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办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我办扶贫开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扶贫办的关心指导下,始终以“一体两翼”为重点,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为中心,以贫困户为对象,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重点村为主战场,坚持开发式扶贫和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坚持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集中各方力量,形成扶贫攻坚合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广大贫困群众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在全省的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中,我县被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先进县,并奖励资金30万元用于扶贫开发。现就一年来的扶贫开发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抓争资争项,在注重壮大资金总量中加快扶贫开发进程
我办始终把向上争资争项工作当作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认真做好项目包装,积极与省、市扶贫办及其有关处(科)室领导经常保持联系,想方设法掌握省、市各项资金的分配动向,做好争资争项工作。至12月底,已向上争取资金比XX年净增 180万元,为历年来争取资金最多的一年,较好地保障了扶贫重点乡(镇)村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同时,争取将县就业培训中心列为市级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大大地方便了我县贫困劳动力参加劳动力培训转移,有力地加快了扶贫开发进程。
二、抓管理,在注重规范中确保扶贫资金安全和效益
今年以来,我办始终把规范资金管理和规范项目管理作为保证资金安全,发挥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的重要环节来抓。一方面,规范资金管理,确保扶贫资金安全。针对扶贫资金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按照国家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通知》要求,于3月及时出台了《会昌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管理跟着资金走”的原则,突出把好资金审批关、资金拨付关和资金使用关,保证扶贫资金安排落实到项目上,确保发挥效益。另一方面,规范项目管理,提高扶贫资金效益。实施好项目是扶贫开发的立足点和根本,项目实施的好坏是扶贫资金效益的具体体现,是扶贫开发成效的总开关。为此,我办在项目管理中着力把好三关,即项目申报关、项目实施关和项目竣工验收关,确保项目申报准确、项目实施质量合格,实现资金效益的最优、最大化。
三、抓落实,在注重实效中实现新突破
我办始终把抓落实作为工作的根本所在,坚持开拓创新抓落实、持之以恒抓落实、讲求效率抓落实,确保省、市布置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项工作有新的起色,实现新的突破。
1、整村推进有新进展。一是认真抓好XX年扶贫重点村项目工程建设的收尾工作,对XX年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进行绩效考评,已顺利通过省、市的检查验收,并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二是依托上级下拨的专项资金,并捆绑以工代赈、新村办、交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资金结合新农村建设,认真抓好31个重点村新农村建设试点和21个重点村项目建设工作。至目前,共安排村庄整治、产业发展项目239个,新修和改造乡村公路79条136.8公里,其中硬化水泥公路46条77.5公里;1021户农户安装了自来水;620户农户改建了卫生厕所,新建公厕6处;建科技培训中心23处5344平方米;新建或维修水陂、水渠等水利设施6处(座);新修果业公路5公里;新(改、扩)建村小学校3所483平方米;架设输电线路2800米。较好地解决了重点村群众行路难、子女上学难、科技培训难、水利灌溉难、村民议事难等问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2、移民扶贫有新提高。我办通过一加强、两坚持、三到位、四注重、四结合等措施,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责任,着力提高移民扶贫工作水平。今年省、市安排的移民搬迁计划XX人,已落实427户XX人,规划并新建移民集中安置点17个,集中安置移民323户1368人,占68.1%。目前,建房户已建好一层以上(完工)的有324户1601人,占79.7%,自行购房安置的有102户407人,占20.3%,敬老院安置1户1人,已搬迁入住的有409户1901人,占移民总数的94.8%。同时,狠抓移民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共投入100万元配套资金,硬化水泥路面2公里,架设输电线路1550米,铺设自来水管道2900米,浆砌排水沟预制块1450米。较好地为移民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
