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项目实施方案
扶贫项目实施方案(精选18篇)
扶贫项目实施方案 篇1
一、总则
(一)万莲水村概况
万莲水村位于绩溪县东北隅,皖浙两省、宁(国)绩(溪)临(安)三县市交界处,由原莲坑、水浪头、万富山三村合并而成,岛(石)洪(门)公路穿境而过,村委会所在地距乡人民政府36km,全村辖万富山、横坞、高山、安基坪、水浪头、里、中外莲坑,8个自然村,480户、总人口1640人,全部居住在崇山峻岭中。绝对贫困人口137人,占总人口的8.35%,相对贫困人口441人,占总人口的26.9%,是典型的贫困山区、革命老区。
特殊的地形地貌,使全村人均可耕地面积不足0.2亩,山场资源丰富,宜林山场达18600亩,人均达11.3亩。因地处天目山系的余脉,十分适宜山核桃的种植与生长,山核桃种植历史悠久,目前全村有山核桃经济林120xx亩,其中中、幼林占2/3,村民收入主要还源于外出务工及传统农业,增收渠道狭窄,小农意识强,组织化程度低。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开发扶贫方针,以扶贫工作到村到户为中心,以提高全村人口综合素质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方式为着力点,全面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加快万莲水村脱贫致富步伐,早日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
二、整村推进实施项目(详见项目)
(一)村级道路建设。
1、水浪头村口至万莲水小学路段道路硬化(见项目1—1),总投资1.53万元,其中:请求财政扶贫项目支持0.8万元,自筹0.73万元;
2、莲坑口至里莲坑村道拓宽、路基补强、路面硬化(见项目书1—2),总投资36.31万元,其中:请求财政扶贫项目支持20.00万元,自筹16.31万元;
3、万富山路拓宽改造(见项目书1—3),总投资13.07万元,其中:请求财政扶贫项目支持7.0万元,自筹6.07万元;
(二)产业发展
山核桃标准化深加工及QS认证。总投资75.3万元,其中:请求财政项目30.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45.3万元。
以上项目总投资126.21万元,请求财政扶贫资金支持57.8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68.41万元。
三、具体目标
1、完成村级道路交通网络,改善村民交通条件,提高生产力水平。
2、建立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强化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综合素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17周岁以下青少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5%以上;
4、贫困人口有病能在半小时内到达具有资质的医疗单位就医;
5、贫困户居住危房基本得到改善;
6、减少纯农业人口,使剩余劳动力一半以上转移至非农产业;
7、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整治,各自然村村内主干道得到硬化平整,并逐步建立环卫机制;
8、改造完成安全饮用水工程,使户户都饮上安全、清洁卫生的自来水。
综合指标为:全村农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县平均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3个百分点以上。
四、保障机制
1、建立组织和落实项目责任制
成立万莲水村整村推进工程实施领导组,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组长,党总支委员、村委会委员担任成员。村委会负责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及资金的筹措,工作任务分解到人,责任措施落实到人,建设和管理好公益性的扶贫项目。
2、群众广泛参与项目设计、实施和监督
推行参与式扶贫,让村民参与整村推进规划的设计,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民主公选扶贫项目,动员群众以出工投劳方式参与项目建设全过程,激发村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他们扶贫开发的责任心,成立财务监督组,项目实施财务公开,增加透明度,按照“阳光工程”的要求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项目,确保建设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
扶贫项目实施方案 篇2
按照贵州省、市、县扶贫办文件要求,为切实抓好我镇20xx年种草养羊扶贫项目实施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区慨况
根据县扶贫办要求,20xx年项目在瓢井镇平塘村实施。
我镇年均气温11—13.2C,年降雨量1130—1300毫米,无霜期221—245天,年日照时数1500—1600小时;最高海拔2325米,最低海拔1400米,各类人工草生长四季赏青,适宜多种植物和牲畜的繁衍生息。
项目村“水、电、路”三通,通讯设施已建成,村级公路基本建成,可保证项目建设物资和项目产品的运输。
二、产业项目建设内容
此次羊种为湖羊或小尾寒羊,在平塘村共扶持农户5户(其中2户为扶贫户)。饲养基础母羊95只,配置种公羊5只,新建圈舍775平方米,建人工草地500亩。总投入资金12万元(其中县级配套资金10万元、筹资配套资金2万元)
三、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一)20xx年3月——4月,开展建圈培训,完成羊圈的修建。
(二)20xx年5月,开展种草现场培训,完成种草任务。
(三)20xx年6月,开展草地田间管理培训,完成建圈任务、配套设备和羊只采购培训工作。
(四)20xx年7月,完成基础母羊、种公羊采购及发放,开展羊只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培训,制作安装项目区和项目户标志牌。
(五)20xx年9月——10月,完善档案材料,完成县级自查验收。
四、项目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项目扶持农户5户,到20xx年末养殖户实现销售收入4.5万元,按每户4.2人计算,养殖户人均收入10714元,可使5户农民通过实施项目摆脱贫困转化成牧民,1个良种繁育场建成,基本满足下年度项目区种公羊配置和老项目区种公羊交换需求,以提高畜牧业生产总值,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和快速发展。
(二)生态效益
草场500亩建成后,可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质量,羊群放牧给草场带来羊粪、羊料等有机肥,人工草场、天然草坡和灌丛草实行划区轮牧,减少人为生态破坏生态。同时,充分利用秸杆和人工牧草,储备冬季草料,经过腹还田,提高土地肥力,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使农、林、牧相互促进。
五、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成立瓢井镇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种草养羊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如下:
组长:张民(镇人民政府镇长)
常务副组长:陈杰(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分管农业农村工作)
副组长:刘此昌(镇人民政府科技副镇长)
易斌(瓢井财政分局局长)
成员:罗莉(党政办主任)
梅福俊(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孙飞成(林业环保站站长)
宋顺康(水利站负责人)
付玉(社会事务办公室负责人)
胡贵霞(纪委工作人员)
张盛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负责畜牧兽医)
龙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负责扶贫工作)
