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和:在庆祝2022年教师节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
汪德和:在庆祝2003年教师节上的讲话
今天,在《教师法》颁布十周年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人民教师自己的节日——第19个教师节,并表彰一年来在教育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共新余市委、新余市人民政府,向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通过你们,向长年辛勤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为我市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教育战线离退休老领导、老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过去的一年,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紧紧围绕 “江西崛起,新余率先”的奋斗目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调整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全市教育事业步入了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办学模式不断创新,办学综合效益普遍提高;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步伐继续加快,基础教育整体水平明显提升,我市今年高考喜获丰收,本科上线率居全省第二;教师队伍激励机制初步形成,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超前发展,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全市中小学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民办教育“新余现象”进一步显化,为新余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希望大家再接再厉,继往开来,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下面,我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谈几点想法:
一、适应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提升基础教育整体水平
一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要以素质教育为发展方向,这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也是人民的呼声和社会的要求。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要加快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的改革,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要以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现代化为先导,以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现代化为中心,以教育条件、教育手段现代化为基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人口较集中的社区要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由社区管理部门和部分家长代表履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内容的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要建立全市青少年校外工作联席会制度,为青少年校外活动、校外教育营造有利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要积极建设好融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参与性和锻炼性于一体的青少年素质教育千亩实践基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力发展各种学生社团,给学生创造更多锻炼自己能力、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按照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年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把社会公德、思想品德、法纪观念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民族精神培育落到实处。
二要大力推进教育手段现代化。发展信息化是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市作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在推进教育信息化方面,理应走在全省前列。全市各中小学要切实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着力提高教育系统信息网络覆盖水平,建立面向社会开放、具有远程教育功能的高速传输网络系统,在全省率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校通”。到2022年末,要有70所学校接入城域网,建立10所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全市农村完小以上学校装机率达到100%,城市中小学达到5人拥有一台电脑,农村中学达到10人拥有一台电脑,农村中心小学、村完小15人拥有一台电脑。要完善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学校、社区协调互动的高速信息网络;建立资源共享、运转高效的信息平台。要加快建设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科研的师资队伍,大力开展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教育技术的先进理论和方法,加速推进教育技术和手段的“本土化”、现代化和多样化。
三要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教师。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切实抓好教师队伍的学历教育和专业培训。到2022年,全市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要分别达到90%和70%,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重要达到15%。要鼓励教师离岗学习,提高学历层次,其学习费用由单位给予适当补助。要注重培养一批名优校长、特级教师、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学校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主动到国内各名牌大学挑选一批优秀学生,实行定向培养,增加师资后备资源。要高度重视教育人才的引进,凡来新余从事教育工作的名优校长、特级教师、国家级优秀教师、国家级青年骨干教师和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不受学校编制、增人计划和职称指标的限制,用人单位还可提供相应标准的住房和一定数量的安家费。有条件的学校还可适当引进外籍教师。
二、适应接轨国际办学体制的需要,大力创新教育体制、办学模式和用人机制,不断提升我市教育事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第一,要不断创新教育体制,加速教育产业化,着力打造技能型劳务输出中心。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层次的增加,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教育中实施产业化经营是改革教育体制、转变教育观念的必由之路。政府要从教育微观领域中退出来,通过法律、政策、规划、咨询、评估、经济等手段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同时把学校推向市场,使之成为市场的主体,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各学校要牢固确立“以人为本”、“市场竞争”和“一切为消费者服务”的经营理念,加快实现从以学校为主导向以学生为主导的转变。要适应教育市场多样化的需求,突出特色,突出重点人群,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特色教育。特别是要注意满足青少年学习文艺、学习技能的需要,进一步放大新余少儿文化的优势和“抱石故里”的品牌效应,以发展少儿文艺教育为方向,大力发展少儿文艺特教学校,加快组建一批档次较高的全托封闭特教学校,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收入阶层的群体对不同档次的教育需求。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建设好江西远方学校等的基础上,吸引名牌大学来我市兴办义务阶段教育、远程大学教育;鼓励和支持渝州科技职业学院等一批骨干民办职业学校的发展,进一步放大民办教育“新余现象”。要突出发展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精心打造万亩职业第一范文网,集中资源优势,扩大教育规模,提高办学水平,加强与国内著名企业的联系合作,面向沿海,积极建设技能型劳务输出中心。
