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做父亲》读书笔记
更新时间:
在朋友家中看到有《好好做父亲》这么一本书。想起我们夫妇在子女教育上的失误,我买了这本书来读。这是教育专家孙云晓沉淀XX年之育儿佳作,该书以大量的、鲜活的、现实的、正反面典型事件,让我们慢慢去体味“父亲所代表的含义”,并学着如何去做一个好父亲。
一直以来,总认为自己是一个合格的好父亲。能认真工作,积极要求上进,没有抽烟酗酒等不良嗜好,近几年来也改掉了所谓小赌贻情打麻将的毛病,生活俭朴,尽力给妻儿提供好的生活条件。通读了《好好做父亲》这本书后,方知自己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更谈不上是一个好父亲。
1991年10月20日是个特别的日子,这天,我当爸爸了,我这个曾经的孩子,从此开始教育孩子了。但没有认真思考过如何做一个好爸爸,导致了对孩子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没能做到尽量多时间的跟孩子保持沟通,做孩子的向导,让孩子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粗暴的干涉、指责、甚至漫骂代替了正确的方式方法。结果是,孩子疏远你、怕你、躲着你,却不情愿亲近你。错误地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工作,拼命挣钱给妻儿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就是对家庭最大的贡献,于是在日渐忙碌的工作中与孩子日渐疏远,甚至陌生冷漠。以为孩子只要有他妈妈的耐心教育和生活上细心的呵护就足够了,没有认识到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多大。
鲁迅先生在1919年的《我们现在怎么做父亲》一文中指出:一个好父亲应该满足3个要求:理解孩子、指导孩子、解放孩子。“如何教育孩子”这个永恒的课题,值得天底下的我们思索、探讨。“养不教、父之过”,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亲绝对不能缺席!
读完《好好做父亲》一书后,我认为,要成为一个好父亲,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智慧型父亲,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人做父母最大的问题是,“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他也做不了人”。
父母生育了孩子,无形中就产生了一种心理优势:我生你、养你,你是我的,你得按我的要求、我的希望去做……因此,从表面上看来,父母像对待“小皇帝”、“小公主”一样对待孩子,但在他们心里并不一定承认子女的平等地位和个人选择的机会与自由。正是这些传统思想造就了许多粗暴的父亲,粗暴的父亲极不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父亲需要避免粗暴,用更有智慧的方法来对待孩子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做到的便是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即尊重孩子的未成熟状态,尊重孩子选择的权利、犯错误的权利。
二、做宽容型父亲,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
宽容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特殊的爱,是一种胜过惩罚的教育。父亲有了宽容之心,效果会格外明显,因为严父的宽容让孩子更为难忘。
孩子做事不妥当或犯了错误,常常与他的生活经验不足有关,或者说与社会化程度低有关。成年人务必给予理解,做出合乎情理的分析,而不宜夸大问题的严重性,更不应曲解孩子的动机。同时,孩子犯错误之后,往往有后悔自责之意,这正是接受教育的黄金时刻。此时,如果父亲以宽容之心和颜悦色地同其剖析事情原委及是非曲直,孩子可能就会字字入心、声声入耳,成为进步的一个推动力。相反,如果不问青红皂白,猛批猛打,不许辩解,孩子也可能因恐惧而撒谎、抗拒、出走等等,使问题复杂化,甚至演化为一场悲剧。
三、做体贴型父亲,让孩子感受到父爱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父亲不敢表达爱。有些父亲是受限于严父的偏见,因为中国有句老话,叫“严父慈母”,许多父亲为了保持所谓的尊严,往往把父爱隐藏得很深,深到幼小的孩子无法感知。传统上,含蓄是中国男人的特色,许多父亲不敢直接表达对孩子的关爱,孩子往往无法理解这种关爱,他可能把含蓄误解成冷漠。在孩子最需要爱的童年时期,他却没有能力读懂父爱。没有被孩子感知的父爱对孩子其实没有影响力,孩子无法理解的父爱对孩子也没有影响力。
有更多的父亲不善于表达爱。他们爱孩子,但不知道以什么样的方式表达,比如有些父亲习惯以金钱表达对孩子的爱,以为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甚至有能力满足孩子的不合理的需求就是爱。这样的父亲,当他年迈体衰或多病时,孩子也会用钱来表达对他的爱,因为父子间已经习惯用这种方式交流,来表达爱。
四、做沟通型父亲,学会与孩子沟通
在沟通方面,父亲经常在两个方面犯错误:一是不会听,父亲们经常听得太少;二是不会说,父亲们经常说得太多。这两个错误,许多父亲往往一个都不缺。要成为一个好父亲,这两个错误都要改掉。
那些过于严厉的父亲,往往听不进孩子说什么,严厉的父亲往往用一大堆大道理不断地向孩子灌输,他根本不知道孩子已经对此难以忍受,父亲的说教变成了对孩子的一种折磨;那些粗暴的父亲们,根本不去听孩子说了些什么,孩子往往自以为是,习惯用粗暴的手段强制孩子服从,他们认为拳头比舌头更有力量;当然,还有更多沉默的父亲,他们不知道怎么样表达自己的关爱与管教,他们习惯用“沉默是金”来安慰自己,他们实际上留给孩子的可能是冷漠的印象。
一直以来,总认为自己是一个合格的好父亲。能认真工作,积极要求上进,没有抽烟酗酒等不良嗜好,近几年来也改掉了所谓小赌贻情打麻将的毛病,生活俭朴,尽力给妻儿提供好的生活条件。通读了《好好做父亲》这本书后,方知自己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更谈不上是一个好父亲。
1991年10月20日是个特别的日子,这天,我当爸爸了,我这个曾经的孩子,从此开始教育孩子了。但没有认真思考过如何做一个好爸爸,导致了对孩子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没能做到尽量多时间的跟孩子保持沟通,做孩子的向导,让孩子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粗暴的干涉、指责、甚至漫骂代替了正确的方式方法。结果是,孩子疏远你、怕你、躲着你,却不情愿亲近你。错误地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工作,拼命挣钱给妻儿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就是对家庭最大的贡献,于是在日渐忙碌的工作中与孩子日渐疏远,甚至陌生冷漠。以为孩子只要有他妈妈的耐心教育和生活上细心的呵护就足够了,没有认识到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多大。
鲁迅先生在1919年的《我们现在怎么做父亲》一文中指出:一个好父亲应该满足3个要求:理解孩子、指导孩子、解放孩子。“如何教育孩子”这个永恒的课题,值得天底下的我们思索、探讨。“养不教、父之过”,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亲绝对不能缺席!
