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围绕核心产品,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切实拓宽产业幅。尤其是国有企业要尽量在当地发展配套加工,支持当地配套产业的发展壮大。辣椒、蔬菜等大宗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也要尽量在当地进行配套,促进与农产品加工相关的产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
第三,加快园区建设,实现集约发展。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是工业经济实现集群发展、集聚发展、集约发展的成功路子。通过多年努力,我省建设了一批开发区和产业园区,但总的来看,这些产业园区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数量少、规模小、集中度不高的问题仍较突出。下一步,要把产业园区建设摆在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突出位置来抓。一是要科学编制规划。最近,省里正在抓紧编制全省产业园区建设规划,有条件的市(州、地)和县(市、区)也要规划建设产业园区,但严禁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等区域规划建设产业园区。我省是山区省份,各地资源禀赋差异大,工矿区区位等方面的条件也各不相同,在产业园区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围绕本地在产业链上的优势环节,围绕增加就业和推进城镇化的需要,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要坚持量力而行、集约节约、规模适度的原则,规划一步到位,建设逐步推进,不能盲目铺摊子,造成土地资源闲置和浪费。要从产业关联性的角度考虑产业园区的定位和聚集,使产业链尽可能在园区内向两端延伸,努力在园区内构建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相对完善的产业加工体系。要在园区内规划建设一批标准厂房,吸引民营企业进驻租用。二是要加强园区管理。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要求,做实园区管理机构,建立园区管委会,并赋予其应有的职能和权力。要选好配强干部,把一批懂园区管理、有办事能力、事业心和责任心强的人充实到管委会中去。要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并在园区内实行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规划建设,统一设施配套,统一政策措施,统一管理服务。三是要促进东西合作。优选出一批可以进行东西合作建设的园区,主动与发达地区对接,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借鉴他们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吸引一批园区建设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并使他们成为我们招商引资的重要桥梁,全面提升我省产业园区发展水平。
第四,优化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战书书记曾经指出,对我省来讲,开放带来的活力,在一定意义上将比改革带来的活力还要大,既要深化各方面改革,更要扩大开放。我省资源优势突出,但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要素匮乏,现有企业扩张能力和投资能力较弱,必须通过扩大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实现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一是要优化环境扩大招商。干部的开放意识、开放水平是最重要的投资环境。优化投资环境,首先是各级干部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探索。1988年在贵州工作时就曾经强调,要敢于破除僵化思想和僵化体制的束缚,坚定不移地贯彻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方针;敢于突破一切不符合省情的条条框框,制定一系列符合省情、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办法;敢于探索创新,尊重和支持群众的创造;敢于排除干扰和阻力,充分发挥政策的效益。按照这一要求,各级政府要把改善投资软环境与改善投资硬环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大力营造"亲商、爱商、安商、敬商"的良好环境,形成投资的"洼地"。要勤于政务、高效工作,通过政府的高效运转和各个服务环节的无缝连接,促进项目加快实施和企业快速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想客商之所想、急客商之所急,进厂当"帮办",建立"一人一厂"的服务关系,实行"一厂一策"的服务措施,为企业提供精细化服务、"保姆式"服务。要以促进发展为工作的出发点,只要是有利于我省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就要积极、主动、灵活地搞好服务,敢于负责、敢于担待,做到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二是要创新方式推动招商。开展招商引资,要更新理念,突出重点,大胆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主动出击。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招商引资,建立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库,每年排出领导干部带头招商引资的项目单子,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年终进行考核,对工作不到位、完不成任务的要进行问责。省政府领导及各市(州、地)、县(市、区)党政一把手每年都要确定招商引资任务,对此省政府正在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各县(市、区)特别是各个产业园区都要建立专业招商引资队伍,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效率和命中率。以商引商是扩大招商引资的一条成功经验,要通过已在我省落户的客商介绍、吸引和带动更多客商到我省投资。省里打算把加强与央企的合作作为扩大招商引资规模的一项重要举措,选择时机在北京举行一次与央企的招商引资洽谈会,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谋划,作好准备,争取有好项目在洽谈会上签约。三是要降低生产要素成本。抓工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面临着许多困难,特别是用地、融资、物流、环境等方面的成本不断上升,更是增加了发展工业的难度。但是,加快工业发展,能够增加就业岗位、增加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因此,各级干部要敢于迎难而上,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通过降低要素成本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规模。为了解决用地问题,省里将在每年的用地指标中集中一部分统一调控,对工业项目进行点供,凡是有利于扩大投资、带动就业、增加税收,有利于把我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好项目、大项目,都要切实满足用地需求。各地也要扎扎实实地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按要求准备好土地报件。围绕解决融资问题,要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与政府、企业的关系,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通过贷款贴息等方式,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成长性较好的非公有制企业的信贷力度。