第二,要不断创新办学模式,逐步形成“办学主体多样化、投资渠道多元化”的教育发展新格局。教育产业化的关键是办学模式的创新。必须进一步打破教育单一依靠国家投资的旧格局,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坚持社会事业社会办,努力形成“办学主体多样化、投资渠道多样化、办学形式多样化”的新格局。要把民办教育引入基础教育,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外来资本有序进入幼儿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大力开辟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直通式民办教育通道。对义务教育,政府既要一如既往地履行扶持义务,并加大扶持力度,同时又要改变扶持方式,变过去的扶持学校为扶持接受义务教育者本人,从而为义务教育引入民办教育创造条件。要发展以社区为依托、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学前教育,支持水平高、效益好的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实行连锁办园。要整合教育资源,鼓励办学条件好、师资力量强的中小学兼并重组较差的学校,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实施集团办学,着力打造一批名校。要依托现代职业第一范文网,积极开展引资办学,吸引和争取国内外大专院校、教育集团和投资商来我市兴办教育,争取形成学校20所左右、学生15万人以上的规模,并对引资的有功人员比照引进工商项目给予一定奖励。要积极推进开放式办学,鼓励市内各公办、民办学校与国内外著名学校加强交流,开展合作办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主动协调解决社会力量办学过程中土地征用、社会治安等问题,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民办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
第三,要不断创新用人机制,形成公平竞争、合理流动的市场化用工制度。要打破只进不出、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旧机制,坚持因事设岗、按岗聘任、竞争上岗的原则改革现有用人制度。要改革校长任命制,实行竞争上岗,推行聘任制、选任制、考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一个学校办得好坏,关键在校长。所以校长一定要打破过去的任命制,实行公开竞争,择优选聘。要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面向公办、民办学校和社会公开认定教师资格。要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学校需要教师,一律实行向社会公开招聘,凡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都可以参加,努力形成公平、竞争、择优的市场化用人制度。同时,要辞退不具备教师资格和不再适宜担任教育工作的人员,清理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压缩非教学人员,建立起教职工合理流动机制。要打破分配平均主义,拉开收入档次,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改革现有分配制度,试行校长和首席教师年薪制,推行绩效工资制,提倡优劳多得,充分调动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总之,要通过用人制度的改革,逐步建立起“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升能降、待遇能高能低”的动态管理新机制,建设一支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师队伍。
三、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我市教育工作发展后劲
第一,要进一步加大领导力度,真正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抓教育的全局意识、长远意识,树立大教育观,把教育作为加快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措施和根本保证,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和关心教育,主动研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措施;要转变工作作风,经常深入第一线调查研究,对事关教育全局的重点问题、重点工作,要积极帮助教育部门和学校搞好协调,促进问题更快解决、工作更快开展;要抓好督促检查,把教育优先发展这一战略目标落实到各部门的实际工作中去。我们江西不仅经济落后于浙江,教育也不如人家。浙江五年前就普及了高中教育,而我们现在还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那么十年以后,我们整体劳动者的素质将比人家差一大截。经济的落后是暂时的,劳动者素质的落后才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因素。所以市委、市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是真正对人民负责,对党负责,对新余的事业负责。
第二,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教育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办好教育绝不单纯是教育部门的事情,而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行各业都要从振兴新余的高度,积极主动地关心支持教育,想教育之所想,急教育之所急,帮教育之所需,通力协作,为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对教育战略地位和尊师重教优良传统的宣传力度,重点宣传优秀教师、尊师重教的典型事迹,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社会风尚。
第三,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切实解决教育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再难不能难教育。各级政府要千方百计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努力提高全市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大对农村信息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把发展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确保教师工资,努力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生活水平,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教师培训、进修,对涉及到教师切身利益的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等问题,想方设法予以解决。
