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知识百科>健康>养生误区

世界卫生日 盘点儿童抗生素五大使用误区

更新时间:

滥用抗生素将致人类无药可用。此话绝非危言耸听,如今一个个“超级细菌”的诞生,正是滥用和错用抗生素导致的抗生素耐药性催生出来的。抗生素与其他普通药不同,在服用的时候有严格科学的方法,如果服用不当,会催生抗生素耐药性。

抗生素与病菌的斗争,就像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较量。曾几何时,盘尼西林(编者注:青霉素的音译)就是针对各种病菌感染的“万应灵药”。如今,耐药的超级细菌越来越多,其涌现速度已经超过抗生素的研发速度,胜利的天平正在向病菌一侧倾斜。

这种“危局”的形成和抗生素滥用关系密切。要想挽回这种局面,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抗生素不是消费品,更不是福利,不要动不动就向医生“申请”输液。

临床上,患者常见的误区有以下几种。

误区一:感冒发烧打“点滴”。医院的门急诊里输液架子林立,其中感冒发烧患者并不少见。其实感冒发烧并不是一回事。感冒可以引起发烧,但有发烧未必都是感冒。通常,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于病毒是没有效果的,此时滥用抗生素不但对病情没有帮助,还可能增加细菌耐药的风险。

误区二:抗生素等于消炎药。事实上,抗生素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它只是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有杀灭作用。炎症局部通常表现为红、肿、热、痛,但很多并非由病菌引起,有时甚至是无菌性炎症,此时申请打“消炎针”仍然是不科学的要求。

误区三: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贵的比便宜的好。老的抗生素虽然抗菌谱“窄”一些,耐药比例高一些,但抗生素讲究的是“敏感”,如果“药敏试验”证明病菌对这种抗生素敏感,即使老药一样可以立“新功”。

误区四:频繁换药。抗生素发挥功效的前提是,药物在血液里的浓度,即血药浓度达到有效的水平,因此,立竿见影的效果虽然不少见,但指望输液后总能药到病除也不切实际。如果抗生素疗效不明显,先要考虑用药时间是否足够。提早换药,不光无助于病情的好转,而且会造成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误区五:一旦见效马上停药。抗生素有其规定的疗程。如果一有效果就停药,不光治不好病反而可能会因为残余的细菌作怪而使病情反复。

因此,患者在日常使用抗生素治疗时应谨记“三不政策”。第一,不主动要求。如因普通感冒就医,不应主动要求医生开抗生素;第二,不迷信输液。抗生素的使用有其规定的给药步骤,如果口服抗生素可见疗效则无需打针,打针即可痊愈则不必输液;第三,不自行购买。抗生素是处方药,一定要遵医嘱使用。非专业人士没有这种经验,无论得病后自行购买抗生素,还是平时用抗生素“充实”家庭药箱,都会埋下滥用抗生素的隐患。

明明白白探知抗生素的底细

要了解抗生素, 我们要对抗生素有3 个认识:

第一,抗生素是针对细菌以及一些特殊微生物的化学制剂,但不包括病毒。

第二,抗生素没有任何预防细菌感染的作用。

第三,抗生素对免疫系统会产生重大的创伤。

释疑 抗生素不是越新越好

其实,新药并不意味着疗效一定就好,而且它潜在的副作用相对要大,甚至很多副作用我们还不知道,因为它是新药,所以没有大量的临床和时间来检验。而那些所谓“老掉牙”的药,经过了大量的临床和时间检验,反而是最安全的。

新药和开发新的领域不是一回事。新的领域是指一种病原来根本没药可治,现在开发出治疗的药,能治好了,这才是新的领域。而这种病本来就有药可治,只不过现在又出了仍然针对这种病的没用过或很少用的药,就是开发新药。我们要明白一点:开发新领域是一件好事情,而新药却未必比老药强,药的安全性是需要人群和时间来检验的。

不是杀菌越快越好

抗生素分成两类,一类叫抑菌药物,一类叫杀菌药物。所谓抑菌药物,就是抑制细菌增殖的药物。也就是先将细菌抑制住,让它不再增殖,把局面控制住,同时调动起人体的免疫系统,把细菌逐渐杀灭。抑菌药物起效比较缓慢,但是它可以将细菌抑制在一定范围内,“鼓励”人体的免疫系统参与,从长远来看,对孩子身体的免疫系统发育成熟是有好处的。