陈永(平塘村党支部书记)
领导下组下设办公室在农业服务中心,由龙震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项目的审批和资料收集工作;技术服务组设在镇畜牧兽医站,人员由畜牧兽医站和项目村兽医协勤员组成。
六、主要措施
(一)明确职责
镇领导小组负责研究、解决项目实施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项目实施日常工作。负责项目建设的发动、宣传,与项目户签订《》、《协议书》,并组织实施,完成项目建设内容和任务。
成员单位职责为:
(1)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编制项目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采购供应草种、肥料和农药,指导种羊场建设和种公羊选(培)育、调运、交换等技术工作;制定项目实施技术操作规程,并督促项目村落实;督促指导项目生产运行、滚动发展和效益分成;积极引进社会资金组建龙头企业,形成产品加工、销一条龙服务体系。
(2)财政所:负责项目资金拨付与报账、物资采购监督及项目资金专项审计。
(3)农业服务中心(扶贫站、兽医站):负责组织审查项目实施方案,督查项目进度及质量,定期对项目进行阶段性检查验收;申报配套沼气池、项目村兽医室、农机具等项目并组织实施;对重大动物疫病,农药、肥料、兽药、饲料使用进行监测;搞好在镇外引进羊只的监督管理,禁止疫病传入,做好项目区市场检疫和产地检疫,对发生重大动物疫病进行处置;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项目区,完善项目区村寨道路、庭院硬化和房屋美化。
(4)水利水保站:负责配套项目村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并组织实施。
(5)社会事务办:切实解决好项目村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困难。
(二)资金和物资管理
1、资金管理:严格执行省、市、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严格报账管理制度。(1)公示:对项目实施农户花名册、物资发放或资金投入补助及标准、政府统一采购物资价格等,在项目村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2)拨付报帐:严格执行《大方县种草养羊扶贫项目资金报帐实施细则》。
2、物资采购管理:(1)基础母羊由项目户自行采购,种公羊由草地中心采购、镇负责发放;草种、肥料采购由草地中心负责,草种实行询价方式采购。(2)实施单位对采购的物资实行专人发放管理和出入库登记管理。
3、档案管理:镇严格按照县、镇、村项目建档目录要求,将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资料,进行分类归档,装订成册,作为项目技术服务、检查指导、跟踪管理和项目竣工验收、报帐的依据。
(三)政府引导,企业化运行
1、项目村要积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培养技术二传手和肉羊营销队伍,争取各级财政资金、弓l导社会资金,适时建设项目区羊产地批发市场。
2、要按省规定,将投入农户的基础母羊在第五年收回滚动发展,第二年、第三、第四年农户新增羊(每只35斤以上)按0.8分成,实现项目长效持续发展。
3、种羊场采取与本地经济能人联合入股分成或技术人员带薪领办实行责任目标考核及分成等方式建设,选育提供种公羊,配置交换到项目区。即第一年为项目建设期,不分成;第二年后(含第二年)每年新增羊数按投放基础母羊数l.5倍计算,实行l:9分成(分成羊每只35斤以上),且从第二年开始每年分别按投放基础母羊数0.2倍,按市场价向草地中心提供公羊(每只体重10月龄达30公斤以上)和母羊(每只体重10月龄达25公斤以上)。
(四)加强督查调度,严格项目管理
1、对种草养羊项目和配套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实行镇领导小组每季度调度,每半个月督促指导,村每周调度一次,兽医员每周对农户巡查指导一次,采取县表、镇册、村卡管理。
2、镇农业服务中心牵头,每两个月督促检查项目实施进度、质量和运行生产管理情况一次;财政报牵头,每季度检查资金使用情况一次。
(五)实行绩效考核,严格兑现奖惩
1、项目镇和草地中心共同与县政府签订项目实施及运行效益责任状(责任状另行制定),配套项目成员单位与县政府签订配套项目实施责任状,把种草养羊项目和配套项目实施纳入单位年度综合目标管理。
2、组成由党政办牵头、相关单位参与的考核组,对实施目标完成情况和效益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3、项目实施和运行考核结果,经镇政府审定后送县组织部备案,作为镇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4、种草养羊项目及其配套项目建设目标和运行效益目标按时按质超额完成和完成的,镇人民政府进行表彰和奖励;基本完成的镇人民政府予以通报批评;未完成的镇人民政府对单位领导进行诫勉谈话,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对整改到期仍不落实的,实行责任追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失职的作组织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绩效考核奖惩办法另行制定)。
扶贫项目实施方案 篇3
一、项目区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区情况
项目共涉及幸福村、联盟村、金新村、桃元村四个村,重点发展区在幸福村,幸福村位于金沙县城关镇东部,距县城3公里,地理位置东经106.288°,北纬27.479°,东面是新坝乡关平村,西面是黎明村,南面是金谷、金坪村,北面是玉屏金堡村,总面积6.34平方公里。东西地势较高,地貌以山间盆地为主,海拔900-1000米之间。小洋溪水库位于金丰村中央,村民生活饮水以山间挖井蓄泉水为主。全村有耕地342亩,林地6500亩,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
(二)项目区建设概况
项目所涉及的四个村共有贫困户313户847人,其中:低保户245户530人,占贫困人口62%;五保及因病因残丧失劳动力,需民政救济67户,199人。项目村总劳动力4551人。其中:文盲半文盲劳力845人,小学文化程度劳力2185人,初中文化程度劳力1437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劳力108人。目前输出的劳力只有715人。除有部分打散工外,大部分劳动力都闲置在家,劳动力较丰富。
项目村重点发展区幸福村金丰组农业总产值374万元,其中:农业238万元,牧业136万元,人均纯收入2760元,农民纯收入1200元以下196人,占全村人口的18.2%。目前没有属于村集体、村民的企业。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42亩;粮食播种面积343亩;粮食总产量483.75吨,人均占有粮食450公斤。猪存栏数672头;猪出栏数583头;家禽存栏数1980只,家禽出栏数1200只。
幸福村金丰组村级公路3公路,桥3座;东南面还没有通公路。饮水困难户135户375人,饮水困难牲畜310头(只),无自来水,农户自己在山间挖井取泉水饮用。
二、目标任务
(一)目标
项目实施1年后,受益农户户均增收33000元,人均增收7250元,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
(二)任务
以贫困户增收为目的,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展农民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民适用技术培训一户一人,开发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搞好通村公路建设以及人畜饮水安全,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
三、项目建设内容
(一)产业发展
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围绕以肉鹅养殖为主的产业化发展,创建种鹅养殖基地,开展农民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民适用技术培训一户一人。