第五,推进科技创新,提高经济实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在我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围绕向产业链的高端攀升,加强技术攻关;围绕急需紧缺的技术需要,加强技术引进;围绕提升现有企业技术水平,加强技术改造。在具体工作中,要突出"一个主体",强化"三个支撑"。突出"一个主体",就是要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三个支撑",一是强化科技平台支撑。着力打造资源共享平台、科技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和交流合作平台。尤其是要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建设;加强企业孵化器建设,促进创业投资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二是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大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特别是培养一批学术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复合型科技人才。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和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要积极发展与工业化相适应的各类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切实满足企业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的需求。三是强化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支撑。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姻"和协作,有机整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推动共同攻关,加快成果转化,提高知识产权的申请量和授权量,促进知识产权资本化、商品化。
第六,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必须着力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充满生机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和企业管理体制。一是要加快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大企业、大集团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和科技创新、成果运用、产业升级的中坚力量。要坚持市场原则,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股权并购、股权置换、互相参股等方式,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优化重组。要支持我省主业突出、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加快发展,鼓励他们对生产要素、上下游产品和市场渠道等环节进行组合,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尽快做大做强。要大力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我省经济结构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提高我省产业集中度。二是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坚持以现代产权制度为核心,加快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对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有条件的要鼓励他们上市融资,尽快做大规模。三是要加快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精神,积极实施万户小老板创业行动计划,鼓励和支持全民创业、创办公司。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积极支持民间资本进入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金融服务等领域。坚持不分所有制、不分地域、不分隶属关系的原则,全面落实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引导和扶持,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不断提高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执行力
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是全省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干部的共同使命,每一位干部都肩负着为之服务的责任,要调整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工作重点,加强学习,搞好服务,增强创造力、提高执行力,确保省委、省政府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第一,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机遇意识。我省经济总量小,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滞后,加快发展、奋力赶超的任务十分紧迫。要清醒认识到在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中,不发展是退步,发展慢了也是退步,坚决克服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的思想,决不能甘于落后、安于现状。工业化从前期走到后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届班子的艰苦努力。但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加快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工业的强有力支撑,要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把抓工业、促发展作为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当前,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东部产业加快转移、中央企业加速扩张,为我们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加快发展。
第二,加强学习研究,做抓工业经济的行家里手。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市、县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适应这一要求,就要结合贯彻落实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策部署,加强对经济知识尤其是工业经济有关知识和发展规律的学习,更多地走出去学习考察,开拓视野,更新观念,增长知识,借鉴经验,逐步成为抓经济、抓工业的行家里手。同时,还要加快建设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队伍,使他们成为推动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第三,建立工作责任制,加强督促考核。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要对这次会议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责任,强化督促,加强考核,确保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各项工作任务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实、见成效。