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领导扶贫工作会议讲话
县领导扶贫工作会议讲话(通用16篇)
县领导扶贫工作会议讲话 篇1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农村工作重点是农村改革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当前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20xx 年,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县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重中之重”的要求,坚持以扶贫开发为统揽,积极改革创新,全力推动落实,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呈现出农业产业加快发展、农村面貌显著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四个特点。
20xx 年中央1号文件围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突出强调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政策、新举措,必将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提供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比如,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投资和工作力度;加快西部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公路建设,解决剩余贫困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等等。省上下发的《关于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将进一步推动扶贫工作方式由“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的转变。安康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市和全省深化农村改革试点市,正在稳步推进。可以说各级都非常重视“三农”工作,“三农”发展的政策环境持续向好,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也将越来越多,这些都是我们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指导和基本遵循。
在看到大好机遇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我县“三农”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从农业发展方面来讲,我县面临着两高、两低、两差、两难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高投入、高风险,产出率低、效益低,环保差、食品质量安全差,农产品价格上涨难、政府扶持保护难,其根源在于结构不优、方式粗放、生产关系不尽适应。从农民增收方面来讲,我县面临着“两难”困境,主要是农民打工难、农产品卖难,致使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受阻,农民发展主导产业的积极性有所下降,保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从农村发展方面来讲,我县农村改革进入深水区,一些干部坐等“顶层设计”,不敢大胆地探索创新,不愿担当改革风险,致使一些改革进展迟缓,农村发展活力仍显不足;我们注重抓好“物的新农村”,而在抓“人的新农村”方面力度仍需加大,美丽乡村的特色打造有待加快推进;农村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各类诉求明显增多,特别是因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多样多发,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压力越来越大,农村社会治理创新亟待加强。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深刻认识新常态下“三农”工作的新形势,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三农”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进一步明确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发展思路
20xx 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要紧紧围绕建设“三宜”石泉的发展定位,坚持以扶贫开发为统揽,以保供给促增收为目标,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以农旅融合为主攻方向,以打造美丽乡村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夯实农村基础,稳步推进农村改革,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加快构建城乡发展一体的机制体制,努力推动城乡共同繁荣。
三、务实推进农村改革
农村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头绪多、任务重、难度大。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围绕中央和省市关于农村改革的决策部署,按照“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稳步推进、力求突破” 的要求,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统筹和完善各种规划,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要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搞活农村经济为重点,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创新完善政策制度,加快要素流动,激发市场活力,为加快“三农”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增添动力。今年,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改革:
一是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和土地制度等改革。盘活农村土地、房屋、林权等“沉睡”资源,释放财产增值、农民增收潜力,提高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尤为重要。要积极探索和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和土地制度等相差改革。在集体土地承包方面,要按照稳定政策、规范管理、民主协商、确权赋能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节奏,确保今年8月底前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这里要强调的是,这项工作上级有要求,群众有期待,自身有基础,我们既要保证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更要注重妥善解决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努力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确保农村社会大局的稳定。要加快县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县政府办公室负责产权交易中心硬件设施建设,县委农工部牵头抓好相关软件建设,力争6月底投入使用,为产权流转交易提供有效平台。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建立健全市场交易规则和服务监管机制,对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探索试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要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抵押、担保、转让以及宅基地置换、流转、交易等方面大胆探索,重点解决陕南移民搬迁土地综合利用问题,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社区建设。
二是大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针对农村大量劳动力外流、农户分散经营的实际,传统经营必须改革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着重在主体培育、机制创新、社会化服务等方面下功夫。要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及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分类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重点促使珍佰粮行、丰标牛肉、嘉晟、博硒、六台山等农业龙头企业做大,扶持池河明星生猪、迎丰香猪、中池大米、丝银坝蔬菜等重点合作社做强,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家庭农场100个。各镇及涉及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好点,布好局,在基础配套、利益联结、产销对接等方面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实践。要引导土地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有序流转,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要积极探索发展农村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现代种养业和服务业,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支持发展混合所有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密切与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互惠共赢。