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心理的四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更新时间:
各位家长,下午好!
在这里,我要代表学校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这个家长会。我真的很感动,同时也知道你们十分关心自己的子女。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走到了一起。相信我们只要紧密地配合就一定能教育好你们的子女。
文学大师鲁迅先生说过,要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我觉得我们首先要学会自我批评,善于从自身找原因。因此我要讲的第一点是家长要克服心理上的四大误区。
目前,由于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因而易产生四种不正常心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很大。
一、攀比心理。有些家长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看不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动不动就批评、指责孩子,恨不得自己的孩子处处都比别人的孩子强。这样做,易使自己的孩子产生自卑感和忌妒心理,并渐渐地丧失自信心。
二、补偿心理。很多家长由于小时侯没有好的读书环境,感到十分遗憾,因此往往会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不考虑孩子的具体情况,其结果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有些家长自己孩提时代生活条件不好,现在便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高标准”的生活待遇,从而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缺乏独立生活能力。
三、放纵心理。一些家长在“娇惯要趁早,树大自然直”的思想支配下,往往对孩子的品行、爱好、兴趣及社会交往不闻不问,而一味放纵,溺爱。溺爱往往出现在孩子的爷爷奶奶,一遇到什么问题“老黄伞”一撑,长此以往,使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
四、从严心理。有些家长把严格要求理解为不断地批评和训斥,
甚至逼迫孩子把日常的休息和娱乐时间用来学习。这样,孩子整天生活在恐慌和紧张之中,学习兴趣和记忆力普遍下降。
家长只有克服以上四大心理误区,针对孩子的特点对症下药,施以教育,才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那么如何使家长们克服心理的误区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一,要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看到孩子的“另一半”。
上学期期末考试后,一位学生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他不断诉说孩子的种种缺点:学习不认真,没有耐心,太粗心,做题很马虎,成绩总是上不去,不肯听父母的话……总之,在他的眼里,孩子一无是处。
正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就像一杯没有倒满的水,我们不能总看到“一半是空的”,重要的是要看到已有一半的水,不能因为孩子一两次考试成绩上不去就全盘否定孩子。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掌声受到表扬,尤其是孩子。其实我们没位家长也有这样体会……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思维、兴趣、爱好、才能、天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一个好孩子的欲望,家庭教育就应该让孩子找到“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事实上,我们要对有缺点的孩子多一些宽容与赏识,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孩子分析落后的原因,提出应对的策略,你一定会发现“那只杯子里的水越来越多”。
当然,仅仅停留于看到孩子的“另一半”是不够的,那样做不但不能促使孩子进步,反而会滋生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尽管表扬和鼓励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并不是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都奏效的“灵丹妙药”,在看到孩子的“另一半”的基础上适时、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才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添加剂”。也只有真正看到孩子的另一半,才能从把孩子教育好的角度去真正地爱孩子,才具备同孩子的沟通的良好心理基础。
二,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天,年迈的渔王问年迈的渔夫:“老弟啊,想想过去的几十年里,我每次打到的鱼总要比你多出许多,怎么现在,我儿子的捕鱼技术会差你儿子一大截了?”渔夫问:“那你是怎样教儿子的呢?”渔王说:“为了让他少走弯路,我从小就把他带在身边。每次出海,我都会告诉他,到哪里去寻找鱼群,就是每次撒网前,我也总要向他指点一二……我可是毫无保留地传授了一切呀!”渔夫笑了:“喏,问题就出在这里。”我有一个女儿,在她1岁半的时候……
在某大学,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即将毕业的物理系高材生,因成绩出类拨萃,被学校选送到美国某名牌大学深造。谁知该大学生却一口回绝,说什么也不愿出国。拒绝的原因说来令人难以置信:他根本无法独立生活。大学生四年中,他的衣服铺盖都是妈妈定期来到学校取回去清洗。
很显然,这位大学生是在父母的过分保护下成长起来的。所谓过分保护,是指父母亲对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揽、包办代替,像老母鸡护小鸡儿一样,始终将子女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不舍得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有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将子女活动的范围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视线之内。在某些地方,他们对子女行了直接的甚至完全的控制,用各种清规戒律来约束孩子的意志和行动,没完没了地纠正的指责,生怕孩子越出雷池一步。
过分保护会严重干扰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产生极其恶劣的后果。首先是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差了,动作笨拙,行为幼稚,起码的个人生活都不会料理;第二是社会化困难,社交无能,无法与他人沟通、相处。第三是优柔寡断,缺乏自信心,守分羞怯和自卑;第四是容易产生消极情绪,陷进持久的焦虑苦闷和抑郁的心境中不能自拔;第五是缺乏道德情感,责任心淡漠,报复心较重,甚至具有盲目的进攻性行为;第六是性心理不成熟,对父母过分依赖,使爱心固定在父母身上,对其他任何人也不爱。
以上种种表现不能不令人担忧。守分保护目前已成为儿童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成为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医学等儿童研究专题的焦点。纠正父母对子女过分保护的不正确教育态度,实乃当务之急。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时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
美国人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起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瑞士人鼓励孩子去打工。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着力培养孩子的自食其力精神。譬如,十六七岁的姑娘,初中一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因为瑞士有讲道地工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个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掌握了这些语言后,就去办事处、银行或商店就职。
德国人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家长从不包办代替。德国的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
日本人教孩子“不给别人添麻烦”。日本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三,真正关爱孩子
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平时父母经常买些礼物送给孩子,可是经过笔者的调查,却发现他们除了礼物之外,其实更需要父母的爱。
(一)、把你的时间留一点给孩子
1、每天花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交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但是每天要花一定的时间坐下来,问问孩子学习的情况,和孩子交流思想,沟通情感。
2、每天花一定时间和孩子玩耍。不一定要在空闲时,你在做家务时也可以和孩子玩“猜谜语”等游戏,这样既不影响你做家务,又让孩子在快乐中积累了词汇,岂不一举两得?