会后,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工业工作考核制度,将工业投资、工业经济总量、工业增长速度、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工业对财政增收的贡献、科技进步、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等指标作为重要考核内容,量化测评、定期公布、明确奖惩。各地要按照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要求,抓好工业项目的推进。省里每年要举行一至两次工业发展现场观摩会,组织各地主要领导到工业经济发展得好、招商引资工作做得好的地方,到新的工业项目建设现场去观摩学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第四,加强统筹协调,带动全局发展。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发展工业,而是要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发挥工业的带动作用,拉动三次产业全面提速,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要把发展工业与加快推进重大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旅游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不移、毫不松懈地抓好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三年内有突破性成果,为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支撑条件;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特别是充分发挥我省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旅游大省建设步伐,把旅游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通过工业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致富。要把增加就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加快工业化进程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对于到我省投资的企业,要根据不同的行业,明确招用本地员工的比例。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加快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完善安全生产设施,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及时排查并彻底排除安全生产隐患,确保全省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继续实现"双降"。要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尤其是在征地拆迁等问题上,严禁侵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同志们,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这次会议精神,高举"发展、团结、奋斗"三面旗帜,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同心同德、真抓实干,以这次全省工业发展大会为新的起点,通过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全力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工业发展大会上的领导讲话 篇2同志们:
县委、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工业发展大会,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分析研判今年工业发展的形势,扎实安排部署20xx 年全县工业经济各项工作。刚才会议对在20xx 年度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镇、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企业家代表进行了表彰奖励,县政府与各镇签订了20xx 年度工业经济发展目标责任书,城关镇、经贸局、工业园区管委会、中剑和神州实业公司分别做了表态发言,讲的都很好。下面我讲三点意见,请同志们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全力推进工业发展
20xx 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县上下积极应对下行压力,积极克服多种困难,推动工业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全县工业经济呈现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整体实力明显增强的良好态势。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9.62 亿元、增加值19.26 亿元, 分别增长36.6% 、18.4% ,规上工业增速居全市第3 位。一是工业结构不断优化。积极引导千家坪钒矿、金鑫钒矿、豪迪铁矿实施技改,现代材料产业链不断延伸;加快培育特色食品产业,金丝源食用油、商南茶等农业龙头企业产销两旺,15 万吨高端饮用水项目建成试产,秦裕茶油、海鑫食用菌加工、牡丹油加工等项目落户建设;3c 数码、智宇网络、环球科技、虎之翼科技等电子项目加快建设,柏伦包装产值效益平稳增长,轻工电子产业不断壮大;硅科技产业园年产3000 吨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线、20 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基本建成,新能源产业潜力巨大; 利群汽保烤漆房、精密磨具加工等 5 个装备制造项目落地建设 ,电子、能源、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平稳起步,工业产业门类不断多元化。二是科技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引导企业大力实施产学研活动,县中剑公司、益华绒绣公司等多家企业,与省内外20 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科研战略合作关系, 全年投入科研资金 2945 万元,申请专利 375 件、授权 46件,尤其是 中剑公司“763 ”科研攻关取得重大进展 ; 成功创建“柏伦”、“尼乐”等2 个省级著名商标,“金丝红茶’ 被认定为陕西省名牌产品,申报认定省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1户,新纳规企业3 户。 三是园区建设步伐加快。 县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0xx 万元,秀水路、创业路和沐河路等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园区服务中心、幸福路二期前期工作完成。围绕发展“总部经济”规划建设返乡创业科技产业园,吸引了易联科技等7 户企业10 个项目入驻,新注册外贸企业2 家, 完成出口创汇330 万美元,专业性出口创汇基地加快建设。硅科技产业园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成功纳入省级重点工业集中区。 四是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落实了重点工业项目县级领导包抓、部门包扶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土地、资金等问题,全县共开工重点工业项目25 个, 总投资25.32 亿元,其中市级重点项目6 个,完成投资14.7 亿元, 光伏发电站、高端富氢水等 17 个项目建成,新增产能 8.5 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 13%。 