(二)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搞好通村公路建设以及人畜饮水安全,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为扶贫开发创造条件,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发展种养殖业、劳务经济等产业,带动就业,解决剩余劳动力。
(三)农村社会事业
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干部理论水平,修建村级综合服务站、群众综合活动室等,做到医保、低保、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对象全面覆盖。
四、项目建设标准及建设方式
(一)产业发展项目
走“循序渐进、优势先行、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种养加配套、农工贸一体”的路子。以养鹅为主导,养牛、禽、劳务经济为辅助,带动果蔬产业发展,使之形成畜(鹅、牛、禽)——沼(沼气)——果蔬——畜良性循环发展,即鹅牛禽粪便用于发展沼气,沼气废料做为肥料发展经果林、粮食、蔬菜,粮食秸杆又作为牛的饲料来源。
(二)基础设施项目
使自然村通公路,扩大黔西北民居改造范围,加大农村危房改造范围,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农村沼气池建设力度,修建饲养肉鹅所需的圈舍及其配套设备。
(三)社会事业项目
做好送科技下乡、农民技能培训、村级远程教育、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工作。
五、资金筹措及投资概算
(一)资金来源
项目投资规模:295.8万元。其中:申请中央和省财政扶贫资金186.354万元,地县财政资金79.866万元,农户自筹资金 29.58万元。
(二)投资概算
1、补助标准:
(1)修圈:现标准为25元/㎡(包括新建圈舍、废弃圈舍改建、搭建简易圈舍)。
(2)种1亩草养50只鹅,1个平方按5只鹅喂养。
按技术部门测算,1年可出栏3槽,每只鹅出栏时在7~8斤左右,每只鹅纯收入在20元左右。
2、产业发展
购置鹅苗:43500只×26元/只=xx31000元
精饲料:43500只×4.5公斤/只=195750公斤
购买精饲料:195750公斤×2.4元/公斤=469800元
3、基础设施
修建圈舍:8700平方米×120元/平方米=1044000元
4、种植饲草
种植饲草:870亩×360元/亩=313200元
六、建设任务
(一)产业发展
完成43500只肉鹅的饲养及其相应的防疫、出售等工作。
(二)农村社会事业
依托村级远程教育中心播放户、科技示范园,强化农村适用技术宣教工作。
七、项目进度安排
1、种植饲草870亩:20xx年3月——20xx年4月
2、圈舍8700平方米修建:20xx年4月——20xx年5月
3、购置鹅苗43500只及发放时间:20xx年5——20xx年7月
4、整合项目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八、项目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完成后将为项目村的受益农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饲养鹅4.35万只,每只鹅重4—5公斤,每公斤按15元计算,一年三次出栏计算,预计新增产值880万元,受益农民纯收入约87万元左右,户均增收33000元,人均增收7250元。
(二)社会效益
规划项目的实施,从农民群众出发,针对贫困农民缺资金、少技术、市场经济转变观念等原因,使他们靠扶贫项目,发挥他们的自我创造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达到脱贫致富目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三)生态效益
项目的实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地改善了项目村的生态环境,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九、项目管理
(一)资金管理
1、县成立“试点资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遵循“大扶贫”理念,按照“来源不乱、渠道不变、分头实施、各记其功”的原则,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2、成立县农业产业发展投资公司,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加大农业产业发展投融资力度,用以支持农户贷款贴息、农业产业保险、建设农村专业市场、培育专业协会和合作社、引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安排投资超前实施计划内项目,争取发展时间。
3、通过税收、土地等优惠条件,引进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为贫困户提供技术、能力培训和资金支持,发展二、三产业,拓宽贫困户脱贫门路。
(二)物资管理
一是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二是建立专户专人管理,防止挪作它用;三是严格保障制度,保证财务人员的工作独立性,避免领导干扰
(三)建设管理
1、纪委监察部门进行全方位监督,一经发现违规违纪现象,坚决从严查处,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
2、审计部门定期不定期进行工程跟踪审计和资金审计。
3、建立群众监督制度。①是严格执行公示制度,对所有项目的资金、物资、工程管理、投工投劳等都要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②是充分发挥群众监测评价的职能,加强过程群众监督,对工程建设不符合要求的及时纠正;③是制定乡规民约,建立工程管护制度。
(四)档案管理
项目规划办公室对项目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办公室设专人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管理工作。归档的文件材料包括纸质、照片、光盘等各种载体形式。
十、主要措施
(一)组织措施
1、成立城关镇党委、政府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由书记、镇长分别任组长、副组长,并明确分管领导负责抓此项工作。
2、强化村级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共青团、民兵组织的作用,形成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管理体系。
(二)宣传措施
采用多种类型的访谈方式对各种类型农户贫困情况、存在困难、发展思路及意愿进行了解。同时对农户调查情况进行核实,基本掌握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项目意愿等情况。
(三)项目发展管理责任状
由城关镇人民政府与项目村签订项目发展管理责任状。
(四)建立服务体系
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服务跟踪,有计划开展一些适用技术专业课培训,对缺乏技能的村民进行技能培训,培养适用型人才,使规划有足够的人才保障。
(五)运行机制(大户、联户、合作组织、中介机构、企业、市场目标等)
组织科技示范户、规模种养和各类致富能手,分期分批地进行重点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依托幸福村生态养殖示范园形成“基地+养殖大户+农户”的利益共同体。
扶贫项目实施方案 篇4
我村20xx年精准扶贫帮扶工作计划按照《青川县20xx—20xx年综合治贫实施方案》,青委【20xx】249号,《青川县干部驻村帮扶》青委办【20xx】125号、《曲河乡20xx—20xx年综合治贫实施方案》等总体要求,结合青城村实际,本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突出重点、贫困优先、整体规划、分段实施”的原则,特制定本帮扶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区、市、县有关扶贫开发工作部署,全面推进精准帮扶工作机制,实行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帮扶制度,确保我镇10个贫困村有单位定点帮扶,有驻村干部,有驻村工作队;3035户贫困户有帮扶责任人。通过精准帮扶,使贫困户及时得到救助,逐步渡过难关,摆脱贫困,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实现到20xx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目标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则。各帮扶单位和干部在开展帮扶工作过程中,坚持从本单位、帮扶村、帮扶户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市场规律,扬长避短,量力而行,科学制定帮扶村和帮扶户的主导产业、发展目标和帮扶措施。