扎实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鼓励社会多元主体投身农业服务行业,着力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职业农民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是扎实推进金融制度创新。当前金融制度改革创新是难中之难,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是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机构。要进一步总结推广明星养猪合作社互助资金担保贷款的服务模式,加强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接,创新完善金融服务,扩大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家庭农场贷款规模,切实解决其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要加快金融精准扶贫示XX县试点工作,探索有利于扶贫的金融服务模式,适当扩大扶贫小额贷款单笔贷款规模,加快贫困户脱贫步伐。要深入探索抵押融资的有效途径,拓宽农民用住房、生产经营性农机具、林地土地经营权等融资渠道。要畅通评估、交易、担保、保险、融资等各个关联环节,健全涉农担保和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建立风险共担机制,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四是积极开展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是省上确定的重点改革任务,是市上《农村改革试点方案》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我们在产业建设、移民搬迁、扶贫重点村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已经率先开展了涉农资金整合、集中捆绑使用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我们要根据市上的试点,结合我县实践经验,进一步进行探索创新,力争总结提炼形成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长效机制。
五是稳步推进镇村综合改革。要按照市上批准的《镇村综合改革方案》抓好落实,深入细致地做好干部安置、稳定人心等工作,引导干部群众理解、支持和参与改革,确保这项改革积极稳妥有序推进。通过改革进一步优化镇村机构设置,完善镇村工作运行机制,提高镇村服务能力和水平。县编办和组织部、民政局分别要抓紧做好镇村改革相关工作,镇机构改革要迅速启动,并村工作8月底前要全面完成。
六是强化农村基层治理。要以镇村改革和村级“两委”换届为契机,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自治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参与管理相结合的农村社会治理机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村级自治能力。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乡村治理方式改变,加大对农民的普法教育,提高普法效果,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要着重加强村干部法治教育和培训,增强村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要充分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作用,加大村务公开力度,把村干部的“小微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平安镇、平安村(社区)创建。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四个三”工程,着力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四、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
加强对“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是农村改革发展取得成就的重要保障。“三农”工作涉及领域广、任务重、难度大,推进改革发展的压力前所未有。各镇党委、政府必须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创新领导方式方法,增强改革意识和法治思维,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要把“三农”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落实好“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从人、财、物方面给予倾斜。要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强化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及“三农”干部倾力抓的工作格局。
二要夯实工作责任。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县委农工部要切实发挥好牵总部门的作用,加强政策研究,强化具体议事协调,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各农口部门要进一步改进作风,抽调精干力量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地头,指导农村各项改革,搞好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帮助镇村解决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镇村要发挥主体作用,按照全县的统一部署,认真落实好各项工作。各级各有关单位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强化协作、搞好配合,形成推动“三农”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要强化督查考核。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县委农工部要汇同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针对今年县委办、县政府办印发的一号文件中关于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任务,以及今天会议确定的重点内容,不定期开展督查,对工作成效明显的进行表彰,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及时予以通报。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年度考核由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XX县委农工部牵头负责,要认真研究、抓紧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并切实抓好组织实施,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近期,县委将专题研究如何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研究如何加强农工部工作的问题,强化农工部职能作用,相关部门要提前做好调研准备工作。
同志们,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特别是做好农村改革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开拓进取,锐意改革,努力开创新常态下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县领导扶贫工作会议讲话 篇2上午,在县委工作会议上,县委李书记就我县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要求、工作措施包括工作方法以及做好工作的保障机制等方面讲得非常全面、精辟和到位。这里,我主要结合扶贫工作如何抓好落实讲些意见。
当前,新常态下的扶贫开发工作已不再仅仅是工作层面上的问题了,而已上升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国家战略高度;贫困
问题也不再只是单纯的温饱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综合发展问题;实际工作中,也不再是简单地给钱给物、搞几次慰问了,而是要拔穷根、挪穷窝、斩断穷困链、增添内生动力,把“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力量部署上,也不再光是扶贫部门的事了,而是整合力量和资源,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动员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尤其注重发挥政府设计引领和组织核心作用。
这方面,县委、县政府针对我县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的实际,因地制宜,科学分类,创新机制,超前谋划制定了“三五扶贫”发展战略,率先在实施精准扶贫上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做法,取得了明显成效。三年来,有19800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贫困村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我县的做法,受到了中省市的充分肯定,“三五扶贫”工作被评为20xx年安康十大新闻之一,全省精准扶贫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中省市主流媒体报道介绍了我县的做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齐心协力、主动作为的结果,更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当下最迫切、最至关重要的是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向纵深深化,如何进一步的提升,如何更好地推进与完善,尤其是抓好工作落实,确保更多的贫困群众如期脱贫,更好地打造石泉“三五扶贫”品牌。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审时度势,新常态要有新认识,真正解决好“去扶谁”的问题
