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篮球文化比较与中国篮球可持续发展
中国篮球运动发展进程中派生的篮球文化,无不带着民族的传统特征。通过对中美篮球文化中体现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人格和体格,单一化和多元化的比较。探寻中国篮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中国; 美国; 篮球文化; 可持续发展
现代篮球运动1891起源于美国,至今已有118年的球史。1895年篮球运动传人中国,深受中国广大群众欢迎,特别自1949年后6o年来,在普及中提高,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篮球王国”美国相比,中国篮球带有自身民族的传统文化。
一、中美篮球文化比较
(一)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是东方文化的基石,而个体主义价值观是西方文化的支柱。中国是前者的典型代表,美国是后者的典型代表。
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强调群体意识,强调整体,忽视个体,强调义务与责任,轻视个体权利,求得和谐圆满。儒家经典《礼记》中就有对儒家理想的大同社会作过典型的描述,称为“礼运大同”。
在集体取向影响下,中国人提倡凡事以家庭、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个人利益在必要时可以忽略,可以牺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一种美德被人们称颂。
西方文化注重分析思维而导致了注重个体,也就产生了西方体育文化的个体主义、自由主义的哲学观点。中西方人对“individualism”理解和评价有明显差异:中国人总体视之为贬义词,把“individualism”看成是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是自私自利的代名词;而西方人则视之为褒义词,把个人主义当作一种美德,一种积极的处世哲学。个人主义是西方人最为推崇的个人独立自主必备气质,也是西方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实质。西方人崇拜依靠个人奋斗而成功的人。
在北京奥运会男篮小组赛b组中国队70:101负于美国队后,姚明感谢大家支持:“我为我的队友感到自豪,我们在进场的时候围成一个圈,大家心中有个声音,说:‘我们把手放在一起,把自己交给这个球队,也同时把这个球队扛在自己身上,我们要对所有人负责,我们要对这个球队负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来到这里的原因。”可以看出,在处理个人与集体或环境的关系方面,人们被要求做到“克己守道”,“循规蹈矩”,“自我压抑”,“与集体或领导保持一致”。个人应该成为机器上的螺丝钉—— 螺丝钉当然没有独立性,不能成为独立的单位。在北京奥运会男篮小组赛b组中国队对美国队的比赛中,中国队创造了历史上与美国队的最小分差31分。在这场比赛中,中国队采取以联防为主的体现集体力量的战术。而在北京奥运会女篮小组赛b组中国队对美国队比赛的第一节中,中国女篮采取的是个人进攻,单打独斗等直接对抗的战术,而没有采取联防等集体配合的战术,与美国女篮分差22分;但是在第三节比赛中,中国女篮积极配合,发挥整体的能力,仅与美国女篮分差1分。这是中国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在中国篮球文化中体现。
美国的个人主义在球场上主要体现在盯人、半场夹击、快攻等展现个人能力、速度和技能等美式打法—— 有投就有拼。个人主义也体现在场上的欢愉,文身是一种个性化表现。当全身上下带着31个不同图案的艾弗森,用身体语言找回自信,找回感觉,摆脱忧郁和孤独,释放怨恨,宽慰自己。那种我行我素,目空无人,折射出艾弗森内心的个性化行为,而他在赛场上表现出从不畏惧、勇敢拼搏的精神更使观众赞叹不已。
(二)人格与体格中国文化超越的是一种“内在超越”,即人一心关系,以心为本,以身为标,在心的统摄下,通过身体的整体锻炼,达到身心健康是中国传统体育的一大特点。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培养更注重的是内在气质、品格和精神修养,把人的身体视作是寓精神之舍。道家主张各任性命、无为而治,追求一种自然的人格;儒家重视伦理规范,强调“克己复礼”,追求合于名利,积极有为的“君子”人格;佛家则主张于世俗间的超脱,提倡目空万世,追求心空万物的超然人格。因此,中国传统体育主张通过身体锻炼以外达内,由表及里,由有形的身体活动,促进无形精神的升华,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在体育活动的方式手段上也形成了与之相应的特点,高度重视心理状态的训练,一切肢体活动与心紧密结合,并服务于“调心炼意”。
西方人在个人竞争或民族战争中都奉行以力服人的强权统治战略,因而实力成了西方人在激烈的竞争中建功立业的基本条件,由此便形成了西方文化中力量崇拜的传统。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与英雄大都是以其拥有的超人的力量与智慧而获得人们尊崇的,尽管他们在品行和德性上有着明显的欠缺。在古希腊运动会上各个项目的优胜者不仅要受到公众的欢呼和诗人的歌咏,还要给他立一座雕像作纪念,凡得奖三次的人便要塑下他本人的肖像供人瞻仰。如《掷铁饼者》、《刮汗污的运动员》。因此,西方体育强调的是身体的外部运动,追求的是更快、更高、更强,充满了对健美人体的崇拜和对力的赞美,透射出雄劲的阳刚之气。
西方竞技体育存在着注重竞技能力培养、追求肌肉强化,而忽视人体精神与外型和谐的倾向,这与奥林匹克运动所提倡的“身心和谐发展”的目标有较大差距。
在球场上,姚明身上体现的更多是一种将才风范,是中国队的领军人物。在北京奥运会男篮小组赛b组中国队对美国队,虽然世人都知道这是场无望的比赛,但是为了国家荣誉,为了奥林匹克的拼搏精神,姚明还是在踝骨未痊愈的情况下坚持打了3o多分钟。也就是在领军人物的大无畏精神的驱使下,中国男篮创下了有史以来与美国男篮的最小分差31分。但也正是因为忽视体格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训练方法上,重技、战术提高,忽视力量与对抗性训练。在技术运用上,遇到对方对抗性增强,动作就会变形,投篮不坚决,传球力不从心,运球移动过程中的技术运用不合理,失误增多。在第三节单节中,中国队一美国队得分为11:25。中国男篮体能教练法尔松认为:
nba球员之所以水平高,极为关键的一点就因为他们背后有一个极为庞大和已经完善的系统,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种所需的资源。他说中国球员和nba球员在体能方面的差别与此有关系。他在担任中国男篮体能教练期间建议中国男篮在训练时要增加投篮力量、提高奔跑的速度、协调身体平衡性,甚至是食物的营养结构也做了改进。
