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吃什么 6款食疗方来帮你
大雪节气的到来,证明冬天已到中旬,开始降温、降雪了。而大雪也是“进补”的好时节,冬天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各项功能,使身体不是那么冰冷。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大雪时节,我们应该怎么养生。
大雪吃什么
大雪时节肾气正旺,饮食宜增苦忌咸,补理肺胃。可多吃羊肉、牛肉、鸡肉、鹌鹑、墨鱼、章鱼、北芪、党参、熟地、黄精、枸杞子、玉蜀黍、芋头、花生、山药、栗子及杏脯等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另外,因为大雪时节降水较少,天气干燥,易伤津液,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橘子、苹果、冬枣等以生津润燥。
1、枸杞肉丝
枸杞20克、瘦猪肉100克,青笋20克、油、盐、砂糖、味精、绍酒、麻油、干淀粉、酱油适量。
此方药食合用,阴血双补,明目健身的药膳方。对于体虚乏力、贫血、神衰、性功能低下、糖尿病患者均有强身益寿之效。
2、木耳冬瓜三鲜汤
冬瓜150克,水发木耳150克,海米15克,鸡蛋1个,食盐、水淀粉、味精、麻油适量。
可生津除烦,清胃涤肠,滋补强身。
3、大枣肉桂糕
白术10克,干姜1克,北芪15克,大枣30克,肉桂6克,面粉500克,白糖150克,发面、碱水各适量。将白术、北芪、干姜、大枣、肉桂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烧沸后,转用小火煮30分钟,去渣留汁。再将面粉、白糖、发面放入盆内,加药汁和适量清水,揉成面团,待面团发酵后,加碱水,试好酸碱度,然后做成糕坯。将糕坯上笼用大火蒸30分钟即可。有健脾温肾、和胃益气的功效。
4、菟丝子粥
菟丝子30克,粳米150克,白糖适量。将菟丝子洗净并捣碎,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清水,小火煎汤,去渣取汁,再加淘净的粳米煮粥。待粥快好时调入白糖,稍煮片刻,便可食用。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益脾止泻的功效。 枸杞核桃芝麻鸡丁 枸杞子90克,核桃仁150克,黑芝麻50克,嫩鸡肉600克。将去皮的核桃仁用温油炸透,加入枸杞,即起锅沥油。锅烧热注入素油,待油五成熟时,投入鸡丁,炒熟,投入核桃仁及枸杞子炒匀即成。有养肝益肾、健脾益胃的功效。
5、黄精炖肘子
黄精10克,猪肘子750克,党参10克,怀山药20克,大枣5粒,姜、料酒、味精、盐各适量。猪肘子去毛洗净,剁成块,与黄精、党参、怀山药、大枣、姜一同放入沙锅,加适量水,置大火上煮沸,小火煨炖至熟,调入料酒、味精及精盐即成。有补脾益胃养肺的功效。
6、山药枸杞鸡汤
怀山药30克,枸杞子15克,母鸡半只(约500克),生姜3片,精盐适量。母鸡洗净切块,与怀山药、枸杞子、生姜一同放入沙锅,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煮1.5~2小时,调入精盐即成。有养阴健脾、益肾补虚的功效。
大雪节气如何养生
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鹃鸥不呜;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这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呜叫了;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人常说,“瑞雪兆丰年”。严冬积雪覆盖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为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可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另外,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还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所以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大雪时节,除华南和云南南部无冬区外,我国辽阔的大地已披上冬日盛装,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达—10℃以下,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0℃以下,冬小麦已停止生长。江淮及以南地区小麦、油菜仍在缓慢生长,要注意施好腊肥,为安全越冬和来春生长打好基础。华南、西南小麦进入分蘖期,应结合中耕施好分蘖肥,注意冬作物的清沟排水。这时天气虽冷,但贮藏的蔬菜和薯类要勤于检查,适时通风,不可将窖封闭太死,以免升温过高,湿度过大导致烂窖。在不受冻害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保持较低的温度。
一、食补
1、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大雪已到了“进补”的大好时节。
2、养宜适度:所谓适度,就是要恰到好处。不可太过,不可不及。若过分谨慎,则会导致调养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劳作则怕耗气伤神,稍有寒暑之异便闭门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腻而节食少餐,如此状态,都因养之太过而受到约束,不但有损健康,更无法“尽终天年”。
3、养勿过偏:综合调养要适中。有人把“补”当作养,于是饮食强调营养,食必进补;起居强调安逸,静养惟一;此外,还以补益药物为辅助。虽说食补、药补、静养都在养生范畴之中,但用之太过反而会影响健康。在进行调养时应采取动静结合、劳逸结合、补泻结合、形神供养的方法。