3、和孩子一起外出。带孩子一同去户外散步,上街购物,去公园赏景,有条件的带孩子出去旅游,参观。拓宽孩子的视野,陶冶孩子的性情。
4、和孩子一起看书、看电视。陪孩子看一些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书和电视节目,并相到交流观后感,培养孩子的鉴赏能力。
(二)、把你爱抚送给孩子
当孩子获得成功时,把你的亲吻送给孩子,那将是对他最好的奖励。当孩子遇到挫折时,送给孩子一个拥抱,将是对他最好的鼓励。把你的爱抚毫不吝啬地送给孩子,无需太多的言语,孩子会觉得享受到了无尽可的爱与关心,那会是他生活和学习的最大动力。
(三)、把你的信任送给孩子
根据孩子的年龄,让他们适当参与你的工作,他们会对你有所帮助,并分担你的工作。所的孩子都喜欢与大人接近,并做大人的“事情”。让他参与无疑是对他最大的信任。他会做得比其他任何一件事情都认真。
把你的时间、你的家抚、你的信任当做礼物送给孩子时,你会是一位成功的家长。
(四)、从精神上善待孩子。
虐待一词用在父母身上,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其中一些是故意的,法律上明确规定了的,比如毒打;有些则是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的,但是这些行为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很不利,我们也称之为虐待,包括精神上的虐待。父母往往物质上对孩子无微不至。以下的做法,对孩子的精神发展非常不利。
1.冷漠--爱的剥夺
爱的剥夺对孩子的心灵伤害至深。有的父母不缺孩子的吃穿,却对孩子不管不问,不拥抱孩子,不和孩子一起玩,视孩子为负担,把孩子扔给保姆或者爷爷奶奶。这样的条件下长大的孩子感到生活根本就没有意义,对人缺乏信任,冷漠,破坏欲强。容易和其他遭遇相似的孩子混在一起,形成犯罪小团伙。也容易被其他的成年犯罪分子所谓的关心拉下水。一个缺衣少食,干重活的孩子,如果有温暖的家庭,不会造成心理上的不健康,而如果情况相反,孩子的人格发展极有可能出现问题。对孩子幼小的心灵来说,有奶未必是就是娘。
2.隔离
美国曾经有一个极端的案例,一个出生后1年多就被关在小厕所间的女孩,在10多岁被发现时,身体发育、智力发育只相当于几岁的孩子,连说话都不会了。现在有些父母担心孩子出外不安全,把孩子关在家里,孩子孤单的不得了。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孩子们就可能受到人际关系问题的困扰。
3.剥夺孩子玩游戏
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游戏,在游戏中,孩子得到快乐。现在的父母往往对子女期望很高,让孩子每天都是要么做作业,要么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让孩子每天忙的喘不过气。不让孩子玩的另一个后果是导致孩子厌倦学习。父母剥夺了孩子游戏的快乐,也使得学习中发现新知识的快乐变成了负担。
4.忽略孩子的进步
在孩子看来,每当他取得一点进步,就值得好好高兴一番。有的父母不懂从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或者担心孩子听到表扬之后骄傲,就老是批评孩子,不把孩子的进步当回事儿,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认为自己真是没有用,丧失进步的动力。
5.在其他人面前损伤孩子自尊
有些父母在孩子的同伴面前,毫不留情的数落孩子,揭孩子的短,让孩子感到无地自容,也容易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小伙伴们嘲笑的对象。社会心理学有个术语叫做标签效应,意思是说,对人的看法就象一个标签一样,使得此人以后做出与标签相符合的行为。父母当众说,孩子调皮不听话,就是给孩子贴一个标签,以后即使孩子有了改变,别人对孩子的看法还是很难改变。
6.离婚后,迁怒于孩子
有的夫妻因爱成仇,离婚后不许孩子和另一方接触,在孩子面前辱骂另一方。孩子看到自己最亲爱的两个人如此相待,哪里还会相信有真正的关爱?还有的夫妻,每当看到孩子,就想起对方,不由得怒从心中来,责骂孩子。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多余的。这样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将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虽然心中渴望爱情,但是又心怀恐惧。在感情问题上非常敏感,也容易出现问题。
7.破坏孩子心爱的东西
小孩子往往有个百宝箱,里面装满了他心爱的东西。另外,孩子对小动物的喜爱、亲近更是一种天性。父母在看待这些东西时,往往会觉得那简直就是一堆破烂。有的父母不仅自己动手,有时还逼着孩子亲自扔掉、破坏掉这些东西。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多,这些玩具、宠物有的时候扮演了孩子的朋友的角色,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宠物,对玩具娃娃小心呵护,实际上是在锻炼如何去关爱。很多父母都抱怨,孩子长大后不知道如何爱别人,不懂得体贴别人,却没有想一想,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有没有有意识地引导他如何关爱?
