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睿智的投资者--家长会发言稿
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 徐静
在《中国青年》XX年第三期中曾刊出一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哲学教授的实验课
年近花甲的哲学教授在上最后一课。当课快结束时他拿出了一个大玻璃瓶,又先后拿出一袋核桃,一袋莲子。他说:“我今天给你们做一个实验,希望你们每个人能一辈子记住这个实验结果。”
在座的同学当时都很奇怪,哲学课还能做实验?
老教授把核桃倒进玻璃杯中,直到一个也塞不进去为止。这时候他问:“现在杯子满了吗?” 学过哲学的同学已经有了几分辩证法的思维。“如果说装核桃的话,它已经装满了。”教授又拿出莲子, 用莲子填充核桃剩下的空间。
老教授笑着问:“你们能从这个实验中概括出什么道理吗?”
同学们一个个开始发言,有人说这说明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满,只有相对的满。有人说这说明了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想挤,总可以挤出来的。还有人说这说明了空间可以无限细分。
最后,老教授说:“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不过还没有说出我想要大家领会的道理来。你们是否可以反过来想一想,如果我先装的是莲子而不是核桃。那么莲子装满后还能再装下核桃吗?你们想想看,人生有时候是不是也是如此,我们经常被许多无关紧要的琐事所困扰,看着人生沉埋与这些琐碎的事物之中。到了最后,却往往忽略了去做那些真正对自己重要的事情。结果,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个实验,如果莲子先塞满了,就装不下核桃了。”
一片静默之中,同学们都陷入了沉思。
摘自《中国青年》XX 第三期
由此联想到家庭教育。如果说这些大颗的核桃是每个人在社会上足以安身立命一些要素,如诚实、勇敢、执著、勇敢、善良、有同情心、做事认真、有责任心等;而绿豆则是自私、妒忌、懒惰、拖拉、懒散、散慢等,而烧杯就是一个人的内心。如果先期我们不曾教给孩子那些人类美好的情感,崇高的品德,那么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会是些什么呢?如果我们先期不曾培养好孩子良好科学的习惯,那么伴随他们成长的将是一些怎样的习惯呢?如果我们先期不曾帮助孩子养成一些健康向上的情趣爱好,那么又是什么样的爱好会充斥他的内心呢?
待到我们发现了,想进行补救,进行教育,可以吗?可以,只是装进去的核桃会大大减少。一位西方哲人说过:要想除掉杂草,最好的方法是在地里种上庄稼,在茂密庄稼的浓荫下杂草将无生存之地。要除去心灵的杂草,最好的方法便是播种美德,让心灵的原野无杂草生根之地,总是阳光明媚,春色荡漾。
“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十二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及至后来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是扎下了深根,以致永远也把它们拔不掉了。”(卢梭语)
下面的时间里,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在工作实践中,在和很多家长朋友交往中的一些体会与感受。我把它们归纳成3+1——四个词语。
一、先说适时。即在最适合的时机给予关注和教育。何为最适合的时机?一般来说,可以:
1)孩子取得成绩时。此时,孩子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心情特别好。家长应在称赞和鼓励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指出孩子存在的不足和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是乐于接受的。家长珍视孩子的美好之处,孩子可能对自己感觉良好,更有可能无畏地面对生活的挑战,更有可能为自己树立较高的目标。
正确有效的夸奖应该是:不要评价,只要描述你的所见和感受。“评价”是指一些诸如“聪明、漂亮、太棒了……”之类的词语,这类词往往会使孩子听着不舒服,或者感到不知所措。家长应该以赞赏的口吻描述自己所看到的事实或者自己的感受。
比如一个孩子自觉地完成了英语单词的背诵。正确的夸奖应该是:你花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来被这些英语单词,而且都背正确了,这个就叫认真学习。这样的夸奖一是能让孩子知道自己哪些地方是做对了,二是能让孩子明白今后努力的方向。
2)孩子遇到困难和失败时,有较大过失时。此时家长不要训斥孩子,而应帮助其进行分析,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所在。
在和孩子交流时,可以让孩子先谈谈自己的感受与需要;家长再谈谈自己对这件事的感受;然后和孩子一起集思广益,找出能让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法,给孩子指出补救的措施,让孩子来做决定。
