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感恩思源手抄报
清明节,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祭拜先人、追忆逝者的传统时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蕴含着几千年来种族繁衍、感恩思源的精髓,代表了一个民族敬祖观念、道德文化的传承,体现了这个国家、人民物质的、精神的状态,反映了根祖文化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延续。
全国各地清明节习俗不同,山西南部多数地方不燃香、不化纸,要将冥钱等物悬挂坟头,有“清明坟头一片白”的说法。原因是寒食节习惯禁火,而清明节又在寒食节期间。山西北部多数地方却要将冥钱等物全部烧尽,理由是不烧尽就转不到先人手里。大同等地又习惯白日上坟,晚上在家中焚烧冥钱冥帛。晋西北的河曲等地,旧俗上坟要带酒肴,祭毕祖先,便在坟地里饮食,意寓与先人共饮共食。晋南的闻喜等地,上坟时要用嵌枣糕在坟堆上滚来滚去,传说是为死去的老人抓痒痒。晋中的介休等地,上坟时供品为面饼,形如盘蛇。回家后将面饼放在院里,吹晒干以后再吃。老人们讲究可治病,其源盖出于寒食禁火的缘故。
清明节通过祭祀祖先,叩拜先贤,缅怀先烈诠释了对家庭的尊崇,对血脉亲情的认同,对先辈的感恩。清明节还具有对后代珍惜生命、承担家庭及社会责任的教育功能,带子女扫墓祭祖、学校组织学生烈士陵园敬献花圈、开展我们的传统节日等活动是一种无形的情感培育,使其对传统文化、历史记忆、人生意义、社会责任及使命的认识更明确,让人常怀感恩之心,在追思中感悟生命,于感恩中传承责任。
清明时节感恩思源手抄报相关板报:
上一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板报
下一篇:我爱大运手抄报设计图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