读完《好好做父亲》一书后,我认为,要成为一个好父亲,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智慧型父亲,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人做父母最大的问题是,“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他也做不了人”。
父母生育了孩子,无形中就产生了一种心理优势:我生你、养你,你是我的,你得按我的要求、我的希望去做……因此,从表面上看来,父母像对待“小皇帝”、“小公主”一样对待孩子,但在他们心里并不一定承认子女的平等地位和个人选择的机会与自由。正是这些传统思想造就了许多粗暴的父亲,粗暴的父亲极不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父亲需要避免粗暴,用更有智慧的方法来对待孩子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做到的便是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即尊重孩子的未成熟状态,尊重孩子选择的权利、犯错误的权利。
二、做宽容型父亲,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
宽容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特殊的爱,是一种胜过惩罚的教育。父亲有了宽容之心,效果会格外明显,因为严父的宽容让孩子更为难忘。
孩子做事不妥当或犯了错误,常常与他的生活经验不足有关,或者说与社会化程度低有关。成年人务必给予理解,做出合乎情理的分析,而不宜夸大问题的严重性,更不应曲解孩子的动机。同时,孩子犯错误之后,往往有后悔自责之意,这正是接受教育的黄金时刻。此时,如果父亲以宽容之心和颜悦色地同其剖析事情原委及是非曲直,孩子可能就会字字入心、声声入耳,成为进步的一个推动力。相反,如果不问青红皂白,猛批猛打,不许辩解,孩子也可能因恐惧而撒谎、抗拒、出走等等,使问题复杂化,甚至演化为一场悲剧。
三、做体贴型父亲,让孩子感受到父爱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父亲不敢表达爱。有些父亲是受限于严父的偏见,因为中国有句老话,叫“严父慈母”,许多父亲为了保持所谓的尊严,往往把父爱隐藏得很深,深到幼小的孩子无法感知。传统上,含蓄是中国男人的特色,许多父亲不敢直接表达对孩子的关爱,孩子往往无法理解这种关爱,他可能把含蓄误解成冷漠。在孩子最需要爱的童年时期,他却没有能力读懂父爱。没有被孩子感知的父爱对孩子其实没有影响力,孩子无法理解的父爱对孩子也没有影响力。
有更多的父亲不善于表达爱。他们爱孩子,但不知道以什么样的方式表达,比如有些父亲习惯以金钱表达对孩子的爱,以为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甚至有能力满足孩子的不合理的需求就是爱。这样的父亲,当他年迈体衰或多病时,孩子也会用钱来表达对他的爱,因为父子间已经习惯用这种方式交流,来表达爱。
四、做沟通型父亲,学会与孩子沟通
在沟通方面,父亲经常在两个方面犯错误:一是不会听,父亲们经常听得太少;二是不会说,父亲们经常说得太多。这两个错误,许多父亲往往一个都不缺。要成为一个好父亲,这两个错误都要改掉。
那些过于严厉的父亲,往往听不进孩子说什么,严厉的父亲往往用一大堆大道理不断地向孩子灌输,他根本不知道孩子已经对此难以忍受,父亲的说教变成了对孩子的一种折磨;那些粗暴的父亲们,根本不去听孩子说了些什么,孩子往往自以为是,习惯用粗暴的手段强制孩子服从,他们认为拳头比舌头更有力量;当然,还有更多沉默的父亲,他们不知道怎么样表达自己的关爱与管教,他们习惯用“沉默是金”来安慰自己,他们实际上留给孩子的可能是冷漠的印象。
《好好做父亲》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好好做父亲》读书笔记
在朋友家中看到有《好好做父亲》这么一本书。想起我们夫妇在子女教育上的失误,我买了这本书来读。这是教育专家孙云晓沉淀XX年之育儿佳作,该书以大量的、鲜活的、现实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小班新生家长会发言稿
下一篇:班级挑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