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普通高校教学工作暨优秀教学成果表彰会上的讲话
在重庆市普通高校教学工作暨优秀教学成果表彰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重庆市普通高校教学工作暨优秀教学成果表彰会。首先,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获得第二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学校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对长期耕耘在高教战线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经济社会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十五”是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高等教育进步最快、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的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市高等教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教育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办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科技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现在全市在校大学生突破了5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20%,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跨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在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发展主题,努力处理好质量与规模、结构、效益的关系,加大财力和人力的投入,切实加强了教学工作。通过组织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加大了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力度,狠抓了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了教学建设,全面推进了教学质量监管和评估。通过实施一系列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和汇聚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高校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后勤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全市高等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员工,特别是在座的书记、校长和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们的呕心沥血、拼搏奋斗的结果。
对我市高校的近期工作,我在可平同志刚才讲的基础上再讲三点意见。
一、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重庆高等教育工作全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市高等教育教育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诸如教学投入不足,教学管理比较薄弱,教学改革亟待深入等。但从根本上讲,还是一个质量问题。科学发展观是指导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在建设创新型重庆实践中实现新的发展,推动我市高等学校各项建设,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就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学校发展的关系,坚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这是国家长期坚持的方针。而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则必须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从现实的紧迫需要出发,加快调整高等教育结构,集中更多的财力和物力,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优秀人才。要从国家和重庆的长远战略需要出发,加强我市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提升学术水平,推动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经济建设紧密结合,与繁荣文化、社会进步紧密结合,着力提高我市高等教育质量。
二是正确处理突出重点和统筹全局的关系,坚持走高校特色发展之路。高等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知识和人才的要求,就必须大力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只有重庆的所有高校的优势、特色学科的水平高了,才能形成重庆高等教育整体的高水平。提升我市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必须集中力量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坚持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之路。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重点、抓亮点、创特色,加强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和研究,有重点地培育若干优势学科和拳头专业,打造特色品牌,创构独到而杰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独特的办学治校风格和科学人文优势,全面提升学校的学术声望和社会影响力。
三是正确处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专门人才的关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现代化事业的高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学校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强调的是,大多数拔尖人才的培养需要良好的学校教育,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因此,要鼓励大学生们学好专业知识,打好专业基础,鼓励他们在学习中有所创新和发现,提出前人没有解决并试图解决的问题;引导他们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伟大实践中立志创业,锻炼成才;引导他们到基层、到企业、到各行各业第一线去建功立业。
四是统筹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协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市高等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必须坚持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辩证统一。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确定不同的侧重点。前一个时期,高等教育规模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把工作重点放在结构调整,加快发展速度上是完全必要的。目前,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和办学效益上来,是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要把好招生计划、教育投入两个重要关口,抓好外部评估制度和内部质量保障机制两个关键环节,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五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切实维护高校稳定。 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稳定则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保证。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就谈不上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坚持改革促发展,尊重教师的首创精神,破除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要根据经济、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选择改革突破口。当前,要把教学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作为重点,力求取得重大进展。同时,要始终把维护学校稳定摆在重要位置,建立维护高校稳定的长效机制,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占领高校宣传舆论阵地,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等问题,及时化解各种矛盾。要高度重视解决好师生的实际困难,高度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建设文明安全和谐的大学校园。
二、明确“十一五”重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市委二届八次全委会提出了“十一五”我市教育发展的奋斗目标,即到2022年,建立起长江上游教育中心和西部教育高地的基本框架。要实现这个目标,高等教育是重要支撑,教学是关键。我们必须进一步振奋精神,加快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人才支撑、知识贡献和智力支持。
(一)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
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工作在高等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的思想;认真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工作方针,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加大投入,切实加强教学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努力完成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工作目标是:到2022年,全市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65万人,毛入学率力争达到30%;建成6至8所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和特色优势,在国内同类学校处于先进水平的高水平综合大学或多科性大学,3至5所国家级示范高职学院;建成一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重点课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达到西部前列。
主要任务是: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建设重点,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工作重点和重心从规模发展向提高质量转移,实现从改革教育体制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业与就业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着力抓好几项重点工作
加快实现两个战略转变。一是工作重点从扩大规模、调整结构为主,转变为改善条件、提高质量为主;二是改革重心由体制改革为主转变为教育教学改革为主。
积极破解三大难题和矛盾。要破解加快发展与加大投入,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扩张生源和充分就业等三大难题和矛盾。
着力加强四个方面的建设。一是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重点试验室和重点课程建设;二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大学城、大学园区以及大学校园建设;四是管理制度创新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切实实施五项重大举措。一是完善三大规划,明确改革发展目标;二是不断深化改革,推动教育制度的创新、教育机制的创新,教育模式、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创新;三是继续扩大开放,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四是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加快发展提供经费保障;五是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作贡献。同时,进一步加强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保证改革发展稳定。
扎实推进建设“六个一批”。建设一批精品课程、一批品牌专业、一批示范实习基地、一批教学名师、一批优秀教学成果和教学评估优秀院校。从而全面提升我市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切实加强高等教育教学工作
第一,进一步明确教学工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搞好教学工作,培养高水平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各个高校的党政一把手,要把最多的精力和最多的财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高等学校要以高质量、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服务学生,办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需要的高等教育。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重视不同类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和特点,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充分发挥教学评估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将评估结果作为学校增设专业、确定招生计划、进行资源分配等有关工作的重要依据,逐步建立政府、高校和社会有机结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教育行政部门要敢于逗硬,对于长期教学质量差、学生家长严重不满意、社会反映太大、又不认真整改的高校,要严格追究责任,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必要的时候要终止其办学资格,以维护重庆高等教育的形象。
第二,进一步改善高等学校教学设备设施。
高等学校要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切实加大教学经费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要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切实把教学工作作为经费投入的重点,加大对教学经费的投入力度,确保教学正常运行需要。要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改变实践教学经费不足的现状。要积极推进大学城及大学园区建设。市级有关部门、沙坪坝区、有关高校和建设单位要按照“五个一体化”的要求将大学城建设成为“国内一流、西部领先”的人才培养基地,实现入住学校之间资源共享。到2022年,力争大学城入住11所高校,入住师生10万人以上。此外,要继续推进其他高校的新校区建设,大力改善我市高校的基础设施。对江南大学园区和北碚大学园区等,进行扶持和支持。
第三,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在教师。要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牢固树立尊重教师、依靠教师、服务教师的理念,抓好教师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努力吸引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师和学科带头人,继续推进名师上讲台工作。要深入推进以“重庆市高校特聘教授制度”为龙头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221”工程,启动“重庆市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进一步推进“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加大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新人的扶持、培养力度,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梯队。要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他们敢于创新、勇攀高峰。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流动机制,真正把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到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大力倡导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甘于奉献的精神,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第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育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又一代新人,是党和人民赋予高等学校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也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等学校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积极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自强不息的精神。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积极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课内外、校内外科技文化活动,努力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同志们,新的一年已经到来,“十一五”规划已经开局,我市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让我们奋力拼搏,真抓实干,加快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努力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打造长江上游教育中心和西部教育高地,为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为重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出重庆高等教育应有的贡献!
在重庆市普通高校教学工作暨优秀教学成果表彰会上的讲话相关文章:
在重庆市普通高校教学工作暨优秀教学成果表彰会上的讲话
上一篇:2023秋季幼儿园班主任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