同志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希望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积极的工作姿态、更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精神,投身于新余教育发展的大潮中,为实现新余教育的新跨越,实现“两个率先、一个中心”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最后,祝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今天,在《教师法》颁布十周年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人民教师自己的节日——第19个教师节,并表彰一年来在教育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共新余市委、新余市人民政府,向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通过你们,向长年辛勤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为我市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教育战线离退休老领导、老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过去的一年,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紧紧围绕 “江西崛起,新余率先”的奋斗目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调整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全市教育事业步入了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办学模式不断创新,办学综合效益普遍提高;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步伐继续加快,基础教育整体水平明显提升,我市今年高考喜获丰收,本科上线率居全省第二;教师队伍激励机制初步形成,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超前发展,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全市中小学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民办教育“新余现象”进一步显化,为新余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希望大家再接再厉,继往开来,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下面,我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谈几点想法:
一、适应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提升基础教育整体水平
一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要以素质教育为发展方向,这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也是人民的呼声和社会的要求。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要加快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的改革,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要以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现代化为先导,以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现代化为中心,以教育条件、教育手段现代化为基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人口较集中的社区要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由社区管理部门和部分家长代表履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内容的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要建立全市青少年校外工作联席会制度,为青少年校外活动、校外教育营造有利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要积极建设好融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参与性和锻炼性于一体的青少年素质教育千亩实践基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力发展各种学生社团,给学生创造更多锻炼自己能力、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按照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年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把社会公德、思想品德、法纪观念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民族精神培育落到实处。
二要大力推进教育手段现代化。发展信息化是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市作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在推进教育信息化方面,理应走在全省前列。全市各中小学要切实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着力提高教育系统信息网络覆盖水平,建立面向社会开放、具有远程教育功能的高速传输网络系统,在全省率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校通”。到2022年末,要有70所学校接入城域网,建立10所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全市农村完小以上学校装机率达到100%,城市中小学达到5人拥有一台电脑,农村中学达到10人拥有一台电脑,农村中心小学、村完小15人拥有一台电脑。要完善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学校、社区协调互动的高速信息网络;建立资源共享、运转高效的信息平台。要加快建设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科研的师资队伍,大力开展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教育技术的先进理论和方法,加速推进教育技术和手段的“本土化”、现代化和多样化。
三要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教师。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切实抓好教师队伍的学历教育和专业培训。到2022年,全市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要分别达到90%和70%,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重要达到15%。要鼓励教师离岗学习,提高学历层次,其学习费用由单位给予适当补助。要注重培养一批名优校长、特级教师、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学校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主动到国内各名牌大学挑选一批优秀学生,实行定向培养,增加师资后备资源。要高度重视教育人才的引进,凡来新余从事教育工作的名优校长、特级教师、国家级优秀教师、国家级青年骨干教师和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不受学校编制、增人计划和职称指标的限制,用人单位还可提供相应标准的住房和一定数量的安家费。有条件的学校还可适当引进外籍教师。
二、适应接轨国际办学体制的需要,大力创新教育体制、办学模式和用人机制,不断提升我市教育事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第一,要不断创新教育体制,加速教育产业化,着力打造技能型劳务输出中心。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层次的增加,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教育中实施产业化经营是改革教育体制、转变教育观念的必由之路。政府要从教育微观领域中退出来,通过法律、政策、规划、咨询、评估、经济等手段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同时把学校推向市场,使之成为市场的主体,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各学校要牢固确立“以人为本”、“市场竞争”和“一切为消费者服务”的经营理念,加快实现从以学校为主导向以学生为主导的转变。要适应教育市场多样化的需求,突出特色,突出重点人群,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特色教育。特别是要注意满足青少年学习文艺、学习技能的需要,进一步放大新余少儿文化的优势和“抱石故里”的品牌效应,以发展少儿文艺教育为方向,大力发展少儿文艺特教学校,加快组建一批档次较高的全托封闭特教学校,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收入阶层的群体对不同档次的教育需求。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建设好江西远方学校等的基础上,吸引名牌大学来我市兴办义务阶段教育、远程大学教育;鼓励和支持渝州科技职业学院等一批骨干民办职业学校的发展,进一步放大民办教育“新余现象”。要突出发展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精心打造万亩职业第一范文网,集中资源优势,扩大教育规模,提高办学水平,加强与国内著名企业的联系合作,面向沿海,积极建设技能型劳务输出中心。
