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跟岗学习总结范文:徜徉在诗意秋天
十月的深圳,美丽的勒杜鹃仍满街盛放着,远处望去,像一簇簇绿的瀑布,上面飞溅着点点或粉色或白色或紫红的水点。在这样美的秋天里,我们一行来到这样美的深圳,跟着同样美的导师,开始一段别样的学习旅程,这是生命中难得的体验,我们都特别珍惜这段跟着杨xx老师学习的时光。耳濡目染中感受着老师的教导:杨xx老师学识渊博,剖析教材、点评课堂中肯独到,给我们开启了不一样的教学视角;杨xx老师办事干练高效,管理协调有条不紊,为我们安排了多样的研修活动,丰富了体验;最重要的是杨xx老师为人处世的豁达热情、心里永远记挂着身边每一个人的善良细心……所有这一切,让我们满怀着感恩徜徉在这个秋天诗意的美好的旅途中。
(一)品赏语言艺术美
杨xx老师说:“好的作品用语言构建一座美丽的房子,让灵魂住在里面。”跟岗期间我多次反复品读何其芳的《秋天》,就像寻到了这样一处美丽的房子,极美的字句一步步引领着我走入美的意境;语言的美构建了一座诗意的房屋,让灵魂在喧嚣的世俗中找到片刻安居的所在,所以,我也选择这篇文章开设展示课与学生一同品赏《秋天》的语言艺术美。
诗的语言总是具有形象美,通过调动读者的多重感官来使表现对象的形象立体起来,使这座美丽的房子具象化。“震落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一个“震落”活现了清晨宁静无声,伐木声飘出幽谷仍清晰可辨、清脆有力的景象,一个“肥硕”非常形象地把瓜果丰收之美用特写推出,一个动词、一个形容词,从听觉、从视觉既准确表现了客观清晨的情景,又渲染了诗宁静清朗的情境。另一方面,修辞的多重使用更增加了景物的形象美,“满披着的露珠”、“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都是通过拟人使露珠,使镰刀诗意的复现在具体的情境之中,而这情境也因此获得了可观可感的情态,进一步生动了诗的情境。在每一节诗的末句,作者都用同一的句式、同一的修辞:第一节“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现用在诗句中是拟人,将秋天视象化,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意味隽永。第二节“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是(愉快地)劳作的形象说法,虚实相生。第三节“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梦寐”名词作动词用,喻安详宁静憧憬之义。总的说来,“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三句互为呼应,均运用拟人手法,表现诗人笔下秋天的宁静、悠远的特点。
诗歌的语言往往又具有弹性美,伸缩自然,变化多端,又新颖别致,出乎意料,背离常态的构成审美意蕴多样的诗境,给这座诗之屋以丰富多彩的审美感受。“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究竟是收起青鳊鱼呢,还是收起乌桕叶呢,甚至于是收起乌桕叶的影子呢?这里亦虚亦实,虚虚实实,让人获得了咀嚼不尽的诗意。再看“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香与热的笛孔”一句,“满流”与“香与热”“笛孔”搭配,在“夏夜”的映衬下,诗味盎然。又如“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虚词“更”产生更进一层的联想,获得了诗歌的弹性美。
诗歌的语言还常常给诗歌带来色彩美,诗人在想象的画面中恰当点染客观事物的色彩,使诗歌具有一种与所抒之情和谐统一的色彩美感。“冷雾”、“ 青鳊鱼”“乌桕叶”“白霜”,这里雾的朦胧,鱼的淡青,叶的灰褐,霜的莹白,全都不可或缺,共同构成了与诗人笔下所要渲染的秋天清晨微寒清朗相一致的色彩,令读者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获得色彩美感享受,让人有咀嚼不尽的意味。
清朗宁静是这首诗的主体风格。在这样一个清朗宁静的秋天,这样一个清朗宁静的清晨,这样清朗宁静的田野河边,为彷徨踯躅的灵魂搭建一座美丽的清朗宁静的诗之屋,这是多么美好的诗人何其芳。
潘新和教授在他的《言语生命动力学“写作本位”语文教育常规》讲座中把写作言语表达提到很高的位置: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教育基本观念是:“言语人生诗意人生”。且让灵魂在这言语构筑的美丽房子里让寻得精神家园,写就诗意人生。
(二)尊重个性和谐美
如果说文本的美构筑了灵魂的安居地,那么,把课堂还给学生,则让学生真正成为这里的主人,思想的自由必将带来思想的飞跃,尊重个性发展必将带来诗意课堂的和谐美。
跟岗学习期间,聆听一节节示范课一次次感受到,老师们从不同的角度力图最大可能的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营造了课堂的和谐美,这一节节示范课就像一幅幅美的画面,形成了一道和谐的美的长廊。
