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家长代表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我是刘恒睿同学的家长,今天,非常感谢学校老师给我这样一次机会,让我荣幸的站在这里作为家长代表进行发言。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和老师们的辛勤努力分不开的。没有老师的严格要求,没有老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就没有孩子们今天取得的成绩。借此机会,我代表各位家长向辛勤工作的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
今天,站在这里发言,我不敢说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什么经验,只能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目的在于和大家共同交流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吧。
首先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只要找到使孩子学习进步的方法并正确的加以引导鼓励。俗话说得好,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首先是要有老师的教导和指引,可是为什么同样的老师教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呢,这就在于孩子们有没有消化和巩固了,有的当时记住了,没有及时有效的复习,到了考试的时候很多东西还是会变得模棱两可,这就是为什么看起来会做的题目到了考试就做不好,原因只有一个,欠缺复习和巩固,上课的时候懂了而没有好好的用心记牢。
这就体现出了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学习成绩的竞争实际上是学习习惯的比赛。下面,我从家庭角度,谈谈对孩子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些体会,以及如何真正关心孩子的学习。
一、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1、关注孩子上课听讲的习惯。孩子是否专心听讲,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联系老师,从老师那里直接了解情况。我经常问孩子,今天上课学了什么?最有意思的是什么?回答了几个问题?如果孩子什么也回答不出来,那孩子肯定是有问题了。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作业之余让孩子说说语文学的哪一课,那些内容感兴趣。数学什么地方难?什么地方容易?久而久之就促进了孩子专心听讲的习惯。
2、关注孩子思考的习惯。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我认为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我们的孩子很少举手回答问题或从来都不问问题的话,那说明他在学习上有一种懒于思考,依赖老师、同学,或者是单纯死记、模仿等习惯。这样的话,孩子则是处在一种被动学习状态。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去养成独立思考,善于提问的习惯,让孩子不仅喜欢去问问题,而且也愿意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对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及将来进一步学习都很重要。
3、关注孩子读书的习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再阅读。语文能力主要指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听”不仅指认真听老师的讲课,包括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在听的过程中接受或筛选有用信息。要说出精彩的话来,除了必要的生活经验,还需要大量阅读课外读物。我非常赞成贾老师每天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固定作业,即每天阅读半个小时。孩子每天都保持读书,这是很重要的。我经常与孩子一起读,然后进行分享。这也是提高孩子阅读兴趣的一种方法。另外,孩子读简短的文章,应该指导其读出感情来,这样阅读效果会更好。关于写,主要是指写好字和写好短的习作。在这点上,贾老师以前开家长会反复强调,重视写字和阅读,我自己也认识到,字写好了是以后人际交往中的一张名片,所以我和孩子也下了很大功夫,从一年级上学期开始,每天老师布置的写字作业,我都会在前面给孩子示范写一个,然后让他比着写,都会他去看和分析字的结构,哪个笔划写在田字格的哪个点上,然后再写,有时孩子说不会写,我会握着他的手去写,让他对写字如何用力找到一些感觉,有时我工作忙,下班后孩子的作业都写完了,我就会在改完作业后,提前把明天要学的新课的生字写到本子上,让孩子第二天写作业的时候能比着写。在寒假里,我要求孩子每天写一张描红,写字量也不大,但要求每个字都写好,写的潦草和不专心的我都会给他擦掉,让他重写,平时的作业也是这样,到现在,孩子写的字比较大方。我有朋友的孩子在附小上一年级,到现在老师都没有要求用大田字格,孩子写的字非常小,我自己以前练字的时候老师也是要求写大字,所以我非常赞成贾老师要求孩子们写大字的习惯,我们看到贾老师的板书也非常漂亮,所以我们家长更应该配合老师的要求,指导孩子写好字,为以后打好基础。
4、关注孩子作业的习惯。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作业完成的质量,而且要关注孩子作业完成的时间。有不少的家长,包括我自己都有这样一个感觉,只要看见孩子坐在书桌前,就感到高兴,而不管他在干什么。实际上,由于孩子年龄不同、个性不一,每次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做家长的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作业内容规定作业时间。不要让孩子形成磨磨蹭蹭、不讲效率的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持之以恒。特别是孩子已经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的时候,家长坚定的态度就更加重要。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一句挺有意思的话,对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有启发意义。他说,习惯就是习惯,任何人都不能把它从窗口扔出去,只有哄着它从楼梯下去,而且每次只能走一层。我有个朋友的孩子写作业非常慢,后来她想到一个办法,每天都在孩子的作业本上写上孩子写作业的时间交给老师,这样慢慢地发现,孩子写作业磨蹭的毛病慢慢就改掉了。所以我想,只要我们家长和老师密切配合,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是能够养成的。
