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职场倦怠症 拖垮你的身体
目录:
第一章:职业倦怠症也会拖垮身体
第二章:OL为何会患上“职业倦怠症”
第三章:3招助你解决职场倦怠
你是不是也会常常感觉上班很枯燥?身心很疲倦的感觉?那是因为你患上了职业倦怠症!想要摆脱这种状况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讲述职业倦怠症的相关知识。
职业倦怠症也会拖垮身体
“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作业中,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在工作中难以提起兴致,打不起精神,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来工作。因此,加拿大着名心理大师克丽丝汀·马斯勒将职业倦怠症患者称之为“企业睡人”。据调查,人们产生职业倦怠的时间越来越短,有的人甚至工作半年到八个月就开始厌倦工作。职业倦怠不光影响心情,还危害身体健康,应当积极地加以调整。
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心理现象,是人们对工作不满的一种消极心理抵抗。虽然是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但对个人来说还是危害不小的。首先,它会让人的内心长期处在疲惫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心累。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引发焦虑以及由此引起的失眠;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及其交替性的便秘和腹泻;导致营养不良性消瘦及抵抗力下降;情绪烦躁导致暴饮暴食及肥胖;导致注意力涣散和记忆力下降等脑力减退;发生人际关系紧张及恋爱、婚姻、家庭问题。
发生职业倦怠内外因兼有
自己若想摆脱这种职业倦怠的现象,就要首先找到病因,再对症下药。
职业倦怠的外因是许多社会问题和企业制度的不完善等。如气候的异常变化、频发的安全事故、郭美美事件、贪污腐败、食品安全的危机、高居的房价等等,都给人的内心投下了巨大的阴影。再如医患关系的紧张、根据学生分数对老师的单一评价、企业管理的人性化欠缺、多种对公平竞争的障碍、学非所用的就业现实状况等等。这些无不都给人许多的无奈,令人产生内心的不满和压抑。
职业倦怠的内因,主要表现为:不能从工作中体会到乐趣:主要是觉得工作枯燥单调、没创意可言;不能满足内心的成就感:成绩得不到认可,工资回报也不满意,自己的价值被贬低;不能满足内心的控制欲望:在工作中总有一种受控于他人、受控于机器的感觉;身心的极度疲惫:巨大的工作压力,超长的工作时间,工作成了压在心头的负担;比较心态:觉得自己的工作不如别人的好,自己的运气总是很差。
防倦怠要从调整自身认知入手
站在不同的位置,就从不同的地方下手来改善职业倦怠。企业要把员工当成合作的伙伴,建立通畅的上下沟通机制,了解员工的内心需求,实行人性化的管理。而作为个人,如果只是一味地埋怨外在条件,就会让自己越来越痛苦。因为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满足控制欲会带来内心的愉悦。比如有人喜欢养宠物,其中对宠物的可控制感,就能给人带来极大的身心愉悦。反之失控感会让人产生恐慌等负面情绪,就像你刹车失灵时的感觉。所以与其纠缠于外部因素,比如工作单调、工资不合理等,不如把主要精力放在能够控制的自我心态上,多从调整自己的认知入手。因为我们容易控制的,显然是自己的内心。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首先,换一个角度看自己的工作。如果只把工作当作挣钱的手段,那上班时就会难熬之极。如果把工作当成个人成长的过程,除了工资,还有对自己的磨炼和经验的提高,这样就会由抱怨和不满走入平静。如果能把工作当成实现自我价值的载体,那就更会珍惜每一天的工作时间,在工作中发现无穷的乐趣。
其次,要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可以让我们在面对同样工作的时候怀有不同的心境,心情好了自然工作就会认真,就会少出差错,多得收入,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当然这不是说让我们逆来顺受,而是说让我们在努力改造外在环境的漫长过程中,不让自己太痛苦,能够把握生命的每一天,好好地享受人生,同时也以积极的心态,用我们的工作成果,投入到对外在条件的改造之中,这其实也是相辅相成的。
再次,要拥有1-2个和工作毫不相干的爱好。一些修身养性的爱好,如游泳、打球、弹琴、看书、唱歌或者三五好友切磋棋艺,同样能给我们带来成就感与控制感的满足,弥补我们在工作中没有达成的一些内心需求。
还有就是健康的生活习惯能高效地恢复精力、提高抗压能力。身体的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一个常年胃痛的人是难有好心情的,健康的人抗压能力也高。而且工作的锻炼有助于提高精力,一个常年无所事事的人是不可能有良好的精力的。很多人下班后觉得很累,是精力消耗完了需要恢复。每天有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营养均衡的三餐、及时的心理调节、适当的学习充电等,就会保证精力的高效恢复和良好状态。
OL为何会患上“职业倦怠症”
小美应该算是一个幸运儿,目前从事的调研工作,既和自己的专业对口,又与自己的兴趣相投,而她自己也有一份让大家都很满意的工作,是一家国际调研公司中国分公司的员工。到今年,她的工作就整整8年了,因为8年职位没有发生过任何的变化,自己也不愿意跳槽换雇主,因此她觉得自己患上了职业倦怠症。
“我不想工作,对工作没有了热情,就想着只要不出错就万事大吉了。可这是我曾经最喜欢的职业呀,我也为了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很多。但现在那种职业的神秘感也没有了,我也懒得学习新东西,因为自己具备的这些知识,应付目前的工作绰绰有余。可是我才不到30岁,又不甘心回家养老,但我实在不知道自己脚下的路通往何方?”
