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中国丁克家族城市化
丁克家庭是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出现的现象,什么是丁克族?有些人虽有家庭经济条件,但不愿意生养小孩,这种社会现象叫丁克家庭或丁克家族。丁克家庭的英文表达式Double Income Nokids,意思是没有小孩的夫妇。那么中国有多少丁克家族?跟着小标一起来看看!
新兴集团财务部职员傅大庆和妻子宁超则“一直觉得孩子是‘第三者’,有了孩子必然把一部分感情和精力分给孩子,对家庭和事业都会有影响”。而且他们算出,“按北京的一般消费水平,培养一个孩子到大学毕业需要花费20万元人民币,而二人世界就可以用这笔钱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准”。如今,夫妻已经牵手13春秋,依然情同初恋。
这两对夫妇就是在中国城市不断出现的“丁克家庭”的典型代表。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大城市,这样不要孩子的家庭已经占有一定比例。据北京市的统计,全市结婚五年以上不要孩子的“丁克家庭”,约占全市育龄夫妇的百分之十。
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马晓年教授认为,“丁克家庭”的不断扩大,说明当代都市人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到生男生女一个样,再到选择不要孩子,突破了结婚生子的传统婚育模式。从性文明建设角度看,说明都市人对两情相悦,对性健康和性和谐美满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与城市不同的是,中国农村“丁克家庭”还很少见,但传统的“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改变。29岁的陈秀芝是河北省太行山区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她的母亲一生生了8个子女,其中两个不幸夭折。陈秀芝的大姐、二姐分别生了3个和2个孩子;而只有一个女儿的陈秀芝夫妇三年前就领取了“独生子女证”。目前,全国像陈秀芝这样自愿只生一个子女的家庭已经达到3500万个之多。
中国的人口专家把这些观念的改变看作是为中国推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结果。而陈秀芝家的生育史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生育工作走过的历程。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死亡率显着下降,出生率则保持高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49年的16‰增至23‰,进入第一次人口增长高峰期。也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越来越多的妇女要求摆脱家庭羁绊和多子女的拖累,实行避孕节育;但又苦于缺乏有关知识和药具,不少人向政府有关部门呼吁,要求给予帮助和指导。
丁克家庭不是因为夫妻双方没有生育能力,而是认为养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会妨碍他们夫妻的生活。丁克家庭的成员一般都是工薪阶层,有稳定的收入,消费水平也很高,他们是社会上的中产阶层,这似乎跟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那些青年颇有些相似。目前中国有多少丁克家庭呢?国内媒体曾经报道过中国丁克家庭现状,称已经有60万以上的DINK,不过数据一共开,很多人立即认为不止这个数了。
丁克家庭如何维系老年生活?丁克族的老年生活是怎样?丁克家庭一般出现在大城市、经济条件好的人群中,这类人有比较好的经济基础,会考虑好自己的老年生活;另外,丁克家庭是依靠社会完善的体制才有更好的“前途”,因为社保养老等方面的制度合理了,丁克家庭才能更容易被人接受。
丁克家庭缺乏完整的亲情滋润,老了就只能去敬老院,迈入老年以后等待他们的是无止境的孤独感,最后提醒正走向或是正走在丁克家庭的年轻夫妻,如果有得选择,请想想你们的未来。
惊!中国丁克家族城市化相关文章:
惊!中国丁克家族城市化
上一篇:无菌性关节炎怎么治疗?
下一篇:养生保健 七个最伤身的保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