如何围绕抓落实并且卓有成效地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是我们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做到三点:
1.对扶贫开发工作所处的高度及重大意义要深刻理解。扶贫开发工作现在已成为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大事。中央指出,扶贫工作事关全局,全党必须高度重视;必须时不我待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贫困地区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心无旁骛、聚精会神抓好这项工作,团结带领广大群众通过顽强奋斗早日改变面貌。习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考察调研,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论述归纳起来核心有六个方面的思想内涵。一是扶贫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二是两个“重中之重”,即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三农”工作中贫困地区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三是改革创新思想;四是科学扶贫思想;五是精准扶贫思想;六是内源扶贫思想。春节前,习在我省视察时还专门主持召开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并给参加会议的同志出了四道题,其中之一是“如何打好扶贫攻坚战,如何改善老区百姓生活”。习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开创扶贫开发新局面、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在认识上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和纬度。
2.对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要准确把握。要着重把握四点。首先,各级党委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带来了新机遇。我们已经切身感受到,新常态下扶贫开发工作具有“高层重视前所未有、政策环境更加向好、工作机制更趋完善、社会氛围越来越好”这四大方面的新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宏观经济对扶贫开发带来压力、扶贫任务更加紧迫、扶贫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等方面的新挑战。其次,新形势对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扶贫工作说到底是感情和责任问题。对群众充满感情是做好扶贫工作的前提,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追求,归根到底是党的性质、宗旨问题,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问题,能力不在于大小,而在于有没有真心去抓去落实。要结合县委安排部署的“两包两联一驻一代”活动把扶贫工作夯的更实。第三,面临的困难和难啃的硬骨头比较多。扶贫工作时至今日,面临的贫困村多是条件非常艰苦、脱贫难度大的地方,而且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村庄空心化、老龄化趋势加重,这就需要我们倾注智慧,创新方法,不能工作简单化、一般化,要坚持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内源扶贫,建立更加协调、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扶贫开发新体制、新机制。第四,不进则退你追我赶的局面已形成。近年来,许多地方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总结出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涌现出了一批典型,我们决不能妄自尊大,固步自封,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加大工作力度,持续探索,力求再上新台阶。比如,有些镇在探索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和路子上就有不少亮点,尤其是池河镇按“三个五”总体要求,探索总结出的“套餐”式扶贫方式,受到有关方面肯定,值得在全县推广。还有城关镇抓住部门包抓机遇,借助外力的“牵引模式”,喜河、曾溪、饶峰镇“产业增收模式”,迎丰镇“基础先行、产业跟进”模式等等。
3.面对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新任务和群众的新期盼必须把抓落实放在突出位置。群众最期盼的是各项政策都能尽快的落到实处。县上制定的“三五扶贫”工程完全符合我县实际,省上也明确了新阶段扶贫开发“12345”工作重点,核心内容是锁定“两不愁、四保障 ”这一目标;瞄准“贫困村、贫困户”两个对象;狠抓“方式上从项目间接带动向精准扶贫直接帮助转变、管理上从项目管理向对扶贫对象管理转变、事权划分上从省市县共同组织管理项目资金向省市侧重指导监管县级主体负责项目资金管理转变”的三个转变;坚持“区域发展整体推进与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各方支持与自力更生”四个结合;落实“工作管理到村到户、规划计划到村到户、项目资金到村到户、帮扶责任到村到户、监测考核到村到户”五个到村到户。对这些新要求,我们要吃准吃透,特别是要把握“精准”二字,深化提升和创新实施“三五扶贫”工程。真抓实干,不只是口号,而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要把减贫措施的精准实施与贫困人口的定点脱贫相统一、相对接,让“滴灌”式扶贫见成效。
二、务实创新,新高度要有新举措,下茬解决“怎么扶”的问题
扶贫工作是全局性、系统性工程,需要从细处入手,往实处发力。要坚持突出精准这条主线,加大力度,真抓实干,吹糠见米,着力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要在瞄准对象,确保“五到户”上下功夫,解决整户整体脱贫问题。按照“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精准帮扶、逐户验收”要求,因村因户制宜,把我们已经实践证明十分有效的做法坚持做好。
一是对象精准到户。在调查摸底、建档立卡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真正了解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扶真贫、真扶贫。
二是措施落实到户。按照“一户一业、一户一策、一人一法”的方式,帮扶贫困户“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增加收入。整合农民培训等教育资源,确保贫困农户掌握1-2项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千方百计解决贫困家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农户转移就业问题,鼓励和支持他们自主创业,拓展增收渠道,学习借鉴云雾山镇一企带百户模式。
三是包抓责任到户。继续完善干部包户制度,实行“定人定责、脱贫解约”,并建立帮扶台帐。强化挂钩帮扶贫困村责任分解和责任落实制度,做到不脱贫不脱钩。要学习推广一些工作组实行干部驻村帮扶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探索党建扶贫,打造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队”的好做法。如今的扶贫工作决不能完成任务式的看一看、慰问一下、给一点钱就算完事,必须把脱贫作为目标,不能只看“扶”做了哪些,更要看最终是否“脱”了贫。这方面我们有些部门做的比较好,总结出了明路子、出点子、找票子、换脑子、强班子“五子”工作法。要推广驻中池扶贫工作队总结的一季度对接、二季度检查、三季度进村入户看进度、四季度考核验收“四步”法。
四是政策兑现到户。把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行动态管理。积极筹集新农合资金,实现贫困人口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
五是成效显现到户。要依托信息系统,实施全程、动态监测。重点监测精准扶贫措施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操作性,及时反馈最末端信息,提高精准扶贫成效。今年,省上将通过贫困户抽样调查、核实收入等方式,开展精准考核验收。要在做好去年脱贫人口核验工作的同时,务必于月底前完成今年7800人脱贫计划、落实到户和帮扶措施的制定工作,使精准扶贫真正到户到人,做到心中有数、脱贫有据、后续有策,更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二)要在拓展路径提升内涵上下功夫,强力推进“三五扶贫”生根开花结果
一要精准对接,进一步强化工作机制。要紧盯87个扶贫重点村和全县46200 人在册贫困人口,尤其是今年12个脱贫村和40(“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发言稿)个重点贫困村,把吃“套餐”与“点餐”、“配餐”相结合,将挪穷窝、移穷业和断穷根相结合。结合实际,抓好旅游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特色产业扶贫。
二要紧紧依靠市场培育特色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和能人大户,多措并举促进贫困村、贫困户创业就业。要重视发挥基层组织的引领和能人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基层组织和贫困人口主观能动作用发挥。
县农村暨扶贫攻坚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讲话致辞
三要加大项目资金投入。要精准施策,把规划项目化,项目精准化,到村到户,使资金直接用于扶贫对象,增强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要选好切入点做实做亮。我县“三五”扶贫工作有许多成功经验,有一定的影响力,各镇各部门完全可以依托这一品牌,结合自身工作的优势和特点,选好切入点,在融入扶贫工作中实现更大作为,呈现出更多的工作亮点,达到多赢效果。
(三)要在突出扶贫工作重点难点上下功夫,重视解决最根本性的问题。新常态下扶贫开发工作一定要有新的理念。有位学者对贫困地区总结了这几句话:贫穷在心态上,落后在观念上,复杂在人际上,精力在争斗上,流失在人才上,短缺在精神上,差距在环境上,失败在制度上。对一些贫困群众,只能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对这番话的是非曲直且不做评论,但确实有值得认真反思的地方。那么,应该把握哪些重点难点呢?
