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上海学习考察报告范文
更新时间:
五月,在教育局的组织下,我有幸去上海考察学习。在考察学习期间,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四点几乎都是马不停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但辛苦中又伴随着震撼和思考。我们为上海先进而朴实的教育而震撼,同时也引发了对学校教育发展的思考,今天,借这个机会与大家一同交流:
一、考察中的几点印象
(一)朴实的校园
尽管上海是中国最繁华的城市,尽管上海教育位于中国先进之前列。但上海的学校校园环境并没有我们想像中的豪华和大气,用储能中学周政校长的话说“学校只是弹丸之地”。但是我们所到的几所学校在校园环境的布置上做到了以小见大,做到了精致中透出朴实和自然。
储能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两个校区,64个班级。我们所去的校区在校园面积上似乎还没有我们学校那么宽敞。学校只有两幢教学楼,校园环境布置也极其简单。走进学校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副“五四运动”浮雕,除此以外除了树木就是花草,教学楼的走廊也看不见七七八八的标语和横幅,但是学生的习惯好,安静的让我们震撼!这样一所看起来很小的学校却在渐渐成为黄浦区“一流完中”。
四川南路小学与一个天主教堂共处一地,没有豪华的大门,进入校园的是一个大约不到100平方米的操场。操场的前方是教堂,右侧是一幢教学楼,还有一幢是要经过一个过道才到。此校是以“红读”为特色。校园环境的布置与之相呼应。学校操场左边设计了一条长廊,上方布满藤萝,挂满了学生设计的书签,学校张贴的读书活动海报、会议室悬挂的“红读”专刊、教室布置的图书角和“红读园地”无不体现其“书香校园”之特色。
(二)务实的教育
上海第一次课程改革是在1988年,1998年,上海启动了第二次课程改革。通过考察,我感受到上海的教育时刻体现着以“学生发展为本”。具体有以下几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课程设置三大板块: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既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关注且有可行的措施。如储能中学的“随班就读”。具体做法是:对象指的是有智力障碍的学生,学校对随班就读的学生有辅导措施、辅导计划,有具体的师资和具体的内容。
3、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具体措施。如储能中学提出“复习要研究,要学生做的题教师必须先做。”提出“段段清和有效考试”,同时狠抓外语和数学特长培养。四川南路小学的创设书香校园的做法也开展的很深入。主题读书活动、推荐读书篇目、征集读书感悟、组织读书沙龙、阅读课常规化(每天二十分钟)、阅读进校本课程、文学社的成立等等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
4、德育教育因地制宜。上海在德育教育方面实行两纲教育,两纲包括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其中储能中学的“弘扬五四精神”、黄埔中学“培养习惯发展潜能学会学习”、蓬莱二小的“迎世博 讲文明 树新风”、四川南路小学的“好熟伴我快乐成长”等教育活动都体现了各校的特色。
5、蓬莱二小“竞争上岗、一岗一薪”的人事改革制度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既体现了民主管理,又体现了公平公正。如中层干部竞聘,学校通过思想动员,推出岗位,严格选拔原则和竞聘程序,还通过六个方面的工作完成竞聘工作:教师自荐与群众推荐相结合产生候选人名单,支委会初步审定,教师投票选举,支委会讨论确定,再交教代会审核,报区教育局党委审查、备案,最后由校长颁发聘书。竞争上岗后,一岗一薪是将分配和教师岗位的职务结合起来,岗薪挂钩,岗变薪变,岗多薪多,出现了许多新岗津贴,如超课时津贴,带教津贴,星级教师津贴,职务津贴等。蓬莱二小的管理策略就是:校长讲奖励,教师讲奉献。
二、考察后的反思
(一)教育需要梦想、需要教育信仰之心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懵懂的孩子,孩子们心清如水,有了教育梦想,我们才可以通过我们的教育让孩子保持纯真和率直。一所学校要发展,从校长到中层干部到一线教师都应该有一批崇尚教育、有教育理想、有热爱教育的信仰之心的人。如我区的东风小学在陈校长的领导下就有有这样一个共同体,所以他们才会才会创造东风小学教育的一个又一个奇迹。我觉得自己作为校长,首先应该要有教育梦想,同时要发现并团结有教育理想的教师,为他们创造机会和条件静心为教育服务。