二、真正关心孩子的学习
我觉得家长不管有多忙都一定要抽时间关心孩子、尽可能地多陪陪孩子。督促和帮助孩子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同时培养他在学习和生活上更有耐心,有责任心,遇到困难不怕不躲的精神。这些习惯养成后,自然而然地,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他都能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1、首先是热情支持。父母对孩子学习上的支持是多方面的,比如在家里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无论是下午放学回家还是周末,孩子在家做作业时,我不上网不看电视,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要求他必须独立完成作业,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遇到难题时自己先找资料,多点时间思考,实在不懂我才帮他一起分析解决。孩子学习用的文具、书籍要给他们随时添置。同时在生活上注意孩子的衣食住行,使孩子时时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怀。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2、其次是认真督促。由于孩子的自控能力差,父母必要的督促不能忽略。当遇到孩子放学后把书包一扔就去玩,或写作业不专心时,父母就应劝导孩子,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学习上来。
3、是仔细检查。要仔细检查孩子的作业本,因为作业可以反映出孩子的学习情况。如果发现作业马虎潦草,乱涂乱画,甚至不完成作业,父母就要及时追问原因,要求孩子重新做好。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孩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习惯。我平时工作也很忙,但不管每天多晚,我都会按照孩子记作业的本子,逐项地进行检查,保证每一项作业都认真完成,真正掌握了才签字。如果说因为工作忙等原因而疏忽了教育,一旦发生不良的后果,后悔就晚了。在检查孩子的作业时可以发现很多问题,比如说听写时能看到孩子书上课堂的记录,就能看到孩子上课时是否专心记了?写的不好的字都要求孩子自己擦掉重写。这样再做课堂笔记时他就会懂得去认真写,这和我们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是分不开的。
4、是主动多和老师沟通,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有些父母认为自己不懂,由学校去教好了,这种态度是不对的。正确的态度应是主动、经常地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倾听老师的意见,把孩子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告诉老师,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和短处,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孩子学习好功课。举例:在这点我深有体会:这学期开学不久,有天晚上我发现孩子的二道杠没了,问孩子孩子也不说,后来在我耐心地询问下,他声音很小地说是老师收走了,我马上意识到肯定是孩子在学校出问题了,但我还是耐心地问了孩子原因,让他自己分析为什么老师会收走他的二道杠,他自己说是上课没有专心听讲,和其他同学讲话。我接着和他分析,老师肯定不会因为今天一次的原因就惩罚你,是不是最近几天都不太专心,老师提醒过你但你还是不注意?孩子听了,想了想,点了点头。我想可能是因为放寒假的原因,刚开学孩子上课时不太专心。所以就对孩子说:还想不想得回你的二道杠?孩子说想。我说:那从明天起自己就要严格要求自己,上课管理好自己,妈妈相信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老师会再发给你的,你有没有信心?孩子说有。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我答应他这件事情不告诉别人。第二天我给贾老师打电话,证实了我的想法,孩子最近一段时间课堂纪律不太好。我非常支持贾老师对孩子的这种惩罚手段,因为孩子每天在学校,老师对他们每天的表现了如指掌,如果我们的老师不是为了对孩子负责任,而不去管他们,这个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后来每天孩子放学都会主动告诉我当天上课的情况,这样过了两个星期,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孩子高兴地告诉我老师又把二道杠发给他了,最重要地是孩子自己总结出了一个道理: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只有这样,属于自己的荣誉才不会丢掉。通过这件事,更加体现出家长和老师沟通的重要性,我们的贾老师和盛老师都是对孩子非常负责任的老师,这点我们大家都深有体会,那我们家长应该对孩子负起什么责任来呢?教育专家说过我们现阶段的教育有个5+2现象,就是5天在学校里养成的好习惯,周末两天在家里都没了。家庭就是孩子的第二课堂,家长就是老师的助手。孩子的成长也是父母的成长。只有我们真正地爱孩子,真正地关心孩子,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才能称得上是负责任的父母。
苏州市有一位副市长叫朱永新,他是全国著名的教育学教授,他主持了一项课题研究叫新教育实验。他主张:无限相信孩子的潜力;永远不要对孩子失望;决不吝啬父母的表扬和鼓励;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请天下所有的父母记住这样一句话:“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我们以此和各位家长共勉。
今天,我是非常真诚地同大家交流,每个孩子都有缺点,但当我每天看到孩子更开心更快乐地走进学校,更有自信心,更爱学习,我心里都无比欣慰,内心也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
最后,祝老师们工作顺利,祝家长们事事如意,祝孩子们学习进步!
谢谢大家!
5月家长代表发言稿相关文章:
5月家长代表发言稿
上一篇:教师小组合作研修总结
下一篇:销售总监个人年终工作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