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后不哭要警惕
目录:
第一章:跌倒后孩子不哭不闹 要警惕
第二章:孩子都会说谎
第三章:你把孩子“教”笨了吗
孩子走路绊倒、跌倒是常有的事,有些时候孩子不哭不闹,家长就以为没事,其实在孩子跌倒后,要仔细的询问孩子是否有哪里不适。
跌倒后孩子不哭不闹 要警惕
不哭不闹,竟然是骨折
现在幼儿早教中心比较流行,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把孩子送到那里。从外地来广州做生意的陈女士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也把两岁多的儿子明明送到一家早教中心去,但是意外却发生!
一天傍晚五点多,陈女士去接孩子的时候,老师说明明在玩耍时从椅子上跳到地上,歪了一下腿,一下午都不敢下地走路。陈女士见儿子既不哭双不闹,更没有叫疼,以为是跌了一下,没当回事,就把孩子接回家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宝宝不让脱衣服,腿都不让动,陈女士抱着他才肯睡觉,而且平时孩子睡觉是翻来覆去的,那晚却特别乖,陈女士这才觉得有点不对劲。
第二天早上,她急急忙忙抱着孩子往医院里跑。接诊的医生问孩子:“小朋友,你昨天是怎么摔的?”明明害羞地回答:“在椅子上跳下来时跌倒了的。”医生检查发现明明的小腿有明显的环形压痛,怀疑孩子骨折了,于是建议陈女士带孩子去拍个X光片,结果提示孩子的右侧小腿胫骨发生青枝骨折了。医生说,青枝骨折需要打石膏制动治疗一个月。陈女士一听骨折,吓得魂飞魄散。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啊,孩子两岁多就骨折了,还要打着石膏,吃那么多药,当父母的能不心疼吗?
防止孩子再次受到伤害
跌倒是导致小儿骨折的第一位危险因素。据权威调查显示,6岁以下的孩子因跌倒而骨折的比例是其他人群的两倍之多。3岁以前的孩子往往没有危险意识,也缺乏判断危险与安全的能力,所以家长应该注意看护孩子。3岁以后的孩子慢慢能理解大人的话,可以给他讲解哪些情况是危险的,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小儿在生活中万一磕伤碰伤了,家长一定要格外小心,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专科就诊,不能像上文中的陈女士那么粗心大意,以为小孩子磕磕碰碰没什么大碍。家长平时也应了解一些小儿骨折的知识。
骨折有一些典型临床表现,如剧烈疼痛,患肢活动受限,患部压痛明显,局部出现肿胀,皮肤青紫等;在关节脱位和严重骨折时,还容易发生肢体变形。如果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直叫胳膊疼,而没有明显的畸形,只有些红肿,家长也不可轻视,要到医院进行X光检查,以判断是否骨折。
打石膏是治疗小儿骨折很常用的方法,像明明发生小腿青枝骨折,就需要打个石膏来固定骨折部位,让骨折端对位对线保持在功能位置上。但是小儿皮肤幼嫩,打了石膏后被包裹的部位常常会出现发红、肿胀或者疼痛加重,更甚者石膏包裹的手指或脚趾变蓝或发白,这时候家长就要切记及时就医了。如果处理不及时,轻者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坏死,重者往往会出现石膏过紧导致患肢缺血坏死。可怜天下父母心,相信没有哪个家长愿意看到自己的心肝宝贝因为自己的照顾不周而再次受到伤害。!