五是非公经济发展迅猛。 深入实施“全民招商”、“全民创业”战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非公经济总量不断发展壮大,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xx 年,非公经济从业人员达到5.7 万人,实现增加值32.84 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1.8% ; 全县 新增市场主体 1934 家,其中私营企业 149 家,个体工商户 1745 户,同比增长 84.7 ,增速居全市第一。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倾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各镇、各部门及各工商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你们 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工业经济总量全市倒数第二,工业经济是全县经济发展短板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工业税收仅占全县财政收入的23.1% ,纳税最多的豪迪集团728 万元,全市七个县区只有我县没有缴税千万以上的工业企业,县域工业对税收贡献不足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转变;钒、铁、水泥等矿产品价格持续下跌,钒精粉从去年每吨8 万多下降到现在5 万多元,铁精粉从每吨700 多元下降到不到500 元,加之人力成本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主要矿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大部分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弱、生产工艺落后,经济效益较低, 依然停留在原始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上 ,现代化水平不高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尽管我县工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但大家也要看到,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们走出了一条具有商南特色、符合商南实际的工业化发展新路子,探索出了园区承载、政策支持、奖惩激励、创新驱动等支撑工业发展的新机制,形成了上下聚力、发挥优势、全社会支持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锻造了一批开拓进取、务实创新、乐于奉献的企业家队伍,为我们推动工业持续增长、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20xx 年是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实现 “ ” 发展目标的关键一年,更是 我县实现“工业总产值超百亿元、工业经济总量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攻坚之年, 我们要倍加珍惜工业发展的大好局面, 坚持“工业赶超”目标不动摇,自觉肩负起工业支撑全县发展的重大使命,坚定信心,直面挑战,积极适应新常态、努力把握新要求、勇于展现新作为,全力推动工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 突出重点,克难攻坚,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0xx 年我县工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 全面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县全委会、市 “ 两会 ” 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循环发展为主线,以增量提质为目标,突出项目和园区两大载体,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实施创新驱动, 不断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 。全年实现 规模工业总产值75 亿元、增加值 23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 、20% ;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 户;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达到52.1%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重点要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大力优化工业产业结构。 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高端化的思路,不断拓展工业门类,促进全县工业产业门类、结构向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 一要引导矿产企业抓技改谋转型。要针对钒、铁、大理石等矿产加工企业市场持续低迷、成本倒挂的实际,积极帮助宇隆腾翔建材公司、水沟金鑫钒矿、华源矿业等重点矿产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降低生产成本,延伸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今年重点要抓好钒电池电解液项目、铁球团等项目的招商实施。二要支持绿色食品产业做特做大。要依托宏源食品、丰联工贸,加快做大生猪、肉鸡肉制品加工产业链;依托金丝源食用油、秦裕 5000 吨茶油及牡丹油加工等项目做名食用油产品;依托秦林实业香菇脆、海鑫 3000 吨食用菌加工、丹江农特产品加工等企业,做特休闲食品和食用菌加工产业;帮助 15 万吨高端饮用水开发项目尽快完善相关生产手续,争取饮用水产业尽早投产达效。三要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体系。结合县情实际,重点支持轻工电子、新能源和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要加快 3c 数码、智能排插、物联网、铝基覆铜板等一批电子加工项目建设,全力提升电子产业产值比重;要抢抓国家和省政府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机遇,进一步加大硅科技产业园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扶持力度,全力保障丹江莲花台水电站顺利复工建设,着力做大新能源产业 ;要重视利群汽保烤漆房、精密磨具加工、新型阻燃复合保温板、阀门精加工、天源新能源设备等制造业项目建设,锲而不舍加强与湖北二汽的对接,争取汽车制造零部件项目在我县落户。
(二)持续提升园区承载功能。 按照集中、集聚、集约原则,大力推动两个园区专业化建设、特色化发展、生态化布局。一要加快县工业园区建设。县工业园区必须尽快完成详规和环评审批,建成中小企业孵化园二期工程,新建标准化厂房 8000 平方米 ,组建不少于 300 平方米的园区服务平台。支持返乡创业科技示范园、彩印包装产业园、钻井助剂材料产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园等 4 个“园中园”,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相关企业要加大下游项目引进,加速形成集聚效应。全年县工业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4 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 5000 万元,新储备土地 200 亩,新增入园企业 6 户,实现工业总产值 25 亿元,工业增加值 7.5 亿元,上缴税金 3200 万元,新增就业岗位 1000 个以上。二要加快硅科技产业园建设。 要抢抓硅科技产业园被纳入省级重点工业集中区机遇,按照 县委专题会议要求,县国土局要全力做好土地报批, 6 月底前争取大部分土地审批到位,年内所有建设用地审批到位;县林业局负责 6月底前将林地使用手续全部审批到位;城关镇党委、政府负责,县国土局和园区建设管理筹建处配合,全力以赴做好项目建设涉及信访矛盾的化解工作;中剑公司要加大“ 763 ”科研攻关力度,争取拿到国家科研成果,同时要加大融资引资力度,确保 已供土地 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动工, 年内完成相应面积场地平整,实现入园企业2 户以上。三要加快出口创汇基地建设。县经贸局、工业园区要加强协作,积极争取外经贸项目资金支持,全力做好出口创汇企业服务,依托现有14 家自营进出口企业,支持电子、农副产品、手工艺制品拓宽外贸销售领域,进一步加强出口企业培育,确保全年新培育自营进出口企业2 户,完成出口创汇1165 万美元。
