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意念——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原因
自杀意念——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原因
青少年是自杀危害最为严重的人群,我国自杀发生率最高的年龄组为15-34岁的人群。青少年是自杀行为的高危人群,青年学生是该人群中一个特殊群体,当代大学生人格意志修养不足与激烈的社会竞争产生的心理压力矛盾日益突出,使得该群体备受关注。自杀从开始到终结,分为自杀意念、自杀准备、自杀行为实施、自杀完成(死亡或未遂)等几个阶段,其中自杀意念是自杀死亡和自杀未遂的早期心理活动,尽管它们之间未必有必然的联系,但对自杀意念的干预依然是自杀预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青年学生人群中,了解并控制自杀意念产生的相关因素,可以很好的预防大学生自杀,对相关危机干预可以起到较大的预防作用。
有关自杀意念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普通人群中自杀意念发生率为2%,美国青年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8%,国内青年学生调查的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4%,显然不同种族、类别等特征人群的数据差异较大,提示文化和经济条件的差异可能导致自杀意念产生率的不同。另外由于文化习俗的影响部分自杀意念调查对象可能有隐瞒倾向,自杀现象的自我报告率很可能低于实际出现率。
自杀意念产生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为心理因素,近期心理上的剧烈冲突可能导致自杀意念的产生。心理指标如:近一年感到绝望的频率高、近一个月因心理问题对学习或日常生活有影响是重要的危险因素,这也是国外青少年自杀的首位危险因素。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产生自杀意念主要社会原因是工作和学习问题、情绪低落、家庭纠纷及恋爱困扰等,这些原因又是目前青年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此外,自杀意念的产生与青年学生自身心理素质有关,自己难以找到解决心理冲突的途径和方法的人群容易产生自杀意念。
综上,在高等学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是预防青年学生自杀的一个有效方法,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情绪控制的基本规律,选择合理的宣泄、代偿、转移和升华的途径。目前在校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较高,应根据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在高校制定和执行有针对性的自杀预防计划。
自杀意念——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原因相关文章:
自杀意念——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原因
上一篇:青少年提高免疫力的饮食有哪些
下一篇:到底有什么办法可以治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