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范文大全>行政公文>决定

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定

更新时间:

 中国共产党**市第*届委员会第**次全体会议,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部署和《中共**省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定》精神,认真总结“和谐**”、“平安**”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的实践经验,全面分析当前我市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着重研究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结合**实际,作出如下决定。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深刻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xx大以来,市委按照省委的部署和要求,不断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行研究部署,开展了一系列创造性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其中民主恳谈、领导干部蹲点调研活动长效机制、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基层综治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创新探索,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当前,我市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经济转型步伐加快,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日趋多元,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矛盾多样多发,社会管理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社会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对**实现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市上下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继承和发展我市在社会管理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我市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着眼于**“xx”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化民生优先战略,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建设社会管理服务综合平台为切入点,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制度、方法创新,努力使社会关系更加协调,社会行为更加规范,社会秩序更加良好,社会大局更加稳定,逐步建立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切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社会条件。
  (三)基本要求。从**实际出发,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切实把握以下基本要求:
  ——坚持科学谋划,统筹推进。着眼于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坚决破除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的思想,把社会建设和管理纳入发展大局,统筹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统筹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统筹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树立统筹兼顾、协商协调的理念,正确反映和协调各方面、各层次、各阶段的利益诉求,兼顾好各方面群众的利益,促进社会动态平衡。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标准,进一步改进管理方式,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让群众感受到服务便捷、管理有序、社会和谐。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让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坚持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支持、鼓励、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建立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治管理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管理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有效发挥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形成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合力。
  ——坚持固本强基,源头治理。坚持把富民惠民安民作为解决社会矛盾问题的关键,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树立重心下移、夯实基础的理念,推动人、财、物等要素向基层倾斜,健全基层管理服务网络,加强基层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注重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推进关口前移,及时发现处置苗头性问题,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
  ——坚持依法管理,综合施策。注重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依法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各项社会管理工作有法必依。综合运用经济调节、行政管理、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充分运用民主方式、群众工作方式、说服教育方式研究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提高社会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
  ——坚持改革创新,务求实效。立足**实际,加强实践探索,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大力推动社会管理思路理念、体制机制创新,以体制机制创新带动载体和手段的创新。坚持深入调研,鼓励先行先试,善于总结推广,切实加大并保障对社会管理的有效投入,使社会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思路务实、措施切实、工作扎实、绩效落实。
  二、加强和创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体系
  (一)建立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把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经常性工作,充分发挥人大、政协、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各类社会组织等的社会利益表达功能,拓宽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信访包案责任制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等制度,常态开展领导干部接访、约访、下访和在线访谈等活动,建立健全信访巡调工作机制、信访与行政复议衔接机制、信访问题解决和终结机制,构建“大信访”工作格局。整合群众来信绿色通道、政府直线电话、网上信访、部门热线等多种资源,进一步探索建立党委群众工作部,使之成为汇集群众问题、分解落实任务、协调各方关系、维护群众利益的平台。完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办理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有效投诉查处、党政机关问责等制度,促进群众诉求问题的解决。   
  (二)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建立健全反应灵敏的预警机制、条块结合的排查机制、多管齐下的联调机制、高效规范的处置机制,着力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常态化,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强化调解意识,创新调解方法,把调解优先原则更好地体现到调节经济社会关系中去。进一步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在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和信访工作各自作用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县市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乡镇街道综治中心、村居(社区)调委会等调解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诉调联动、警调联动、政调联动、访调联动、检调联动等机制建设,综合运用教育、协商、恳谈、对话等方式解决问题,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