(五)、学会和孩子沟通。
沟通的通常方式是谈话。经调查发现,孩子是最厌恶的谈话方式有下列几种:
唠叨型。某个道理孩子明明已经知道,可家长的絮叨没完没了,这就把他们看低了。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这种絮叨是一种重复的刺激,会在大脑皮层上产生保护抑制,你越说,他越听不进。
迁移型。把别人身上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坏事,迁移一自己孩子的身上,想当然地左叮咛、右嘱咐。这就把孩子看坏了,从而把孩子的感情推向对立面。他们会对你的说教充耳不闻,甚至反唇相讥。
提审型。刚发现一些苗头,便大惊小怪地孩子单独审问,这就把孩子看死了。他们会因为你言过其实和妄加推断而大为恼火,以致拂袖而去。
揭丑型。对于确有错的孩子,有些家长爱在吃饭时进行训话,或当着同学、亲友的面大加数落,以泄心中之火,这就把孩子看扁了。这样做会挫伤孩子希求保密、谅解和宽恕的心情,从而伤害自尊心,很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进而我行我素,无所顾忌。
“爸妈问话不耐烦,只愿独居小房间”。许多学生与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淡化”。他们从不主动与家人谈心,或只是偶尔才跟家人谈心。家长,感觉与孩子存在“距离”与“隔膜”,有时甚至无从沟通。
现代家长都渴望与孩子交朋友,但事实却非人愿。为何你和孩子成不了朋友?和孩子交朋友你有何好办法?
1、用心灵去接近
现在的孩子已有点独立精神,对父母不像小时候那么依赖了,有时对父母的言语表现出逆反心理。这时,父母只要和孩子友好、平等相处,用心灵接近孩子,还是能和孩子交朋友的。
我觉得尊重孩子的独立个性很重要。仔细想想,孩子很听话不见得好,有独立判断能力倒是好事情。只有引导其个性发展,他们才能超越我们。我让他们自己安排学习计划,很多事情上放“权”给他们,这倒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
要和孩子交朋友,要多站在他们的立场想问题,体会他们年龄状况下的一种心态,才能做到以心交流。比如像上课讲话等问题,我们都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分析给他们听。只有在同一立场上规劝才有效。这里有一例:有一次,老师反映,我女儿上课吃泡泡糖。我先问明原因,才知老师怀疑她抄同桌作业,暗地里调查她,她很委屈,就在该老师的课上故意捣蛋。我感受到她的苦恼,站在她的角度劝她,你只有一趟趟用好成绩给老师看,老师才明白真相。而用吃泡泡糖这种无聊办法,更让老师觉得你不聪明。后来她果然这科成绩出类拔萃。
2、学点新新人类语言
小孩子为什么不乐意跟自己父母说心里话?那是觉得上一辈的人一定不会理解自己的处境和心情。而一些父母,老是固执地抓着过去的“育儿”道理不放,没考虑过“代沟”出现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时代的确不同了,但一些人生经验却是很有意义的,只是孩子们往往看不到这一点。既然他们有这样的误解,那就解除它们,多学点时尚的东西,增加点年轻人的活力,时不时也能冒出点“帅气”、“酷毕了”、“i服了you”这样的青春专用语,一定能让孩子眼前一亮———老爸老妈好像并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死板不开化。从言行上有认同感之后,孩子们自然在思想上也会渐渐产生认同感,也就愿意把自己不开心、不理解、不明白的事情跟父母说出来,而对父母的建议也就不会再有那么大的抵触情绪了。
3、多给孩子发言权
与孩子保持良好的心灵沟通并非是一件难事,最主要的是看你是否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在我国,受传统理念的束缚,很多家长在主观意识上存在着严重的父权、母权的思想。动不动就说“大人的事,小孩别管”,“大人讲话,小孩别插嘴”之类的言语,这怎么能不产生代沟,这怎么能让孩子与你畅所欲言?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必须赋予其发言权,不管他的论点是否正确,想法是否单纯。从小培养沟通习惯,消除相互间的隔阂。
一位家长是这么做的:最近,我看到报纸上讲,很多父母和子女不知道彼此的优点,我提议和儿子互相找优点。儿子写我的优点为:有爱心、善于理解别人、学习刻苦、兴趣广泛。我写儿子的优点为有正义感等。叫他爸爸作评议,结论是,我们母子能相互了解。
我儿子才读小学五年级,我们间像朋友一样,无话不谈。这种沟通习惯在他懂事起就开始了。虽然他上幼儿园时我工作很忙,但我没送他全托,再苦再累也自己带他。那时我除了照顾好他,更多时候是他的玩伴。他上小学后,我选择身边发生的有意义、他感兴趣的事讲给他听,他也会把学校里发生的事告诉我。后来报上的新闻也能成为我们的谈资。晚饭桌上,我们的所见所闻、喜怒哀乐表露无遗。如果哪一天不交流,像缺了点什么。因为彼此无隔阂,对他的教育都能落到“点子”上。
如果小时候缺乏和孩子沟通,等孩子长大了,特别到了高中的敏感年龄,想要做他的朋友,我觉得那是不大可能的。
(六)、真正关心孩子的学习。
一说到关心孩子的学习许多家长一定会说我是很关心的,我每天都问孩子有没有做作业,在学校表现好不好,那是不是真正的关心呢?我看未必。也许有的家长会说,题目我自己都不会,叫我怎么教?