(二)学校教育要有规划,并对规划进行论证
教育本来就是滞后性与超前性相互矛盾的奇怪统一体。所谓滞后,是因为教育内容经常落后于当代科学技术,新学科的建立或教学内容的更新总是在科学发明和技术革新出现一段时间之后。至于超前,则由于教育周期较长,在教育过程中就必须考虑未来社会对受教育者的需求,就是说,受教育者不仅要学会在当前社会中生存,还要学会适应未来发展。由此可见教育是需要科学规划,同时教育的规划还应该举行科学论证,这样学校的教育发展才不会走歪路、走错路。在学校特色教育规划方面我也有了一点想法,那么这些想法我也会遵循科学发展观,用课题的形式进行开题论证之后再逐渐地实施。
(三)学校要常规性地持久性地办教育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持久性的工程。任何功利性的教育活动看是表面成功,实际上去给学生带来不了真正的教育。所以我觉得学校教育应该要常规性地持久性地系统性地进行。这样日复一日方能见成效。目前,我校的教师会议之前轮读《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周五早晨学生诵读经典、周五的校本课程必修课程诵读经典诗文、周五下午的校本课程选修开展了诗与音乐、诗与舞蹈、诗与绘画、诗与武术、诗与书法、诗与诵读等校本选修课程。还有每月最后一个星期的周二下午的四五年级的大型讲座都已经成了学校的常规性教育活动。这些常规性的做法我想也许一年看不出效果,如果但是坚持两年、三年、六年,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受益无穷的。
毛主席说过:文艺工作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其实教育也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没有人敢说自己的办学就是最好的,但是我们必须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去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我们的办学就会越来越好。最后祝福开福教育“百花齐放”。
一、考察中的几点印象
(一)朴实的校园
尽管上海是中国最繁华的城市,尽管上海教育位于中国先进之前列。但上海的学校校园环境并没有我们想像中的豪华和大气,用储能中学周政校长的话说“学校只是弹丸之地”。但是我们所到的几所学校在校园环境的布置上做到了以小见大,做到了精致中透出朴实和自然。
储能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两个校区,64个班级。我们所去的校区在校园面积上似乎还没有我们学校那么宽敞。学校只有两幢教学楼,校园环境布置也极其简单。走进学校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副“五四运动”浮雕,除此以外除了树木就是花草,教学楼的走廊也看不见七七八八的标语和横幅,但是学生的习惯好,安静的让我们震撼!这样一所看起来很小的学校却在渐渐成为黄浦区“一流完中”。
四川南路小学与一个天主教堂共处一地,没有豪华的大门,进入校园的是一个大约不到100平方米的操场。操场的前方是教堂,右侧是一幢教学楼,还有一幢是要经过一个过道才到。此校是以“红读”为特色。校园环境的布置与之相呼应。学校操场左边设计了一条长廊,上方布满藤萝,挂满了学生设计的书签,学校张贴的读书活动海报、会议室悬挂的“红读”专刊、教室布置的图书角和“红读园地”无不体现其“书香校园”之特色。
(二)务实的教育
上海第一次课程改革是在1988年,1998年,上海启动了第二次课程改革。通过考察,我感受到上海的教育时刻体现着以“学生发展为本”。具体有以下几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课程设置三大板块: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既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关注且有可行的措施。如储能中学的“随班就读”。具体做法是:对象指的是有智力障碍的学生,学校对随班就读的学生有辅导措施、辅导计划,有具体的师资和具体的内容。
3、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具体措施。如储能中学提出“复习要研究,要学生做的题教师必须先做。”提出“段段清和有效考试”,同时狠抓外语和数学特长培养。四川南路小学的创设书香校园的做法也开展的很深入。主题读书活动、推荐读书篇目、征集读书感悟、组织读书沙龙、阅读课常规化(每天二十分钟)、阅读进校本课程、文学社的成立等等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