(三)聚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扩张工业经济总量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增投资、上项目,今年计划实施工业基建技改项目 25 个,其中新建 13 个、续建 12 个 ,年度投资 18.5 亿元。一要抓好重点项目开工。 对木塑包装板材、宏伟土鸡加工、盛彩包装、办公家具组装、豪迪铁矿采选、万豪资源综合利用等 6 个尚未动工的新建工业项目,县项目办及相关部门 要查找未开工的原因,主动对接,做好服务,尽快协调帮助企业做好立项、环评、安评、用地等相关手续的办理工作,确保 5 月底全面动工。 二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对新型阻燃复合板材、阀门精加工、汽保设备加工、智能排插、铝基覆铜板、精密模具加工等 7 个新开工项目和钾长石粉加工等 12 个续建项目,要倒排工期,全面做好项目建设融资、环境保障等服务,确保 饲料加工、3c 数码、汽保设备加工、精密模具加工 、阀门精加工 等 10 个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形成新的产能。三要狠抓工业项目谋划招商。 县发改、经贸部门要加强调研,客观审视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和 中省投资方向、产业政策, 聘请专业机构编制高质量的“ 十三五 ” 工业经济发展规划,谋划一批高质量的工业项目,今年至少要谋划过 10 亿元工业项目 5 个,过 5 亿元项目 10 个,过亿元项目 20 个。 同时,要主动出击, 积极开展工业专题招商活动,争取吸引行业领军企业来我县投资发展,全力引进一批主导产业、新兴产业骨干项目。当前,县经贸局要按照市上统一要求,精心组织相关企业参加 西洽会、关天博览会等 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确保参展取得实效。
(四)加快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龙头带动能力不强是我县工业经济的一大短板,要按照“大企业做强、小企业做大、微企业做多” 的思 路,引导大、中、小、微各类企业梯度发展、协调发展。 一要实施扶优扶强工程。 充分发挥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作用,综合运用税费减免、保产促销等措施,支持骨干企业和重点行业释放产能、扩大销售,主要工业品产销率要保持在 90%以上,力争朝阳、秦东、中剑、豪迪、柏伦等骨干企业主营收入过 6 亿元,神州、雨力洁、华源、华源、宏源、茶叶联营、东正、天和泥浆等重点企业主营收入过 4 亿元,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 17 家。 二要狠抓规模企业培育。 要积极鼓励新增产能的工业企业申报纳统,今年要将香菊公司、丰联工贸公司、玉山公司、鑫隆鑫粉体公司、永利生物科技公司、易联科技公司等 7户企业作为纳规重点,力争上半年新纳规企业3 户,全年新纳规企业5 户。 三要做多小微企业。 要依托 中小企业孵化园,结合创业型城市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坚持中小微齐抓,加快构建企业梯度孵化发展的格局。大力盘活民间资本,降低门槛、简化程序,支持现有 2 家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完善功能,拓展业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全年新增私营企业 90 户、个体工商户1000 户,非公经济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达到 52.1% 以上。
(五)切实强化创新驱动战略。 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加大投入、加强合作,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一要加强技术研发。 要全面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充分发挥中剑公司、益华绒绣公司 2 个省级中小企业创新研发中心科技引领作用,引导 石油钻井助剂和物联网智能手持终端产品两个研发中心积极申报省级研发中心,鼓励环球科技、华泰电子、柏伦实业、华源矿业等企业建立科技研发中心, 不断研发新产品, 为企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全年力争新创办企业研发中心 2 家,创建省级科研中心 1 家。 二要加强协作创新。 要按照“适应新常态、发展中高端”的思路,主动加强与国内及驻陕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合作,尤其要抓住长安大学在我县联县扶贫的机遇,适时组织开展县、镇长及企业家进高校活动,积极推动产、学、研协作联合,大力开展试验研究及高端科研联合攻关,促进技术要素与生产要素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三 要加强品牌创建。 要巩固已有的品牌创建成果,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做响“金丝源”中国驰名商标,中剑、柏伦等陕西省著名商标,“秦露”、“层峰”、“金丝红茶”等省级名牌产品品牌,不断增强知名度。同时,进一步加大品牌创建奖励力度,鼓励企业培育新产品,积极申报创建新的品牌,今年力争新创省级著名商标 2 个、省级名牌产品 1 个。
(六)积极做好工业服务保障。 一要强化政府服务保障, 要围绕为企业纡难解困,加强统筹协调,在规划引导、项目建设、政策扶持、要素保障等方面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二要强化政策激励保障,要认真落实工业稳增长、促销售的各项政策措施,认真落实简政放权、精简审批事项的各项要求,认真落实减轻企业负担的各项政策规定,着力营造促进工业发展的社会氛围和外部环境。三要强化金融支持保障,进一步完善政银企联席会议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包抓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完善金融机构支持工业发展奖励机制,促进银企加强协作联系,着力解决好企业融资难题,千方百计为企业生产、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四要强化人才培养保障,要完善企业家引进和培养机制,创新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培养方式,为工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智力保障。
三、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推动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
当前,是工业经济转型爬坡的关键时期,更加需要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共同推动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
一是各级干部要提高本领,善学善谋善服务。 面对充满风险挑战的经济环境和繁重艰巨的发展任务,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要更加勤奋学习,善于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中沉着应对、寻找机遇、奋力突破,不断提高经济工作的驾驭能力和组织水平;要更加务实创新,多思考研判、多调查分析、多把压给力,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各级机关干部要主动深入企业、深入一线,与企业家打交道,与一线人员做朋友,切实为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发展出谋划策、破解难题。广大基层干部要形成联动机制,全力为企业发展做好用工、用地等服务保障,着力在全县营造“支持工业、服务工业、融入工业”的良好氛围。