而杀菌药物是将细菌直接杀死,不需要身体的免疫系统参与。杀菌药物的起效虽然快,但因为免疫系统没有参与,所以它没有潜在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可是,家长在孩子生病时,都希望孩子能尽快好起来,而抑菌抗生素要比杀菌抗生素见效快,所以现在使用杀菌抗生素越来越多,而使用抑菌抗生素却越来越少。

不是广谱比窄谱好

抗生素的另外一个分类就是窄谱和广谱之分。广谱是指治疗的范围广,而窄谱治疗的范围小。如果说广谱抗生素是个多面手的话,那么窄谱抗生素就是某一行的专家。

窄谱作用的范围小,自然副作用相对也小。所以,如果病因明确的话,应该首选窄谱抗生素,而使用窄谱抗生素的一个前提是要做细菌鉴定,以明确是哪类细菌感染,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窄谱抗生素。要想知道是否是细菌感染,我们一般常规的是用血液检查。通常情况下,3 岁以下的孩子白细胞超过15,同时中性细胞绝对数增高,就可以初步鉴定为细菌感染。

怀疑为细菌感染后,再进行细菌鉴定,根据细菌的类型和对人体带来危害的程度不同来选窄谱或广谱抗生素,是用抑菌的还是杀菌的抗生素。如果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细菌,比如霍乱,一定要用杀菌抗生素。如果只是一般的葡萄球菌,用抑菌抗生素就可以了。

要确定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不能操之过急。出现症状超过24 小时以后,才可能通过血液进行寻找,因为时间太短的话,查血是查不出来的。24 小时之内主要是对症治疗。

抗生素不是消炎药

通常家长都会说,孩子有炎症了,吃消炎药吧,这个消炎药就是指的抗生素。

什么叫炎症?任何刺激在局部组织,使局部出现红、肿、热、痛都叫炎症,红、肿、热、痛完了以后出现分泌物,这就是炎症过程。但炎症不一定是细菌感染,炎症是一个大的概念,细菌感染只是包含在炎症范围内的一小部分,也就是说,只有这一小部分需要使用抗生素,而不是所有的炎症都要用抗生素。所以,我们不能把抗生素称为消炎药,因为它还会消灭一些其他的微生物,它是杀灭细菌的药或是抑制细菌生长的药。激素才是真正的消炎药,激素可以抑制红、肿、热、痛,但是不一定会杀灭细菌。

抗生素有时不用会更好

抗生素是人类对抗细菌感染的有效手段,但是细菌一旦产生耐药性,会使原本有效的抗生素的治疗效果降低或丧失,使人类对付细菌的有效武器越来越少。其实有时候不用抗生素会更好,比如感冒。

钟南山:普通感冒从不开抗生素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表示:普通感冒我从来不开抗生素,目前人们因滥用抗生素造成的后果相当严重,使用抗生素一定要慎重。

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医学博士曹彬表示,长期以来,普通百姓认为抗生素是一种神奇的药物,能包治百病。其实不然。最早的抗生素是青霉素,是英国的科学家弗莱明在工作中偶然发现的。青霉素是一种叫青霉菌的微生物产生的“毒素”,能杀灭其他细菌,从而保证“青霉菌”种群的生存。陆陆续续,科学家又发现了许多种不同的抗生素。但是,抗生素这种“毒素”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仅仅能杀死细菌,但是对病毒无效,而普通感冒绝大部分都是病毒感染。而且,抗生素滥用会造成肝肾功能损害、菌群失调、抗菌素相关性腹泻,以及细菌的耐药性增加等不良后果。

中国人年用抗生素138克

近日,据统计我国抗生素人均年消费量在138克左右,是美国的10倍。调查发现,在中国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达到70%,是欧美国家的两倍。其实,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数还不到20%。如此严重的滥用药物,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可能在无形中埋下了抗药性的“祸根”。

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肖永红教授等专家调查推算,我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其中相当部分抗生素用于畜牧养殖业,动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导致肉制品中存留抗生素。长期食用,消费者的耐药性也会不知不觉增强,等于在人体内埋下一颗“隐形炸弹”,将来一旦患病,抗生素可能就无能为力了。

善待自己少用抗生素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特别是老年人,应该从自身做起,避免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最近一项对比调查表明,70%的中国人见病就吃药,甚至连说明书都没看懂就吃。而外国人则不到万不得已从不用药,因为他们知道是药就有毒,能不吃药时就不吃药。遇到健康问题时,应该首先建立更积极的生活方式,借助天然物质的帮助,以及求助于没有毒副作用各种物理疗法,如穴位按摩和艾灸等方法。

如果要用抗生素,究竟应该如何用?