面对这些情况,家长应当怎样辅导孩子呢?
首先是热情支持。父母对孩子学习上的支持是多方面的,比如在家里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看电视时,尽量控制音量,不干扰孩子学习;孩子学习用的文具、书籍要给他们随时添置。同时在生活上注意孩子的衣食住行,使孩子时时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怀。
其次是认真督促。由于孩子的自控能力差,父母心要的督促不能忽略。当遇到孩子放学后把书包一扔就去玩,或一边做作业一边听收录机、看小说、看电视时,父母就应劝导孩子,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学习上来。
第三是仔细检查。文化水平低的父母虽不一定能看得懂孩子的作业,但也要仔细检查孩子的作业本,因为作业可以反映出孩子的学习情况。如果发现作业马虎潦草,乱涂乱画,甚至不完成作业,父母就要及时追问原因,要求孩子重新做好。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孩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习惯。
第四是积极配合。有些父母认为自己不懂,由学校去教好了,这种态度是不对的。正确的态度应是主动、经常地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倾听老师的意见,把孩子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告诉老师,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和短处,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孩子学习好的功课。
(七)、正确处理孩子出现的不良行为。
撒谎,孩子为什么要撒谎,请听下面一例:她早晨到菜市场去买菜,发现钱包里少了十块钱!
钱包里就这么点钱,每天就这么点开支,她自信不会记错。
她上班很少带钱包,经常将钱包放在家里,可从来没有少过钱。
买了菜回来,她问儿子:“你在我钱包里拿钱没有?”
儿子说:“没有啊!”她眼睛盯着儿子:“真的没有?”“真、真的没有。”儿子说话开始结巴起来。“昨天家里没来外人,我的钱我有数的,钱不见,你没拿,它自己长腿跑了呀?!”她严厉地责问。“我、我———”“你老实说,拿还是没有拿?只要你承认了,我不打你。”“我、我拿了。”“拿了多少?”“就十块。”“把钱交出来!”“我、我花完了。”“花完了?一个晚上就花完了?买了什么?”“我没有买东西,我去上网了。”“上网?一个晚上就花完十块钱?”她想起自己在饭店里给人家洗盘子,从早干到晚,一天的工资才十来块钱,竟然被儿子一个晚上上网花完了,她越想越气,抬手给了儿子一个耳光,“你这个败家子,我打死你!”“你、你打我?”“我打你又怎么样?!”说完,又给了儿子一个耳光。
儿子双手捂着脸,无声地哭了。这之后没多久,她又发现钱包里少了十块钱。她问儿子:“你是不是又在我钱包里拿了钱?”
这一次,儿子老老实实承认了:“我们班上一个女同学得了癌症,昨天晚自习时间要为她募捐,你昨天下班得晚,我没来得及说。”“那你也不要捐十块钱啊!捐个三块两块的,也就够了!”“下一次我就知道了。”
过了几天,她遇到了儿子的班主任。她问:“刘老师,你们班上得癌症的是谁家的孩子?”“得癌症?我没有听说啊!”“你们上个星期不是还为她搞了募捐活动吗?”“没有的事啊!”……
她知道一定是儿子撒了谎。晚上,儿子放学后,她拿出一块搓衣板,往儿子面前一丢,“你给我跪下!”
儿子耷拉着脑袋,跪下了。“你说,你为什么要撒谎?”“我怕你打我。”“你撒谎我就不会打你吗?”“我不撒谎你也会打我的。”儿子小声嘀咕道:“你要是不知道我说了谎,我不就能逃过这一劫了嘛!”你看孩子为什么撒谎,怕打!其实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恰恰是由于我们处理不当造成的。“棍棒”教育已经行不通了,我们必须谨慎处理。前不久,我们班一位同学丢了60元钱……有的孩子不仅上课小动作多,做作业丢三落四,平时还不时的挤眉弄眼、吵架出事儿,父母师长为之可谓伤透了脑筋!试想,孩子情感失控、心理变态、行为失常,做家长的谁不揪心?!然而这些问题的背后是什么呢?有心理学研究表明:愉悦、舒展的心情往往会产生理解、接纳与合作的行为取向,而抑郁、紧张的心情又多产生封闭、排斥、自行其事的行为态度。所以,父母或师长平时应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帮助他们排解内心深处阴郁、沮丧、哀怨等情感障碍。
一、分析孩子出错的动因,主动关心,不放纵也不乱打棍子,要掌握“火候”,以理服人,指出其可能出现的后果及相关的危害性,并让孩子自己提出改过补救的办法。
二、也有的可能平日对父母师长及社会的行为“偏向”愤愤不平,如希望父母师长不要长时冷落自己。因而,做家长的必须找准原因,多为“问题孩子”提供一些进取的机会和可能。其实,“顽皮”、“任性”的孩子往往是最富创造力的,只要我们用满腔的热情去教育感化他们,是有很大的潜力可挖的。
三、对于有冒险心理、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包括沉迷网吧等),一方面不能为了“息事宁人”而妥协;另一方面,也不能挥舞“棍子”,妄泼“冷水”。一般需以冷静的态度,商讨、论理的办法晓之以理,也可通过身边的案例让孩子感知问题的严重性,同时应设法安排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来帮助孩子消解心中的“压抑感”和“孤独感”,让孩子旺盛的精力有“用武”之地。
在这里,我要代表学校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这个家长会。我真的很感动,同时也知道你们十分关心自己的子女。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走到了一起。相信我们只要紧密地配合就一定能教育好你们的子女。
文学大师鲁迅先生说过,要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我觉得我们首先要学会自我批评,善于从自身找原因。因此我要讲的第一点是家长要克服心理上的四大误区。
目前,由于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因而易产生四种不正常心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很大。
一、攀比心理。有些家长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看不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动不动就批评、指责孩子,恨不得自己的孩子处处都比别人的孩子强。这样做,易使自己的孩子产生自卑感和忌妒心理,并渐渐地丧失自信心。
二、补偿心理。很多家长由于小时侯没有好的读书环境,感到十分遗憾,因此往往会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不考虑孩子的具体情况,其结果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有些家长自己孩提时代生活条件不好,现在便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高标准”的生活待遇,从而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缺乏独立生活能力。
三、放纵心理。一些家长在“娇惯要趁早,树大自然直”的思想支配下,往往对孩子的品行、爱好、兴趣及社会交往不闻不问,而一味放纵,溺爱。溺爱往往出现在孩子的爷爷奶奶,一遇到什么问题“老黄伞”一撑,长此以往,使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
四、从严心理。有些家长把严格要求理解为不断地批评和训斥,
甚至逼迫孩子把日常的休息和娱乐时间用来学习。这样,孩子整天生活在恐慌和紧张之中,学习兴趣和记忆力普遍下降。