(二)整村推进、标本兼治原则。按照国务院和自治区扶贫办有关要求,对所帮扶村要进行综合整治,既要解决贫困群众当前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又要帮助贫困村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相关部门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彻底改变帮扶村贫穷落后面貌。
(三)自力更生为主、外界扶持为辅原则。各帮扶单位和干部在开展帮扶工作中,要做好思想和组织动员工作,引导教育扶贫对象克服“等、靠、要”思想,树立自力更生、自我解困意识,力求在外力的必要扶持下,通过贫困群众自身不懈努力实现脱贫致富。
(四)相对稳定、接力帮扶原则。结对帮扶不受干部工作调动影响,结对帮扶对象一旦确定原则上6年之内不再调整。由于工作岗位变动或者退休的干部由所在单位自行调整;调离安德镇的干部,其帮扶对象由接任其工作岗位的人员继续帮扶。
扶贫项目实施方案 篇5
项目名称:XX省X20xx年产业化扶贫项目
项目编号:黔扶药20xx(1)31-4
建设内容:总体规模1370亩,其中集中连片种植花椒1000亩。 实施地点:YYYXX村、XX村。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建设期限:10个月(20xx年1月-20xx年10月(详见项目实施时间安排)。
项目投资:总投资297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整合资金197万元(详见资金使用情况)。
项目预期效益:项目覆盖1688户,6782人,其中贫困户411人(含已脱贫),通过项目带动,预期人均增收0.1975万元。
项目联系人:
联系方式:
项目主管单位:
项目实施单位: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区自然经济基本情况
YYY位于北端, 地处大娄山脉东北端与四川盆地交界地段,位于东经107°—107°15′,北纬28°48′—28°54′之间,东靠南川区草坝场镇,南连水坝塘镇,西接万盛区黑山镇,北与南川区金山镇接壤,南距城160公里,北距重庆市南川区63公里,314县道横穿其境,村村通公路,交通便捷。全镇辖10个村、97村民组,总人口4.4万人,9763户,其中农业人口4.27万人,占总人口的97%,现有贫困人口419户1195人,占全镇总人口的4.1﹪。全镇人均纯收入7922元,人均口粮372公斤。有劳动力1.76万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1.12万人;国土面积202 km2,耕地总面积4.1万余亩,可利用荒地8万余亩,土壤主要有黄棕壤、黄壤、石灰土、紫色土、潮土,沙壤土等6个类型,45个土属,168个土种,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薯类为主;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境内有少许山原、宽谷及山间盆地,(山地面积占45.5%,坝区面积占41.8%,丘陵面积为12.7%),呈三山夹二水地貌,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呈筲箕状。YYY平均海拔900m,最高海拔2227米,最低海拔614米,高差1613m;境内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期,相对湿度79%,近十年年平均雨日168天左右,年均无霜期在270天左右,年均降雨量1100mm,年均气温15.5℃,年均太阳总辐射量33789×105焦耳/平方米,年平均积温4219—6696℃,盆地地区大于6500℃,半山地区5000—6100℃,高山区小于5000℃。该区域属典型的高原性湿润季风气候,非常适宜于花椒生长。目前我镇的花椒种植已初具规模,项目区规划种植花椒,市场前景好,很受群众欢迎,同时在项目区建设集生产+加工一体的运作模式,带动项目区经济的增长,促进项目区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加速发展。
(二)项目县花椒产业的基本情况
项目县北距重庆196公里,南距遵义30公里,贵阳198公里,交通便捷,渝黔高速公路、210国道、川黔铁路横贯全境;全县辖24个镇(乡)、222个村(居)民委员会,1809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3200 km2,总人口为70.5万人,全县贫困人口8.33万,耕地总面积149.735万亩(详查),54.62万亩(习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2.24亩(详查),0.82亩(习惯);全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无霜期260天,年降雨量1057毫米,年平均气
温14.7℃,最高海拔2227m,海拔最低310m,立体气候非常明显,非常适宜于花椒生长,对发展花椒产业具有较强区域优势。从国际国内来看,花椒发展前景较好,需求量较大,市场走势高,经济利润可观,我县农户栽植花椒的积极性较高,目前全县已栽植花椒近1万亩。但由于农户缺乏资金,种植的量较小,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还没有真正形成花椒产业化。我县将利用好我县的土地、气候和环境资源,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投入,把花椒产业做大做强。主要以发展大户或引进企业来发展花椒产业,通过培植大户和合作社种植,带动当地群众种植,达到产业扶贫、脱贫的目的,在形成花椒产业的基础上,最终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形成产销一条龙的生产格局。
二、编制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依据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村施计、因户施策、科学发展;二是坚持扶持大户和龙头企业,通过利益链接机制,让贫困户收益,同时积极支持和鼓励群众参与,带动群众发展;三是利用扶贫资金滚动,群众利益最大化。四是服务为先,抓好产业和生产,引导农户增收致富。
(二)依据
1、《关于推进扶贫资金使用监管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
2、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实行产业化扶贫项目目标绩效考核管理的通知》
3、《XX省特殊类型地区“三位一体”产业化扶贫开发规划纲要(20xx-20xx)》
4、《关于规范扶贫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5、《关于推进果药竹产业化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
6、《关于印发的通知》
7、《XX省“整乡推进、连片开发”和产业化扶贫开发项目竞争入围暂行办法的通知》
(三)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原则。
2、扶贫致富脱贫原则。
3、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原则。
4、扶持大户和龙头企业,带动群众共同发展的原则
三、项目建设内容
(一)建设内容
1、建设规模:
相对集中连片示范种植花椒 亩,其中XX村 亩、XX村 亩,在XX村分散种植 亩。XX村辖 个村民组 户 人,有劳动力 人,现有贫困人口 人,占全村总人口的 ﹪。耕地面积 万亩,可利用荒地 万亩,土壤主要为微酸性黄沙壤土;海拔 0米,境内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相对湿度87%,年均降雨量为1250mm,年均气温12℃,年均太阳总辐射量33760×105焦耳/平方米,有效积温在4219—5800℃之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无污染,水利资源丰富。该村的地理、气候、土壤、水资源等均适宜花椒种植。XX村辖 个村民组 户, 人,有劳动力 人,现有贫困人口 人,占全村总人口的 ﹪。耕地面积 万亩,可利用荒地0.27万亩,土壤主要为微酸性黄泥土;海拔645—988米,境内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相对湿度 %,年均降雨量为1250mm,年均气温12℃,年均太阳总辐射量33760×105焦耳/平方米,有效积温在4219—5800℃之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无污染,水利资源丰富。该村的地理、气候、土壤、水资源等均适宜花椒种植。
2、实施主体:
项目实施主体是X县YYY镇人民政府。该社在实施过程中,一是大户按当地价格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并支付流转金,实施种植,达到成熟期后按株数套面积返还30%给农户,由县扶贫办、YYY人民政府监督兑现;二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满足当地农户务工;三是无偿向贫困户提供600亩花椒苗、并配套肥料和抚育补助经费,按730元/亩计算,拆合资金共计43.8万元,农户名单及数量由村委会提供,报镇政府审核并发放。
3、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一年生九叶青良种花椒,按照200cm*300cm标准化栽植。
4、技术标准:
本项目建立“政府引导、项目扶持,有偿使用、滚动发展,大户带动、农户主体,集中连片、区域推进,科学种植、以质取胜,瞄准市场、产销对接”的花椒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抓好示范引导,以培育市场主体和基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加快花椒组培、粗加工厂及相关配套基础设
施建设,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我县花椒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
(1)、栽培技术:花椒以冬春栽植较好,冬栽在“立冬”前后,春栽宜在椒苗芽苞萌动时,穴内先填湿土,有条件时应浇水。花椒要求在移栽时窝大底平,深挖浅栽,重施基肥,肥土填窝,切忌捶打。花椒规模种植应选山坡下部的阳坡或半阳坡,土壤以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最好,也可四旁零星栽植。在山顶或地势低洼易涝之处和重粘土不宜栽植,移栽前要细致整地,山坡上实行等高线带状整地,带宽2米,带间距3米,留好排洪沟,预防雨水冲刷。造林当年应除草松土二次,天旱时,及时灌水。也可间种豆类,绿肥作物,结合间种作物抚育幼林,花椒结实后,每年要松土、除草、施肥、防止病虫害。在苗圃、果园、机关、学校、公园周围用花椒栽成生篱,可防止牲畜为害,美化环境,又获得收益。
(2)、田间管理:花椒栽植后第一年,由于植株稀少,可与矮壮蔬菜套作,预防杂草生长,同时增加收入;5月中下旬至6月初雨水较多,杂草生长快速,进行一次除草;第二次选择在8-9月份,以后每年除草,或与其他蔬菜、辣椒等套作即可。
(3)整形修剪:整形是获得花椒高产、优质的主要技术之一,合理整形修剪,可使骨架牢固,层次分明,枝条健壮,配合合理,光照足,通风好,既可提高产量,又可增延树龄,花椒主要特点是喜光,发枝强,壮枝座果好,由于分枝多,养分过于分散,果枝生长细弱,结果能力相应减弱,果穗变得小而轻;分枝过多,树冠稠密,内膛光照不良,致使小枝枯死。只有通过修剪来解决生长发育与营养条件之间的矛盾,达到连年丰产的目的。
修剪时间:采收后至第二年开春发芽前均可,以采椒季节最好。 树形:一般采用自然开心形、丛状形、圆头形三种。自然开心形培养方法:定植后定于30厘米处留一侧枝,4—5年完成整形,最后去掉中心枝开膛即可,丛状形培养方法是栽后截干,从根颈部抽出较多枝长或一穴栽枝2—3株,全部成活后自然生长而成。圆头形即有明显主干,主干上自然分布较多的主枝,小枝较密集的树形。
修剪方法:花椒对修剪有良好的反应,按不同生长阶段,采用相应的修剪方法。
幼龄树 掌握整形和结果并重的原则,栽后第一年距地面要求高度剪
截,第二年在发芽前除去树干基部30—50厘米处的枝条,并均匀保留主枝5—7个进行短截,其余枝条不行短截,疏除密挤枝、竞争枝、细弱枝、病虫枝、长放强壮枝。
结果树 疏除多余大枝,冠内枝条以疏为主,疏除病虫枝、交叉枝、重叠枝、密生枝、徒长枝,为树冠内通风透光创造良好条件。
老年枝 以疏剪为主,抽大枝、去弱枝、留大芽,及时更新复壮结果枝组,去老养小,疏弱留壮,选壮枝壮芽壮头,以恢复树势。
(4)、肥水管理:花椒每年施肥两次,即在每年的早春和秋季各施一次肥。首先以人粪尿、磷肥、氮肥、花椒籽榨油后的饼肥( 或将花椒籽蒸熟后)为主;其次为圈肥。每株施碳铵1斤,过磷酸钙1—2斤,或施复混肥。
①新植树:当年栽植成活后的幼树追肥不宜太早,应在6月中旬降雨有墒时追施少量氮肥,或进行叶面喷肥。9月上旬开始叶面喷施0.5%磷酸二氢钾,每隔15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促进枝条组织成熟老化。
②幼年树追肥:一般在萌芽前(2月下旬至3月上旬)和5月份在土壤墒情好时进行,每次追施尿素2两(100克);6-7月份叶面喷施0.5%尿素液2-3次,9-10月份每隔15天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一次,连喷3次。
③结果树:花椒适应性强,能在土壤较瘠薄的山地上生长结果,但往往生长缓慢、产量低,品质差。通过增施有机肥料、追施速效化肥,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是花椒优质、高产的重要栽培措施。
I、施基肥:从采椒后到翌年春季萌芽前均可施入,但以采椒后立即施入效果最好。因为花椒树体经过一年的生长,营养消耗很大,一般秋季早施基肥,可补充营养,提高花椒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花芽分化,恢复树势,提高来年产量。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采用开沟施肥方法,即沿树冠投影外围挖两条深40厘米的沟,把落叶扫入沟底,再放入肥料,将沟填满。所用肥料为腐熟或半腐熟的猪粪、羊粪、牛粪、鸡粪和人粪尿等农家肥。施肥量根据树龄大小和产量高低确定。一般4-6年生树每株每年施农家肥5-10公斤、过磷酸钙0.2-0.3公斤;7年生以上的盛果期树每株每年施农家肥20-40公斤、过磷酸钙0.5-2公斤。施入方法是结合深翻施到树冠投影外围40厘米深的土层中。在缺乏农家肥的情况下,生长季节还可套种绿肥。
II、追肥:追肥的关键时期是萌芽前和开花后。萌芽前追肥对新梢生长、叶片形成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又有利于果穗的增大和坐果率的提高。芽前肥一般在萌芽前10-15天土壤墒情较好时施,每株追施0.5公斤磷酸二胺,或每株追施0.3公斤尿素与1公斤过磷酸钙;开花后每株追施0.5公斤尿素或硝酸铵。
III、叶面喷肥:生长期的叶面喷肥是花椒优质、高产和稳产和重要环节。一般在新梢速生期叶面喷0.5%的尿素液(或喷高效复合微肥高美施800倍液)1-2次;花期叶面喷0.5%的硼砂加0.5%的磷酸二氢钾1次;花芽开始分化到果实采收前,喷高美施800倍液加0.3%的磷酸二氢钾1次;果实采收后,喷0.5%的尿素液加0.5%的磷酸二氢钾1次。
花椒叶面喷肥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布时间在上午10时以前或下午4时以后;二是布浓度要严格按要求配制,边喷边配,不可久放。高温时浓度要适当小些;三是应均匀喷布在叶的背面和表面,喷量以叶尖即将滴水为宜;四是如喷后4小时内遇雨,雨后应补喷;五是如果要与农药混合喷布,应按产品说明要求进行。
(5)病虫防治:
花椒食叶害虫主要有凤蝶、大蓑蛾、黄刺蛾,刺吸害虫为蚜虫、蚧壳虫和粉虱类;枝干害虫有蚱蝉、小蠹虫、吉丁虫、天牛、蜗牛等;地下害虫有金龟子、地老虎、蝼蛄;病害主要有锈病、褐斑病、煤污病、枝梢病和立枯病。抓好花椒的病虫害防治对提高花椒的产量和延长树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一是要做好植物检疫工作;二是做好预测预报工作,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三是发现病虫害,及时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