一要坚持扶“志”。人首先是要有志气。要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起脱贫的信心和志向,这是第一位的大事。发达地区之所以发达,多是干出来的,不断奋斗的结果,而不是等出来的、要出来的。物质上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的贫穷,人一定要有志气。
二要在扶“智”上下功夫。就是要提高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使他们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这样才能从“输血”走向“造血”。
三要扶“质”。不要认为扶贫对象都是低素质、低层次的人,也不要认为扶贫就是低水平、低层次的工作,要千方百计发展一些有前景的产业和发展模式。有条件的镇和一些包抓部门,可以在“电商扶贫”上积极探索,实行1+n模式(1个能人,n个贫困户),先行先试,创出一条新路子来,总结出好的经验在全县推广,县房管局在这方面做了比较好的探索,值得借鉴。
三、克难奋进,新起点要有新作为,真正解决好“谁去扶”问题
做好当前的扶贫开发工作,既要抓住用好新常态蕴含的难得机遇,又要高度重视扶贫工作面临的各种挑战。
一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我县“三五”扶贫工作之所以取得一定的成绩,重要的是始终坚持以扶贫开发工作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坚持整合力量和资源,坚持以考核为驱动和引领。对这些基本经验,我们一定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执行。要把我们确立的好机制坚持执行好,在增添内生动力上下功夫。生动的实践证明,如果主观上缺乏进取精神,总是依赖“输血”,而不积极培育“造血机能”,再多的政策和项目也摆脱不了贫困。
二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参与扶贫的干部所具备的事业心、凝聚力、战斗力如何,是新常态下扶贫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要有真情实感,只有与群众建立感情,把为贫困群众谋福祉作为一件快事、乐事,才会心甘情愿的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要有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和昂扬向上的干劲,要不畏困难,勤勤恳恳做艰苦细致的工作。要求真务实,坚持实事求是,眼睛朝下看、脚步朝下走,察实情、讲实话、做实事,不搞形式,不图虚名,脚踏实地干实事。有的单位在选派扶贫工作队员时,看谁工作任务轻让谁去扶贫,谁岗位不重要派谁去扶贫;有的单位有项目有资金,可到村上去的却比较少,有的单位虽然是“清水衙门”,但和群众联系的紧,群众非常欢迎,这不是有没有时间的问题,重要的是对群众的感情问题,对此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
三要严格考核,增强执行力。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开发考核机制。要把贫困村整村脱贫、贫困人口数量减少和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提高,围绕“居住有改善、致富有路子、就业有岗位、迁出能稳定”确定考核指标,作为扶贫工作成效的主要考核指标,建立贫困村退出机制;建议建立镇、部门主要领导抓扶贫工作专题述职制度,实行公开评议考核。同时,要创新社会扶贫参与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实现定点扶贫和对口帮扶制度化。制定贫困村和贫困户帮扶规划,细化量化年度方案,实行年初“建帐”、年中“对帐”、年底“查帐”管理机制。要就如何更好发挥驻村扶贫工作力量和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如驻村工作队的重点任务是什么?与镇村在推进工作中的协调机制怎么建立?对驻村工作队员有什么样的具体帮扶要求?怎么考核?党员干部对贫困户开展“一对一”帮扶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怎么开展等等都要有明确的要求。扶贫局要牵头研究制定驻村工作队和党员干部“一对一帮扶”工作指导意见,供大家共同遵守。
同志们,扶贫开发工作事关大局,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热切关注。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的决策部署上来,抢抓机遇,转变作风,创新思路、真抓实干,推进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再上新水平再跃新台阶。
县领导扶贫工作会议讲话 篇3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20xx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作简要回顾总结,对20xx年农业农村工作作简要安排,着重对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讲一些具体的意见。一会儿柯书记要对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作出安排,政协李主席还要就全县精准扶贫工作作重要安排和要求,李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深刻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20xx年工作回顾
20xx 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扶贫攻坚为统揽,以保供给、促增收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方向,狠抓现代农业、“三五”扶贫、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建设、社会治理五项重点工作落实,顺利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9万亩,总产达到6.9万吨,油料播种面积9.5万亩,总产达到1.35万吨,种植蔬菜6.3万亩(其中设施蔬菜5863亩),总产达到6.1万吨;农林牧副渔总产值达到 11.08亿元,农林牧渔增加值达到6.48亿元,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75元,同比增长13.1%,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健康平稳发展,产业结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齐头并进。顺利完成了以粮油、蚕桑、畜牧等为农业主导产业的年度目标任务,实现了水稻、油菜、蚕桑等从“稳产量”到“优质量”的提等升级。特色种植的黄花菜首次出口9.5吨到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魔芋产业不仅种植面积逐步扩大,而且产品效益和附加值稳步提升;烤烟生产在稳定种植面积的情况下,产量和价格都有提升,效益明显提高,极大地激发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二是现代农业园区效益进一步显现。20xx年全县共实施20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比上年度新增4个。其中省级示范园区2个、市级示范园区4个、县级示范园区14个,园区建设总面积达到7.5万亩,实现总产值6.1亿元,带动就业2800余人。三是经营主体培育逐步加快。全年共培育了XX县阳森牧业、黄金寨牧业、国洪牧业、正兴有机食品、正康食品等5个龙头企业,实现收入 4160万元。建设了宏泰兔业、正兴黄花菜、天蓝苗木花卉、迎丰梧桐村香猪养殖、六台山茶叶5个专业合作社和10个标准化家庭农场,其中7个家庭农场被推荐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同时,完成职业农民培育1204人,认定发证240人。