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知识百科>情感>恋爱宝典

你了解由爱生恨的感觉吗

更新时间:

极端的爱是一种病态自恋

“爱始于自恋止于自卑”,爱是一种个人化的内心情感体验,其中包括很多自恋的投射因素。新闻上常见的求爱不成将对方杀害的案例,多是畸形的爱,它旨在为极端自恋的“我”服务,而非渴望对方幸福。

弗洛伊德认为“自恋”心理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一岁左右至三岁之前的婴儿时期。在婴儿的心理世界中,他就是全能的上帝,以自我为中心,当需求被满足时,则获得快乐;如果不满足,则会因需求遭受挫折而暴怒,大哭大闹。

当然,并非所有自恋都是病态的,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类似自恋人格特征的人。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将病理性的自恋如此定义:需要赞美的、表现在幻想上和行为上的弥漫性“无所不能”,缺乏共情,常始于幼年,并一直持续到目前。符合的标准中就有:被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幻想所迷惑,相信自己是特别的、唯一的;有特权感,可享有特殊优待或他人自动的顺从;缺乏共情的能力,无视他人的情感和需要等。自恋者“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相信自己才是唯一的最好的,他人应该认同自己,自己的愿望也应该马上得以满足。当现实表现出与自己想法存在差距的情况时,病理性自恋者往往会做出出格的行为,带来巨大伤害。而在他自己意识里,却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爱在动机,还是爱在效果?

你爱一个人,对方如果给予回应,你就会处在无限幸福的感受里,误以为自己有权完全占有所爱之人独享他的所有关注。由爱生依恋,由依恋生占有欲,当爱变成控制的时候,动机仍然是爱,但是行为已经蜕变成占有。

但爱不在动机,而在效果。你使出浑身解数,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如果这一切都不是他想要的,他就感受不到爱,反而会觉得你不理解,是在伤害他,这种对冲的压制会引发他的敌对情绪。控制不是爱,因为控制者根本不顾对方的感受。这常体现在亲子关系中,家长会说“都是为你好”,他们把自己认为是“对的”和“好的”的东西强加给孩子,以各种方式甚至不惜伤害孩子的心灵。社会上一度引发热议的“父母祸害论”就由此而来,那些受到伤害的孩子们控诉着父母的“迫害”。

爱≠控制

其实,人们日常所犯最大的错误,就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越是亲密越严厉,越会怒其不争,恨铁不成钢,却忘了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思想,需要被尊重。

爱恨同源

爱可谓人类情绪体验中最强烈的一种。从心理学上讲,爱是我们对他人的一种心理能量的最大调动,当被调动起来的能量突然失去了释放的对象,就会体验到强烈的空虚、绝望、痛苦、愤怒、悲伤,而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常会做出失控行为。

研究证明:爱和愤怒在大脑中是联系在一起的。研究人员在动物身上进行实验,以发现回报和愤怒是如何紧密缠绕在一起:刺激一只猫的回报反应区,这猫会感觉到强烈的快感,如收回刺激它就会咬人。研究结果发现:一般的愤怒过程和额叶前部皮层中心紧密相连,后者是跟“回报”有关的结构,如赢得爱人的回报、认同,这种期待没有得到满足的反应被认为是“受挫-敌对假设”。所以,当爱的动力受到阻碍时大脑就会将激情转变成愤怒,产生负面情绪甚至攻击行为。

另外爱恨同源,我们对同一个人会同时怀有爱恨两种截然相反的感情,因为他身上同时具备我们喜欢和不喜欢的东西。如果关系比较疏远,爱和恨会显得比较微弱,接近中性;如果关系非常密切,爱和恨就会变得很强烈。有人问,为什么有的情侣或夫妻一直相爱看不出恨的痕迹?精神分析学认为,他们的恨被抑制住了。不管多相爱的两个人,相处中都会有摩擦和矛盾,所谓的“打情骂俏”弗洛伊德称为“诙谐”,但诙谐的本质是攻击,不过换了件轻松的外衣,是变相的攻击,是攻击的升华。


你了解由爱生恨的感觉吗相关文章:

你了解由爱生恨的感觉吗

极端的爱是一种病态自恋“爱始于自恋止于自卑”,爱是一种个人化的内心情感体验,其中包括很多自恋的投射因素。新闻上常见的求爱不成将对方杀害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