二是企业家们要鼓足干劲,敢拼敢冲敢争先。 工业经济发展关键靠企业,企业发展关键在企业家。全县企业家一定要志存高远,始终保持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胆识和魄力,时刻以“不做第一、就做唯一”的雄心壮志来激励自己、提升自己。我们的骨干企业要勇于立标准、当龙头,争做产业和行业的“第一”和“老大”;我们的中小企业要善于做特色、出精品,争做产业和行业的“唯一”和“新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被市场淘汰、才能做大做强、走得更远。各位企业家要深刻认识、主动顺应新常态,紧紧抓住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时机,加快转型升级,加强品牌建设,培育企业文化,不断增强企业的硬实力、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要积极奉献社会,努力干实体、做实业,为职工、为家庭、为社会担当实干,共同塑造好商南企业家的优秀团队形象。
三是各职能部门要真抓实干,抓细抓实抓到位。 发展是硬道理,落实是真本领。各相关职能部门冲在经济发展第一线,直接为企业服务。要“干”字当头。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也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更好地贴近企业、贴近项目,确保项目加快签约、建设和投产。要“快”字为先。少设卡、多服务,加动力、减阻力,关红灯、开绿灯,不说不能办、多想怎么办,大力提倡马上办、主动办、特事特办。要“比”字为荣。强化竞争激励机制,相互比能力、看行动,比服务、看质效,比创新、看成果。要“严”字为进。强化倒逼机制,坚持责任倒逼、督查倒逼、考核倒逼,保证落实的进度、质量和效果,以强有力的举措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工业发展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县委、县政府对工业经济发展寄予厚望,希望大家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力推动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建设幸福商南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工业发展大会上的领导讲话 篇3同志们:
这次全区工业发展大会,是一次对全区工业发展谋篇布局的大会,是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的现场会、动员会、部署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坚定不移加快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最大的政治、最硬的任务,就是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这个目标,最大的潜力和希望在工业,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个“牛鼻子”,奋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
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业必须“挑大梁”。新世纪以来,我区经济总量连续20xx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成功跻身全国GDP“万亿元俱乐部”,主要得益于工业,从20xx年到20xx年,我区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8.5%提高到41.2%,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7.6%提高到51.3%。当前,全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预计年均增长将保持在7—8%,这对全国而言可能是一个合理区间,但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必须保持年均增长12%左右的“广西速度”。实现这一速度,靠什么?主要靠工业。据测算,我区工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能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我区刚刚迈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的主导作用和支柱地位较长时期内不会改变,在迈向全面小康的征程中,工业必须继续扛大旗、挑大梁。要进一步强化工业的战略主导作用,以工业率先倍增、率先跨越,促进全区经济总量翻番、城乡居民收入倍增,为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打造广西经济升级版,新型工业化是“主战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家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核心在于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经济的转型升级,对我区来说,关键在于工业的转型升级。经过多年努力,我区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总量不大、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尤其是产业结构以低端为主,产品结构以初级产品为主,缺少处于产业链控制环节的龙头企业,科技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打造广西经济升级版,必须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结构优化、布局优化,实现产业融合发展、集聚发展、集群发展,进一步提升工业贡献能力、竞争实力、发展潜力,在新型工业化主战场上打好“主动仗”、打出“漂亮仗”。
加快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我区“天时地利人和”俱备。从“天时”看,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央提出建设工业强国,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实体经济,为我区工业跨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和有力的政策支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不断深化,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加速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区带来了难得机遇和广阔空间,工业发展的政策更好、环境更优、动力更足。就“地利”而言,我区区位优势独特,是唯一沿海沿江沿边的西部省区,位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交汇处,是联结大西南与粤港澳、东南亚的重要通道,拥有丰富的矿产、生物、海洋等资源优势,四通八达、便捷高效的交通优势,山清水秀宜居的生态优势,市场空间巨大,后发优势明显。
“人和”因素更突出,自治区制定出台了做大做强做优工业的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培育形成了8个千亿元工业产业和37个超百亿元工业园区,打造了一批强优企业和知名品牌,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和谐、人心思进,盼富裕、求发展,对工业主导地位作用的意识更加强烈,重工业、抓工业的氛围更加浓厚。我们顺“天时”、尽“地利”、聚“人和”,必将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
二、明确目标任务,努力走出一条富有广西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新路子