抗生素不同于其他普通药品,抗生素的种类很多,比如我们熟悉的青霉素类,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氨苄;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大环内酯类,如罗红霉素;四环素类,如四环素;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硝咪唑类,如甲硝唑等。滥用和错用都会产生无药可医的严重后果,因此一定要科学严格地遵守抗生素的服用方法。服用抗生素需按时定量使用每种药物都必须按照医生处方服用,如果是每六个小时服用一次的药物,通常药袋外会注明一天四次,三餐饭后加上睡前,千万不要擅自改变服药时间,以免因为时间间隔太近造成药物在血中浓度太高,造成肠胃不适等副作用;时间间隔太远,则血中药物浓度不够,使对细菌的抵抗力减弱,容易让细菌有机会反扑。切忌时断时续服用抗生素

抗生素最忌讳断断续续的吃,有些人今天有症状今天吃,明天好了或是忙了忘记吃就不吃,这样最容易产生抗药性,不但吃下去的药对细菌没有作用,还可能会帮助细菌的转型与变性,等日后再用同等的药已经无法产生作用了。

抗生素最少连续吃满四天,即使症状都消除了,还是要继续吃,如果能吃满七天是最保险的做法,才可以完全确定此波的细菌已经完全被消灭。但现在因为健保的关系一般感冒、发炎一次最多开三天的药,不过通常医师也会预约下次看诊的日期,主要是确定愈后的状况;可是一般人常常因为不到两天病就好了,自然就忽略了返诊,这样就很容易产生抗药性。因为细菌没有被完全扑杀,它只是短暂地被药物压制住,等到下次再有细菌感染时,同样的药物可能就无法对它产生作用了。宜遵医嘱不自行服用抗生素

在发生任何细菌感染还未就医以前,宁可不服药,都千万不要自行到药房买药或配药。因为如果你事先在药房买了抗生素吃了未见起色再去看医生,医生因为不知道你之前所服用的抗生素是属于第几代的(通常医生都不会问、民众自己也不知道),就在这种情形下前一种抗生素还没把细菌杀完全又服用另一种抗生素,可能日后对这两种抗生素都会产生抗药性。

如果一般的感冒、喉咙痛,只要靠多休息与多喝水可以对抗,就不要服用任何抗生素,即使你只吃一两颗可能都会冒着日后产生抗药性的的危险。

小儿腹泻和感冒成滥用抗生素重灾区

目前在不少家长的眼里,不论孩子是感冒、拉肚子、发热还是咳嗽,如果不用点抗生素总是有点不放心。到药店买药,总忘不了让店员给配上一种抗生素。而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医生也成了滥用抗生素的最大祸首。笔者前不久对一家县级医院的儿科用药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儿科门诊医生开出的处方85%都有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儿科病房,当时住院患儿25人,结果抗生素使用率是100%,除1名患儿单用青霉素外,其余24名患儿全部使用一种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还有两名患儿配用庆大霉素,一名配用氧氟沙星。经了解,单用青霉素的是本院医生的亲属。最近该院对这两种使用率最高的抗生素予以清退,原来厂家暗地里给处方医生有零售价30%的临床促销费。 滥用抗生素让病菌愈来愈“卓越”

滥用抗生素可导致小儿体内耐药菌株产生,引发难以治愈的感染性疾病。大量耐药菌的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导致病菌感染的机会越来越多,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费用越来越高。这是一个无法控制的连锁反应。如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几乎“刀枪不入”。绿脓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肺炎克雷伯氏菌对西力欣、复达欣等16种高档抗生素的耐药性高达52%~100%。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除万古霉素外已经无药可治。人们不会忘记,数年前来京求医的山东姑娘杨晓霞,由于感染病菌对抗生素的耐药,她不得不被截肢。但这仍然不能控制感染,最后在她已经截肢的创面上共发现有30多种耐药细菌,专家采用美国进口的“泰能”来作为最后的医疗手段。可以想见,假如杨晓霞手臂创面上的细菌对“泰能”再耐药,她的生命也将终结。