  (三)建立健全维护群众利益的决策机制。规范和健全重大事项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评估等公众参与机制,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对大多数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的事项缓出台或不出台,真正使决策充分反映民意、维护民利。深化完善常委会和全委会运行机制,全面推行“三重一大”票决制,努力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建立健全有效的决策执行监督和保障机制,为决策执行创造条件和环境。充分保障群众对决策执行效果的评议权,深化“人民满意机关”创建及评议活动。建立健全严格的决策失误纠错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对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不良影响的,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市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各级各部门作出重大决策、制定重大政策、建设重点项目的前置程序。突出抓好重点工程建设、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重大活动等重点领域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社会矛盾。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通报备案、部门联动、考核考评、责任追究等配套机制,保障和推动评估措施落到实处。
  三、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和管理体系
  (一)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组织网络,强化职能部门服务管理责任,形成服务管理合力。进一步理顺市、县两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工作体制和机制,提高流动人口管理能力和水平。加强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工作,有效落实出租房房主和企业业主的治安、计划生育等管理责任,切实做到“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完善和落实居住证配套政策措施,积极回应流动人口在政治参与、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子女就学、居住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大力推行流动人口“村企自主服务管理”,积极推进流动人口党团、工会、妇联等组织建设,切实提高流动人口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强化对流动人口中高危人员的管控措施,努力遏制流动人口犯罪高发的势头。
  (二)完善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措施。落实归正矫正人员帮教管理、必送必接和分类安置政策,明确安置帮教各成员单位的责任,落实对矫正对象的教育监督和管控。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建设,深化社区矫正法律监督试点工作,探索推广心理矫正室和网上监督矫正平台的经验,加强对归正矫正人员的就业培训,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加强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建立对具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病人的监测、预警、救治、服务、管理机制。加强对闲散人员、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的教育帮扶和心理辅导、技能培训。加强对吸毒人员的排查登记和管控,全面推进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创建“无毒社区”。深化无邪教创建工作,强化对邪教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加强对邪教组织、有害气功的防范控制。
  (三)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关爱帮扶。完善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制度,进一步健全以市救助管理站为中心、县市区为依托、街道社区为补充的救助管理网络和长效管理制度。大力开展扶老、助残、救孤、济困、法律援助等活动,保护老年人、流浪儿童、留守妇女儿童、残疾人、下岗失业和无劳动能力人员等群体的合法权益。完善对困难群体的技能培训、就业再就业等政策,提高困难群体的谋生能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落实各项扶贫帮困政策,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低收入群体。积极发展老年人事业,成立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加强对社区养老模式的探索、引导和管理。加快构建孤儿、流浪乞讨少年儿童等困境少年儿童福利机制,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他们融入主流社会。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动员全社会关爱困难群体。
  四、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基层行政管理和基层群众团体、自治组织管理相结合的基层社会管理格局。发挥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龙头作用,加强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乡镇街道机构综合改革,理顺条块关系,提高乡镇街道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能力。不断健全完善以“四化一核心”为重点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和运转机制,开展“和谐班子”创建活动,推动城乡村(居)民委员会承担起依法组织开展自治活动、协助政府工作的职责。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中党的建设,深入实施“双强争先”活动、“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百日攻坚”行动和“党建双增工程”,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扩面提质。大力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城乡一体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探索推广外来党员教育服务管理“六步法”,发挥好流动党组织、流动党员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基层群团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建设,努力形成与党委、政府互联互补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
  (二)整合基层管理和服务资源。最大限度整合基层管理服务资源,强化基层工作基础,形成覆盖城乡、条块结合的管理服务体系,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社会管理终端化。进一步拓展和发挥各级服务平台的功能,构建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事。全面加强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公共安全监管中心等三大社会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的规范化建设,并推动其功能向村级延伸,提高覆盖率,增强联动性。加强基层综合执法机制建设,重视发挥垂直部门在基层派出机构的社会管理作用。建立健全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基层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有人干事、有钱办事。
  (三)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建立健全以城乡社区(村)党组织为核心、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新型城乡社区(村)管理机制,推进社区居民依法民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深入开展“社区建设年”活动,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创建活动,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健全社区管理服务机构和内部组织结构,发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驻区单位等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积极引导群众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社区建设,吸纳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治理。完善社区硬件建设,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大财政对社区建设的保障力度,积极探索一条社会化、市场化管理和服务的新路子。
  (四)建立完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尽快形成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推进“数字**”建设,搭建地理信息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加强公安、综治、人口和计划生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建设规划、民政、教育、金融等部门各类信息的整合,加快建立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探索创新“一站式”服务管理平台,实现互通互联、共建共享。建立健全有关实名登记制度,探索建立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代码、统一共享的人口基础信息库。加快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大力推广“市民卡”,真正方便群众生活。
  五、加强和创新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
  (一)着力完善刑事犯罪打击与整治工作机制。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加大对黑恶势力、涉枪涉爆、抢劫抢夺盗窃等犯罪活动的防范打击力度,坚决遏制严重刑事犯罪高发的势头,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大对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的整治力度,对问题突出的地方,查清问题产生原因、工作薄弱环节和责任部门单位,采取挂牌督办、领导包点、通报警示等方式,限期改善面貌,防止酿成大的事件。