对于食叶害虫,在幼虫发生期(5—8月)可用40%乐果乳剂1500倍液或80%的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喷杀;刺吸性害虫可用25%的唑蚜威乳油1500—20xx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防治;枝干害虫在花椒萌芽或果实采收后,在树干上涂抹甲拌磷或氧化乐果,也可在成虫期用40%氧化乐果乳油1200倍液或4.5%高宝乳油毒杀;地下害虫可在发生期用90%晶体敌百虫诱杀;蜗牛可用10%多聚乙醛颗粒拌土防治。
花椒叶部害虫的锈病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波尔多液防治,褐斑病用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300倍防治,煤污病结合蚜虫、蚧壳虫防治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黄叶病在发芽前或生长季节喷
0.1—0.2%的硫酸亚铁;枝枯病用石硫全剂防治,茎腐病和立枯病用60%百菌通可湿性粉500倍液防治。
(6)采收:
①、采收时间:因花椒主要使用部分是花椒果皮,所以严格地讲,花椒的成熟期实际是指花椒果皮品质最佳的时期,这个时期也是花椒采收的最佳时期。花椒表皮呈深绿色,油胞明显突起,有浓郁的麻香味,此时可视花椒成熟,应及时采收。平坝浅丘区一般在7月中、下旬,深丘山区略推迟。采收过早过迟都会影响品质。采收过早,成熟度不足,麻香味不浓,色泽不鲜;采收过迟,过于成熟,麻香味变淡,色泽老化甚至变成紫红色。
②、采收前的用具准备:采收前应准备的采收工具如剪刀等和盛装花椒的用具如背篼、提篮、箩筐或花椒专用装箱等。这些工具和用具都要求清洁无污染,并用柔软的纱布或尼龙纱窗等作内衬,以防擦伤花椒果皮,擦破油胞,但不能用塑料薄膜等有毒和不透气的物品作内衬。用于运输花椒的工具如汽车等也要求洁净无污染。
③、采收方法:应选晴天露水干后进行采收。用剪刀剪下或用手轻轻摘下果穗,并轻轻放在背篼或提篮中,也可用提篮等接着,让剪下的果穗直接掉入其中,避免用手拿椒,如选用“花椒采摘机”(另有介绍)。尽量做到在椒园一次性采收到不带枝、刺、叶的净花椒,省去在室内再整理的工序,以减少对椒果的碰撞摩擦。盛装椒果的容器(背篼、箩筐等)内不要装得过多(一般不超过容器容积的70%),更不能为了多装而用手将椒果压紧,要及时倒出,以免挤压,碰破油胞.
④注意事项: 一是选晴天上午露水干后采收,不能在雨天和有露水时采收,否则使椒颜色暗淡,品质低劣甚至变黑发霉。 二是在采收的全过程都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碰破油胞。 三是采收的花椒要做到无叶、无刺、无枝柄、无油椒、无变色椒。 四是采收后必须及时摊晒,不能推放太久。
(6)初加工:传统的 花椒干制方法是集中晾晒或在阴凉干燥处阴干,所需时间比较长,一般需6-10天,且在此期间如果遇到阴雨天气就容易出现霉变等问题造成损失。规模化种植应采用人工烘烤方法,用土烘房或烘干机进行干制。人工烘烤的花椒色泽好、能够很好地保存花椒的特有风味。
具体方法是:花椒采收后,先集中晾晒半天到一天,然后装烘筛送入烘房烘烤,装筛厚度3-5厘米。在烘烤开始时控制烘房温度50-60℃,2-2.5
小时后升温到80℃左右,再烘烤8-10小时,待花椒含水量小于10%时即可。在烘烤过程中要注意排湿和翻筛。开始烘烤时,每隔1小时排湿和翻筛一次,之后随着花椒含水量的降低,排湿和翻筛的间隔时间可以适当延长。花椒烘干后,连同烘筛取出,筛除籽粒及枝叶等杂物,按标准装袋即为成品。装袋后的花椒应在阴凉干燥处贮存。
5、产业或基础设施配套。
扶贫花椒项目的实施,为当地群众就地提供就业机会和找到脱贫致富门路,实施单位应在项目区配套相应资金,完善项目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改善项目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
6、标志牌建设
在项目实施前,YYY人民政府在项目建设地点建项目标志牌,将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实施地点、项目建设性质、项目建设期限、项目投资、项目主管单位、项目实施单位、项目技术依托单位等进行公示,确保项目在实施过程公开化和透明化。
7、项目建设进度:①土地规划、流转土地:20xx年1月30日以前。②种植前培训:20xx年1月30日以前。③翻犁平整土地及种苗采购:20xx年2月28日以前。④种植:20xx年3月1日—3月31日。⑤项目验收:20xx年10月底前。⑥田间管理:每年4月—11月。⑦采收及干制:每年7月—8月。⑧销售:每年11月及以后。
(二)考核指标
项目由YYY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县扶贫办、县财政局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统筹调度、监督检查、考核验收等工作。YYY人民政府已成立了花椒种植项目领导小组,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党政办公室、农业服务中心、扶贫站、财政等单位相关人员抓落实,建立和落实目标责任制,项目实施与阶段性工作考核挂钩,在资金管理、工程进度、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目标管理和责任追究,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坚持“政府引导,项目扶持,以奖代补,示范带动、规模种植”的运作模式,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制度,落实目标考核制度,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四、项目投资预算
(一)项目总投资
该项目预算总投603.28万元,申请财政扶贫资金103.28万元,乾
琳种植专业合作社自筹资金527万元。
(二)资金筹措
1、申请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主要用于:购花椒种苗、复合肥和抚育补助。
⑴1370亩×110株/亩×2元/种茎=30.14万元。
⑵购复合肥:1370亩×160元/亩=21.92万元。
⑶抚育补助:1370亩×350元/亩=47.94万元。
2、自筹资金197万元。主要用于:①技术培训:100人×300元/人=3万元;②土地流转费:770亩×500元/亩=38.5万元;③人工工资:70元/日×20个工/亩×770亩=107.8万元(包括整地、种植、管理、采收等)。④技术员工资:100元/亩×770亩=7.7万元(包括移栽、田间管理、采收、干制等生产各个环节的技术指导)。⑤技术服务费、品牌建设费及其他费用10万元;⑥烘干加工费、运费:30万元。
(三)资金使用(如下表)
五、组织保障措施
(一)建立组织机构
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站股所负责人、项目村支两委负责人为成员的实施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实施进度、质量及资金的
监管及引导项目区农户种植花椒(文件附后)。
(二)严格资金管理
按照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管理办法》和《XX省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建立财政扶贫资金专户专帐专人管理责任制、严格按项目进度拨付资金制、资金使用审计制,确保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安全性和使用的有效性。该项目种苗和肥料的采购均由县扶贫办、县采购中心统一实施。
(三)加强监督检查
项目实施期间,我镇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镇花椒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和不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加强对项目实施的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管。、XX村每月向镇花椒工作领导小组汇报项目工作开展情况,按时完善相关项目资料,并接受各级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四)提供信用担保政策
在项目批复后,为培养种植大户和龙头企业,我镇与大户和农户签订项目委托建设合同和项目自筹资金承诺书,大户种植需签订利益连接机制合同,确保农户广泛受益。
(五)技术指导、技术服务及技术培训和其他配套措施
