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简史》读后心得体会范文
《未来简史》是一部富有前瞻性又有教育意义的书籍,下面是作文库作文库小编精心整理的《未来简史》读后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未来简史》读后心得体会
最初听到这个书名,会让人觉得是科幻小说,但其实并不是。大量的论据证明,作者书写的未来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科技已经拥有足够的力量,使得改变未来走向具有可能性。尽管作者描述的就是现实,但听起来可能非常刺耳,令人无法面对这一切,但实际上那些科技巨头正在做的事情正如描述。这本书的风格与《人类简史》一脉相承,实际上是可以说对《人类简史》的延续,但是读完这本书,才可以说是体会了赫拉利的思想和愿望。天才的作者总是能够从一种极致宏观的角度对最复杂的问题抽丝剥茧,宏观、宏观、再宏观,不单要见树木,还要见森林。
赫拉利通过将人类与动物比较,证明人并不那么神圣,要心存敬畏,体现了赫拉利一种博爱的境界,实际上他并不止爱动物,他更爱人类。全书有对现实与未来本质的揭露,令人觉得不可思议,无法想象,但其中更有对人类发展进程的深刻反思,对现代人类深深的关爱,对人类命运、前途、未来的思考与担忧,内含一种批判哲学。梭罗的《瓦尔登湖》也带给人相似的体验和感觉,但梭罗的年代背景吃亏,所以梭罗只能去追求回到相对原始的生活方式,尽管他们的批判有着类似之处。但生活在现代的赫拉利显然更接地气,更接近现实,也拥有更多的材料可以引用。
《未来简史》读后心得感悟
年花了很长的时间看完了《未来简史》,但一直没有动笔写点。主要原因是,刚开始看完书后,似乎完全认同了作者的观点。即使觉得作者的观点让人很不舒服,但也提不出反驳的意见。特别是现实的整个社会都充斥着人工智能的热潮:世界顶级的物理学家霍金也在不断的提出,未来机器人会取代人类,人类必须警醒,要想出必要的对策。创造了特斯拉、spaceX可回收火箭、时速达到每小时1000公里高铁的美国的怪才马斯克也提出,未来机器人会取代人类,而人类的胜算不超过10%。再加上自主学习的机器人只用三天的自我学习就击败了曾经战胜过人类的国际象棋机器人,人类对机器人的自我学习能力感到了震惊;人类的未来真的只能成为机器人的奴隶或者被机器人消灭吗?人类的历史命运到创造出人工智能后就完成了吗?人类的使命就是收集信息加工成数据后就结束了吗?虽然这些结论让人不舒服,但作者的推论就是这样,并且似乎证据确凿,不容置疑!
人类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人类的价值靠什么体现?人类的祖先一直没有停止探索的步伐。他们一直在问自己三个问题:“人类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要到那里去?”这三个问题的核心就是人类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而这个问题至今人类也没有得出清楚的答案。在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之前,人类不是看到了回答这些问题的曙光,而是听到人类就是生化算法,是和无机算法一样的,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按照作者的推论,人类的作用就是去感知自然、科学和社会,将这些感知转化为数据,或者说就是一种二进制的信息,提供给未来的智能机器人,人类的使命就到处为止了!
书中写到,一旦智能机器人发展起来,机器人就会消灭人类,其中之一的原因是,怕人类拔去他们的插头给他们断电,这个原因似乎也太小儿科了。机器人需要能量,并且为了更大范围的活动,机器人首先必须解决自身的能源问题,而目前来看,充电的方式只能是小儿科的思维。
如果智能机器人的智慧远远超出了人类,机器人解决自身能量问题应该是他们最优先考虑的问题,并且也有最现成和简便的解决方案。人类已经利用的核能就可以为机器人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并且机器人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它们不惧怕辐射。目前人类所有核能的应用最复杂、最关键的工程内容就是要保护人类避免辐射,防止出现事故时的核泄漏,以及考虑战争时可能被攻击而造成核泄露。所以目前人类核能利用的更多工程都是为了保护人类免遭核辐射的侵害,而不是更高的提高核能的效率,更好地发挥核能应有的作用。
但机器人不怕,他们完全不需要做这种防护,因此他们可以更加容易的获得这种可持续的能源来支持自己的活动,而这种辐射正可以自动消灭人类,机器人还用担心人类吗?当机器人选择核能时,人类应该怎么办呢?隔离他们还是不让他们具备这种能源供给?这些最简单的问题人类都没有思考清楚时,我们谈论机器人取代人类或者消灭人类的问题似乎为时尚早。
特别是当我们人类还不理解生命的意义时,就认为有机生命会被无机算法所取代,这个跨度似乎也太大了。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人类还不能创造哪怕是最简单的生命,我们最多只能对一些生物的基因进行修改和部分重新编程,然后放回到原有的生命体中,看部分的基因改动会对该生物带来多大的影响。这与创造一个新的生命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当人类主动去创造一个新生命的时候,我们会问:为什么我们要创造它?它的作用是什么?是为了给更高一级的生物提供食物,还是自成体系发展、繁衍和生存,这些问题正如问人类一直再思考的那三个问题一样,我们还无法回答,因此我们也无法创造出新的生命。在这些问题都没有研究清楚之前,谈论人类会被机器人取代似乎太早了一些。