  (二)着力构建立体型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实施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提高情报信息的收集、研判和应用水平,切实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强化公安机关警务力量与专职巡防队、群防群治队伍的工作联动,健全警民联防、村企联防、接边联防、驻地单位共防等多种联防机制,大力推行“网格化”治安巡防模式,形成“点控、线巡、面防”的大巡防格局。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建设,把警务工作进一步拓展延伸到最基层。积极推广农村治安管理小区化的做法,对治安形势复杂的村庄,落实封闭、半封闭式管理措施,切实改善农村治安环境。大力推行社会管理视频监控系统深度应用以及乡镇街道警务指挥中心建设的做法,组织实施新一轮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坚持人机互动,做到24小时网上视频巡逻、定点监控与治安巡逻相结合,切实提高社会治安动态管控能力。深化“技防进企业”、“技防进社区”、“技防进家庭”等活动,不断提高广大企业、城乡社区和居民家庭的自防能力。加强行业阵地控制,创新娱乐场所、网吧、旅馆业、废旧物品收购业等管控机制,确保行业规范有序。
  (三)着力推进“网上公安局”建设。加强互联网警务模式创新,深化**市“网上公安局”建设,进一步拓展网站服务内容,完善网上办事、网上服务、网上管理、网上互动、网上宣传等功能。积极推出实名认证、网上预约、警民恳谈、阳光执法等便民利民措施,建立“一站式服务、一体化办事、一键式管理、一网通互动”的网上服务管理新平台,推进实体警务网络化,切实提升治安管理和服务水平。探索将“网上公安局”这一做法推广到其他部门和工作领域,着力破解群众办事烦、办事难的问题。
  六、加强和创新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一)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健全和完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安全监管体系,落实安全生产属地监管责任,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落实部门(行业)安全监管责任,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有效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大力推进各行业、各领域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督促企业依法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积极探索政府、社会、企业多方参与的安全监管方式和途径。
  (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进一步理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完善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落实企业在食品药品安全中的主体作用。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安全责任链。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强化快速通报和快速反应机制。严厉打击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食品药品监管过程中渎职行为的查处,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公信力。加强食品药品电子监管和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强化检验检测、风险监测和安全预警。
  (三)健全环境、交通、消防安全监管机制。深化生态市建设,深入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加强重点区域和行业整治,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保问题。以减排工作为抓手,实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加强企业环境风险监管和隐患排查,切实增强企业法人环境安全意识,落实企业法人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加强交通管控中心、交通智能监控路口、“浮动车辆数据”分析系统等建设,及时跟进源头管控、快速处置工作机制,切实解决城区交通行车难、停车难问题。积极推动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能力建设和消防控制室、建筑消防设施整治,开展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建设,着力提高预防火灾能力。
  (四)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各类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工作机制,落实重大突发性事件风险隐患排查整改机制。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快推进政府综合应急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应急处置联动机制。落实基层党政主要领导的应急处置第一责任,确保第一时间到场处置。建立健全军地协调机制,建立市、县两级民兵应急分队。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推进应急队伍、专家队伍建设。加强城乡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的安全保护,提高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的应对水平。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形成良好的应对工作舆论环境。建立健全社会动员机制,积极开展应急示范村居、社区、企业、学校等建设,加强全民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七、加强和创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体系
  (一)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管理职工的社会责任。指导和帮助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管理职工的社会责任。全面贯彻实施各项劳动法律法规,深化“和谐企业”创建,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以扩大劳动合同覆盖面、增加一线职工工资、加强社会保险、改善劳动条件为重点,依法维护职工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实现广大劳动者体面劳动和尊严生活。建立健全企业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加强和规范企业职工维权帮扶中心(站)建设,鼓励开展各类依法维权、医疗互助等活动。积极开展对职工的教育培训,引导职工增强觉悟、遵纪守法、提高业务水平。进一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约束机制建设,大力加强“新台商”队伍建设,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深入推进光彩事业,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投身社会公益慈善。
  (二)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坚持一手抓引导发展、一手抓依法管理,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和日常监管,推行基层社会组织登记备案管理和评估制度。制定扶持引导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设立并不断壮大社会组织专项发展基金,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经济类、公益慈善类、基层服务类、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扶持社会组织规模化、品牌化。推行“政会分开”,引导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健全社会组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信息公开制度,加强自律建设,更好地发挥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表达诉求、维护权益、有序参与、化解矛盾的作用。拓展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渠道,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支持和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综治委联席会议等制度,构建社会组织协调配合综治工作机制。
  八、加强和创新信息网络管理体系
  (一)依法促进信息网络健康有序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严格管理、企业依法运营、行业加强自律、全社会共同监督的综合管理格局。各级干部要善学、善用、善管互联网,提高运用互联网服务群众的能力。坚持分级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市、县互联网管理机构,加强互联网管理工作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管理责任,着力提高互联网管理效能。加强互联网基础管理,强化网站准入和网站接入服务等源头环节管理,加大技术手段和监管平台建设,依法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
  (二)强化网络舆论引导和处置工作。进一步加强网络主流文化阵地建设,建立专兼职结合的网络评论员队伍,不断巩固和壮大网上主流舆论,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健全党委、政府与公众的网络多元对话机制,深入开展各种形式领导干部与网民互动交流活动,建立健全党政主要领导网民留言办理长效机制。加强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和监测,探索开展舆情气象站建设,及时主动回应社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完善党委、政府新闻发言人和网络发言人等制度,对突发性事件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掌握舆论引导的先机和主动权。深入实施“五个二”网络计划,修订完善重大网络舆情处置预案,全面实行重大舆情信息即时专报制度,落实网络突发事件应对措施,不断增强重大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网上舆论应对能力。
  (三)健全网上网下结合的综合防控机制。开发完善全市网警基础工作信息化管理系统,把网上防范控制与网下落地查处结合起来。深入开展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整治行动,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色情、赌博、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网络法制教育,继续深化“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使互联网成为全社会共建共享的健康精神文化家园。
