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稿:动静相宜,张弛有度
各位同事、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五月,竖幅飘扬,铭刻班级的豪迈,天空高远,大地苍茫。
五月,模范领航,歌唱六中的芳华,拥抱荣耀,放飞梦想。
五月,追逐理想,记录六中学子拥抱大学的热情奔放。
五月,让心飞翔,展开六中学子热力四射的华彩乐章。
亲,各位同学,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动静相宜,张弛有度。青春榜样,六中领航。”
一、动静相宜,建设理想课堂。
理想课堂是“书声琅琅”和“静思默想”的晨读课堂。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静思默想,要珍惜这重要时刻。”我们要明确晨读的目标,然后“书声琅琅”。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须在心与眼之外, 且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同学们,青春的嗓子亮开来,美妙的旋律飘出来,大脑的储存一定会丰富起来!晨读非一日之功,我们要静思默想晨读的方法,提高晨读效率。
理想课堂是“积极发言”和“认真倾听”的上课课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个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个点子,我有一个点子,我们彼此交换,就会拥有两个点子。我们的课堂,就是交换知识的平台。没有安静的课堂秩序,我们的交换就人为制造了障碍。所以,我们要学会倾听。
我口表我心,我们要勇敢地站起来,积极发言,诉说观点。鲁迅先生曾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亲,让老师听到你的表达,重视你的存在。
理想课堂是“勤于动笔”和“沉着冷静”的自习课堂。自习课要沉着冷静。冷静地面对习题中的问题、复习中的疑虑、预习中的困惑。冷静是最大的安静。自习课要勤于动笔,要圈出疑问点,标出重难点。要做好限时训练,这一点对高三学生尤为重要。
亲,各位同学,我们要静心入课、静态思课、动口表达、静听交流、动笔记录、静测效果。理想课堂是动静相宜的课堂,是师生和谐的课堂。
我校的理想课堂建设主阵地在高一,以“315”为蓝本,我们要进一步认清课堂中动与静的关系。
我们要认清课上与课后的关系。在小组合作中,在课堂上,希望你安静思考,再积极发言。不要因为你的冲动搞乱同组关系,甚至造成整个组同学关系紧张。在下课后,希望你静心思考,再勤于动笔。不要因为你的无能乱搞同学关系,染上抄作业的不良习惯,破坏学思小组的学习风气。
我们要认清学文与学理的关系。文科的学习中经常要求同学们开展合作,进行讨论。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一个同学发言,其他组员必须认真倾听,不能打断别人发言,要倾听别人发言的重点并对其发言快速做出判断,思考组织补充意见或独到见解,既养成专心听的习惯,也培养相互尊重的品质。理科的学习中经常要求同学们进行板演,当小组选派代表上去板演后,我们应该勤于动笔,在草稿纸上用黑笔写出自己的运算过程,并认真倾听,再用红笔做好评价。
我们要认清导学与导练的关系。要利用时间,做好导学案的预习。要冷静思考,明确重难点,完成基础面,圈出疑问点。要根据学校的安排,做好限时训练。做题时动笔要快,嘴巴要紧。中档题、较难题因人而异,但老师讲评时要用红笔做好记录。
亲,同学们,理想课堂建设,你们重任在肩。希望你们自主的程度高一点,互动的温度降一点,合作的效度大一点,拓展的宽度宽一点,探究的深度深一点,那么,知识生成的高度就会更高一点。
二、动静相宜,打造优秀集体。
优秀的集体人人都能静心,静心不是心如死水,而是淡定与从容。面对考试,我们淡定,因为我们重视训练与纠错;面对作业,我们淡定,因为我们习惯勤学与动脑;面对学习,我们淡定,因为坚持正确的方法与习惯,因为拥有坚定的学习目标,有一颗安静的心。
优秀的集体个个让人动心,天天舞台,唱响青春旋律,舞出青春风采;天天跑操,步伐整齐划一,口号震天撼地;天天礼仪,待人接物重礼,集体活动有仪。
亲,同学们,动静相宜,内外兼修,让我们争相打造优秀集体。
三、张弛有度,共创和谐校园。
张弛有度,我们要处理好选修与必修的关系。客观上,选修课给了我们一个相对放松的空间。但通过巡查发现,小部分同学思想上麻痹大意,随意选课。过程中不重规矩,多次逃课。我再一次的提醒相关同学:请尊重你自己的选择!请尊重你选择的老师!
亲,我正式通告各位同学:三位来自二五班的一期选修课的监督员本周将上岗执勤,二期选修课的义务宣传员的招聘、培训工作也由他们全权负责!科研处将全力支持他们的工作。
张弛有度,我们要处理好课堂与课余的关系。课堂的阵地应该严防死守,但不是机械应对,滥竽充数。课余的生活应该丰富多彩,但不是花前月下,谈情说爱。快临近高考和期末考了,希望大家可以挖掘课余时间,多补充些学习上的营养。
亲,各位同学,动静相宜,张弛有度。青春榜样,六中领航。让我们坚定六中崛起的信仰,在江水粼粼的波光中,照见引领时代的青春榜样。让我们汇聚六中复兴的力量,在历史巍然的崖壁上,镌刻属于我们的光荣篇章!
谢谢!
国旗下讲话稿:动静相宜,张弛有度相关文章:
国旗下讲话稿:动静相宜,张弛有度
上一篇:期末国旗下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