四是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年完成水利投资890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5平方公里,新修和加固堤防护岸4.29公里,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全面完成;县城第二水厂建成通水,新建农村饮水工程11处,解决了86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防汛抗旱工作获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授予的“省级先进防汛抗旱办公室”称号。交通项目建设力度持续加大,石红路、后合路全线贯通,长阳汉江大桥加快建设,g210石泉过境汉江大桥项目开工建设,建XX县乡村示范路和连户路164.7公里、便民桥40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五是农村综合改革和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有力。截止今年4月30日,全县已有138个村、21个社区完成了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86个村、6个社区完成了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第二阶段清查核实工作已结束,目前正在开展土地确权信息平台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列入省市创建的镇已经完成规划编制工作,预计将按时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我县农业目前仍处于生产经营的初级阶段,群众对传统农业根深蒂固,加之近年来市场不稳定,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发展现代农业投入高、风险较大,农民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以家庭为单元小而散的生产方式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三是农业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由于农业产业周期长、投入大、周转慢,国家项目补贴有限,信贷资金手续繁多,且额度小、利率高、还贷期短,很难适应周期较长的农业开发项目,制约农业产业做大做强。这些问题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必须加以破解,促进全县农业及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二、20xx年农业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20xx 年,是全面完成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承上启下、谋划“十三五”的关键一年,做好农业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结合我县实际,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扶贫开发为统揽,以保供给促增收为目标,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以构建城乡一体、四化同步的体制机制为核心,狠抓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生态保护五大重点工作,努力把农村建成宜游、宜业、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人人羡慕的旅游家园,让农民成为有尊严又体面的职业。
主要目标任务是: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9万亩以上,总产达到6.9万吨,油料播种9.5万亩,总产达到1.39万吨;种植蔬菜6.4万亩,总产达到6.5 万吨;发展魔芋1万亩、黄花菜5000亩;饲养生猪45万头,出栏25万头,饲养牛5万头、羊13万只,家禽饲养达到198万羽;建设现代农业园区21 个;培育家庭农场100个;培育职业农民1000人,认定发证200人;实现农业总产值12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670元,增长13%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重大动植物疫情,有效防止农村面源污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
三、今年必须着重抓好的几项重点工作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各镇及相关部门要结合县委、县政府明确的重点工作及骨干项目内容,将“一个七和四个两”的发展思路贯穿于农业发展全过程(“七化”即:坚持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生态化、高端化、品牌化;“四个两”即:“两推进、两培育、两完善、两守住”,着力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职业农民,完善县域促进农业发展政策体系、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守住环保红线、守住农产品质量红线),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 稳定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强化对粮食主产省和主产县的政策倾斜,保障产粮大县重农抓粮得实惠、有发展。我县虽然不是主要产粮区,但粮食安全依然是我们的生命线。各镇、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粮食安全意识,强化政策引导,落实种粮补贴、农资直补等惠农政策,加强耕地撂荒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继续把发展粮油、畜牧、蚕桑作为全县农业主导产业,主攻茶叶、魔芋、黄花菜、蔬菜等特色产业,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同时,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适度扩大的原则,根据地域特点和实际情况,多元化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示范推广野鸡、獭兔、香猪等特色养殖,培育养殖大户20户,培育畜牧专业村30个。建立完善农业投入品监测、生产过程监测、农产品质量抽检、畜禽定点屠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抓好城关镇丝银坝、杨家坝,池河五爱、谭家湾,中池五坪、中心等设施蔬菜基地建设;以城关、饶峰、两河、曾溪、云雾山5个镇为重点,种植黄花菜5000亩,进一步提高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以迎丰、云雾山镇为重点,发展魔芋3000亩,总面积达到10000 亩,新建魔芋产业市级示范园1个、县级4个,同步加快示范基地、种源基地和加工厂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二) 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根据市政府与我县签订的20xx年农口重点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今年我县要实施9个现代农业园区提升工程,培育产值1亿元以上的1个、5千万至1亿元的2个,重点要提升园区效益,提高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水平。