杨xx的作文指导课教学重点是指导审题的方法,即便是讲授课也不影响教师充分营造课堂自主学习的和谐美。对作文审题的“数学配方法”从学生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杨xx一步一步抛出新例子让学生思考、探讨,从《暖流》到《丰碑》到《难题》到《暴雨》到《考试》到《老牛》,老师仿佛有无限的耐心,静待学生思索,静待学生成长,静待学生领悟……
新安中学特级教师吴泓老师的“语文专题教学”,东湖中学徐平老师的议论文教学《敬业与乐业》,两位老师的课堂改变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传统课堂关系,建立“教与学” 的有机整体;他们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
吴泓老师的“语文专题教学”,通过老师一篇文章对《诗经》的解读,力图引发学生的感悟,学生通过确立主题,查阅资料,撰写文章表述自己的观点。吴老师地课改把课堂还给学生,尤其还给学生自主学习、咀嚼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徐平老师在组织《敬业与乐业》这篇议论文的学习时,将全班分成八个学习小组,然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生字词落实基础教学,理清文章结构形成基本能力;再同组讨论重点击破“论证方法”及其运用的难点。组与组之间相互学习,互为促进。徐老师的课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老师给出的方法指导清晰,确定的合作任务具体,既落实好基础知识,又注重能力培养,出现分歧不急于给出答案,引导学生自己探讨,很有实际操作意义。
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一点,教师必然充分尊重学生,首先要重视课前教学设计,要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设计结构和弹性化的方案,教学设计既是一份教案更是一份学案。课堂上,老师们注意倾听,注意力时刻放在学生身上,认真的听学生讲,听学生争论,听学生评价并适时的给与点拨和点评,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通过课堂上对学生及时正面的评价,融洽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创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养成起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这样的课堂,带给学生们,也带给听课的老师以发展个性与倡导尊重的和谐美。
从老师们的示范课上,我更直观的感受到: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给学生质疑的权利,课堂设计中就要体现和考虑学生的差异,鼓励学生思维的发散,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只有如此学生的思维才能变得越来越开阔、多元、敏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有机的整体,二者始终是统一的、平等的,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充分的尊重,学生在亲情般和朋友般的气氛中,人格才能够健全的发展,思想才能变得大气成熟。
在展示课《秋天》之后,我再一次回顾之前多位老师成功的教学范例,深入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感受到钻研教材更要备清学情,真正了解学生就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和他们发展的可能。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一节课能否上好关键在于对学生情绪状态的充分调动;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和展开能否恰当顺利,完全在于学生是否主动、充分参与思考和探究。唯其如此,学生才可能开张视听,进入情境,课堂才能成为有效课堂。如果再次上这篇美文,我将更重视学生自读,让学生在自读、诵读中熟悉诗中的情境,减少南方孩子对秋天的陌生感,减少城里孩子对野趣的陌生感,立足于学生熟悉的事物来切入本课,由写了哪些景物到写了怎样的景物到构建了怎样的情景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最后回归学习如何吧身边的秋天的景物写生动。尽量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的任务是寻找学生进入诗歌的最佳入口,并从学生的诵读和讨论中了解其理解程度,力求在其现有层次上助其再上一层。