家长只有克服以上四大心理误区,针对孩子的特点对症下药,施以教育,才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那么如何使家长们克服心理的误区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一,要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看到孩子的“另一半”。
上学期期末考试后,一位学生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他不断诉说孩子的种种缺点:学习不认真,没有耐心,太粗心,做题很马虎,成绩总是上不去,不肯听父母的话……总之,在他的眼里,孩子一无是处。
正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就像一杯没有倒满的水,我们不能总看到“一半是空的”,重要的是要看到已有一半的水,不能因为孩子一两次考试成绩上不去就全盘否定孩子。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掌声受到表扬,尤其是孩子。其实我们没位家长也有这样体会……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思维、兴趣、爱好、才能、天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一个好孩子的欲望,家庭教育就应该让孩子找到“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事实上,我们要对有缺点的孩子多一些宽容与赏识,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孩子分析落后的原因,提出应对的策略,你一定会发现“那只杯子里的水越来越多”。
当然,仅仅停留于看到孩子的“另一半”是不够的,那样做不但不能促使孩子进步,反而会滋生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尽管表扬和鼓励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并不是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都奏效的“灵丹妙药”,在看到孩子的“另一半”的基础上适时、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才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添加剂”。也只有真正看到孩子的另一半,才能从把孩子教育好的角度去真正地爱孩子,才具备同孩子的沟通的良好心理基础。
二,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天,年迈的渔王问年迈的渔夫:“老弟啊,想想过去的几十年里,我每次打到的鱼总要比你多出许多,怎么现在,我儿子的捕鱼技术会差你儿子一大截了?”渔夫问:“那你是怎样教儿子的呢?”渔王说:“为了让他少走弯路,我从小就把他带在身边。每次出海,我都会告诉他,到哪里去寻找鱼群,就是每次撒网前,我也总要向他指点一二……我可是毫无保留地传授了一切呀!”渔夫笑了:“喏,问题就出在这里。”我有一个女儿,在她1岁半的时候……
在某大学,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即将毕业的物理系高材生,因成绩出类拨萃,被学校选送到美国某名牌大学深造。谁知该大学生却一口回绝,说什么也不愿出国。拒绝的原因说来令人难以置信:他根本无法独立生活。大学生四年中,他的衣服铺盖都是妈妈定期来到学校取回去清洗。
很显然,这位大学生是在父母的过分保护下成长起来的。所谓过分保护,是指父母亲对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揽、包办代替,像老母鸡护小鸡儿一样,始终将子女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不舍得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有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将子女活动的范围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视线之内。在某些地方,他们对子女行了直接的甚至完全的控制,用各种清规戒律来约束孩子的意志和行动,没完没了地纠正的指责,生怕孩子越出雷池一步。
过分保护会严重干扰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产生极其恶劣的后果。首先是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差了,动作笨拙,行为幼稚,起码的个人生活都不会料理;第二是社会化困难,社交无能,无法与他人沟通、相处。第三是优柔寡断,缺乏自信心,守分羞怯和自卑;第四是容易产生消极情绪,陷进持久的焦虑苦闷和抑郁的心境中不能自拔;第五是缺乏道德情感,责任心淡漠,报复心较重,甚至具有盲目的进攻性行为;第六是性心理不成熟,对父母过分依赖,使爱心固定在父母身上,对其他任何人也不爱。
以上种种表现不能不令人担忧。守分保护目前已成为儿童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成为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医学等儿童研究专题的焦点。纠正父母对子女过分保护的不正确教育态度,实乃当务之急。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时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
美国人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起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瑞士人鼓励孩子去打工。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着力培养孩子的自食其力精神。譬如,十六七岁的姑娘,初中一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因为瑞士有讲道地工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个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掌握了这些语言后,就去办事处、银行或商店就职。
德国人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家长从不包办代替。德国的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
日本人教孩子“不给别人添麻烦”。日本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三,真正关爱孩子
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平时父母经常买些礼物送给孩子,可是经过笔者的调查,却发现他们除了礼物之外,其实更需要父母的爱。
(一)、把你的时间留一点给孩子
1、每天花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交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但是每天要花一定的时间坐下来,问问孩子学习的情况,和孩子交流思想,沟通情感。
2、每天花一定时间和孩子玩耍。不一定要在空闲时,你在做家务时也可以和孩子玩“猜谜语”等游戏,这样既不影响你做家务,又让孩子在快乐中积累了词汇,岂不一举两得?