对工作没有了热情时,需要寻求一点变化。
职业倦怠并非你一人造成
金辉(易之易工作网CEO):对工作产生的这种所谓“职业倦怠”其实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公司的发展过于平缓、企业文化建设过于平庸、工作岗位创新空间有限、自身职业学习能力下降、上下级关系不畅、家庭牵扯精力过多等等,都有可能是职业倦怠的成因。因此,要较好地解决职业倦怠现象,首先要从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成因入手,要保持好的心态,客观地分析出究竟是什么主要原因导致自己的职业倦怠。例如:如果主要原因是自己对事业的追求下降了,那么答案就是:问题出在了自身的事业心方面。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公司的发展令你失望,还是因为多年来迟迟没有晋升,还是因为家庭牵扯的精力过多,还是自己干脆就不想再工作?找到这些问题的所在后,才能找到具体的解决的方法。以小美的现状来分析,至少有3个现实的问题:
1、八年在同一家公司工作,说明她在公司属于稳定的因素;
2、八年没有职位晋升,说明她的工作能力合格但也很平庸;
3、一名工作八年的资深员工,工作上出现了“应付就可以完成任务”和职业倦怠现象,说明了公司的团队管理能力、激励机制、企业文化建设3个方面有很严重的问题。
以小美认为“我才不到30岁,又不甘心回家养老,但我实在不知道自己脚下的路通往何方”的忧虑来看,说明她还是有明确的进取心的。因此,我给小美以下建议:
1、对公司管理层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改善公司的管理,激励和提升团队的效率;
2、规划自身的职业前景,审视自身的工作心态,关注同行业的发展;
3、客观评价自己的工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可考虑谋求更高职位或更换公司。
不断地出现需求才不会倦怠
韩三奇(三奇心情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心理学专家):处于职业倦怠状态的人,往往认为做某个工作时间太长没有激情了,于是产生厌倦情绪。可我们天天吃饭,为什么不会厌倦吃饭呢?因为生理上有需要,必须要吃饭。那么,之所以厌倦做了8年的工作,是因为小美从中得不到想要的东西。起初得到的这份工作至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小美却由当初的喜欢变成厌倦,也就是说,小美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她在工作中找不到她想要的东西了,当初让她满意的工作现在却就成了鸡肋。
我建议小美进行反思:自己想要的东西究竟是什么?生命中对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澄清这两个问题非常重要,小美的工作状态停滞不前,跟她没有长远目标有很大关系,目前的这个工作,在8年前是她的梦想,梦想一旦成为现实,其吸引力自然减小。
小美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将来,眼下可以考虑学习新的知识,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过去的8年,社会变化很多,小美或许也想尝试新的东西,但自己的知识积累肯定又让她没有信心,这也是她倦怠的原因之一。
刚工作的人最容易职业倦怠
心怡(职场心理学专家):有一组数字可以帮助职场人了解职业人合理理解倦怠,智联招聘曾经做的一项有关职业倦怠的调查数据表示,通常工作前4年的职业倦怠比例较高,其中刚刚参加工作的受访者比例最高,达到了46.6%。工作1年、2年、3年、4年的受访者出现职业倦怠的比例依次为:44.7%;40.7%;40.5%;43.7%。职场新人容易产生倦怠,主要是因为很多人一毕业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倦怠感就迅速产生。
工作5年之后,则出现了明显的降低。而工作16年以上的职业倦怠程度最低,仅为31.2%。所以,“熬过去”不失为一个对付倦怠症的一个有点笨拙但不失有效的方法。通常一个人和自己的职业大致要经历四个时期:
第一、蜜月期
这一时期个人觉得有充足的精力,对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第二、适应期
开始真实地接受工作内容的高度重复性和工作环境的单调乏味性。
第三、挫折期
出现了身心失调的不健康病症,个人的自信心也受到威胁。
第四、淡漠期
个体无法继续工作,出现严重的心理衰竭状况,对周围人、事表现出极端的冷漠态度。出现了职业倦怠建议在公司内部换职位,或是对自己做出新的打算,总之需要给自己一点变化刺激达到寻找新乐趣的目的。
3招助你解决职场倦怠
婚姻中有“七年之痒”,而在当今职场,有些人工作不到7个月,便已“痒不可支”。