小儿腹泻病因较多,尽管感染是主要原因,但病原有细菌、病毒、真菌等,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抗生素的长期应用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使腹泻加重或迁延不愈。其实,婴儿腹泻的病因除喂养不当外,主要是通过粪便传播使其感染了一种特殊的病毒——轮状病毒所致。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使用抗生素无济于事。因此,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不必使用抗生素,只需注意对症处理。该病病程短,可以自愈。抗生素仅适合于侵袭性肠道细菌感染,如志贺痢疾杆菌、空肠弯曲菌、沙门菌等。对于大便中混有粘液血便,大便镜检白细胞明显增多,伴有腹痛者需要用抗生素。一旦出现肠道菌群紊乱或继发真菌性肠炎时,应立即停用,给以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活菌制剂、乳酸杆菌制剂等。

小儿感冒的病原体大部分也是病毒,抗生素治疗无效。小儿病毒性感冒是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也具有自限性,通常病程3~7天,治疗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想着一两天内就立即治愈,病毒性感冒的治疗没有特效药可缩短病程。治疗中也应采取对症治疗。发烧时应给予物理降温或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适当应用退热药,同时配合支持疗法,多喝水、多休息、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并补充足够的能量,适当应用抗病毒药物和中药制剂。

总之,只有在确诊孩子有细菌感染时才可选用抗生素。从用药安全考虑,小儿细菌感染较适宜使用的抗菌药为青霉素类(但最近国外有报道,阿莫西林能增进氟化物对孩子牙齿的毒性,加重了“氟牙中毒”,因此婴儿不宜服用)、红霉素类、第二代(头孢肤肟、头孢美唑、头孢克罗等)、第三代(菌必治、先锋必、复达欣等)头孢菌素类药物。急症期使用的时间一般不超过5天,使用剂量必须严格按照儿童剂量计算,并注意观察药物是否有过敏和其它不良反应。

儿童能用的抗生素就两类

北京儿童医院杨永红教授说,“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滥用抗生素后果很严重。事实上,儿科常用、相对安全的抗生素只有两大类,一是青霉素类,二是红霉素类。”

“儿童容易发生扁桃体炎、鼻炎、肺炎等感染,需要抗生素治疗。但目前儿科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很严重。”

北京儿童医院杨永红教授说,“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滥用抗生素后果很严重。事实上,儿科常用、相对安全的抗生素只有两大类,一是青霉素类,二是红霉素类。”

青霉素毒性低

青霉素类药物对孩子常见的各种感染,如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猩红热、蜂窝组织炎、肺炎等,都是首选药物,为什么呢?原来青霉素为杀菌药,杀菌效果强大,作用迅速。此外,对孩子而言,青霉素的最大优势就是毒性低,肝肾损害小,不影响生长发育。只要孩子对青霉素不过敏,青霉素是一个很理想的抗生素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青霉素家族还有一个重要分支,就是β内酰胺类广谱抗生素,也叫头孢或先锋类抗生素,代表药物有头孢氨苄、头孢呋辛、头孢噻圬钠等。这类药物也很安全,过敏发生率比青霉素低。

支原体肺炎首选红霉素类

近年来,红霉素类抗生素也使用得越来越多。代表药物有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首先,红霉素和青霉素都属于杀菌药,针对的细菌较为相似,对青霉素过敏的孩子,红霉素是一个替代选择;第二,近年来非典型致病菌所致的支原体肺炎、新生儿结膜炎、婴儿肺炎等越来越多,红霉素对此类感染均有良好的效果,属于首选药物之一。