而我县现有的现代农业园区整体效益比较差,示范带动能力和引领作用还不够明显,生产、加工、销售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实现生态化、高端化、品牌化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今年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要突出以提升园区效益为中心,强化内部管理,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园区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重点抓好池河明星、嘉晟2个省级园区,两河博硒、杨柳苗木花卉、熨斗茶叶、谭家湾绿岭示范园区、滹沱山生态农业、六台山观光茶叶、丽泉苗木花卉休闲观光等7个市级园区的提升工作,力争全县园区数量达到 21个,实现明星“猪-沼-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产值1亿元以上,培育池河嘉盛农业园区、两河博硒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现产值5000万元以上,全面完成市上下达的培育任务。县农业局要按照池河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规划,重点围绕池河两岸百里生态农业长廊(基地)、优质生猪养殖基地、生态牛羊养殖基地、生态鸡基地、黑香猪基地、林下经济基地、绿色蔬菜基地、池河中游生态旅游环线项目、高效农业观光区、农业循环经济示范游览区10个规划项目,尽快明确年度建设任务,及早启动实施,争取早日将池河、中池、迎丰建成特色鲜明的农业板块,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同时,按照“汉滨、汉阴、石泉”三县共同签订的月河现代农业带建设协议要求,抓好石泉的建设项目,以促进和提升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三)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经营方式。各镇各部门要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任务,着力将农业小规模经营和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和合作经营转变,加快培育职业农民、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重点培育嘉盛蔬菜、绿康牧业、天成丝绸、珍佰粮行、丰标牛肉、博硒农业、六台山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增强示范带动作用;这里要重点强调的是两河镇、喜河镇和国土、招商、经贸等部门要加强与珍佰粮行项目业主的对接,加快推进珍佰粮行加工厂和两河仓储物流建设,督促项目业主,尽早启动建设盘龙山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争取年内完成盘龙山50户民居改建工作,年底前启动接待中心建设。各镇、各部门要抢抓石紫岚沿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机遇,加快推进池河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带、汉江茶产业带,城关、后柳、喜河、熨斗休闲观光茶园和后柳休闲观光果园、城关丝银坝蔬菜园“两带六园”建设。以池河流域为重点,建设明星生猪、迎丰香猪、中池大米、丝银坝蔬菜4个专业合作社,培育家庭农场100个,同步完善家庭农场考核奖补机制,力争在每个镇和每个区域形成示范;进一步加大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建立一支有文化、会经营、懂管理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此基础上,县农业、经贸、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对龙头企业、合作社在产品包装策划、宣传推介方面的指导培训,鼓励企业主体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平台,创新经营方式,拓宽营销渠道,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各镇各部门要把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各涉农部门要认真落实城乡低保、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农机具补贴、粮种补贴、避灾扶贫搬迁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严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缩水走样。各镇要抢抓科技特派员、扶贫“雨露计划”、实用技术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政策机遇,加强务农人员的技术培训,特别要对有发展意愿、有经营头脑的养殖户、种植户、创业户予以更多的帮扶,着力培养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解决当前农村缺人才、缺技术、缺服务的问题。县农业局及相关部门要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中介组织,为群众发展产业、创业、就业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等全方位服务,建立以市场服务为主体,以政府公共服务为依托,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最大限度的满足农民生产需求,提高农业经营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有盼头的产业。
(五)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各镇各
(六) 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条件。水利、交通等部门要抓紧编制各自领域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衔接,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减轻县级财政压力。县水利局要对照农口重点工作目标责任书,以汉江综合整治为重点,依法加大对河道乱挖乱采、乱占乱建、乱电乱捕的管理力度,重视水质保护和河流水系生态,确保汉江水质保持国家二类标准。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全面完成新堰堤防、东延堤防、后柳堤防扫尾工程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推进流域治理、丹治工程、农田水利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着力解决1.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确保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县交通局要克服当前项目多、任务重、人力和资金不足的问题,有序推进g210过境线、东酒路建设,全面完成长阳汉江大桥建设项目,争取早日通车。开工石紫岚公路改建项目,启动池河至迎丰公路路面改造工程,加快石泉至大河坝高速连接线前期工作进度,启动公交客运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同时,要加强道路、水路运输市场监管,突出“黑车”整治,进一步规范客运市场行为,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石泉奠定坚实基础。
同志们,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重点,以更加务实有为的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争取各项工作能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建设美丽富裕新石泉作出新的贡献!