3、和孩子一起外出。带孩子一同去户外散步,上街购物,去公园赏景,有条件的带孩子出去旅游,参观。拓宽孩子的视野,陶冶孩子的性情。
4、和孩子一起看书、看电视。陪孩子看一些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书和电视节目,并相到交流观后感,培养孩子的鉴赏能力。
(二)、把你爱抚送给孩子
当孩子获得成功时,把你的亲吻送给孩子,那将是对他最好的奖励。当孩子遇到挫折时,送给孩子一个拥抱,将是对他最好的鼓励。把你的爱抚毫不吝啬地送给孩子,无需太多的言语,孩子会觉得享受到了无尽可的爱与关心,那会是他生活和学习的最大动力。
(三)、把你的信任送给孩子
根据孩子的年龄,让他们适当参与你的工作,他们会对你有所帮助,并分担你的工作。所的孩子都喜欢与大人接近,并做大人的“事情”。让他参与无疑是对他最大的信任。他会做得比其他任何一件事情都认真。
把你的时间、你的家抚、你的信任当做礼物送给孩子时,你会是一位成功的家长。
(四)、从精神上善待孩子。
虐待一词用在父母身上,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其中一些是故意的,法律上明确规定了的,比如毒打;有些则是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的,但是这些行为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很不利,我们也称之为虐待,包括精神上的虐待。父母往往物质上对孩子无微不至。以下的做法,对孩子的精神发展非常不利。
1.冷漠--爱的剥夺
爱的剥夺对孩子的心灵伤害至深。有的父母不缺孩子的吃穿,却对孩子不管不问,不拥抱孩子,不和孩子一起玩,视孩子为负担,把孩子扔给保姆或者爷爷奶奶。这样的条件下长大的孩子感到生活根本就没有意义,对人缺乏信任,冷漠,破坏欲强。容易和其他遭遇相似的孩子混在一起,形成犯罪小团伙。也容易被其他的成年犯罪分子所谓的关心拉下水。一个缺衣少食,干重活的孩子,如果有温暖的家庭,不会造成心理上的不健康,而如果情况相反,孩子的人格发展极有可能出现问题。对孩子幼小的心灵来说,有奶未必是就是娘。
2.隔离
美国曾经有一个极端的案例,一个出生后1年多就被关在小厕所间的女孩,在10多岁被发现时,身体发育、智力发育只相当于几岁的孩子,连说话都不会了。现在有些父母担心孩子出外不安全,把孩子关在家里,孩子孤单的不得了。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孩子们就可能受到人际关系问题的困扰。
3.剥夺孩子玩游戏
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游戏,在游戏中,孩子得到快乐。现在的父母往往对子女期望很高,让孩子每天都是要么做作业,要么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让孩子每天忙的喘不过气。不让孩子玩的另一个后果是导致孩子厌倦学习。父母剥夺了孩子游戏的快乐,也使得学习中发现新知识的快乐变成了负担。
4.忽略孩子的进步
在孩子看来,每当他取得一点进步,就值得好好高兴一番。有的父母不懂从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或者担心孩子听到表扬之后骄傲,就老是批评孩子,不把孩子的进步当回事儿,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认为自己真是没有用,丧失进步的动力。
5.在其他人面前损伤孩子自尊
有些父母在孩子的同伴面前,毫不留情的数落孩子,揭孩子的短,让孩子感到无地自容,也容易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小伙伴们嘲笑的对象。社会心理学有个术语叫做标签效应,意思是说,对人的看法就象一个标签一样,使得此人以后做出与标签相符合的行为。父母当众说,孩子调皮不听话,就是给孩子贴一个标签,以后即使孩子有了改变,别人对孩子的看法还是很难改变。
6.离婚后,迁怒于孩子
有的夫妻因爱成仇,离婚后不许孩子和另一方接触,在孩子面前辱骂另一方。孩子看到自己最亲爱的两个人如此相待,哪里还会相信有真正的关爱?还有的夫妻,每当看到孩子,就想起对方,不由得怒从心中来,责骂孩子。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多余的。这样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将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虽然心中渴望爱情,但是又心怀恐惧。在感情问题上非常敏感,也容易出现问题。
7.破坏孩子心爱的东西
小孩子往往有个百宝箱,里面装满了他心爱的东西。另外,孩子对小动物的喜爱、亲近更是一种天性。父母在看待这些东西时,往往会觉得那简直就是一堆破烂。有的父母不仅自己动手,有时还逼着孩子亲自扔掉、破坏掉这些东西。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多,这些玩具、宠物有的时候扮演了孩子的朋友的角色,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宠物,对玩具娃娃小心呵护,实际上是在锻炼如何去关爱。很多父母都抱怨,孩子长大后不知道如何爱别人,不懂得体贴别人,却没有想一想,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有没有有意识地引导他如何关爱?
