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高端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王xx,安徽省地理特级教师、xx六中校长。我曾经两次听他点评当年(xx年、xx年)的安徽省优质课大赛。王老师致力于课堂结构的研究,听他点评优质课后,我曾经努力自身课堂的变革。也有些体会。这次能再次聆听专家的教诲,内心确实很激动!王老师的讲座《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思考及实例》正是以这两次大赛的课堂为例。
王老师主要讲了三个大问题:一、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二、区域地理教学的任务;三、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我就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谈谈我的感想。
例:“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的理解
1、“问题研究”课
研究依据?——教学主题:理论和知识
如何研究?——教学策略:过程和方法
研究心得?——学生收获:观念、能力
理论和知识:农业区位理论,区域特征
过程和方法:以学生活动为主,以案例分析为主
观念和能力:农业园区建设的因地制宜观念,现代农业理念,农业种类选择的能力,农业园区规划、绘图能力。
2、关联内容
是“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应用;联系对比“第二节、第三节的农业地域类型”;形成“大尺度与小尺度”的地域比照,形成完整的地域概念(大、小不同);强调“园区”的概念;呈现了“现代农业”特征。
3、课程标准要求:标准内容:结合实例说明农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活动建议”: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4、特征: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特征;实践性、区域性的学科特征;理论应用(综合分析)的方法特征;参评课堂的结构分析。
课例分析:
1、内容结构
导入:砀山景的新旧比较。
引理:阅读材料,探究“发展砀山梨的区位因素?哪些自然因素?哪些积极因素?”——因地制宜原则
引申1—生态农业:“猪—沼—畜”示意图
引申2—观光农业:砀山观光、采摘园图片
应用1—比较宁国与砀山的地理环境差异性
应用2—绘制家乡农业园区的规划图
点评:导入材料、情境一以贯之;研究砀山,并与宁国比较、迁移;理论指导实践;缺少充分的总结提高。
2、学生活动(探究)结构
导入:学生阅读——0.5分钟
引理:学生讨论“发展砀山梨的区位因素?—1分钟
引申1:学生活动“完成‘猪—沼—果’示意图”——1分钟
学生探究“这种发展模式获得什么样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1.5分钟
引申2:学生探究“采摘园哪些经济效益、观光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0.5分钟
应用1:学生探究“比较砀山、宁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1分钟
应用2:学生活动作图——4分钟
点评:10分钟的探究活动,分为六个小“探究”,很好地融入教学过程。解决了小步子教学容易产生的问题,但也产生探究不够充分的问题。
3、问题设计
(砀山)材料中反映哪些环境问题?
(土地沙化)种粮食会怎样?
砀山梨的区位因素?(追问)哪些自然因素?哪些积极因素?
这种模式获得什么样的生态效益?
这种模式获得什么样的经济效益?
这个采摘园可以从哪些方面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影响这种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比较砀山、宁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
宁国发展什么品种?能否把砀山梨移来?
选择适合的农业品种?
(学生展示规划图时,追问)现代农业,你是如何体现的?
预设探究性问题:7个
预设导入性问题:2个
即时过渡性问题:2个(宁国发展什么品种?能否把砀山梨移来?)
即时追问问题:3个
点评:问题设置质量较高;随意问题少;即时追问比较恰当;导入性问题不够恰当
总评:结构框架,教材处理,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清晰,问题设置精准,使用安徽省地图比较两地。使用安徽省地图可以做得更好。教学目标推敲不够!
王老师将课堂解构为三个部分。内容结构,活动结构和问答结构。内容结主要分析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是否与课标吻合;学生活动结构主要分析学生活动构成及参与度和参与的深度、效度。问答结构包括预设和生成,预设是否准确恰当,生成追问是否合理,教师评价是否及时准确,这些都反映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今后的课堂上,尽量就这三个结构来组织教学。
骨干教师高端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骨干教师高端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上一篇:大学生党员工作总结
下一篇:2022年幼儿园园本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