相对而言,红霉素不良反应比较轻,常见的有胃肠道不适,或出现荨麻疹等过敏反应,但不会影响生长发育,肝肾毒性很少见,相对来说,属于儿童适用的、安全的抗生素类型。

其他抗生素要谨慎使用

杨教授特别指出,有些家长往往凭自身经验,把成人用的抗生素喂给孩子吃,如孩子腹泻就给他吃氟哌酸等,这样用药会潜藏隐患。因为,除上述的两大类抗生素,其他类型抗生素对孩子都有不良影响,比如氟哌酸等喹诺酮类药物,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软骨发育,造成个头长不高;四环素类会引起四环素牙,肝肾毒性也不小;氯霉素引起骨髓抑制,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新生儿还可能发生灰婴综合征;庆大霉素等则可能会导致耳聋,给孩子带来严重的残障。

但是,杨教授说,虽然其他类型抗生素有一些不利之处,但不能因噎废食。首先,青霉素、红霉素两大类抗生素不能满足所有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需要;另外,近年来青霉素耐药现象日益突出,“青霉素失效”现象并不少见。所以,在孩子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医生在充分权衡利弊、审时度势的前提下,也可能选用相对“危险”的其他类型抗生素。

提醒家长:儿童滥用抗生素将危害一生

抗生素用太早儿童易得哮喘

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6日报道,美国《流行病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儿童使用抗生素太早,会增加哮喘发病风险。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家特别关注了,因为非胸腔感染而使用过抗生素的不足6月龄的小儿。结果发现,在1400名儿童中,小儿接受一个疗程抗生素治疗,出现不可治愈型哮喘几率会增加40%;接受两个疗程抗生素治疗,则会导致儿童期哮喘危险增加70%。

耶鲁大学的研究者分析说,肠道益生菌对于儿童免疫系统的成熟和平衡至关重要。而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会改变孩子肠道菌群,进而导致免疫系统失衡,抗过敏反应能力削弱,哮喘及过敏危险大增。尤其对不足6个月的小儿影响显着。

研究负责人卡丽·雷斯尼斯表示,该研究结果提醒广大医生,除非万不得已,尽量不要给小儿使用抗生素。▲

儿童滥用抗生素 易出现肝肾受损和二重感染

“不光是医院,使用抗生素也是很多家长的‘习惯’。”万力生说,不愿到医院看病的感冒发烧患者经常到药店买点阿莫西林或头孢类药品吃,很多市民 的家庭药箱里也有很多抗生素类药品,“但给孩子超剂量使用最新、最贵的抗生素,其实是相当危险的,滥用抗生素对儿童身体的危害比对成人的要大”。

由于孩子体内的各种器官发育还不成熟,抗生素很容易残害或潜在地残害孩子的身体器官,最主要是容易导致肝和肾功能的损害,因为很多抗生素都是通 过肝脏和肾脏代谢的。此外,还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丁胺卡那等,容易造成孩子耳聋;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等对孩子软骨有潜在损害;氯霉素则可 导致骨髓抑制和儿童灰色综合征。滥用抗生素还会导致小孩抵抗力下降、对抗生素依赖性增强。

滥用抗生素还会增加小孩对药物的过敏反应,容易导致小孩二重感染、真菌感染以及湿疹、哮喘等疾病。

两岁大的女孩秀秀一开始出现咳嗽现象,家长找出家里备用的小儿止咳糖浆和头孢克洛,给孩子吃了2天,不仅没有好转,咳嗽反而越来越重。于是,妈 妈带秀秀上社区医院输了7天液,其中包含了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但病情没好转。医生改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并配合阿莫西林口服,一周后,孩子病情更严重, 发热烧到39℃,嘴巴长满白屑、身上起红疹等。万力生诊断后发现,孩子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口疮和红疹,在停用抗生素后,秀秀病情明显好转,3天后痊愈。

万力生说,秀秀的病情就是典型的抗生素滥用造成的,“最初出现咳嗽,不排除病毒感染等情况,但不分析原因直接使用抗生素,而且一开就是第三代头 孢类抗生素———头孢曲松钠,这是抗生素中的高级药,接着又用阿莫西林等,这样不仅容易造成耐药,还会造成孩子体内菌群失调,真菌大量繁殖,进而出现二重 感染”。


世界卫生日 盘点儿童抗生素五大使用误区相关文章:

世界卫生日 盘点儿童抗生素五大使用误区

滥用抗生素将致人类无药可用。此话绝非危言耸听,如今一个个“超级细菌”的诞生,正是滥用和错用抗生素导致的抗生素耐药性催生出来的。抗生素与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