二、健康起居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调养宜早眠早起,并要收敛神气,特别在南方要保持肺气清肃。早晚温差悬殊,老年人要谨慎起居,适当运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大雪节令的特点是干燥,空气湿度很低。此外,衣服要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贴身,不使皮肤开泄汗出,保护阳气免受侵夺。夜晚的温度会更低,夜卧时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气血流畅,这样则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如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脑血栓形成等。
南方此时正是季节转换,昼夜温差变化较大,是中风易发作的时节,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的中风高危人群,以及曾中风已愈的人群,要时刻警惕再次中风。
三、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是不可缺少的,可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体质、爱好,选择不同的项目,须注意的是不要在大风、大雾中锻炼,现代科学认为,在大风大雾时,空气中悬浮的有害物质较多,呼吸这样的空气,对健康有害
大雪节气养生注意事项
1、注意饮食
大雪节气,室内气候干燥,新鲜蔬菜减少,会造成维生素B缺乏而诱发口角炎。因此,冬季应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
在此节气,人们在饮食习惯上,可以进补了。进补时在饮食上,适当多吃大蒜、韭菜、辣椒、生姜、香菜、洋葱、山药、桂圆、栗子及杏脯等性属温热的食物,以便助于御寒。不过,由于天气干燥再加上饮食不当,很容易使人上火并患口疮,还要注意控制数量。同时,注意少吃肉食,多吃蔬菜和温性水果,宜多喝粥。
由于室内外干燥,空气湿度很低,一定要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保证器官正常的新陈代谢,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即常说的“8杯水”,一杯约300毫升)。
2、注意起居和运动
大雪节气,要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平和,起居和运动有规律。
冬季日短夜长,要注意早卧迟起,不要熬夜,不要过早起床晨炼,“必待日光”。
3、注意防寒
大雪节气,我们应注意风邪和寒邪的侵入,尤其是头部和脚部。这是因为,一些疾病的发生,与不注意保暖有很大关系。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脚这三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
中医理论认为,头是“诸阳之会”。不戴帽的人,环境气温为15℃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若气温在4℃,从头部散失总热量占60%。天气寒冷,会使血管收缩,人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对于脑血管病人来说,寒冷很容易诱发脑血管病。由此可见,头部保暖非常重要。
冬天风寒侵人人体,首当其冲的还有胸部和腹部。胸部和腹部受寒之后,易折伤体內阳气,从而引发心脏病的发作。此外,寒冷还可诱发胃肠病的发生,所以,胸腹部保暖也不容忽视的环节。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暖性较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大雪节气要注意足部的保暖。
寒冷的大雪节气,首先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适当增减衣服;戴顶帽子、配条围脖、穿双保暖鞋不失为防寒的最佳选择。其次,患有心脑血管病关节炎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人,更要注意防寒保暖,外出时要穿一点的外衣。身体不舒服时,应该主动到医院检查。
大雪节气后,由于天气变冷有些女性容易感到寒冷。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女子由于经期孕期和产褥期或患有贫血、胃肠症及久病体虚等,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抗寒力差,故冬季特别怕冷。另一方面,女性如果营养缺乏,患低血压或甲状腺功减退会,也会引起局部或全身的血液循环不良,特别是肢体末梢血管血液循环障碍,会导致手脚冰冷。
4、注意情绪平和
另外,要注意情绪平和,许多疾病,是由于情志引起的。例如,因为情绪不稳和起居无规律易引发青光眼——一种致盲眼病,此病多在冬季寒冷的月份发作,其症状有:眼痛、眼胀、视力减退,并伴有头痛、恶心等症状。故平时一定要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兴奋;注意起居要有规律,不在黑暗处久留,防止瞳孔扩大引起眼压增高;晴朗的天气下,适度参加户外活动,因为这样可增加眼底血管氧气的供应减少血液中二氧化碳的聚积避免眼压升高;气候寒冷的恶劣天气里,要尽量减少外出以减少对眼部的影响。
另外,如果雪下得较大,积雪不化,人们大雪中待久了极容易患上“雪盲症”,即“雪光性眼炎”。该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由雪地反射到人眼角膜上,引起角膜损伤,其症状为,畏光、流泪、异物感、奇痒、刺痛、水肿,因此雪地逗留的时间不宜太久,如雪地工作或旅游观光应戴上具有防紫外线功的墨镜。尤其是东北的朋友,更要多注意。
总结:俗话说:没有雪的冬天是不完美的,大雪节气的到来让喜欢雪的亲们期待起来,也证明天气更加寒冷。而在大雪的时候我们又应该注意什么,文中都有详细介绍,希望亲们在看雪的时候多加注意身体。
大雪吃什么 6款食疗方来帮你相关文章:
大雪吃什么 6款食疗方来帮你
上一篇:用对粉底打造精致裸感底妆
下一篇:产后锻炼身体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