(三)单一化与多元化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体化政治结构,要求社会和个人的信仰和观念一元化、一体化、同步化,造就了传统文化的“大一统”思想。由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独尊儒术,重文轻武,体育一直得不到充分的重视。采取谨慎的嬉戏娱乐作为技艺性和表演性的体育项目,目的是培养出“充分服从主子的奴才”,扼制了个性的发展。[3]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世界上唯一延绵不断、自我调节的“超稳定”文化。稳定性、循环性成了中国的文化特征。
西方智者对于自然奥秘充满了好奇心,形成了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精神。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虽是三代师生关系,但是在探索、求知的某些问题上既有继承性又有求异性。西方体育文化承袭古希腊的文化色彩。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域的民众携带着不同的文化传统进入美国土地,不同文化背景的整合构成了美国高程度的社会杂交文化。在思维方式上趋于多元化,注重多思路、多方向、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方法,寻求新的方面、新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有利于发挥创造精神。
在北京奥运会篮球小组赛b组中国队对美国队中,中国男篮和女篮都体现出战术单一的问题;而美国男篮和女篮战术多变、灵活、拼抢积极,队员各有其篮球风格。探究其根源,原因之一是中美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培养制度的不同,中、美大学对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文化课都有一定要求。
美国各大学规定高中毕业生,必须完成必修的1o门主干课程,其中英语至少修满3年。运动员入学的文化成绩要在2分以上(4分制),全国学习智能测验(sat)至少700分,全国学院测验(act)至少达15分的学生方有资格申请被录取入学o e43良好的文化修养,足以保证他们对nba的技术、文化、理论等各个方面能够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使他们在联赛中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对手都能随机应变,摆脱具体技战术的僵化与局限性。
nba对于篮球理论、篮球文化的深刻见解和审视,最大程度体现了西方由理论指挥实践的新科学观。
中国对三类考生文化课成绩、体育成绩均有要求,但标准不一。
1、对世界体育组织举办的各类正式比赛中获前6名、全国比赛获得前3名的主力运动员可由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大学提出申请,经省教委审批后方可免试入学。
2、体育成绩达二级运动员以上的考生,需参加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文化课考试,文化成绩达到本、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的6o ,体育考试合格可择优录取。
3、全国有18所体育院校获准单独招生,考生需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的文化课和体育考试,各院校组织专家考评择优录取。重训轻读的现象不利于青少年运动员的心智能力的发展,致使运动员在训练时认识和领会技战术的能力不强,在比赛中随机应变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自我调节能力差。这与现代篮球运动强调智谋、多变的发展趋势不相吻合,同时给运动员在将来的重新择业时带来不利因素,增加了社会的负担。
二、中国篮球的可持续发展文化
作为一个民族的内在特征具有其继承性,篮球文化在篮球运动中有其潜移默化的作用。
中国篮球不是美国篮球也不是欧洲篮球,中国篮球要走自己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环境下,中国篮球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一)冲破中国传统思想的束缚,大胆创新。
创新行为是人格精神中的重要特质,篮球比赛瞬息万变,应变与创新是制胜的重要条件。无论是在日常的训练还是比赛中,始终要突出每个球员所在位置的职责,突破整体观的制约。培养中国球员独立的个性、冒险精神,竞争和攻击意识,鼓励创新的积极性。
(二)加强对篮球运动员后备力量的培养。做到“亦读亦训”,运动员只有把学习和训练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发挥创新精神,形成个人的篮球风格,才能在球场上才能随机应变,打出中国篮球的风格。加强体能和对抗训练,要增加投篮力量、提高奔跑的速度、协调身体平衡性。不是中国球员的身体素质就一定比美国球员差,差异只是在个体之间存在。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中国篮球球员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加快篮球产业化进程。中国要变“举国制度”为职业篮球 由于文化本身包含了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内容,因此,篮球运动所创造的财富就必然反映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可以说,篮球文化将职业篮球比赛所能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改变中国篮球资金缺乏的窘境。有了资金的投入,中国篮球可以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来提高训练成果;可以为篮球运动员提供充足的营养来提高体能;可以为退役的篮球运动员提供更大的再就业空间。
中国未来篮球运动的发展既要吸收西方特别是美国篮球运动的异质因素并加以消化吸收,同时又必须扎根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才能具有自己的独创性与民族特点。
中美篮球文化比较与中国篮球可持续发展相关文章:
中美篮球文化比较与中国篮球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经促局开展爱国卫生月工作总结
下一篇:公司网宣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