县领导扶贫工作会议讲话 篇4各位领导:
根据20xx年度县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活动的安排,我就我县“”以来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基本经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重点工作作如下发言,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给予批评指正。
县“”期间被列为全省5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以来,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国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性战略机遇,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进而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牢固树立“大扶贫”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整村推进打基础、产业开发调结构、劳务输出抓增收、易地开发建新村”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努力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综合开发,全面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扶贫开发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基本经验
—我县扶贫开发项目总投资(不含群众投工献料折资)为15214.34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扶贫资金7139.8万元,占总投资的46.9%;部门整合资金5314.73万元,占总投资的34.9%;社会帮扶资金2759.81万元(含物资折款),占总投资的18.2%。通过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发展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群众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对农民住房的改造、劳务输出、科技培训,贫困人口的观念意识得到了根本的转变,通过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和推广,科技成果在种植、养殖、加工业等被广泛运用,贫困人口得到了实惠,经济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一)主要成效。一是贫困状况得到缓解。实施“”扶贫开发工作以来,大量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部分村组整体基本解决温饱,贫困状况得到缓解。据不完全统计,—累计基本解决1.6万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二是贫困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通过扶贫项目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农村电力、乡村道路状况等有了明显改善,为解决温饱奠定了基础。三是贫困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得到调整和优化,各项社会事业有所发展。“”期间是县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经济总量普遍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得到调整和优化,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增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968元,比的1152元增加816元,增长71%。全县贫困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卫生和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缺医少药状况得到缓解。四是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扶贫开发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且改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大部分地区“等、靠、要”的思想逐步消除,安居自满、小富即安、封闭保守、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逐步被商品观念、市场观念、科技观念所代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进一步增强。五是全社会齐帮共扶,多渠道、全方位开展扶贫。中直、省直各扶贫挂钩单位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号召,以送资金、送物资、送科技、送医药、支教等方式对我县进行帮扶,将救济式的输血扶贫朝着开发式的造血扶贫转变,为全县扶贫开发注入新的活力。六是异地致富见成效,劳务扶贫经济向产业化发展。通过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缓解了贫困地区人地矛盾突出的问题,提高了劳动者整体素质,增强了外出务工就业的机会,平均每年可增加现金收入近1200万元,务工人员人均增收0.5万元。通过劳动力转移培训输出,实现了“走出一人,搞活一片,富裕一家”的目标。七是易地开发扶贫缓解了人地矛盾。易地开发扶贫坚持“量力而行,注重实效”,“就地、就近、小规模集中和插花安置为主”的原则,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实施。—累计完成转移安置1100人,使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二)基本经验。一是理清思路,为扶贫开发工作明确目标。县扶贫开发工作紧紧抓住“一体两翼”这一主线,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对象,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项目到村、资金到户”的方针,立足县情,发挥资源优势,不断创新扶贫机制。一是投入方式的转变,由原来政府全额投资逐步转变为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投资,逐步形成大扶贫的工作格局。二是做到三个结合。借整村推进重点扶持贫困村建设的东风,做到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产业培植相结合、与劳务输出相结合,大力推进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指导工作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四是在整村(乡)推进工作中,上下应齐心协力,做到项目由县扶贫办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指挥、统一采购、统一验收。五是在具体实施项目上,做到项目有规划、项目实施村群众干部有积极性、项目实施有目标任务、实施的项目有公告公示。二是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力求做到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同时推进。县多年扶贫开发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才能逐步增强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培育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造血机能并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任务不仅是要尽快解决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而且要帮助初步解决温饱但温饱不巩固的贫困人口增加经济收入,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县从贫困地区的实际出发,确定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发动和组织贫困地区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一手抓解决温饱,一手抓巩固温饱,实现了解决温饱人口和巩固温饱人口同步增长,贫困地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普遍有所增强。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县在制定扶贫政策措施时,从少数民族众多,区域之间,尤其是南北发展差距大的实际出发,注重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增强针对性和指导性。把少数民族集中、贫困面大和贫困程度较深的北部四个乡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进一步完善扶贫措施。四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投入扶贫攻坚。县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扶贫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把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扶贫攻坚的合力。在政府加大扶贫开发投入,认真组织实施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的同时,动员组织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积极参与挂钩扶贫,提要求、下任务。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开展各种形式的扶贫济困活动。五是严格监管,确保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规范运行。在新阶段的扶贫工作中,严格执行《云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试行)》和《财政扶贫资金回补报账制》。进一步规范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执行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使扶贫资金充分发挥效益。六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合力扶贫的氛围。县扶贫宣传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州有关扶贫开发的文件精神,深入开展扶贫宣传,创造良好的扶贫开发舆论环境,营造全社会合力扶贫的氛围,促进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以来,以《怒江报》和《扶贫动态》为主要阵地,紧紧围绕党的扶贫方针、政策、重大决策,开展整村推进、产业开发、易地搬迁、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的宣传工作。重点宣传在扶贫开发实践中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新经验,宣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我县扶贫开发已经进人最为关键的时期。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农村低保工程的实施,为少数民族地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边疆和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的原因,集少、边、穷为一体的边境民族贫困县,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扶贫攻坚的任务依然很繁重,与其它地区贫困问题具有不同于一般贫困地区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一)自然条件恶劣,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尤为突出。我县大部分贫困群众居住于高寒阴湿地区,自然条件严酷,山高坡陡、岩石裸露、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自然灾害多、耕地资源少、质量差,贫困人口人均基本生产资料占有量少,进一步拓展生产生活空间十分有限,发展后劲严重不足。长期以来受人口增长,自然灾害频繁的影响,特别是多年来不合理的耕作、毁林开垦种地等不合理开发,使贫困地区本来脆弱的生态遭到更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土层日趋瘠薄,自然灾害更加频繁。如我县的四个扶贫攻坚乡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85%