在这样的沟通交流下,孩子不但学会了怎样走出困境,而且加深了与父母的感情,乐意听从父母的教诲。同时他们还能感受到一个词语“尊重”:家长朋友对孩子的尊重,家长朋友对自己的尊重,对无限可能性的尊重。
此时此刻,咱们家长朋友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时刻告诉自己:我尽量接受孩子的感受,倾听她的难处。我要排除我的主观看法,不妄加评论,不说教。我可以考虑任何新方法。
3)对于工作非常繁忙的家长来说,那就是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关键要害之处。抓住关键时刻,找到适当的时机。比如,回家作业,要不要查?要,但不是天天查,我一周抽查一到两次,让你时时做好准备,这样不知不觉就在帮助孩子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还有考试前,周末,这种时侯的作业就更要留心检查,因为这种时侯往往是孩子马虎的关口。一旦发现孩子有不足,必须让他当天解决掉,绝对不能说“这回饶了呢,下回小心”之类的话。因为这样的话对孩子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二、“适度”,就是要掌握好尺度。我们教师在工作中,常发现有些学生的自理能力极差,不会扫地,不会系鞋带,不会打红领巾,不会查字典,不会自己对照课文找出遗漏的词语。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在家长身上,因为他的家长把所有的事情都承包了,孩子只要写字就行。不会写的的字由妈妈写出来自己抄,做“解释词语”,由妈妈查好词典,找到该选的一项,孩子照抄。在家长的包办代替下,孩子一次又一次地丧失了锻炼能力的机会。而生活中的自理能力与学习的能力是相通相关的。
还有一些家长,在一些原则性的事情上失去了立场,失去了尺度,一味地宠着惯着,只要宝宝开口,即便是天上的星星也会舍命去摘。这样的教育下,会出来什么样的孩子呢?我们老师见多了:自私、骄横、霸道、懒惰、不求上进。所以养育孩子要“娇生而不惯养”。
那么该怎样把握尺度呢?我想有两句话可以参考。一是“自主必须独立”。孩子终究要走上社会,独立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所以他的独立性和自我思考能力很重要,请那些保姆式的家长放手吧,让孩子拥有一双强健的翅膀去搏击风雨吧。第二句是“自作必须自受”。也就是该守的规矩必须守,该做到的事必须做。
记得现任海淀区人民法院刑二庭副庭长的法官妈妈尚秀云(电影《法官妈妈》的原型)曾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3岁的孩子又哭又闹,因为他怎么也不肯去幼儿园。这位妈妈狠心地把孩子留在门外,说:今天你必须去幼儿园,不去也得去。妈妈不会让你现在进屋,但会在下午早些去接你。孩子在门外哭了很久,妈妈一直没有开门。最后孩子只得背着自己小小的书包,一步一回头地去幼儿园了。此时门里的妈妈已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事后尚法官问她为什么这样做,这位妈妈说了一段话:孩子已经3岁了,我要让他知道有些规矩他是必须遵守的,不能由着性子胡来。守规矩就是这样开始的,尊重规则,尊重他人,尊重自己也是这样开始的。——这是尚法官的结语。
“自作必须自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该守的规矩必须守,该做到的事必须做。
第三个词语就是“适法”,也就是方法问题。孩子是活生生的人,有着鲜明的个性与独特的个性。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时,在尊重生命、尊重个体的前提下,“因人施教”、“就事论事”、“因势利导”……不失为好方法。
今天到场的家长朋友都是以学习交流取经的心态来到这里。但是有两种家长很让我们担心:一种是家长管,但不得法。从老师处得到了真经,一开始回去后兴冲冲的,热情高涨,可是持续不了几天,可能是初见成效,也可能是总不见效,于是热情消失殆尽,一切又回到了原点。而孩子的表现呢,也随着家长的表现,时隔一段时间就呈现出如同创业版一般的高开低走趋势。
一种是家长不管,老师教了方法,尝试后发现很累,索性不管。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任何教育孩子的方法要想取得效果,和离不开家长地坚持与努力的。——这就是我要说的第四个词语:坚持。
家长朋友,世上最有价值的投资是什么?是在孩子身上投资咱们的时间、咱们的精力,咱们的心血。
孩子的成功,是多少钱都要不来的,孩子的成功,关乎到每一个家庭幸福指数的高低;孩子的成功,才是咱们家长真正的成功。我和在座每一位都一样,都是家长,那就让我们来做一个睿智的投资者,用我们的爱心、耐心和热心,倡导一种相互尊重的沟通方式,创造一个激励孩子合作的情感世界,营造一个和和美美的温暖的家。
做一名睿智的投资者--家长会发言稿相关文章:
做一名睿智的投资者--家长会发言稿
上一篇:怎样快速提高演讲水平
下一篇:2022复活节资料:节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