总之,儿童时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最活跃的阶段,家长需要把好孩子安全的第一关。
小知识:三招预防小儿骨折
一是不要让孩子在水泥地或有碎石块的地面上玩耍,尽量去公园或者小区的草地上和孩子游戏,这样即使摔着了,也一般不会导致骨折。
二要看护好孩子,不让他们爬家具,如椅子、沙发等,更不应爬窗户。
三可在地板上铺一层毛毯,一方面可以防止孩子玩耍时滑倒,另一方面即使孩子摔倒也有毛毯的缓冲作用减少撞击力度。
孩子都会说谎
在我们看来,孩子说谎是一项让人难以忍受的恶习。但儿童心理学却告诉我们,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说谎。不过,孩子说谎并不都是有意欺骗,有时还是一些良好品质的表现。
父母要做的,是如何对这些自己听来都是谎话的内容进行动机分析,因势利导。
◎想象型说谎
孩子们说谎,有时是一种幻想和想象的表现。他们脑子里冒出各种各样的想象,然后把想象的东西当成事实,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一个小女孩很想得到一个洋娃娃,于是她跟妈妈说:“我买来了一个洋娃娃……”然后开始描绘洋娃娃的形状、大小和色彩。当他们把这种并不现实的想象当做真实东西说出来时,小朋友听得入迷,大人却都觉得是说谎。
父母要把孩子善意的想象和恶意的谎言区分开来,捕捉孩子想象之光的闪烁,鼓励、引导,进一步培养他的想象力。
◎取乐型说谎
有些孩子用说谎来捉弄别人,一旦把谎言说得别人都相信了,就自鸣得意。“狼来了”故事里的小孩就属此类。
这样的说谎,理应受到批评,让他懂得欺骗别人会自食其果。
◎虚荣型说谎
有的孩子喜欢编造出一些并不真实的东西夸口,是为了显示自己,为了避免丢脸或得到赞许的目光。
◎模仿型说谎
不少孩子的说谎习性来自家长的言传身教,母要总以生病为名不去上班,在家干私活,孩子看在眼里,也学着装生病不去上课。父母的行为举止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对孩子的影响远胜于任何说教。
要让孩子确信父母教育的正确性,形成诚实的人格,父母必须给孩子做出好样子。
◎侠义型说谎
有些孩子模仿电视剧,为庇护朋友或弟妹的错误,或为他们的不良后果承担责任而说谎。譬如将邻居小孩打破的花瓶,说成是自己打的。
对侠义的说谎,父母一方面可以肯定他的动机,同时要引导孩子实事求是。
◎被迫型说谎
孩子犯错误,或成绩不好,怕受到责罚,便说谎掩盖错误,逃避惩罚。
对这类说谎,家长要反思,是否实施了简单粗爆的教育方法?是否过于强调学习成绩?是否每次孩子承认错误反而惹来责罚?孩子敢承认自己的过错,说谎就没有必要了。一旦孩子靠说谎一再获得好处,说谎就会成为他的一种行为模式。
你把孩子“教”笨了吗
美国幼儿教育家凯茨在孩子身上发现了一种现象,他称之为“习得性愚蠢”。他说,很多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原因,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并因此而丧失了自信心,越学越笨。
●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
◎玩具让孩子变笨——玩了一种永远也赢不了的游戏◎
英国牛津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凯茜·茜尔娃历时数年.对3000名年龄在3-5岁之间的孩子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玩具较少的孩子,由于父母与他们一起阅读、唱歌和游戏的时间更多,要比那些家境优越、玩具成山的同龄小朋友智力水平高。茜尔娃认为如果我们让孩子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难度超出孩子现有的理解能力,但我们又不向他作任何讲解,结果孩子总是不知道该怎么玩,每次尝试都失败,那么孩子的感觉会越来越糟糕,不用别人说,他也会觉得自己很笨。
若是在孩子的生活里很少得到“赢”的感觉,最终可能就会变成一个看起来笨头笨脑又畏首畏尾的孩子。
◎早教让孩子变笨——智力开发不能用力填鸭◎
天津市儿童医院体硷中心脑像图室对60名3—4岁儿童进行的早教效果抽样调查发现,接受过强化早教的孩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不仅创造力和学习能力没有加强反而减弱,还失去了善良的天性和爱心品质。
早期教育应该更偏重亲子教育,开发孩子约注意力、记忆力以及观察能力,而不是单纯让孩子背书、数数。家长们要注意观察,比如说到动物园去玩,孩子看了猴子和猩猩,要让他知道猴子和猩猩有什么不同,耐心地给他们讲两种动物的形状、运动方式、吃的东西和玩耍的方式。带孩子到野外看看花草也是早教,小草发芽了,是绿色的:花开了,是红色的。孩子的眼里什么都是新奇的,孩子都有兴趣去观察,只是这种观察很多大人注意不到。早教就是根据孩子的身心自然发展规律,和孩子多沟通.让孩子多活动,多动手用脑,游戏和快乐才是孩子早教的主要构成。
●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入小学前6-7岁)
◎负面暗示让孩子变笨——父母说孩子笨,孩子就真的笨了◎
说孩子“真笨”是一些父母的口头禅,说起时甚至带着爱意。可是,孩子接收到的就是“笨”约信息:有时,望子成龙的父母有意无意地拿孩子与别人相比,“你看人家贝贝多聪明”“刘阿姨的女儿都能用英语和老外对话了,她比你还小呢。”有时,父母在朋友、外人面前表现谦虚,“我儿子不行,很笨的。”“这孩子很没脑子的。”整日被淹没在如此大量的负面暗示里,孩子怎么能不信以为真地相信自己真的很笨?当孩子因为上述种种原因.深信自己的脑子很笨、学习能力很差的时候!他就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自我怀疑,他的潜意识就会产生“保护作用”,拒绝新的资讯进入记忆库,来保护主人的信念是对的。结果就真的成了“学什么都学不会”的笨孩子。