以上。植被破坏严重,水资源逐步枯竭,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和日趋减少的耕地资源、水资源、林地资源给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影响。
(二)社会发育滞后的制约性仍较强。20世纪50年代以前,一些民族的社会发育处于原始社会残余形态阶段、奴隶社会阶段和封建社会阶段。这些民族中除个别民族的部分人口在党和政府集约性强力投入的推动下,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彻底改变外,少部分民族还保留或遗留着较多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科学文化素质低,信息闭塞,与现代社会的效率观念、生活形成有巨大反差。在这些地区开展扶贫工作极其艰难。如:我县的大部分村组都属于“直过区”范围,是从原始社会残余形态阶段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现实现象。
(三)四个扶贫攻坚乡扶贫工作难度很大。县四个扶贫攻坚乡是我县少数民族集聚,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生存条件严酷,各种灾害频繁,加之长期不合理利用和人为破坏,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土层瘠薄,畜牧草场退化,紫荆泽兰等有害植物危害日趋严重,不仅危及畜牧业生产,还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农民唯一的经济收入来源畜牧业逐步萎缩,基础设施落后,经济结构单一,致使贫困农民抗灾能力脆弱,返贫率极高。灾后返贫率大多在40%以上,个别重灾地方甚至高达70%以上。因此,实际解决这些贫困地区扶贫问题的工作难度高于其它任何一个乡镇。
(四)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成果的“双重”任务艰巨。末,我县贫困人口还有6.6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50.8%。这些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生态环境恶劣、人均资源匮乏、社会发育程度低的地区。此外,解决温饱不稳定,平常年景返贫率多在15%以上,灾年有些地方高达33%以上。“大灾大返贫,小灾小返贫”的现象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五)基础设施等突出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加上资金投入有限等,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少,水利、交通、能源设施落后,大部分群众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部分村组不通电、不通公路、不通广播电视、人和大小牲畜饮水困难等。因此,加强基础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奠定稳定解决温饱和发展基的任务十分艰巨。
(六)扶贫资金总量投入不足。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扶贫资金来源少,总量投入不足,且部门之间条块分割,有限的扶贫资金没有形成合力,使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在国家财力还不宽裕的情况下,资金投入上已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由于地方财政十分困难,扶贫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很难落实,广大群众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扶贫任务还很艰巨。
(七)扶贫难度不断加大。我县的绝对贫困人口,自然生存条件更差,发展机会更少;低收入人口解决温饱的标准低,不稳定,经不起灾害的打击和市场的波动。虽然扶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
局部地区的扶贫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也发生了变化:(1)贫困面小了,扶贫攻坚的难度大了。新时期扶贫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剩余贫困人口分布越来越分散,扶贫对象由一些较大的地域变成分散的村组和农户,扶持对象更为具体。(2)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虽然有较大改善,但不平衡问题相当突出。(3)市场环境的变化,给扶贫开发带来了新的困难。(4)农产品销售使农户很难靠农业生产来提高收入。
三、“”扶贫开发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重点工作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xx大、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式扶贫扶贫方针,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把帮助扶贫对象增加收入、缩小发展差距作为主攻方向。紧紧围绕“整村推进打基础,产业开发调结构,劳务输出抓增收,易地开发建新村”的扶贫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地实施“整村推进”和易地搬迁工程,积极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项目,进一步推进村级农村互助资金和小额信贷扶贫,竭力缓解各类返贫现象。通过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努力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条件。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二是坚持优先解决温饱与实现稳定脱贫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坚持产业带动原则。四是坚持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有效衔接的原则。五是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扶贫、外部援助相结合的原则。六是坚持进村入户的原则。七是坚持提高贫困户收入与提高贫困劳动力素质相结合的原则。八是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三)“”扶贫开发重点工作
20xx年-20xx年县扶贫项目规划总投资53119.6万元。争取省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投资35184.6万元,其中整村推进投入14500万元,易地扶贫开发项目投入11430万元;茅草房改造工程投入5560万元,产业发展项目投入3234.6万元,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投入46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17935万元。(详见县20xx-20xx年扶贫攻坚工程规划资金汇总表)
1.整村推进工程。规划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290个,总投资2030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投入1450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5800万元。根据项目点的实际情况,主要对村间道路硬化、人畜饮水、通电工程、通路工程、能源建设、广播电视、文化活动室及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种养业等进行扶持。
2.易地搬迁工程。规划实施易地搬迁3810户11600人,项目总投资19.50万元。户均建盖面积不低于100㎡的一层安居房,按照每平方米造价500元,每户投资5万元计算,3810户共需投资19050万元,其中每户争取省级补助3万元,每户群众自筹或投工献料折资2万元。同时完善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3.茅草房改造工程。规划实施茅草房改造工程5560户,户均建筑面积不低于7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8340万元,其中省补资金556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2780万元。
4.产业发展工程。项目总投资4969.6万元,其中省补资金3234.6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1735万元。
(1)贫困村互助资金5年100万元/年=500万元;
(2)信贷资金5年100万元/年=500万元;
(3)产业开发:
——核桃种植16000亩,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12万元;
——草果种植8000亩,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92万元;
——漆树种植8000亩,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6万元;
——花椒种植4000亩,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9.6万元;
——龙竹种植4000亩,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40万元;
——油茶果种植25000亩,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375万元;
——生猪养殖25000头,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250万元;
——发展山地养鸡160000只,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40万元。
5.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共计转移培训12500人,其中引导性培训9000人,技能培训3500人,投入省级财政资金460万元。
6.社会事业发展工程(在整村推进项目中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县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还存在着扶贫标准低,已脱贫人口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相当薄弱,部分贫困农户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还没有质的改变,贫困村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观等困难和问题。因此,扶贫开发将是一个长期、艰巨而复杂的历史任务。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将以xx大、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解放思想、负重拼搏、服务人民、率先发展”的精神,坚持不懈的把扶贫开发事业推向前进,为经济社会实现率先发展目标作出积极的贡献。
县领导扶贫工作会议讲话 篇5同志们:
根据县委会的安排,由我先讲,接下来
县领导扶贫工作会议讲话相关文章:
县领导扶贫工作会议讲话
上一篇:城乡建设管理会议讲话
下一篇:领导教育工作会议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