美的诗歌要通过美的诵读去体会,“思维是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的思维,它像一条小船,载着思维飘向远方。”这是杨xx诗意的描述,我多么希望我的课堂也能是这么一条诗意的小船,渡学生到达美的彼岸。
(三)回到原点智慧美
有美的文本,有美的氛围,还要有智慧灵性才能点亮语文诗意课堂。怎样更好地进行古代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课题。有一位“音乐界语文造诣最高的音乐家、语文界音乐创作才能最高的老师”——杨建华老师,用他的教学智慧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也许不妨换个角度,回到诗歌的原点,用古诗新唱的形式,唱出诗中的意境,唱出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这抑扬顿挫、悠扬婉转的歌声激发了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点亮诗性课堂,让诗之屋的光芒烛照孩子们前行的路。
“诗歌”,从发源来看,“诗”与“歌”二者并列。《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尚书》:“诗言志,歌永言”形象地指出了诗与歌的内在联系。杨老师让古诗词配上音乐,唱出新韵,“插上音乐的翅膀,搭上音乐的快车”, 伴着舒缓的弦乐,学生静静地坐在那里,眼中看到的是意境深远的写意画,耳中听到的是曲调宛转的古曲,充满激情的朗诵,使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强大的感染与震撼,由此产生了一种要努力读好古诗的强烈愿望。学生有了读好古诗的强烈愿望,在学习时都特别认真,随着音乐声行进,课堂上有些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用情地诵唱起来,并且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这一环节。朗朗的诵唱与悠扬的乐声交融在一起,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动听。整个教室回荡着音乐,学生们沉浸在诗意的学习情境、浓浓的文化氛围之中……
古诗新韵力图通过形、声多感官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这种良好的学习情境正是教师所追求的,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第一次知道古诗文还可以这样学习:让学生在歌唱中学习,在歌唱中积累,在歌唱中理解,在歌唱中欣赏……
诗是抒发诗人的感情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古诗新韵则借助古诗语言的押韵合辙,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呈现出抑扬顿挫的音乐美的特点,让诗歌教学回到诗的原点,用音乐解决了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引领学生在音乐的旋律中更生动的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从而获得审美愉悦、审美享受。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怎能不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喜爱之情?这真是老师教学智慧灵性美的充分体现。
这段跟岗的日子真是一段美之旅,其中的一幕幕如在眼前:谭教授专程为我们指导开题报告,对每个学员的报告一一提出了非常中肯的评价和建议;陶印宝教授的中美教育对比打开了我们闭塞的视听;申英明老师一节《杨修之死》具有人生哲学深度的探讨;周东方老师一节《春》生动活泼,互动热烈春意盎然的课堂;每一节展示课前,杨xx都从百忙中抽时间为我们磨课;每一节课后,杨xx都带领我们评课研课……您如果来听听老师们的发言,听听一次次激烈的争论,就会看到我们在这段学习过程中思想的碰撞、共鸣、蜕变、成长……连我们亲切又严格的杨xx老师都表扬我们“课越评越好了。”“越来越有想法,越来越有意思了。”……这过程中的一幕幕无一不在记忆中留下美的画面。罗素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这丰富多样的研修学习活动,就是我们不断探索,日渐成长的幸福之源。
举杯祝福时,杨xx老师祝大家:“精神健康,身体快乐。”有这么美的文本可读,这么美的课堂可欣赏,这么美的老师相伴,这段跟岗的美的旅程必定让每个人更加健康,更加快乐。勒杜鹃四季绽放,就像我们“美丽号”专列一路前行。老师们,谢谢!
2022跟岗学习总结范文:徜徉在诗意秋天相关文章:
2022跟岗学习总结范文:徜徉在诗意秋天
上一篇:教学实习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