◎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喜悦的大脑更聪明◎
当孩子获得成功,体验到快乐时,大脑里会释放出“脑内吗啡”,这种化学物质会驱使孩子想重复这一经验。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成功是成功之母”。
在做游戏、玩玩具、儆手工、剔口竞赛及做家务等等活动中,鼓励孩子大胆尝试,适当引导,让孩子可以通过一定努力品尝到胜利的喜悦。比如,当孩子跃跃欲试想帮妈妈洗碗时,不要嫌麻烦,或是怕他打碎碗而拒绝他,不妨为他搬个高度适中的凳子,为他戴上围裙、套袖,告诉他怎样轻拿轻放,怎样冲洗干净。当孩子洗好一只碗时,大声夸赞他干得真棒,孩子会很快乐,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
对小孩子来说,各种探索都是学习的机会,那么,就让我们“为孩子找一棵矮点的苹果树,让孩子踮起脚,伸手就可以摘到苹果”。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会让孩子信心百倍,动力十足地向下一个更高的目标迈迸。
●学龄期(6—7岁到青春期女12岁、男13岁)
◎兴趣永远第———顺着孩子的爱好发展◎
凌志军在畅销书《微软小子》里讲了个故事,朱丽叶的儿子沃伦秉性聪慧,才14岁,就已完成高中学业,可以上大学了。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中国父母都会很自豪地叙述孩子的成功,朱丽叶却并不想让儿子现在就上大学,原因是想让他更多地享受童年时光,让他做他喜欢的事情。她与作者有如下的问答:“作为老师,你觉得‘成绩、兴趣、快乐童年、道德’中什么对学生最重要”?“兴趣永远是第一。没有兴趣就没有一切。有了兴趣,伟大的成绩便随之而来。…那么,作为母亲,你觉得什么对孩子最重要?”“兴趣,还是兴趣。我希望他有一个很快乐的童年。不过,兴趣还是第一位。有兴趣才有快乐。”
◎告诉孩子,失败了没关系——抗击打能力是要表扬出来的◎
学龄期是对孩子意志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比如老师要求孩子用左右手拍球30次。孩子动作欠协调,拍了20多次,球滚掉了,孩子两眼直望着老师,急得眼泪也淌了出来。怎样给他打分呢?打“x”?标志着失败,若打“☆”,又不符合事实,失去了游戏的真实与趣味。能否打出一个既不是失败又不是成功,让孩子又乐于接受的记号昵?老师在孩子耳边悄悄地说:“你拍得很好,只差几个球,离‘☆‘只缺一只角。”老师走到黑板前在孩子名字后面打了一个缺一只角的“☆”。孩子破涕为笑,承认自己与其他人相比是差了一点点。
缺只角的”☆”虽然也表示不成功,但不是结果,仅是一个过程,离成功仅是一步之差,却给孩子带来了希望,增强了成功的欲望。孩子在以后的活动中充满自信,第二次拍球终于成功,老师不仅给他打了一个“☆”,还在第一个缺只角的“☆”上添了一只角,因为孩子不怕受挫,仍然继续努力。
贴士:会让孩子变笨的其他因素
除了家长教育的影响,还有一些小的生活习惯会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变笨
1.长期饱食:长期饱食导致脑动脉硬化,出现大脑早衰和智力减退等现象。
2.轻视早餐:不吃早餐使人的血糖低于正常供给,对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久之对大脑有害。此外,早餐质量与智力发展也有密切联系。据研究,一般吃高蛋白早餐的儿童在课堂上的最佳思维普遍相对延长.而食素的儿童情绪和精力下降相对较快。
3.甜食过量:甜食过量的儿童往往智商较低。这是因为儿童脑部的发育离不开食物中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而甜食会降低食欲,减少对高蛋刍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从而影响大脑发育。
4.睡眠不足:大脑消除疲蒡的主要方式是睡眠。长期睡眠不足或质量太差,只会加速脑细胞的衰退,聪明的人也会变得糊涂起来。
5.少言寡语:大脑中有专司语言的叶区,经常说话也会促进大脑的发育和锻炼大脑的功能。应该多说一些内容主富、有较强哲理性或逻辑性的话。整日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人并不一定就聪明。
6.空气污浊:大脑是全身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平均每分钟消耗氧气500—600升。只有充足的氧气供应才能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用脑时,特别需要讲究学习环境的空气卫生。
7.体罚孩子:美国专家跟踪调查了1500余名儿童发现,体罚可能会让孩子变笨,他们认为打得越多孩子心智发展越慢。
结语:看了上面的文章,你了解孩子为什么会说谎了吧!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应该结合孩子的兴趣,发挥孩子的特长,常给孩子鼓励,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文章原载于《大家健康》,刊号:2012年第4期,作者:顾绅、先谷、竹修,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作文库知识百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跌倒后不哭要警惕相关文章:
跌倒后不哭要警惕
上一篇:毛发种植 还你自信人生
下一篇:老人手抖的原因及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