  九、加强和创新社会环境建设体系
  (一)大力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宣传金启和、何小川、杜洪英等身边先进典型,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宣传导向,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努力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氛围。深化**人文精神的研究宣传,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大讨论活动,激发全市人民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大力推进文化大市建设,继续深化“三个三”文化计划,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社会心理服务,注重心理危机预警和心理疏导,培育理性、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活动,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文明市民”新风尚。
  (二)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和行为规范。进一步发挥政府诚信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的导向作用,建设“信用**”。进一步建立社会诚信规范和约束体系,构建社会化的失信惩戒机制。完善市场主体公共信用数据库,并依法向社会开放。引导企业确立和践行诚实守信的管理理念,建立完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统一的公民信用记录平台,加快个人诚信评估和失信惩戒制度建设,提高公民个人信用素质。强化社会公众诚信教育,积极构筑社会诚信网,努力营造良好信用环境。
  (三)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法治建设”,坚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到社会管理的各领域、全过程,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保障公民权益。认真组织实施“xx”普法规划,努力形成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氛围,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更加注重对领导干部、执法人员、公务员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不断提高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决策和行政执法行为,深化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综合执法,减少执法层级,整合执法资源,提高执法效能。进一步深化司法及工作机制改革,大力推进“阳光司法”,保护公众的知情监督权和当事人合法权益。规范自由裁量权行使,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司法过错与渎职责任追究制度、案件质量评查与责任追究制度,维护司法公平公正。
  (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全面推行村委会“海推直选”和“自荐直选”,努力实现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理规范化和民主监督制度化。健全基层党员参与制度、基层党内民主监督制度等,完善基层党组织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深化民主恳谈活动,不断规范程序、改进方法、丰富内容,使该活动成为基层组织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基本要求。大力总结和推广村级组织民主决策五步法、参与式公共财政预算、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等经验做法,继续深化部分机关、企业、学校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试点。建立健全基层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探索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加强党代会常任制制度体系建设,探索街道党员代表会议制度,全面推广党代表工作室等做法,推进代表履职常态化。
  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组织保障体系
  (一)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新格局。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职能,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反映群众利益诉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的作用;支持政府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推进法治政府、阳光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支持政协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参政议政、献计献策、民主协商;支持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等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充分发挥作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承担社会管理第一责任,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建立健全各级社会管理组织领导和协调机制,整合部门管理力量,形成工作合力。研究制定社会管理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其纳入市对县市区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中去,并把社会管理工作实绩作为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推进社会管理项目化建设,加强跟踪督查,及时总结推广创新做法,确保工作实效。
  (二)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加强对社会管理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自觉学习掌握社会管理相关理论和科学分析社会形势的方法,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增设社会管理相关课程,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社会管理知识教育培训,对乡镇、村和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集中轮训。提高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坚持教育群众和服务群众相统一,继承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健全完善服务群众、联系群众制度,深化完善领导与群众面对面的“恳谈日”活动、“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和“双服务”等活动,健全领导下基层调查研究和领导联系重大事项制度,与时俱进地做好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各项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以惩治腐败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三)加强专兼职社会管理队伍建设。出台社会工作人才发展专项规划,研究制定培养、使用和激励等方面的政策制度,推进社会工作者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社会工作者在社会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地方与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加强社会管理学科建设,多途径、多渠道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建立社工关键岗位持证上岗制度,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推进社会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加强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建立机关干部义工队伍,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义工组织管理服务网络,推进社会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
  (四)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把推进社会事业建设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深入实施“民生优先”战略,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从源头上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夯实基础。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逐步提高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高中教育多样化,积极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网络教育,构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积极实施创业扶持政策,完善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加快推进“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进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认真做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各项工作,为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打造“山海秀丽、富裕和谐”的新**作出新的贡献!