3、就业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有新提升。大力抓好贫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培训基地采取“开班前申请、培训中检查、培训后审核验收和经常抽查、电话访查,按抽查结果定补助”的办法,有效地促进基地培训的积极性,提高了培训质量和效果。同时,与工业园招工、发展农业产业相结合,开展订单培训、流动培训等形式,进一步提高了就业率。至8月底,就业率已超额完成培训转移任务,共培训1496人,转移就业1386人,就业率达93%。据调查,这些外出务工人员人均月收入达1000元,基本实现“培训一人,致富一家”的目标。另外,认真抓好了52个扶贫重点村的“一村一名中专生”的招生培养工作,抓好了农函大学员的招生函授工作,为重点村培训培养了留得住、用得着的技能型技术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基础。
4、社会扶贫有新成效。首先,形式多样开展募捐助学活动。一是开展干职工“一日捐”助学活动。6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干职工捐献一天工资,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难的问题,全县共帮助16名贫困子女上大学。二是国土资源部赣南扶贫中心捐资17.3万元,资助49名贫困子女上大学;三是全国总工会原书记处书记、老促会副会长李永海募集700多万元,中国台湾海峡两岸促进和平统一联谊会捐款800万元,以及中国一拖等集团捐赠挖掘机5台、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捐赠电脑20台,捐赠款物总值超过1700万元,用于重点乡珠兰兴建示范学校;四是动员本县企业结对帮助贫困子女上学,全县已动员17名企业主结对资助20名贫困子女完成大学学业;五是动员县内外企业或个人捐资370万元建校11所。其次,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一是开展企业带村帮户活动。全县企业出资70多万元,用于重点村基础设施建设,仅祥运转鼓公司就出资45万元兴建了珠兰乡河陂村小学教学楼400余平方米,同时还每月为92位困难老人人均发放30元的生活补助。二是认真协调省直4个定点扶贫单位、督促县直52个定点扶贫单位帮扶52个扶贫重点村工作,积极引导和协调对新村点的项目和科技培训中心(村委会)项目建设进行大力扶持,目前共帮扶资金200多万元。三是大力度抓好全县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农村贫困户工作,并要求在“六帮”上下功夫,使贫困户直接受益。结合平时捐款和年节慰问,全县党员干部共帮扶1550户贫困户资金16.9万元,有力地缓解了贫困户的贫困状况。
5、贴息贷款有新进步。今年2月,我办牵头,联合县财政局、农信社下发了《关于做好XX年扶贫到户贴息贷款工作的通知》,抓好抓实扶贫到户贴息贷款工作。目前,已发放扶贫到户贴息贷款1862.5万元,贴息资金61.5万元,扶持了1589户农户发展脐橙、烤烟、生猪等种养产业。同时,还争取扶贫项目贷款681万元,贴息资金2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7%,扶持九州种业、云顺木业和云顺实业3家公司发展壮大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优质稻制种和竹木等产业,实现农业可持性发展。
6、产业扶贫有新突破。我办利用扶贫到户贴息贷款积极扶持可直接增收的种养产业,目前以脐橙种植为主导产业的农业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县新发展脐橙3100亩、烟叶3500亩、杂交稻制种3000亩、优质稻5000亩、生猪养殖2.1万头、无公害商品蔬菜1800亩、毛竹油茶各4000亩,初步形成了以脐橙、烟叶、优质稻、生猪等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和以蔬菜、毛竹、油茶为主的区域特色产业,贫困户从产业发展中人均增收320元以上。
四、抓作风,在加强自身建设中塑造扶贫部门形象
“打铁必须自身硬”,做好扶贫工作,关键在干部,重点在作风。为此,我办从制度入手,以强化考核为手段,先后出台了会议、学习、财务管理等九项工作制度和干职工岗位目标管理及干职工挂片联系工作制度,要求干职工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政策水平和工作水平;要求干职工要深入基层、深入工作一线,深入到项目中去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效。目前,干职工学习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紧迫感、责任感得到加强,社会各界对扶贫办干职工评价进一步好转。
今年,我办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县委、县政府和市扶贫办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移民安置用地落实难。由于土地政策调整,给移民安置用地的落实增加了困难,特别是集中安置点的用地更难;二是贴息到户贷款落实难。由于信贷责任终身追究制,使得真正的贫困户不符合金融部门的放贷条件而无法得到贷款;三是劳动力转移培训落实难。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力都外出务工,农村在家的剩余劳动力少,而培训基地又在县城,使劳动力培训增加了难度,质量难以提高。
扶贫办年度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扶贫办年度工作总结
上一篇:党课心得体会:社会主义荣辱
下一篇:五年级班级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