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译实习总结
在这次笔译实习中,我接触到了涉及不同领域、不同文体的文章,有旅游文化资源、报刊议论文和关于水利水电的科普文章,并且初步了解到字幕校对工作是怎样来做的。这些材料没有很强的文学性,比较偏重实用性。于是,在翻译这些文章的时候需要考虑到用途、受众甚至是文化等多重因素,在收集、筛选相关信息以及表达时也要有较强的针对性。
大量的翻译材料让我感觉自己遨游在英语和汉语的文字世界中,语言和思维都需要时不时地来回转换。做英译汉的时候理解是一个难点,而汉译英则很挑战英语功底,让我绞尽脑汁地想把汉语转换成地道的英语。由于自己的知识储备太有限了,我需要查很多资料,除了查词典之外,做的最多就是在百度上输入“xx是什么意思”、“xx用英语怎么说”这样的方法,试图在论坛和百度知道上找到相关的信息并综合筛选。为了验证在百度、句酷、爱词霸和词海中筛选出来的英语表达是否地道,也经常会谷歌上输入关键词(“xx”:uk/s)。
这次实习的翻译任务相对较重,感觉比较吃力。主要原因还是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有限,一开始搜索各种信息、使用各种工具时思路不够清晰,结果往往是打开了n个网页也还是没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注意到这一点之后,只在任务栏里留下6个网页待用:百度、谷歌、爱词霸、句酷、海词、freedictionary,其余的网页打开之后如果没有“发现目标”就立刻关掉,以免扰乱思路,这样效率就大大提高。
翻译不只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只靠“查”当然是不够的,更要有一定的判断力、鉴赏力、创造力。需要对查到的信息精挑细选、加工,必要的时候需要自己创造,比如文章题目的翻译。当然创造也不是凭空的,需要参考很多的资料,有根据地造,不能胡编乱造,但在浏览过何种信息之后,有时也要从中“走出”,进行独立的思考,也许会有“顿悟”,这样的创造或许更好。
“创造”在翻译中无处不在,因为翻译本身就是基于原文的再创造,字对字地翻译断然是不可取的。翻译的过程中需要首先充分解读原文,在自己脑子里形成系统的idea,再采用合适的形式完整地输出。这个过程中还要考虑到英汉两种语言的语用习惯、文字特点等。比如在英译汉时需要把一些静态动词动态化,长句拆分成竹节一样的小短句,加上很多修饰等,而汉译英则需要“去雕饰”,短句合并成复杂的长句,还要把很多动词名词化,把“活蹦乱跳”的文字炼得文文静静。
翻译不仅是文字的转换,也涉及到文化的转换,思维的转换,这一点上欠缺较大,还需要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日积月累。在这次实习中我尽量去考虑文化和思维的转换,但不免还是有很多疏漏的地方,有待改进。
翻译不仅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长时间坐在电脑前面对“海量的信息”,有时还需要浏览网站上蚂蚁一样的字母,实在有点抓狂。不过,任何事情都是熟能生巧,相信做的多了,思路清了,积累的多了,一定能驾轻就熟。
笔译实习总结相关文章:
笔译实习总结
上一篇:团委学生会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下一篇:父亲节作文 描写父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