上个月到我区考察,提出“广西要成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为全区发展明确了新定位新要求,带来了新机遇新动力。打造新的战略支点,核心在于加快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此,自治区党委、政府最近作出《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实现跨越发展的决定》,要求全面推进“1131工程”和“十大行动计划”,力争实现“3年突破3万亿元、5年跨越5万亿元、8年超过10万亿元”的总体目标,工业总量在全国排位有所上升,工业结构和布局达到“两优化”,发展能力实现“三提升”,形成传统产业全面升级,先进制造业比重不断增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壮大,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工业发展新格局。
立足广西区情和工业化阶段性特征,在工作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正确处理好总量与结构的关系。总量不大调结构就没有广阔空间,结构不优总量就难以做大,必须坚持把做大总量与调优结构作为同等重要的任务,在扩大总量中调整结构,在转型升级中做大总量。这是我区工业跨越发展的基本遵循。
——正确处理好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传统优势产业是我区工业的家底和支柱,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区工业发展的方向,两者互相融合、相互促进,必须加快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新兴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既着眼打牢基础,又着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这是我区工业跨越发展的“路线图”。
——正确处理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主要载体,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倍增器”和“加速器”。当前我区“两化”融合发展与全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必须抢抓机遇、加速推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两化”深度融合、良性互动。这是我区工业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
——正确处理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产业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我区工业化城镇化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必须加快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促进工业化的进程,实现产城互动、协调发展。这是我区工业跨越发展的根本出路。
——正确处理好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我区特色农业优势明显,为加快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加快形成以工促农、工农互惠的新型工农关系,实现工业兴农、工业富民。这是我区工业跨越发展的基础支撑。
实现我区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目标,必须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实施“四项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我区工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是产业结构问题。比如,一些地方一业独大、一企独大问题突出,一些城市产业过于单一,抗风险能力比较弱。美国著名汽车城底特律曾经创造了历史辉煌,就是因为产业结构单一而走到了申请破产的囧途。这说明,产业结构是工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根本问题。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富有广西特色的现代工业新体系,必须大力实施全产业链战略,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当前,我区大部分传统优势产业都面临产能过剩和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压力就是动力,挑战也是机遇。通过技术改造、降低成本、增加品种、提高质量,传统工业同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要充分利用市场、能源、资源、环境等倒逼机制,推进兼并重组、嫁接改造,千方百计把钢铁、有色、建材、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着力拉长产业链、做深精加工、提升附加值、提高科技含量,形成上、中、下游产业衔接配套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这方面,很多地方、企业都有成功经验。必须大力实施滚动发展、开放引进“双轮并进”战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做大做强汽车、机械、冶金等产业,引进发展石化、煤化、修造船、海洋装备、新材料等沿海大工业,建设一批重大工业项目,不断形成工业发展的新增量。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大力实施服务业提升战略,突出发展面向工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最近,国务院就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和“信息惠民”工程,促进电子商务、信息消费等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我们要抢抓机遇,赢得先机,加快培育信息技术服务、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产业,加快广西工业设计城、广西软件城、广西创意中心等规划建设,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坚持做大做强做优骨干龙头企业和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中小企业并举,鼓励龙头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大力扶持中小微型企业,构建骨干龙头企业支撑、中小企业配套的企业体系。
(二)突出“双核”驱动,完善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
围绕国家调整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三条主线,充分发挥我区区位、资源、产业、政策等优势,突出“双核”驱动,加快形成江海联动、东西互动、“两区一带”协调发展的工业布局。