因此,简单的认为机器人会取代人类,只是一种幻想,甚至是一种误导。最近在达沃斯论坛中,创新工场的创始人李开复博士在接受FT的采访时,说了一段话,大意是:赫拉利只是一个历史学家,他应该多研究他历史学范畴的内容,对于人工智能,他不懂!因此也不应该随意推测,不应该去误导大家,请停止煽动人类对AI的恐慌。
我还是相信专家的判断,人工智能是在某些方面会超过人类,就像机器制造取代手工制作一样,在质量效率方面都超过人类,但思维和感觉方面,机器人超过人类似乎还为时尚早。
《未来简史》读后心得感悟范文
静静看完从图书馆借回的一本畅销新书《未来简史》,作者是被誉为青年怪才的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 赫拉利,这是作者继畅销书《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后xx年出版的又一力作。
《未来简史》全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智人征服世界;第二部分:智人为世界赋予意义;第三部分:智人失去控制权。拜读之后,前半部分关于历史和心理学的内容,基本属于人类历史的回顾。后半部分,是一些预见性内容让人有所启发。此处的智人Homo sapiens 即指当前地球上的全体人类,生物学分类中人属中的一种。人类从人猿到人类,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过程。从人类灭绝和征服其他动物,到后来主宰世界,相对其它动物而言,人类是神一般的高级存在。但作者认为,真实的情况是——人和其他动物其实并无不同。人类追求的人文主义情怀及人性都是一套生物算法,情感和欲望算法帮助人类快速的做出决策,只是因为目前技术力量有限,这套算法的原理和内容,人类至今未能发现。
发这本书不同于一般的科幻文学,全书以不同常人的清晰文笔和独特观察视角,完全颠覆你的思考方式。过去人类面临的三大难题——控制饥荒、瘟疫、战争。摆在人类面前的新三议题——获得永生、幸福、神圣。有国外媒体称之是一部献给人类集体想象力的赞歌。读完此书了解一些新观点,比如万联网,人文主义陨落,大数据等,在当前这样一个迅速变化的社会,很多人都不太清楚未来十年二十年整个社会将向什么方向发展。这种因为不确定性而带来的焦虑,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中蔓延。这本书在非虚构类作品中并不算非常通俗易懂,其中很多内容需要一番思量才能理清脉络。然而这并没有阻碍这本书的畅销。
有评论家认为《未来简史》这本书核心的问题是,搞反了社会发展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而作者对未来所做的预测也因此走入了歧途。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契约?该书大致以宗教一词来替代“意识形态”。赫拉利认为,无论是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就算其中有很多的伦理判断,这些伦理判断的根基也存在于一些事实声明之中。虽然科学不能将伦理判断证伪,但是却可以支持或者破坏伦理判断之下的事实声明。这相当于科学收回了对人文主义的事实声明的支持。因此,人文主义必然退场。所以,意识形态之间的竞争很像物种之间的进化竞争。当环境改变的时候,就会有很多新的物种出现。各种物种之间会相互竞争。基因会有遗传、变异。最终哪些生物会留存下来,占据优势,取决于哪种生物最能适应环境。那些不适应的,就都被自然环境淘汰,完全灭绝了。
同理,意识形态也有遗传、变异。在社会环境之中,意识形态之间也会产生竞争关系、优胜劣汰。人们总是想要更好的生活,而只有更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意识形态才能产出更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更好的生活。虽然全世界总有很多不同的意识形态,但随着发展,总有一些被实践证明更有利于社会发展。那些不适应的意识形态,要么因为力量衰微而被军事征服,要么因为人民不满于迟缓的经济、生活发展而爆发内部革命,也有一些会因应内部压力而向更适应的方向演化。
赫拉利认为意识形态与科学之间的契合度决定了哪种意识形态将占据主流。他认为有两种可能在未来占据主导的意识形态:科技人文主义和数据主义。基于错误的预测方法,他进而分别描述了在这两种意识形态笼罩之下的未来世界,其情景颇为惊悚。在科技人文主义之下,少数人通过对自身的改造成为了“神人”。在他们面前,庸众仿佛蝼蚁一样无用。而在数据主义之下,大众再无隐私,人人以上传所有关于自己的数据为乐;计算机将决定每个人该做什么,因为计算机比每个人都更懂他们自己。所以看完这本书,很多为未来而焦虑的人们,变得更加焦虑了。
既然意识形态的胜负并不取决于科学的契合度,而取决于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那么预测未来的方法就不能简单考虑科学发展了。这就需要更多地考虑人类本身在未来社会环境中的需要。
总之,要较好地预测未来社会的形态以及那时的意识形态,就需要考察人类在社会中竞争与淘汰、人类本能的取向(比如对公平的追求)、以及相关事物的发展规律。世界知名周刊《经济学人》曾抨击此书是一部肤浅、华而不实的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普通读者能通过此书从一个侧面了解未知的世界也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未来简史》读后心得体会范文相关文章:
《未来简史》读后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2022年学校感恩节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