4、德育教育因地制宜。上海在德育教育方面实行两纲教育,两纲包括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其中储能中学的“弘扬五四精神”、黄埔中学“培养习惯发展潜能学会学习”、蓬莱二小的“迎世博 讲文明 树新风”、四川南路小学的“好熟伴我快乐成长”等教育活动都体现了各校的特色。
5、蓬莱二小“竞争上岗、一岗一薪”的人事改革制度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既体现了民主管理,又体现了公平公正。如中层干部竞聘,学校通过思想动员,推出岗位,严格选拔原则和竞聘程序,还通过六个方面的工作完成竞聘工作:教师自荐与群众推荐相结合产生候选人名单,支委会初步审定,教师投票选举,支委会讨论确定,再交教代会审核,报区教育局党委审查、备案,最后由校长颁发聘书。竞争上岗后,一岗一薪是将分配和教师岗位的职务结合起来,岗薪挂钩,岗变薪变,岗多薪多,出现了许多新岗津贴,如超课时津贴,带教津贴,星级教师津贴,职务津贴等。蓬莱二小的管理策略就是:校长讲奖励,教师讲奉献。
二、考察后的反思
(一)教育需要梦想、需要教育信仰之心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懵懂的孩子,孩子们心清如水,有了教育梦想,我们才可以通过我们的教育让孩子保持纯真和率直。一所学校要发展,从校长到中层干部到一线教师都应该有一批崇尚教育、有教育理想、有热爱教育的信仰之心的人。如我区的东风小学在陈校长的领导下就有有这样一个共同体,所以他们才会才会创造东风小学教育的一个又一个奇迹。我觉得自己作为校长,首先应该要有教育梦想,同时要发现并团结有教育理想的教师,为他们创造机会和条件静心为教育服务。
(二)学校教育要有规划,并对规划进行论证
教育本来就是滞后性与超前性相互矛盾的奇怪统一体。所谓滞后,是因为教育内容经常落后于当代科学技术,新学科的建立或教学内容的更新总是在科学发明和技术革新出现一段时间之后。至于超前,则由于教育周期较长,在教育过程中就必须考虑未来社会对受教育者的需求,就是说,受教育者不仅要学会在当前社会中生存,还要学会适应未来发展。由此可见教育是需要科学规划,同时教育的规划还应该举行科学论证,这样学校的教育发展才不会走歪路、走错路。在学校特色教育规划方面我也有了一点想法,那么这些想法我也会遵循科学发展观,用课题的形式进行开题论证之后再逐渐地实施。
(三)学校要常规性地持久性地办教育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持久性的工程。任何功利性的教育活动看是表面成功,实际上去给学生带来不了真正的教育。所以我觉得学校教育应该要常规性地持久性地系统性地进行。这样日复一日方能见成效。目前,我校的教师会议之前轮读《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周五早晨学生诵读经典、周五的校本课程必修课程诵读经典诗文、周五下午的校本课程选修开展了诗与音乐、诗与舞蹈、诗与绘画、诗与武术、诗与书法、诗与诵读等校本选修课程。还有每月最后一个星期的周二下午的四五年级的大型讲座都已经成了学校的常规性教育活动。这些常规性的做法我想也许一年看不出效果,如果但是坚持两年、三年、六年,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受益无穷的。
毛主席说过:文艺工作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其实教育也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没有人敢说自己的办学就是最好的,但是我们必须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去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我们的办学就会越来越好。最后祝福开福教育“百花齐放”。
赴上海学习考察报告范文相关文章:
赴上海学习考察报告范文
五月,在教育局的组织下,我有幸去上海考察学习。在考察学习期间,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四点几乎都是马不停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但辛苦中又伴随着震撼和思考。我们为上海先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大学生金工实习总结范文
下一篇:党委书记就职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