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定相关文章:

某省物价局关于加强行政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强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的调研报告

公司关于跨部门设立职能团队的决定

通告范文:物业关于加强小区车辆管理和车辆通行证制度实施的通告

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的决定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心得体会

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三类”国有企业党员管理情况的汇报提纲

关于加强县委自身建设的决定

×学校关于加强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

关于加强林木管护工作的通告

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市第*届委员会第**次全体会议,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部署和《中共**省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定》精神,认真总结“和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我爱祖国

下一篇:农药买卖合同

精选图文

  • 2023学雷锋志愿服务宣传活动通知10篇
    2023学雷锋志愿服务宣传活动通知10篇

    2023学雷锋志愿服务宣传活动通知精选10篇学雷锋志愿服务宣传活动通知怎么写?有一个名字铭刻于心,这个名字叫做雷锋,有一...

  • 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通知2000字
    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通知2000字

    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通知2000字最新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通知2000字怎么写?我们要坚持以“雷锋精神”为“指向标”,我们就...

  • 细节决定成败心得体会感受
    细节决定成败心得体会感受

    细节决定成败心得体会感受(优秀8篇)如果让你来写细节决定成败心得体会感受,你知道怎么下笔吗?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

  • 精选细节决定成败学习反思心得
    精选细节决定成败学习反思心得

    精选细节决定成败学习反思心得8篇怎么写细节决定成败学习反思心得才合适?看看吧。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有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