1、技术指导:把制定好的先进、实用、操作性强的花椒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印发到每个花椒户。并在生产关键时节,组织专家和技术员深入到花椒种植地块,指导农民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田间管理,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技术服务:邀请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授课,培训花椒各个环节技术知识,并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跟踪服务。
3、技术培训:加强与县农牧局的协调和配合,争取该单位在技术方面的全力支持,充分利用各种科技资源,开展技术培训(本项目安排3万元培训经费)。
4、其他配套措施:一是在充分考虑群众利益的前提下,采取集中连片进行土地流转,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把项目区建成标准化花椒生产基地;二是积极探索财政资金滚动发展机制,建立产业化发展基金,为产业化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发挥扶贫资金的最大效益;三是项目建成后,积极推动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或产业协会的组件,按照基地带农户的模式,实行产业化经营,走生产、销售一体化之路,逐步壮大基地建
设规模。四是大力开拓销售渠道,提高花椒种植避险能力;五是积极探索产权制度变革,鼓励企业及各种能人承包、租赁和有偿使用运行管护,使项目建设发挥持久增值的效能。
六、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种植花椒1370亩,三年产出:株产鲜花椒2公斤,按照100株计算, 按10/公斤,亩产值为20xx元,1370亩可实现产值274万元,除去管理、采收及土地流转等支出,可实现亩纯利润1000元以上,1370亩可实现纯利润137万元以上;五年后产出:株产鲜花椒4公斤,按照100株计算, 按10/公斤,亩产值为4000元,产值约为548万元,除去管理、采收和土地流转等支出,可实现纯利润274万元;八年后产出:株产鲜花椒6公斤,按照100株计算, 按10/公斤,亩产值为6000元,产值约为822万元,除去管理、采收和土地流转等支出,可实现纯利润479.5万元,八年后常规管理实现稳产。
(二)社会效益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保障社会稳定具有一定意义。项目区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充足的土地资源,有牢固的基层组织和积极的市场运作机制为保障,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作支撑,能大大提高农民收入。同时为农民传授农科适用技术、产业经营理念,提高农民生产技能、文化和科技素质。极大改变项目区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各项目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生态效益
过花椒产业化扶贫项目及其他配套项目的实施,将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环境、美化乡村、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将有效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扶贫效益
集中连片规范种植1000亩花椒,其中大户种植770亩,仅土地平整、播种、除草、收获等用工支出,按照20个工日/亩×770亩×70元/工日计算,劳务投资为107.8万元;流转费38.5万元(770亩);向农户提供种苗
6.6万株,按2元/株种苗计算,折价13.2万元;大户管理五年后归还30%数量,可得82.2万元收入,可实现项目区户均增收0.81万元,人均增收1975元。并且至少可解决项目区200人劳动就业。
通过花椒产业化扶贫项目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项目区农民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花椒标准化种植技术的推广,将拉动我镇农业产业及其它产业的快速发展,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扶贫效益都较明显。
七、市场风险及对策(花椒种植项目主要有两方面的风险)
1、种植过程中的风险,即在种植过程中发生的自然灾害、病虫害等,自然灾害是不可抗拒的灾害,主要为旱涝两种形式,种植花椒必须规划好种植地块,建设良好的排灌设施加以防范,同时做好植保工作,搞好病虫害综合防治,做到即时发现即时处置,就能有效防范因此带来的损失。
2、市场价格风险,市场价格风险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风险,完全由市场需求决定,主要体现在价格低落,这就要求经常作好市场调查研究,掌握市场动向,把握住销售时机,建立产品销售网络,建立高效市场营销政策,减小由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此外在价格低落时还可以考虑在政策上适当给予项目农户及企业一些优惠,降低种植花椒种植风险,以便渡过难关。
扶贫项目实施方案 篇6
20xx年,全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以下简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已全面有序铺开。宜章县被省扶贫办定为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县,经争取,我镇香花、高枧两个村纳入试点村。为切实搞好这项工作,根据县扶贫办的安排部署和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关于建立和完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的有关精神,建立健全符合杨梅山镇实际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运行机制,确保试点工作制度完善、方法科学、管理规范、操作简便、运行有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实现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镇贫困人口温饱,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扶贫开发对象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应退则退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认真了解不同贫困群体收入情况,制定符合本镇实际的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对象人均收入标准,客观的识别两种对象,努力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并强化动态管理,做到应退则退。
(二)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强化镇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镇民政办组织,驻镇相关单位配合、村落实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机制。
(三)坚持衔接配套、统筹兼顾原则。坚持与新农合、农村养老保险等社会救助措施相配套;坚持与临时救助、促进就业以及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相衔接。
(四)坚持规范操作、阳光作业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做到对象明确、程序规范、措施得当、效果明显。
三、组织领导