(五)、学会和孩子沟通。
沟通的通常方式是谈话。经调查发现,孩子是最厌恶的谈话方式有下列几种:
唠叨型。某个道理孩子明明已经知道,可家长的絮叨没完没了,这就把他们看低了。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这种絮叨是一种重复的刺激,会在大脑皮层上产生保护抑制,你越说,他越听不进。
迁移型。把别人身上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坏事,迁移一自己孩子的身上,想当然地左叮咛、右嘱咐。这就把孩子看坏了,从而把孩子的感情推向对立面。他们会对你的说教充耳不闻,甚至反唇相讥。
提审型。刚发现一些苗头,便大惊小怪地孩子单独审问,这就把孩子看死了。他们会因为你言过其实和妄加推断而大为恼火,以致拂袖而去。
揭丑型。对于确有错的孩子,有些家长爱在吃饭时进行训话,或当着同学、亲友的面大加数落,以泄心中之火,这就把孩子看扁了。这样做会挫伤孩子希求保密、谅解和宽恕的心情,从而伤害自尊心,很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进而我行我素,无所顾忌。
“爸妈问话不耐烦,只愿独居小房间”。许多学生与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淡化”。他们从不主动与家人谈心,或只是偶尔才跟家人谈心。家长,感觉与孩子存在“距离”与“隔膜”,有时甚至无从沟通。
现代家长都渴望与孩子交朋友,但事实却非人愿。为何你和孩子成不了朋友?和孩子交朋友你有何好办法?
1、用心灵去接近
现在的孩子已有点独立精神,对父母不像小时候那么依赖了,有时对父母的言语表现出逆反心理。这时,父母只要和孩子友好、平等相处,用心灵接近孩子,还是能和孩子交朋友的。
我觉得尊重孩子的独立个性很重要。仔细想想,孩子很听话不见得好,有独立判断能力倒是好事情。只有引导其个性发展,他们才能超越我们。我让他们自己安排学习计划,很多事情上放“权”给他们,这倒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
要和孩子交朋友,要多站在他们的立场想问题,体会他们年龄状况下的一种心态,才能做到以心交流。比如像上课讲话等问题,我们都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分析给他们听。只有在同一立场上规劝才有效。这里有一例:有一次,老师反映,我女儿上课吃泡泡糖。我先问明原因,才知老师怀疑她抄同桌作业,暗地里调查她,她很委屈,就在该老师的课上故意捣蛋。我感受到她的苦恼,站在她的角度劝她,你只有一趟趟用好成绩给老师看,老师才明白真相。而用吃泡泡糖这种无聊办法,更让老师觉得你不聪明。后来她果然这科成绩出类拔萃。
2、学点新新人类语言
小孩子为什么不乐意跟自己父母说心里话?那是觉得上一辈的人一定不会理解自己的处境和心情。而一些父母,老是固执地抓着过去的“育儿”道理不放,没考虑过“代沟”出现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时代的确不同了,但一些人生经验却是很有意义的,只是孩子们往往看不到这一点。既然他们有这样的误解,那就解除它们,多学点时尚的东西,增加点年轻人的活力,时不时也能冒出点“帅气”、“酷毕了”、“i服了you”这样的青春专用语,一定能让孩子眼前一亮———老爸老妈好像并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死板不开化。从言行上有认同感之后,孩子们自然在思想上也会渐渐产生认同感,也就愿意把自己不开心、不理解、不明白的事情跟父母说出来,而对父母的建议也就不会再有那么大的抵触情绪了。
3、多给孩子发言权
与孩子保持良好的心灵沟通并非是一件难事,最主要的是看你是否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在我国,受传统理念的束缚,很多家长在主观意识上存在着严重的父权、母权的思想。动不动就说“大人的事,小孩别管”,“大人讲话,小孩别插嘴”之类的言语,这怎么能不产生代沟,这怎么能让孩子与你畅所欲言?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必须赋予其发言权,不管他的论点是否正确,想法是否单纯。从小培养沟通习惯,消除相互间的隔阂。
一位家长是这么做的:最近,我看到报纸上讲,很多父母和子女不知道彼此的优点,我提议和儿子互相找优点。儿子写我的优点为:有爱心、善于理解别人、学习刻苦、兴趣广泛。我写儿子的优点为有正义感等。叫他爸爸作评议,结论是,我们母子能相互了解。
我儿子才读小学五年级,我们间像朋友一样,无话不谈。这种沟通习惯在他懂事起就开始了。虽然他上幼儿园时我工作很忙,但我没送他全托,再苦再累也自己带他。那时我除了照顾好他,更多时候是他的玩伴。他上小学后,我选择身边发生的有意义、他感兴趣的事讲给他听,他也会把学校里发生的事告诉我。后来报上的新闻也能成为我们的谈资。晚饭桌上,我们的所见所闻、喜怒哀乐表露无遗。如果哪一天不交流,像缺了点什么。因为彼此无隔阂,对他的教育都能落到“点子”上。
如果小时候缺乏和孩子沟通,等孩子长大了,特别到了高中的敏感年龄,想要做他的朋友,我觉得那是不大可能的。
(六)、真正关心孩子的学习。
一说到关心孩子的学习许多家长一定会说我是很关心的,我每天都问孩子有没有做作业,在学校表现好不好,那是不是真正的关心呢?我看未必。也许有的家长会说,题目我自己都不会,叫我怎么教?
面对这些情况,家长应当怎样辅导孩子呢?