第二,要不断创新办学模式,逐步形成“办学主体多样化、投资渠道多元化”的教育发展新格局。教育产业化的关键是办学模式的创新。必须进一步打破教育单一依靠国家投资的旧格局,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坚持社会事业社会办,努力形成“办学主体多样化、投资渠道多样化、办学形式多样化”的新格局。要把民办教育引入基础教育,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外来资本有序进入幼儿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大力开辟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直通式民办教育通道。对义务教育,政府既要一如既往地履行扶持义务,并加大扶持力度,同时又要改变扶持方式,变过去的扶持学校为扶持接受义务教育者本人,从而为义务教育引入民办教育创造条件。要发展以社区为依托、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学前教育,支持水平高、效益好的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实行连锁办园。要整合教育资源,鼓励办学条件好、师资力量强的中小学兼并重组较差的学校,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实施集团办学,着力打造一批名校。要依托现代职业第一范文网,积极开展引资办学,吸引和争取国内外大专院校、教育集团和投资商来我市兴办教育,争取形成学校20所左右、学生15万人以上的规模,并对引资的有功人员比照引进工商项目给予一定奖励。要积极推进开放式办学,鼓励市内各公办、民办学校与国内外著名学校加强交流,开展合作办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主动协调解决社会力量办学过程中土地征用、社会治安等问题,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民办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
第三,要不断创新用人机制,形成公平竞争、合理流动的市场化用工制度。要打破只进不出、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旧机制,坚持因事设岗、按岗聘任、竞争上岗的原则改革现有用人制度。要改革校长任命制,实行竞争上岗,推行聘任制、选任制、考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一个学校办得好坏,关键在校长。所以校长一定要打破过去的任命制,实行公开竞争,择优选聘。要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面向公办、民办学校和社会公开认定教师资格。要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学校需要教师,一律实行向社会公开招聘,凡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都可以参加,努力形成公平、竞争、择优的市场化用人制度。同时,要辞退不具备教师资格和不再适宜担任教育工作的人员,清理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压缩非教学人员,建立起教职工合理流动机制。要打破分配平均主义,拉开收入档次,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改革现有分配制度,试行校长和首席教师年薪制,推行绩效工资制,提倡优劳多得,充分调动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总之,要通过用人制度的改革,逐步建立起“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升能降、待遇能高能低”的动态管理新机制,建设一支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师队伍。
三、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我市教育工作发展后劲
第一,要进一步加大领导力度,真正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抓教育的全局意识、长远意识,树立大教育观,把教育作为加快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措施和根本保证,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和关心教育,主动研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措施;要转变工作作风,经常深入第一线调查研究,对事关教育全局的重点问题、重点工作,要积极帮助教育部门和学校搞好协调,促进问题更快解决、工作更快开展;要抓好督促检查,把教育优先发展这一战略目标落实到各部门的实际工作中去。我们江西不仅经济落后于浙江,教育也不如人家。浙江五年前就普及了高中教育,而我们现在还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那么十年以后,我们整体劳动者的素质将比人家差一大截。经济的落后是暂时的,劳动者素质的落后才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因素。所以市委、市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是真正对人民负责,对党负责,对新余的事业负责。
第二,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教育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办好教育绝不单纯是教育部门的事情,而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行各业都要从振兴新余的高度,积极主动地关心支持教育,想教育之所想,急教育之所急,帮教育之所需,通力协作,为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对教育战略地位和尊师重教优良传统的宣传力度,重点宣传优秀教师、尊师重教的典型事迹,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社会风尚。
第三,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切实解决教育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再难不能难教育。各级政府要千方百计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努力提高全市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大对农村信息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把发展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确保教师工资,努力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生活水平,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教师培训、进修,对涉及到教师切身利益的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等问题,想方设法予以解决。
同志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希望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积极的工作姿态、更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精神,投身于新余教育发展的大潮中,为实现新余教育的新跨越,实现“两个率先、一个中心”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最后,祝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汪德和:在庆祝2022年教师节上的讲话相关文章:
汪德和:在庆祝2022年教师节上的讲话
汪德和:在庆祝2003年教师节上的讲话今天,在《教师法》颁布十周年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人民教师自己的节日——第19个教师节,并表彰一年来在教育战线上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2022年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随笔
下一篇:煤矿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