成立杨梅山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衔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陈熙任组长,镇长欧强彬、人大主席黄志军任副组长,刘明发、刘齐标、王利生、谷长勇、廖平方、邓红洲、谢国招、利勇方等同志为成员。为确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顺利进行,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纳入试点村目标管理。确定试点的两个村要由村民大会推举建立9一15人的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对象评议小组,具体负责受理识别的申请、核查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对两种政策对象进行评议和排序,按照各自的识别标准初定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对象,并张榜公布,确保识别对象公开、公平、公正。
领导小组将定期对两个村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各试点村应安排适量的工作经费以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试点工作阳光透明
1、加强宣传发动,增加群众的知情权,让广大群众积极支持、配合、参与。
2、加强资金监督管理,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制度,推行村务公开制度,试点工作进展情况、资金安排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杜绝资金跑、漏现象。
3、保证公平公正,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的监督。
(二)细化操作标准,确保试点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规范。
1、扶贫对象评选原则。
(1)五优先原则:①无基本生产生活资料的农村人口优先;②因大病或特发事件导致家庭负债巨大且短期内难以恢复正常生活水平的农村人口优先;③见义勇为付出巨大经济和健康的农村人口优先;④长期从事基层工作现已离任且家庭困难的基层干部优先;⑤纯两女困难户优先。
(2)七不评原则:①打牌赌博、违法乱纪的家庭不评;②好逸恶劳、长期打骂闹事的家庭不评;③无理干涉、阻挠公益事业建设和当地经济发展刁歪霸道的家庭不评;④全户多年外出、家庭基本情况不明的家庭不评;⑤家庭成员中有国家在职人员的家庭不评;⑥从20xx年元月1日以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不评;⑦子女条件较好但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家庭不评。
2、扶贫对象的识别和分类标准
(1)扶贫对象的识别标准。扶贫对象中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1196元)、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包括有劳动能力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2)扶贫对象的识别程序。扶贫对象严格按照“扶贫对象申请、村民小组评议、村民委员会审查、镇人民政府审核、县扶贫办审批”的程序进行识别,识别结果张榜公示有效后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加强管理,做到“户有卡、村有册、镇有薄、县有档”。
3、扶贫对象的帮扶措施。根据识别出来的扶贫对象实际情况,按照以户为单位、扶贫资金封顶、一定三年的原则,落实帮扶措施。扶贫资金标准为400元/年/人,不发放现金,打卡到户,重点用于扶持以下项目。
(1)入股产业开发。对本人从事或土地参与(出让或入股)由镇龙头企业或农村专业合作在本镇组织实施具有一定规模特色农业产业开发活动的,扶贫对象可以申请相应扶贫资金额度入股。
(2)贷款贴息。对有能力进行养殖等产业开发的扶贫对象,要以申请年2万元/户以下的贴息贷款。
(3)生产资料补贴。扶贫对象从事种养业,根据其种养规模和实际情况,提供相应扶持额度的扶贫资金。
(4)改善生活条件。扶贫对象进行改灶、改厨、改厕、改房、改水和沼气池建设等,提供相应扶持额度的建设材料。
(5)劳务技能培训。扶贫对象进行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初、高中毕业生学历教育的,按省扶贫办有关规定进行适当补贴。
(6)互助资金贷款。扶贫对象所有村已开展互助资金试点的,根据扶贫对象的实际需要申请,优先发放贷款。
五、工作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4月3日到4月10日。召开镇村专题会议。利用标语、宣传栏等广泛宣传,让试点工作及相关政策家喻户晓。
2、组织培训阶段。20xx年4月11日到4月15日。由镇两项制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镇、村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3、贫困人员识别建档阶段。20xx年4月16日到5月16日。按试点工程程序和操作规程,组织力量进行农村扶贫对象识别语言申请,经审批后进行电脑建档管理。
4、落实帮扶措施阶段。20xx年5月16日到7月16日。按照扶贫对象的申请,落实相应的扶持措施。
5、总结验收阶段。20xx年7月17日到8月16日。由镇两项制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深入进行调查验收,整理、总结材料上报县扶贫办。
扶贫项目实施方案 篇7
根据市、县两级扶贫开发会议精神,结合我村20xx—20xx年扶贫工作开发规划,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这一核心,以培植特色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为切实抓好规划的落实,夯实农民增收脱贫的根基,特制定新华村20xx-20xx年农村产业项目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新华村位于成温邛高速公路旁,距成都35公里,崇州市3公里,双向6车道怀华公路横贯境内,主干交通便利。现新华村共20个村民小组,1024户,总人口3093人,其中妇女1267人,劳动力1876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964人,常年外出打工383人。全村低收入486户,1323人,低保户34户。党员91名,党小组17个。全村人均收入低于全乡平均水平。
二、指导思想
以“产业扶贫、整村推进、巩固提高、全面发展”为指导;以群众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以搞好农村产业扶贫为主线,坚持防止返贫与巩固提高相结合,产业扶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提高农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协作化、规模化程度,努力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水平,力争综合实力增强,加快全村脱贫致富步伐。
三、20xx-20xx年产业项目实施方案
全村20xx年-20xx年计划总投资220万元,其中申请成都市扶贫资金50万元,申请县级扶贫资金70万元,对口帮扶单位40万元,村级公共服务资金60万元。
新华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农业发展基础薄弱,近年来在农业产业发展上作了一些尝试,其中,富硒大米种植、蔬菜基地、西瓜种植等有一定基础,在这次扶贫开发中拟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进行扶持。
(一)富硒大米基地建设(见附表1)
可行性分析:水稻种植是新华村传统,种植技术较为简单农民易于掌握;新华村已与崇州市国家粮食储备库合作多年,由国家粮食储备库提供种子和技术服务,对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去年全村种植1800余亩,每亩比种植一般水稻平均增收300元;经济效益明显,有技术和市场保障。
建设规模:3000亩
建设内容:以
扶贫项目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扶贫项目实施方案
上一篇:IT售前工程师年终工作总结
下一篇::国税局提高执行力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