首先是热情支持。父母对孩子学习上的支持是多方面的,比如在家里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看电视时,尽量控制音量,不干扰孩子学习;孩子学习用的文具、书籍要给他们随时添置。同时在生活上注意孩子的衣食住行,使孩子时时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怀。
其次是认真督促。由于孩子的自控能力差,父母心要的督促不能忽略。当遇到孩子放学后把书包一扔就去玩,或一边做作业一边听收录机、看小说、看电视时,父母就应劝导孩子,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学习上来。
第三是仔细检查。文化水平低的父母虽不一定能看得懂孩子的作业,但也要仔细检查孩子的作业本,因为作业可以反映出孩子的学习情况。如果发现作业马虎潦草,乱涂乱画,甚至不完成作业,父母就要及时追问原因,要求孩子重新做好。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孩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习惯。
第四是积极配合。有些父母认为自己不懂,由学校去教好了,这种态度是不对的。正确的态度应是主动、经常地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倾听老师的意见,把孩子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告诉老师,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和短处,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孩子学习好的功课。
(七)、正确处理孩子出现的不良行为。
撒谎,孩子为什么要撒谎,请听下面一例:她早晨到菜市场去买菜,发现钱包里少了十块钱!
钱包里就这么点钱,每天就这么点开支,她自信不会记错。
她上班很少带钱包,经常将钱包放在家里,可从来没有少过钱。
买了菜回来,她问儿子:“你在我钱包里拿钱没有?”
儿子说:“没有啊!”她眼睛盯着儿子:“真的没有?”“真、真的没有。”儿子说话开始结巴起来。“昨天家里没来外人,我的钱我有数的,钱不见,你没拿,它自己长腿跑了呀?!”她严厉地责问。“我、我———”“你老实说,拿还是没有拿?只要你承认了,我不打你。”“我、我拿了。”“拿了多少?”“就十块。”“把钱交出来!”“我、我花完了。”“花完了?一个晚上就花完了?买了什么?”“我没有买东西,我去上网了。”“上网?一个晚上就花完十块钱?”她想起自己在饭店里给人家洗盘子,从早干到晚,一天的工资才十来块钱,竟然被儿子一个晚上上网花完了,她越想越气,抬手给了儿子一个耳光,“你这个败家子,我打死你!”“你、你打我?”“我打你又怎么样?!”说完,又给了儿子一个耳光。
儿子双手捂着脸,无声地哭了。这之后没多久,她又发现钱包里少了十块钱。她问儿子:“你是不是又在我钱包里拿了钱?”
这一次,儿子老老实实承认了:“我们班上一个女同学得了癌症,昨天晚自习时间要为她募捐,你昨天下班得晚,我没来得及说。”“那你也不要捐十块钱啊!捐个三块两块的,也就够了!”“下一次我就知道了。”
过了几天,她遇到了儿子的班主任。她问:“刘老师,你们班上得癌症的是谁家的孩子?”“得癌症?我没有听说啊!”“你们上个星期不是还为她搞了募捐活动吗?”“没有的事啊!”……
她知道一定是儿子撒了谎。晚上,儿子放学后,她拿出一块搓衣板,往儿子面前一丢,“你给我跪下!”
儿子耷拉着脑袋,跪下了。“你说,你为什么要撒谎?”“我怕你打我。”“你撒谎我就不会打你吗?”“我不撒谎你也会打我的。”儿子小声嘀咕道:“你要是不知道我说了谎,我不就能逃过这一劫了嘛!”你看孩子为什么撒谎,怕打!其实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恰恰是由于我们处理不当造成的。“棍棒”教育已经行不通了,我们必须谨慎处理。前不久,我们班一位同学丢了60元钱……有的孩子不仅上课小动作多,做作业丢三落四,平时还不时的挤眉弄眼、吵架出事儿,父母师长为之可谓伤透了脑筋!试想,孩子情感失控、心理变态、行为失常,做家长的谁不揪心?!然而这些问题的背后是什么呢?有心理学研究表明:愉悦、舒展的心情往往会产生理解、接纳与合作的行为取向,而抑郁、紧张的心情又多产生封闭、排斥、自行其事的行为态度。所以,父母或师长平时应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帮助他们排解内心深处阴郁、沮丧、哀怨等情感障碍。
一、分析孩子出错的动因,主动关心,不放纵也不乱打棍子,要掌握“火候”,以理服人,指出其可能出现的后果及相关的危害性,并让孩子自己提出改过补救的办法。
二、也有的可能平日对父母师长及社会的行为“偏向”愤愤不平,如希望父母师长不要长时冷落自己。因而,做家长的必须找准原因,多为“问题孩子”提供一些进取的机会和可能。其实,“顽皮”、“任性”的孩子往往是最富创造力的,只要我们用满腔的热情去教育感化他们,是有很大的潜力可挖的。
三、对于有冒险心理、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包括沉迷网吧等),一方面不能为了“息事宁人”而妥协;另一方面,也不能挥舞“棍子”,妄泼“冷水”。一般需以冷静的态度,商讨、论理的办法晓之以理,也可通过身边的案例让孩子感知问题的严重性,同时应设法安排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来帮助孩子消解心中的“压抑感”和“孤独感”,让孩子旺盛的精力有“用武”之地。
关于学生心理的四年级家长会发言稿相关文章:
关于学生心理的四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各位家长,下午好!在这里,我要代表学校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这个家长会。我真的很感动,同时也知道你们十分关心自己的子女。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走到了一起。...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小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下一篇:警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