职场的“4年之痒”
在一项以网络上100万上班族数据库为基础的调查中,61%的上班族感到压力较大,近2/3的人对工作兴趣索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公布的另一组数据显示,近50%的工作倦怠者就业未满4年。职业倦怠似乎成了现代社会的通病,在人们身边蔓延……
情感衰竭的泛滥
情感衰竭是指没有活力和工作热情,感到感情极度疲劳。此次调查显示,27%的人有较严重的情感衰竭;61%的职场人士感到工作压力较大,下班后精疲力竭。在外企干了3年的小杜现在她就靠每月外出旅行两天来减压。“但不管在哪个城市,我想的全是工作。所以我最近辞了职,打算彻底放松半年。 ”
玩世不恭敷衍
玩世不恭是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等。在心理学上,这也被称作“去人格化”。调查中,近2/3的人对工作越来越没兴趣,并对工作的意义持怀疑态度。
个人成就感减低
个人成就感减低则是指倾向于消极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有关这一项的调查结果多少让人欣慰,74%的人对自身评价较高,仅4%左右的人认为在工作中没什么成就感。
专家根据同时拥有以上表现的多少,将工作倦怠分成了低、中、高三个等级。结果显示,74.6%的人有一种症状,为轻度工作倦怠;43.2%的人出现了两种症状,为中度工作倦怠;10.8%的人则同时具备三种症状,为严重工作倦怠。
前4年是职业倦怠高发期
与过去相比,现在的年轻人似乎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的调查显示,近50%的工作倦怠者参加工作未满4年。工作5年后,倦怠指数有明显下降,工作16年后,工作倦怠程度降到最低。此次调查也显示,25岁以下人群中,35%的人出现了职业倦怠,其次为25—35岁人群。
职场倦怠的表现
换工作则是职业倦怠的一种典型表现,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小陈表示:“真是想不通,我们的父辈居然能在一个单位呆上一辈子!我的同学毕业后,基本上都换了好几份工作。”据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发布的《上海市劳动者职业流动周期分析报告》显示,和其他年龄层的劳动者相比,30岁以下的年轻人职业流动周期最短,平均不到一年半就换一次工作。“这种变化与社会整体氛围有关。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杨东表示,首先,现代人把钱看得太重,不少人选择某个工作并不是出于兴趣。加上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工作压力,他们很快就会身心疲惫。
环境也是罪魁祸首
其次,环境的影响。过去人们很少跳槽,而且大多数人都希望抱住一个“铁饭碗”吃一辈子。但现在跳槽的人越来越多,“捧铁饭碗”在一些人眼中甚至成了“没能力”的表现。“人都是容易受周围人影响的,一旦身边有人出现了职业倦怠,难免影响自己。
企业、个人如何应对职业倦怠
一旦职业倦怠如“流感”般蔓延,便一发不可收拾——“被传染者”会无心工作;没有了向心力的团队更如同一盘散沙。因此,企业和个人如何应对职业倦怠至关重要。
从企业来看
从企业来看,管理者首先可根据不同的员工给予不同管理方式。如对喜新厌旧的人,可用轮岗制,让他们体会不同工作的快乐。对追求完美的人来说,则不要给他们太大压力。其次,实行“阳光照耀下的体制”,让员工全身心地将心理能量投入工作,尽量少在人际关系等方面消耗精力。
专家对个人的建议
对个人来说,如果感到倦怠,专家有三点建议:
第一、了解自身特点和工作价值;多问自己,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有那么重要吗?我非得这么忙不可吗?你或许会发现,忙碌只是一种习惯。不如给自己放个短假,张弛有度的生活能让人重整旗鼓,再度投入工作。
第二、让工作更有条理;列出一份工作日程表,将所有工作项目一一写明,然后考虑哪些可以完全放弃,哪些可交由他人或与他人合作完成。
第三、如果你对现在的工作完全没了兴趣,就要重新慎重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工作。
结语:如果你对工作产生了厌倦的心理,就要好好研究一样原因了,找出合理的方法解决它。(本文摘自《北京青年报》,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作文库知识百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小心职场倦怠症 拖垮你的身体相关文章:
小心职场倦怠症 拖垮你的身体
上一篇:宝宝一岁吃几段奶粉
下一篇:健康养生 入冬“防感”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