突出北部湾经济区战略引擎作用,加快建设沿海临港大工业基地。充分发挥沿海优势,实施大开放,促进大合作,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吸引更多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前来投资,加快建设北海电子信息、石化、新材料,钦州石化、先进装备制造,防城港钢铁、有色金属等千亿元产业,加快推进钦州中石油二期、北海神华能源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使沿海临港大工业基地在全区工业跨越发展中做出更大贡献,为实现北部湾经济区经济总量20xx年占全区45%左右的目标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紧紧抓住珠江-西江经济带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推动两广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把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挥柳州老工业基地的龙头带动作用,支持柳州市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工业再上新台阶”三年计划,实现到20xx年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工业投资3年累计突破25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重达到12%的目标,再创老工业基地的新辉煌。桂北要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快发展高附加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桂西要抓好资源型产业精深加工,建设有色金属和铝工业基地。大力发展县域工业,以农产品加工、特色资源开发和承接产业转移为着力点,与城镇化紧密结合,突出产业特色,重点培育30个左右的工业强县。
(三)打好“两张牌”,进一步提升工业开放合作水平
广西这些年工业发展有许多亮点,沿海工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跨越,水泥产业通过引进台泥、海螺、华润等企业,创造了上大压小、结构升级的辉煌,蔗糖产业占全国市场的份额提高到60%以上,汽车产业成长为全国汽车市场的一支生力军,等等,走的就是一条开放合作、招商引资的成功之路。我们必须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把工业作为开放型经济的主体和龙头,不断提升工业开放合作水平。
全力打好“东盟牌”,进一步深化以东盟为重点的国际开放合作。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的平台作用,以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等国际合作示范产业园区为载体,积极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领域,提升园区产业发展水平。鼓励和引导优势企业“走出去”,支持农垦集团、北部湾港务集团等企业参与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建设,支持上汽通用五菱、柳工、玉柴等企业走向东盟、走向世界,提升国际经营能力和竞争力。政府要积极提供法律、信息、人才等多方面服务,优化企业“走出去”的环境。
全力打好“粤港澳牌”,积极融入国内多区域合作。充分发挥黄金水道优势,抢抓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把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作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点,大力拓展与粤港澳台合作,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项目,建设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使珠三角地区发达的产业、信息、技术与我区资源、劳动力、政策等优势结合起来,形成工业发展新优势。加快“无水港”建设,扩大对西南、中南经济腹地的开放合作。产业园区是工业开放合作的核心平台。这些年梧州市积极发展再生资源、不锈钢、陶瓷等专业园区,北海市着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园和临港工业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均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在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两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超过30%,靠的就是一批园区和企业建成并收益。我们要围绕主导产业,努力打造一批专业园区和千亿元园区,增强产业集中度和项目承载力,把园区建设成为引商、富商、安商的聚宝盆。
要以扩大开放倒逼改革,强化工业发展的动力活力。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率,优化招商环境,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加强企业制度、产业组织、营销模式的改革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进一步改革创新产业园区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坚持市场化运作,淡化行政色彩,完善用人、分配、服务等激励机制,形成政府授权、自主管理、一站式服务的园区运行管理模式。
(四)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增强工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要求。20xx年,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仅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与全国和先进地区相比差距很大。当前,资源能源环境约束加大,消费需求结构升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工业发展将更多地取决于技术创新的能力和速度。要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大力建设6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使之成为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开放的视野和开阔的胸襟,主动与区内外有较强研发能力的领头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加强合作,形成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抢占市场先机。着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发挥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升企业的技术和装备水平。品牌也是核心竞争力,我们要加强企业品牌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企业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培育打造更多像玉柴、五菱、柳工这样的工业品牌,发展壮大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增强广西工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实现工业跨越与环境保护双赢
加快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其“新型”的重要内涵就是要走出一条工业与环保的双赢之路。柳州市坚持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树立了既是工业城市又是生态园林城市的新形象。钦州市坚持环保优先,在加快临港重化工业发展过程中,中华白海豚数量、红树林面积不降反增,实现了“大工业与白海豚同在”。实践证明,工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可以良性互动,只要思想重视、措施得力,就能够走出一条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互促进、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好路子。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区的金字招牌和看家本钱,要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工业
工业发展大会上的领导讲话相关文章:
工业发展大会上的领导讲话
上一篇:安监局领导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下一篇:环保局长座谈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